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60章 下手机会
了解东南亚危机的人都知道,起因是泰国对米元的汇率由硬性结构,变成自由市场浮动。给索罗斯一个机会。那么苏联正好相反,苏联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卢布,一种是信用卡,本来这种制度能有效的防范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袭击。
从表面上看,俄罗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政府极不负责。从91年开始改革之后,政府把自己发行货币、国债和私有化证,用各种的方式全都蒸发掉了(也就是赖掉了)。甚至放在国家银行中的居民储蓄,也都被他尽数吃光。谁拿着政府发行的这些货币票证,算谁倒楣。谁拿着银行的存款单,就要小心这存款一年之内贬值1000%。结果人们只把美元和马克当真钱,民众一旦有了这种心态,别说什么改革了,连正常的经济活动都难以进行。
另外,俄国改革也违反了若干常识性的规律。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们会犯这些错误。既然是常识,人人都应该明白。如果说盖达尔和邱拜斯是书呆子,从学校直接就进了政府,那叶利钦和切尔诺梅尔金可都是很有经验的政客和企业家。
实际上盖达尔和邱拜斯只是俄罗斯官僚集团使用的棋子,或者说,是被利用的红卫兵。苏联的改革和华夏国的特殊时期有相似之处。其时间长度和破坏程度也近似。作这么大的事情,总需要有打冲锋的红卫兵。
俄国改革红卫兵和华夏国特殊时期红卫兵一样,直接从学校里拉出来。然后让他们承担干坏事的主要责任。但真正起作用的是红卫兵背后那伙人,那就是苏联的庞大的官僚集团。他们才是这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得利者。
很多俄罗斯人把这场改革叫作“官员改革”。可以把这场改革看成一个官僚集团的蜕皮,他们脱掉了破旧和带着血迹的战斗服―苏共,穿上了资本家的燕尾服。从而得到了新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受国外欢迎的资本家。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俄国比前苏联的人口和面积都少得多,但是它的政府官僚集团可没缩减。当然更没失业。实际上官僚的人数比以前增加了20%,而官僚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苏联时期。
如今富人当中,有85%是原苏联***员。剩下的15%,大多是以前的黑社会老大。只有极少数富人是企业家。简单地说,前苏时代的***权贵,把苏联***解散之后,直接把苏联的国有财产私吞了,作为他们废除***的报酬。
实际上他们自己,就像叶利钦、切尔诺梅尔金和普金一样,都是职业***干部。应该说,在解散苏共的同时,解放了苏共的干部。
俄罗斯对其经济采取了“休克疗法”。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有这么几个内容:分产到户,放开物价,废除计划经济。
这时候俄罗斯的消费品市场还没建立。所以休克疗法包含着这么一意义:先建立资本市场,再用资本市场带动消费市场。
所谓资本市场,就是股权或产权市场,或生产资料市场。我们常说的股市,就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而消费市场,就是买卖消费品的市场,也就是生活资料市场,比如买卖白菜萝卜,猪肉肥皂的市场。消费品还包括服务,比如保险和银行服务(第三产业的产品市场)。
怎么建立资本市场?很简单:俄罗斯把国家企业的的产权分给民众,并允许他们自由买卖,资本市场就建立起来了。然后大家都等着这个资本市场,能让俄罗斯生产出西方的消费品,并让他们过上美国或德国人的好日子。
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俄国人的日子越过越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一个科学规则,这规律就是消费市场是第一市场或基础市场,而资本市场是第二市场,并附属于消费市场。
要想建立市场经济,必须首先建立消费市场,而后建立资本市场,这首先是因为消费市场据说在猿人时代就已存在,而且为现代人类生活必不可少。如今个人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果没有消费品市场,人们很快会死。所以无论如何,这消费市场对人类的生存,比资本市场更为重要。如果不先建立它,整个社会就不得安定,什么市场也没有。第二是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盈利能力。赢利预期决定股票(产权)价格。而这盈利来自消费市场。
所以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向,是企业在消费市场的表现(预期表现)的产物。比如某家企业的产品卖得好(或预计卖得好),在消费市场上能挣钱,这家企业的股票价值就会上升。反之则下降。
俄罗斯在建立资本市场的时候,消费市场还没建立起来。这时候各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还没有显示--―也不知道这些企业能不能盈利,能盈利多少。这时候产权价格没有衡量标准。这样的市场实际上不能叫做市场,因为人们无从了解市场上的商品(产权)。
有人说这是信息不足的市场,实际上信息还没有产生。资本市场的信息来自消费市场,消费市场还没正常运作,如何产生正常的信息?
