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区搬进去后,老厂区慢慢就闲了下来,武同尘又开始发力做自己的市场了,之前不是推了一些客户和订单吗,现在自己再想办法回收回来,把自己两个老厂都用上,再说了,自己品牌做起来那可是自己的个人资产了,于是这个阶段他自己的品牌产量又增了上来,那时候的生意还是好做,基本都是现款现货,或者预付款,外贸、内销都在高速发展,通过中国当时的GDP增速就能看出来当时的发展有多野蛮。
不缺钱了,又有大量闲余时间,武同尘还想着之前注塑行业的事呢,在山关村的总部东面汽修厂那里分割出来一片,注册了一个注塑厂,手续什么都跑好了,机器设备也都上齐了,选择了做汽车配件,和一个汽车厂签订了合同,自己又去各地汽配城找了很多经销商。开好模具给他们生产,这个注塑还真是当时他看到的那个情况,像印钱。但是有一条,用电量大,模具复杂,而且贵,慢慢的他发现了注塑的难干的点,有些精密的东西得很多模具打出来,然后再组装,配套给汽车上用。当时很多汽车内饰、门把手、包括一些挡板、反光镜壳都是塑料的。
市场可谓是非常庞大,自己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一段时间里做的还真是如鱼得水,成为了一个几百公里内小有名气的厂子。他那段时间没事就去浙江,宁波的设备、黄岩的模具,让他也见识到了数控的魅力与价值,可以说后来引进工业4.0这个概念就是从那个时候意识到技术会不断突破的,人工终将会被淘汰。
但是这个注塑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汽车款型更新,那么他的模具基本就算报废了,可能后期有很多维修换件,但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开一次机、换一次模具的费用需要打的量,没有哪个配套商能承受得住。那段时间里他也在不断探索新产品,生产空调外壳也试过,后来空调厂人家自己成立了注塑公司。生产一些铁制品的塑料替代品也试过,可是销量连模具费都收不回来因为塑料的价格高还易坏,铁的能修能补,塑料的几乎不行。甚至有几次,模具做出来需要几个月,这边模具还没做好没运过来,市场部回复这个东西已经过时了。武同尘当时也是被气的血压高,可是市场经济,又发展这么快,谁能控制了呢?后来又干了一段时间,会计算账,给供货的汽车厂和经销商,把车厂压款周期费用去掉,把生产成本去掉,所得的利润把所有的都去完了,居然不够机器模具折旧的。刚才也说了,这个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电量大,现在市场上又推出了新设备,用电量能节约很多,就是价格高一点。他面临了两难的抉择:继续干换新设备,继续投资,老设备就得认赔了,下一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如果不干,那现在就直接赔了。
赔钱他倒是不心疼,他还能赚,他也赔得起,但是面子上挂不住啊,人家不觉得能力不行吗。为了面子武同尘决定再坚持坚持,机器也不换了,再生产一段时间试试吧。这天一个偶然事件让他吓的不轻,管车间生产的技术员姓邵,这天用航车吊模具,航车失控了,吊着模具升到了最上边,那副模具大概有七八吨沉,最后收着收着钢丝绳断了,模具掉了下来砸到了机子上,一瞬间像小地震一样。小邵回报的时候脸上没了血色,说他平时就站在那个位置,今天因为阴天视线不太好才出来的,他不敢往后说了。武同尘看着机器看了看小邵又想起来财务报表,算了吧,不干了收尾吧,自己本来就是做生意的,做生意不赚钱做干啥,不能光图面子不图里子吧。于是开始处理厂子的后续事宜,一些业务转手,清算,机器设备开始找头卖,但是机器已经过时了,已经不好卖了,模具当然没人要了,都是过时的东西又不通用,最后投资几千万的东西卖了百余万的废铁钱。
这件事也是武同尘为数不多的投资失败事件,当然,这件事打击不到他什么,毕竟人家主营业务还是赚的盆满钵满,从此以后他投资变得更谨慎了。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富二代不创业可能永远富,创业就不一样了,有可能让你瞬间变穷,这个武同尘十几年前就体会到了,一次错误的投资有可能会把之前的成功拖进去,亏的自己底子厚,还有源源不断来钱的路子,要不然后果真不敢想象,有可能数十年积累功亏一篑,甚至有可能负债,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后来,他在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中找到了相应的解释和总结,稻盛和夫说成功有一套公式,成功=方向X能力X热情,对,不是加法是乘法,是成倍数的增长。武同尘解剖了这个公式,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方向,如果方向搞错了,能力越大热情越高,亏得会越多。他想到了他一个老伙计老王,原来也和他同行,生意初期和他不相上下,后来改行了,能力和社会关系都有,但是不幸的是选错了项目,老王的能力和努力让他老是感觉自己可以做好,然后缺钱的时候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借到贷到了很多钱。最后还是因为这门生意根本就不行,老王被利息和到期的本金压垮了。一个很好的生意人,武同尘很认可的一个人,倒在了自己的选择上。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他有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了,试错也是需要成本的。
这次失败的投资对武同尘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如果硬说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他花了几千万买了失败的经验,更好的认识了生意的本质。再就是他也认识到了数控和科技的重要性,后来每次一有技术性革新他就会去看机器,然后还会参观一些展会,了解科技发展的方向,了解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点让他在今后的竞争中总是走在同行业的前列。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武同尘后来成了行业标杆,他上什么别的厂仿什么,他买什么设备其他厂子就跟进,很明显,他公司发展成了是个一流企业。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07_107081/c467932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