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乱史 > 第四章 拜师

第二天,天还没亮,周家村民便集体起床,这个装置还有许多事要干,比如修葺房屋,造村围,开垦荒地等等,村民干得兴起。

    而周晨在吃完早饭后,带着周木进洛阳城去。

    这个时候,甄逸正兴奋并着急的等待着周晨。

    当周晨二人到达珍品阁,与甄逸相见时,周晨被甄逸的兴奋度吓了一跳,甄逸告诉周晨今日中午朝中大臣蔡议郎在蔡府摆酒宴,而他竟然收到了请帖。

    好吧,虽然不知道这酒宴是做什么的,但好像能见到蔡中郎,如果表现的好……周晨如此想到。

    在去蔡府之前,甄逸又为周晨专门定做一件锦袍。

    看着甄逸兴奋了一上午,周晨有些无语,其实周晨又何尝不暗暗激动?

    快到晌午,甄逸也藏起了心中的兴奋,拿出请帖,两人走进蔡府。

    两人直接被蔡府下人引入蔡府酒宴大堂。此时大厅中还未有人,大堂中主席上一个桌案,两边各一列桌案,桌案后面,还有小案,各案上面摆有酒壶与杯子。看起来今日宴请的人至少有十人以上。此时,周晨有些怀疑:怎么会邀请兄长?

    不想什么了,周晨直接拉着甄逸到角落里跪坐下,静静地等候着。

    没过多久,一伙人前后有序的进入大堂,领头的竟然是前日周晨刚进城门所遇的马车中人,周晨暗暗吃惊,暗道:“果然是他。”

    而那领头之人瞄了周晨两人所坐的地方一眼,目光中透入出赞许。周晨更加疑惑。

    从他们对话中,周晨得知他们近乎是三国名人,卢植、杨彪、马日磾,还有几个不熟悉的中年人,他们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而且,周晨发现,在场就周晨他们俩最小。

    待蔡邕坐下主位,客人互相谦让,最终,年长者坐在客座首位,然后依年龄依次坐下。年轻人则坐在后面的小案座位上。

    周晨有些好奇:难道这时期的官场如此纯洁,不比官位大小?其实他们都是互相熟识的好友,且品德高尚,怎会以官职定序。

    待各个客人坐好,蔡邕先是一番感谢,受邀之人来到蔡府。

    “有免费酒食,怎会不来?哈哈~”客人开玩笑说道。

    蔡邕也笑了笑,接着有些郑重地说道:

    “邕设此宴,为两件事。一,我观论语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贻误后学,故,想与各位上奏陛下,正定《六经》文字。二,则是收徒之事。”

    在座的客人有些兴奋,同意蔡邕的提议,说“善!”、“早该如此”这样的话,并马上互相议论着如何上奏。有几个年轻人则在议论才议郎收谁为徒。

    周晨没心思听他们议论,早被蔡邕说收徒所震住了。

    “会是我吗?”看着在场的人,或身居官位,或太学院学子,而自己一六岁孩童和兄长商贾子弟与在场的人格格不入,周晨的心七上八下。

    周晨偷偷看了蔡邕一眼,刚好对上蔡邕的眼睛,蔡邕微微一笑。

    “真是我?”周晨心中欣喜若狂,却努力控制脸上表情。

    当大厅里的议论声渐渐消停时,蔡邕才开口说道:

    “趁此时,邕在此收徒,于各位见证一番。”

    客人也想见识一下蔡邕所收的徒弟。

    “周晨,还不上前行拜师礼?”蔡邕朗声道。

    虽然周晨猜测会是自己,但当蔡邕叫到自己名字时,仍是一阵惊喜,再也控制不住表情。

    周晨深吸几口气,平复下心情,走到蔡邕前,双手行拜师礼,跪下三叩首,有些深情的叫到:“老师!”

    众人起初见其是童子,很是惊讶,但看到周晨举止规范,行礼有道,便向蔡邕恭喜得一佳徒。

    马上就要上宴,蔡邕让周晨回到座位,这时,周晨才真正地松了一口气。甄逸也为周晨高兴。

    宴席刚结束,周晨离开自己座位,带着心中的忐忑,走到蔡邕面前,拱手行礼道:“弟子有些话想说。”

    蔡邕与在场的人都有些好奇。

    “说吧。”蔡邕点点头。

    “弟子认为,校书一事不急于一时。”周晨咬咬牙,郑重地说。

    大堂中顿时骂声一片,“竖子!”、“无知小儿!”

    “为何?”蔡邕眯着眼,刚刚行拜师礼,就来打师傅的脸,蔡邕有些生气。

    周晨破罐子破摔,说好了,自己更会被蔡邕看中,而且还赚取名声,说不好,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而且还会遭人戳骂。在东汉后期,士族子弟、太学学子、寒门子弟多不胜数,但有名声的就那么几十个,就算武力超凡的黄忠也是在老将时出名,可见此时想要名声很难。

    “老师听弟子道来,并州、冀州北部以及幽州正值大旱,农物收成甚少,百姓余粮不足,以致流民无数,而大旱之后将现蝗灾,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与校书一事有何关联?”卢植颇有威严地问道。

    周晨看了看卢植,不愧是日后领军人物。

    “一,对于此天灾,朝中必会出资赈灾,而校书一事也需要钱财,可国库是否充足,同时满足两者;二,在灾情未过之前,朝中官员必会因此繁忙,想必各位大人和老师也不会例外。那校书一事即使得陛下首肯,也会因此灾而停滞不前。”

    听者陷入深思,不自觉地点点头,已然默认了周晨所说。

    “校书一事又该如何?”杨彪有些着急的问道。

    “听说太学学子甚多,老师与各位大人可与太学院院长在太学院内设一校书堂,让学子在闲余时间讨论,并让为首者收集整理。其一锻炼学子;其二,待国库不那么紧缺,老师与各位大人不再繁忙,并得陛下首肯校书之时,也为其有所准备。”

    众人觉得有理,点点头,而那些年轻人也是兴致勃勃。

    这时,马日磾朗声笑道:“恭喜伯喈兄啊!,此子不凡啊!”眼神中充满羡慕之情。

    蔡邕微笑不语。

    众人也连声恭贺“神童”,甄逸对自己这个刚结拜的兄弟也是佩服不已。

    至于顶撞老师这有违当下礼节的事,大家一笑而过,没见这顶撞之人只是一六岁孩童,小孩心性嘛。

    不过,正因此事,以后洛阳城中的人有了谈资,蔡邕蔡议郎收了个神童为弟子。

    待宴席结束,客人离开。

    蔡府大门口。

    “晨弟,日后这洛阳城中恐怕要传出你神童的称号了,哈哈!”甄逸大笑,心中却佩服不已。

    “兄长末要取笑小弟了,小弟还当不得这个称号。”周晨苦笑,出名过头了。

    “好了,晨弟不用再送了,为兄就先回去了。”说完,甄逸就上马车走了。

    周晨回头看着蔡府匾额,重重吐了口气,嘴角微微勾起。

    凝视一下,周晨便带着周木走进大门。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0_559/c456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