俄罗斯把自己的国有财产,包括一些自然资源,估价为120亿美金,还不如西方的一个大点的企业值钱。赵华自己此时的资产,都有二百亿美金,而倍于我来说的国有财产。这也说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估价。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赢利能力,在消费市场还没建立的时候,不知道资本的赢利能力,所以无从估价。
盖达尔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把产权分了,企业变成私有私营,那就会生产大量优质的消费品,因为西方国家就是这么个状态。
对于这个错误,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西方人住着两层楼,俄罗斯人很羡慕。俄罗斯人也想盖两层楼,但是俄罗斯人却是从第二层开始盖起,第一层是空气。结果这楼就盖塌了。
这第一层楼就是消费市场,第二层是资本市场。西方顾问和当时总理盖达尔,都想从第二层开始盖,就是先建立资本市场,这时(92-―94年)消费市场还不存在。这时的资本市场没有支撑物,它必然倒塌。
而且,这个资本市场设计得十分可笑,其规则根本不可运行。
私有化的方式是政府发给每个公民“私有化证”(92年9月1日发放),这个证大约值一万卢布。这一万卢布不是现在的一万卢布,而是91年的一万卢布。因为在91年根据政府估价。每人可以分到合当时的一万卢布的国有资产。发完这个证,政府就让公民自己拿着这个证,到国有企业换股票。
可是企业愿意不愿意和你换,由企业说了算。没有法律规定企业一定要接受你的私有化证,然后给你它的股票。结果这些证在有些人手里就好使,在另外一些人手里就不好使。
当时,在俄罗斯等原苏联的成员国国内,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说是对普通民众赤裸裸一般的抢劫。
举个例子,有一个俄罗斯农民,他有一张私有化证,他想用这证换百货大楼的股票,可是百货大楼不想和我换,结果他就换不来。
与此同时,百货大楼的经理和他的亲属,每人也有和这个农民的一模一样的一张证,百货大楼很喜欢,要他们的证。结果他们就能把百货大楼的股份私有到自己手里,而这个农民就不能。
农民的那证不但换不来百货大楼的股票,什么好公司的股票也换不来。只有当官的有权的和有关系的人才能用私有化证换好股票,农民的证没用。结果那个农民只好马上用那证换酒喝,以求在醉梦中忘掉这可笑可悲的私有化证。
因此这证自发行之后,就迅速地贬值。到了94年,以不变货币衡量,这张私证只值30卢布(91年币值)。当官的有权的就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了这个农民的证。这证一到他们手里,就身价百倍,就能换来百货大楼。
因为对国有资产的估价很低,百货大楼明明值一个亿,只估价了5百万,所以他用30卢布买了农民的证,可以用这证换来实值20万卢布的百货大楼的股票。
有权有势的人就能这么不停地用30卢布换20万的股票,他们就这么暴富起来的。按米国富布斯杂志上的说法,这些资本家什么也不生产,什么也不创造。他们只是把钱往口袋里面装。
这种“资本市场”叫作什么,这个农民也不知道。他想这和苏联的一贯作风,基本一致。比如说苏联宪法规定公民有这权那权,可是有些公民就有这些权,而且权大得很。而有的公民就没有。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资本市场规则,使用的就是前苏联的老传统。这种资本市场应该叫作资本猎场。这里有的是猎狗和猎枪,猎人和兔子。枪声响处,百姓的资本(存款和私有化证)如兔子一样倒在血泊之中,新贵大亨高兴地把它放进车里,俄罗斯人民从此被逐出“资本市场”。
俄罗斯的“500天休克疗法”,首先是把物价放开了。这时候工农业消费品生产还来不及增加,这导致物价飞涨但供应却没跟上。供应不足刺激物价继续上涨,人民受不了,政府在国会的压力下大量发行纸币,使卢布极其迅速地贬值。结果货币贬职、供应不足和物价飙升形成恶性循环。
盖达尔在1991年底开始开放俄罗斯的物价,导致物价飙升。
建立市场最重要的事是要有真钱真货,所以一定要维护卢布,不让它变成糊墙纸。如果它变成糊墙纸,那市场的两条腿就少了一条,市场就必然垮台。
可是一旦开放物价,物价就必然飙升,要停止物价飙升,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增加供应,一个是限制物价。
