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1894年元月的一天,孙中山摆脱繁忙的医务工作,悄悄然地回到久违了的翠亨村。这一回,他一反以往,不去向农民宣传选种施肥、改良土壤,或是兴修水利、改革乡政。
一直以来,他曾经在家乡不懈努力地做过这样的事情,希把家乡改造成一个富足安宁的地方,然后把在家乡这块“试验园”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可是,他碰壁了,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
“是我的力量太小了,如果有朝廷大员能这么做,这事肯定有希望。”孙中山这么想着,自然地想起了李鸿章。
两年前,因替朝廷工作的事,虽因李鸿章弟弟的刁难而没有结果,但此时孙中山对李鸿章还是抱有好感、充满希望。
孙中山这次回到翠亨村,父母哥嫂都发觉他有些奇怪,他不再象往常那样田间地头,走邻访友,而是连大门都懒得走出一步,一天到晚都把自己关在一间书房里。
就在这间书房里,孙中山思考着、书写着,写了整整十三天,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终于写成了一封给李鸿章的信。这封信虽然只有八千余字,却把他治国的四大主张都表达的淋漓尽致。信中写道:“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乃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
写完之后望着誉写得清楚整洁的书信,孙中山长长地舒了口气。他匆匆赶回广州,给陈少白阅读修改。
陈少白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习字、念书、文章均是同窗中的佼佼者。
到这年六月,孙中山处理完成堆的医务事情,带了这封被后来史学家称之为《上李鸿章书》的信,与陆浩东就要北上天津。
陆皓东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能书善画,是孙中山幼年的同学,常与孙中山谈论倾覆朝廷情事。他与孙中山情义溶洽,风雨同床,起居相共。
1895年中旬,陆皓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他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痛斥清政府**、投降卖国: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这年11月7日,陆皓东英勇就义,被孙中山称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
这时的郑观应,正退隐澳门,将全幅精力用于修订重写他的《易言》。孙中山闻知后,在北上天津之前,带了《上李鸿章书》,与陆皓东先赶去郑府,请郑观应赐教。
郑观应看过《上李鸿章书》,大加赞赏,当即写信给洋务派著名人物盛宣怀,请他务必将孙中山推荐给李鸿章。
除此之外,郑观应还把孙中山介绍给当时正在自己府上的维新派人物王韬。王韬看过《上李鸿章书》,也十分欣赏,不但为这封书信修改润饰了几句,还又给自己的朋友、在李鸿章身边管文案的罗丰绿写了介绍信,推荐孙中山。
孙中山因为这两封推荐信,很快把《上李鸿章书》转到了李鸿章手里。办完了这事,孙中山心里非常高兴,回到广州的医药局,一边替人治病,一边满怀希望地等待着。
他哪里知道,此时中日战争尽管爆发在即,清朝统治者却照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朝廷主流如此,李鸿章也没法去顾什么“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啦!
在孙中山焦急的等待中,日子象一串念珠,一天天滑过去。直到四个月之后,孙中山终于明白:李鸿章是不可能采纳自己的主张,加之在这期间孙中山又亲眼目睹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就更加地愤怒了。
“我对清朝政府,不能再抱什么幻想,靠它来振救中国,根本就是不可能!要使中国富强昌盛,首先就是要推翻这**的清政府。”孙中山这么想着,毅然放下手中的医务,来到上海,从这里乘船经日本前往檀香山。
在茂宜岛上,已经成了檀香山巨富、被称为茂宜王的哥哥孙眉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弟弟面色凝重,便开口问道:“出了什么事吗?”
孙中山点点头,向哥哥叙述自己给李鸿章的信,说自己对中日甲午战争、对朝廷的看法。
“我上书李鸿章,还指望能依靠这位大清朝元辅重臣来‘倡行新政’、进行某种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之举。谁知道……现在,我对朝廷已经完全失望。有这样的朝廷在,只会使中国走向更加的衰弱。”
“那么,你准备怎么做呢?”
“既然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现今之策,不得不稍易以强迫,以倾覆而复更之。”
哥哥的两眼瞪得更大,声音低沉:“你想做什么?”
“我只想要让中国富强,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推翻这个**的清王朝。”
“推翻清王朝!”向来大胆的孙眉睁大眼睛望着弟弟,良久轻轻地说:“这可不是出来打拼、发什么大财、做什么巨富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知道……”
“尽管我也知道,你向来不在意钱财,不希望做什么巨富,可是你现在医术与医德都饮誉社会,而且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收入又这么丰厚,居室也非常安乐,生活悠闲自在的,为什么还要去做那些充满风险、随时都可能被杀头的事情呢?”
“可是,做人最大的事情不就是要爱国么?”
