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盗独行 > 第七十七章 沐春诗会

李轩在早上六点钟的时候准时睁开了眼。

外面翠娘已经将院子打扫干净开始煮饭了。李轩走到屋外,看着翠娘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一种温馨的感觉流荡在心中。

多像是一个勤劳的小妻子,在尽心尽力的抄持着家务,忙碌中做好早餐,叫醒沉睡的丈夫和孩子。

这个画面想想都觉得好生自在。

“小叔,你傻傻的在想什么?”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李轩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

李轩眼睛一睨看到小鸾在身边睁着大眼睛一脸的懵懂的样子,这孩子怎么老是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啊。

翠娘听到小鸾的声音也转过头来,看到了李轩靠在门板上看着她,俏脸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丝红晕。

“小鸾你和小叔准备一下,马上吃早饭了。”翠娘轻抚了一下鬓角的青丝,急忙转过身去盛米饭。

李轩摸了摸鼻子,无声的笑了笑,又是美好一天的开始,自己得加把劲,争取把翠娘赶紧拿下来。

吃完早饭没有多长时间,方大同便来到了李轩家,一脸的雀跃,好像这次出征的是他一样,而且可以轻而易举的碾压所有的人。

李轩本来是想要翠娘和小鸾一块过去的,但是翠娘以还有几件衣服要赶为借口,没有答应李轩的邀约。

李轩也不知道翠娘现在对自己的感觉,也不好逼得太狠,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只是没想到连平常爱热闹的小鸾也选择在家好好的做女红,这到让李轩对小鸾刮目相看。这段时间小姑娘越来越安静娴熟了。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她高兴就好。

李轩和方大同顺着村中的马路一直朝天目湖畔走去,远远的就听到人声鼎沸。这次的沐春诗会的规格显然是超过了前面的好几届。

因为这次来参加诗会的竟然有徽州城第一美男子兼才子的纳兰信德。

徽州城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词曲误,纳兰顾”。

说的是纳兰信德精通词曲,本身便是这一方面的大师级人物,每每路过一处听到别人演绎的词曲出现错误便会现身指点。

一些爱慕纳兰信德的小姐佳人便会故意弹错曲目来吸引纳兰的注意。

可见纳兰信德绝对是徽州城的大众情人,偶像中的偶像。

本来像这样的人物根本不会为了一点小名利来参加沐春诗会,他之所以会出现在桃源村,是因为一个女子。

关于纳兰信德与妙音阁的花魁苗文怡的风流韵事,在徽州城只要是个人都会知道。

想这纳兰信德乃是总督之子,身份显赫,竟然会为了一个女子,而且还是一个风月女子,几乎和他老爹闹得断绝关系。

可见爱情确实是无关国界,无关身份,无关地位的纯粹的精神产物。

李轩和方大同接近天目湖的时候,只见不远处的桃园已经挤满了游客。湖边的五柳树下已经围起了一个方圆上百米的帷帐。

帷帐里依次摆放了上百个小几,此时每个小几的后面都坐着三两个文人墨客,贵族豪强。

帷帐外此时也围了一大圈的人,有桃源村的村民,也有过来赏景的普通游客。

帷帐外遇帷帐内俨然是两个世界。

李轩赶到帷帐外,便看到林晴雨竟然也像模像样的坐在其中一个小几上,姿态端庄。

她的旁边此时还坐着一个瘦弱清秀的小姑娘,此时正在一把把的和林晴雨有说有笑的。

最边上是一个仪表俊朗的青年,此时面带微笑,如沐春风,手中酒杯浅尝辄止,看起来竟是一等一的丰神人物。

小花一脸傲娇的站在他们的背后像是一个凶狠的门神,那副表情很是生人勿近。

在旁边的小几则是王君实和另外两个年轻的士子,此时跪坐在小几后,目不斜视,一脸的正气,仿佛随时准备着和一些邪恶势力做斗争。

再远一点的地方,安几后面仅坐一个素袍公子。星目剑眉,面如冠玉,恬淡闲适,丰神如玉,不是纳兰信德还会有谁。

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天上的谪仙人一样,让人想不到这世上还会有这样的美男子。

帷帐外的那些少女小姐看到纳兰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一个还能保持住姿态仪容,全都呈现出花痴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帷帐外站着一群马家的家丁维持现场秩序,估计纳兰信德在就被这些花痴小娘子给埋了。

此时纳兰信德正看着另一个案几怔怔出神,那张案几的后面坐着两个人。

一个是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丰神如玉,谦谦君子,旁边坐着一个带着面巾体态婀娜的女子。

此女便是妙音阁的花魁苗文怡。

纳兰信德便是因为此女才来的沐春诗会,那个中年文士是徽州城中另一个与纳兰信德齐名的李渔。

李渔此人的精通诗词,当代文宗诸葛文生曾经就称赞过他“词至李渔境界始大”,可见他的文学素养的深厚。

关键是李渔此人天性风流,常年流连于风月场所,故而当纳兰信德看到苗文怡俏生生的跪坐在李渔的身旁,内心早就是一片火气。

而此时李渔确实老神在在,一点都没有暗流涌动的觉悟,一边享受着佳人的素手烹茶,一边听着场上的诗词朗诵。

纳兰信德暗中下定决心这一次定要和李渔来一场堂堂正正的较量。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一次自己偏要让李渔毫无还手之力。

卓先生看到李轩站在帷帐的入口处东张西望,眉头一皱,但是又忍着没有说出来,只是朝着李轩迅速的招了招手,显然李轩已经迟到了不少时间。

祁宏阳和柳湘莲坐在卓先生的案几旁边,看到李轩出现,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此时一个案几后的年轻士子正在诵读自己的一篇新作,郎朗上口,中气十足,仿佛军队前行的号角,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悲壮。

“好一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徐老觉得此子的诗作如何。”这时一个年逾七十,白发苍苍的老人满脸的谄媚的看向徐温莽。

徐温莽捻了捻胡须,闭目摇头片刻,好似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过了片刻方才说道:“好是好,但却少了一些人生的沉淀,比起下一阙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了意境上的承转契合。”

徐温莽是今年不过六十出头,但是却坐上徽州城的学督,对于这些学子来说,他的一句评语那是相当多读十年书。

这是附近的几个老学士听到了徐温莽的评论,不由的都竖起了大拇指,不外乎“徐老果然是高屋建瓴,真知灼见云云”。

这些老者都是县学馆的博士,每个人都要仰仗徐温莽的鼻息生活,所以逮住一个机会那是不要命的称赞起来。

你要说这些人实在是太没有廉耻,太有辱斯文了。还别说,徐温莽就吃这一套,那些有廉耻,有斯文的授学博士不是卷铺盖走人,便是做起了一些杂务。

在强权面前坚持或者自尊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岳鹏举是吧,不错,不错,老夫记下你了,很不错,你可愿摆在老夫门下?”徐温莽一面捻须,一面自得的说道,好像拜到他的门下是莫大的荣光一样。

那个赋诗的青年一脸激动的拜倒:“学生荣幸,定不负老师重托。”

正在这说话间,李轩已经走进帷帐朝着卓先生那一桌的地方走去。

“何人不经通报就擅自闯进来啊?”对于李轩一声不吭就走进来的行径,徐温莽觉得根本就没有把他老人家放到眼里,所以他特别的不爽。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0_440/c443542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