限制物价和改革精神相抵触,他们根本不考虑。增加供应不是那么快的事。华夏国开放了十几年之后,货物供应大幅提高之后,才废除物价双轨制,就这样还引发了89***。而俄罗斯一开始改革就放开物价,这就必然导致了物价不停地飙升,卢布就越来越不中用。它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真钱。一种一年贬值1000%的货币,一个季度(92年第一季度)贬值900%的货币,谁也没法把它当作真钱。
这个时候,市场必然要垮台。而且更糟糕的是,人们需要真钱。因为人们不能不储蓄。人们总不能把刚到手的钱,马上全花了,不为明天或者明年着想。
盖达尔对于俄罗斯的居民储蓄,抱着敌对的态度。改革带来的贬值,使居民的储蓄突然间化为乌有,他一点也不在乎,还公开宣称,俄罗斯政府对人民储蓄不会作任何补偿。好像是因为这些储蓄本身,也是苏联遗留下来的老废物,应该彻底废除。
结果人们根本就不敢要卢布,人们就被迫去找真钱,米元是真钱。实际上人民币也是真钱。但是人民币只在华夏国国内是真钱,塞浦路斯不认得它。所以俄罗斯人认准了米元和马克。他们要米元马克,不是为了买进口的东西,而是因为那是真钱。只有真钱才可以保值。他们根本也不把米元存在银行里,因为俄国的货币不真,使俄国的银行也就变得不真。你存进去的钱是不是能拿出来,谁也说不准。俄国人被迫把钱放在自己的袜子里。每天晚上秘密地数一遍,因为只有这钱才能在以后换吃的,卢布只能糊墙。
也就是说,书呆子盖达尔的货币理论,根本就是反货币理论。他用涨价把卢布变成了糊墙纸,从而消灭了卢布,俄罗斯人只好拼命抢购米元。
以前有个理论,叫作“劣币驱逐良币”,意思是坏的假钱,能把好的真钱,赶出市场。在流通领域是这样。人有了坏钱当然希望马上花了它,谁也不敢拿着它过夜。而好钱谁都舍不得花,都放在袜子里藏着。
也就是说,在流通领域是坏钱驱逐好钱,在储蓄领域是好钱驱逐坏钱。俄罗斯人和全世界的人一样都要储蓄,所以人们对好钱的需求就非常大。一个俄罗斯那样的大国,如果储蓄全用米元马克,这个需求可不得了。据说俄罗斯人这几年一下子就吃进700多亿米金。加上逃到外国的,那就是将近三千亿美金。
米金对其他货币的比值,这十年一个劲地上涨。俄罗斯的巨大需求,就是这种上涨的动力之一。这种需求纯粹是来自对卢布的不信任。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突然有一个主要货币――卢布,被消灭了,必须有另外一种货币补充它留下的真空,这种货币就是米金。
卢布对米金的荒诞性的下跌,就是这件事的反映。卢布都不是真钱了,俄罗斯的市场当然也就要垮台。这是书呆子盖达尔的错误。
但是不是书呆子的切尔诺梅尔金,干得和盖达尔一样糟糕。
切尔诺梅尔金先生是钳工出身,一直在工业部门工作,非常实际,很有经验。但是他也干傻事。这说明到了俄罗斯的社会环境中,犯错误和是不是书呆子,并无直接关系。以至于不管什么出身的人,都要犯很愚蠢的错误。
切尔诺梅尔金搞的是国家政府的老鼠会。什么叫老鼠会?就是高息集资。华夏国对这东西并不陌生。
这种集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高息吸引人来存款,然后用新钱还老钱。只要新钱能源源不断地来,就可能把老钱不停地还上。但是钱不可能源源不断地来,早晚有一天还不上。这就叫老鼠会。为什么叫老鼠会?可能是存钱的人都像老鼠,都想从这个勾当里捞一把。而且都想捞完就跑,自己千万别当那最后倒楣的,因为谁都知道到了最后一定是树倒猢狲散。我们知道,如今的所谓传销,也是这么一个勾当。这种鬼勾当,也居然能在全世界流行,可见人和老鼠的基因,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看看俄罗斯政府一连几年,从91年开始,在自己发行的有价证券上都干了些什么,或者说,他们都利用这些证券干了什么。
91年到94年盖达尔把卢布搞黄了。并用这办法把俄国老百姓的存款全部吃掉,在93到94年的时候,盖达尔和邱拜斯把他们发行的私有化证搞黄了。从而让官僚集团把国有资产全部吃掉。
96年到97年切尔诺梅尔金把国债搞黄了。从而让官僚集团把国内外投资者的钱吃掉。这回就连大亨的钱都被官僚们吃掉不少。因为这些钱全部是用来支付政府也就是官僚们的开支。这些开支通过各种途径,一部分让官僚们花了,一部分流入官僚的腰包。俄罗斯政府发行的有价票证,在七年之中,都变成了糊墙纸。用这些票证骗来的钱,都被官员私有掉。
要是这两个人是在华夏国国内,赵华肯定会有生撕了他们的冲动。但是他们是在俄罗斯搞的这些动作,却让赵华非常兴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赵华在俄罗斯等国内有了下手的机会。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1_11229/c36832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