“是啊,是这样……”
“更何况,如今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清王朝从头到脚都腐烂了,只要唤起民众,大家一心就可以推翻他。”
“你说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看来,我的弟弟真搞起政治来了。”
“政治不知别人怎么理解,我的看法是: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
“照你这么说,管理众人的事就是政治。”
“我想就是这样,更简单点政治就是要治人。从某方面说,跟医生差不多,只是医生只治病人,政治要治所有的人。”
“这么看来,你对自己要做的事已然深思熟虑,我虽然没有很深入地考虑过这些事情,但认为你说的很对,特别是做人最大的事情要爱国这句话。这样吧,我在这里表个态,我支持你要做的事,我一定划出一部分财产来给你做推翻清王朝的经费。只是这事前途艰险,希望弟弟小心谨慎从事。”
“感谢哥哥!”孙中山含着热泪说。
在以后的日子里,哥哥孙眉不但带头支持弟弟推翻朝廷,接下来几天,还一直都在写信给各埠亲友,希望他们支持孙中山。只是华侨中听到“推翻朝廷”四个字,懦懦然避开的人很多。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银行经理何宽的家里,召开了兴中会的成立大会。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走呼号,虽然大部分人对“推翻朝廷”的事诚惶诚恐,但还是有二十多名关心国家命运的汉子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主张,这其中有何宽、杨着昆、程蔚南、钟工宇、陆灿、陈南、刘寿、刘卓、卓海等。他们的名字,都因这次成立大会而响亮地留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中。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番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孙中山慷慨激昂,用他那颇有磁性的声音宣读着他草拟的《兴中会章程》。在一阵掌声中,大家一致通过这个章程,推举孙中山为大会主席、兴中会领袖。
他们当中或许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在这个《章程》中提出的一句话,在几十年后的中国,还是有志之士共同呐喊的口号,这就是:
“振兴中华!”
《兴中会章程》第九条明确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
在众人情绪高昂中,孙中山高举右手,引领大家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兴中会章程》斥责了清王朝昏庸误国,招致严重的民族危机,申述了该组织要以“振兴中华、挽救中局”为宗旨。
兴中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标致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为此,兴中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孙中山,从此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来说,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兴中会创立这年,孙中山28岁,是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以后,尽管有孙眉、杨着昆等檀香山富有华侨的支持,但要做这么件翻天覆地的事情,还是感到经费异常紧张,于是决定动身到美洲去,到那儿去发动更多的华侨来投身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可就在这时候,孙中山接到宋耀如的一封来信。
这个宋耀如,就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宋氏家族第一人”,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鲜明个性,熏陶和培养了民国第一的“宋氏三姐妹”,以及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
宋耀如是在郑观应家里与孙中山相识的,俩人一见如故,“屡作终夕谈”,很快成了挚友。宋耀如不仅热心传教办实业,也向往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并喜欢结交革命志士,因欣赏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还通过一番努力将这封信改成短论形式,在《万国公报》第九、第十号上予以发表。
也正是从这以后,孙中山成了宋耀如家的常客。在宋家,年方28岁的孙中山不仅看到刚刚5岁的宋霭龄,也看到了正牙牙学语的宋庆龄。可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孙中山曾经抱过的的小女孩,21年后会成为他的妻子。这是后话。
孙中山打开宋耀如的信,只见上面写着:“目前国内情况很糟,中日间正在开战,战争已从海上打到陆上,随着战争深入发展,中方各战线频频告急,对此朝廷却手足无措,竟又还在热衷于庆贺慈禧60寿辰。在此国家危难情况下,盼先生速回国,以指导国内的革命……”
孙中山读了这段话,立即打消前往美洲活动的念头,起身回国。
1895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邓荫南等人前来码头迎接。经过一番商量,他们立刻赶往广州,在双门底王家祠云冈别墅成立了兴中会广州分会。
在商量下一步行动时,孙子山认为:“因为义和团风暴和八国联军入侵的冲击,清王朝统治壁垒一定会发生破裂,而李鸿章作为汉族大员、总督远离京畿的两广,或许有可能独树一帜。清朝虽然颓败,可还是个庞然大物,而我们兴中会,刚刚草创,经费、人才、兵械诸方面都明显短缺,如果能联合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奋斗,革命一定更有保障。”
可就在孙中山把这看法说出来时,传来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消息。一时之间,国内群情激愤。
3月16日,孙中山决定趁此时机在广州发动起义。他请陆皓东设计了一面青天白日图案旗子,用为这次起义的军旗。
就在孙中山领导他的兴中会成员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义时,4月17日,又传来清政府的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日本外相伊藤博文签定了卖国的《马关条约》。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都沸腾了,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位举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之举,引起清廷震惊。
孙中山更是热血沸腾,大声地宣布:我相信,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时机已经到来!
10月10日,他与陈少白、郑士良、杨衢云等七八人在香港总部开会,会上孙中山被众人推举为起义总指挥。
孙中山即刻当众宣布了他思考了很久的大胆的起义计划:
“我决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潮汕及北江一带的会党和绿林为基本队伍,利用重阳节群众成群结队回乡扫墓的时机,由杨衢云带领3000人到广州,分头进攻各重要衙署,一举攻下广州。然后以广东为革命根据地,挥师北上,直捣北京!”
孙中山的起义计划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可是到了重阳节(10月26日)那天早上,杨衢云突然致电孙中山说:
“货(即指人)不能来”。
原定由杨衢云带领的3000人来不了广州,是因为起义计划泄露。孙中山见情况如此,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立即回电杨衢云:“货不要来,以待后命”。
一切安排就绪,陈少白、孙中山等人先后离开广州。
此次起义,由于泄密而以失败告终,陆皓东、朱贵全、丘四40多人被捕,随后都被杀害。
1895年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清起义,虽然因为泄密流产了,却是孙中山领导武装斗争的起点。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1_11470/c37451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