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在这个降将被带下去之后,重新坐到自己的主位上,对着下面的将领说道:“你们觉得这人说话的可信度有多少?”
徐辉祖的目光在堂下众将脸上缓缓扫过,每一个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明的紧张感,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觉得此人所言,虽不能尽信,但也非全然不可信。”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话语虽然低沉,但在寂静的大堂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哦?何以见得?”徐辉祖眉头微挑,似乎对这位将领的观点颇感兴趣。
“他虽为降将,但所言之事关乎国家安危,若全然不信,恐失良机。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防他别有用心,或许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魁梧将领分析得头头是道,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睿智。
徐辉祖听罢,缓缓点头,表示赞同。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仿佛在权衡利弊。
堂下的将领们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但仍不敢大意。
徐辉祖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位将领,最终停留在之前的李姓将领身上,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李将军,你如何看待此事?”
李姓将领起身,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但他还是坚定地说道:“大帅,末将认为此人虽然曾为敌将,但他现在已归顺我国,其所言之事或许可为我们所用。
然而,我们也需小心防范,不可轻易相信。我们可以让之前的探子去核实他所言之事,若为真,则可为我军带来莫大利益。”
徐辉祖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点了点头,说道:“李将军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去核实吧。”
李姓将领领命而去,堂下的将领们也都各自散去,徐辉祖则陷入了沉思之中。
徐辉祖坐在寂静的帅帐中,夜色如墨,只有微弱的烛光摇曳。他的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窗外,风轻轻吹动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也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情报显示,倭国此次集结的部队规模与自己相差无几,这无疑增加了战斗的复杂性。
更让他忧心的是,自己的船队至今仍未归来,这打乱了他原本的部署和计划。
他清楚,没有船队的支援,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将大打折扣,对倭国的作战也将变得更为艰难。
徐辉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凝视着上面标注的战线和阵地。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仿佛在寻找着破敌之策。
他知道,自己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轻易陷入敌人的圈套。
同时,他也明白,这次战役对于整个战局至关重要,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取得胜利。
徐辉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忧虑暂时压下。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做好战斗准备。
他转身回到帅位,坐下后,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战术。夜色渐深,但帅帐内的灯火却越来越明亮。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码头上便传来了一阵喧嚣。
徐辉祖猛地睁开眼睛,一种难以名状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迅速披衣下床,急匆匆地朝码头赶去。
海风带着咸咸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船只进港时水面拍打的声音。
远远望去,只见几十艘高大的战船缓缓驶入港口,船帆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甲板上站满了士兵还有马匹,他们精神抖擞,目光坚定。
当船只靠岸后,士兵们有序地列队拉马下船之后,又卸下了送来的物资,他们的脚步声在码头上回响,仿佛是一首胜利的交响曲。
徐辉祖站在岸边,看着这一幕,他知道,有了这些归来的战士、马匹,还有船上的火炮,他们对抗倭国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这时,一名校尉走到徐辉祖身边,递给他一封信说道:“大帅,这是宗弥大师让我们带给你的。”
徐辉祖接过信封,感觉手中沉甸甸的,他撕开信封,取出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用秀丽的字迹书写着几行文字。
他迅速浏览着信的内容,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和喜悦。
信中,宗弥大师详细介绍了倭国的国情,还提到了一些可能的弱点和突破口。
这对于徐辉祖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情报。
他知道,有了这份情报,他们将更有针对性地部署战术,更有信心击败倭国来犯之敌。
徐辉祖站在高地上,远眺着宽阔的营地,他挥手示意,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忙碌而有序地开始扩建军营。
不久,营地的规模就扩大了数倍,足以容纳更多的士兵和马匹。
骑兵们牵着马匹,穿过营地,来到旁边的树林中。
树林茂密,树影婆娑,为骑兵们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他们下马后,将马匹拴在树上,马衔环掌裹布,不让它们发出声响。
而自己则隐藏在树丛之中,只露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徐辉祖依旧站在高地之上,他心中明白,这次战斗将是一场硬仗,但有了这些归来的战士、马匹和火炮,以及宗弥大师提供的宝贵情报,他们有了更大的胜算。
特别是那些马匹,将成为他们战场上的得力助手。
徐辉祖清楚记得之前的战斗中,倭国的马匹数量稀少,几乎没有形成有效的骑兵力量。
而现在,他们有了这些马匹,他们的骑兵将能够成为战场上的利刃,切割敌人的阵线,给敌人带来致命的打击。
随着天色渐暗,军营周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徐辉祖俯瞰着整个营地和树林,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他知道,这一夜将注定不平凡,他的将士们将在这里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他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营地的一角,一片空旷的地带被专门清理出来,用来关押那些倭国的降兵。
这些降兵被安排在一处临时搭建的栅栏内,栅栏外是手持长矛的明朝士兵,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时刻警惕着降兵们的动向。
栅栏内,倭国降兵们或坐或站,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不安,不时有人抬头望向那些明朝士兵,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06_106877/c4679318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