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5章:升官
“官家您说什么?您不相信臣妾吗?”苗美人错愣地看着赵祯,大概是见着自己已经恢复了本来的容貌,方才那股子豁出去的狠劲也没有了,又换上了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急急地为自己辩解,她向周遭的宫人们一指:“官家要是不信,可以他们,昨天傍晚时分,臣妾自从喝了皇后娘娘硬灌给臣妾的茶水之后,臣妾这脸就……”苗美人伸手捧着面颊,神情依旧泛着丝惊恐,想来是对之前之事,记忆犹新。
我喘了好一阵子气,总算是把劲儿给缓过来了。差一点就真让她给掐死了。默默爆出一句许久不曾用过的粗口,一脸怨气地盯着此刻邋遢得跟个女鬼似的苗美人,落井下石:“美人妹妹,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倒好像是我给你下了毒似的。”
“难道不是吗?”苗美人恢复了理智,知道自己方才之举极为失礼,为了不受到处罚,她必须要趁现在把我给扳道,所以她在看着我的时候,眼睛里的血丝都冒起来了,丝毫也不掩藏她对我的恨意。“昨夜日落西山之时,臣妾用过晚膳,便到御花园中品茶,还未动口,皇后娘娘便到了,硬是逼着臣妾喝了一杯,当天夜里,臣妾的脸就……哼哼……娘娘还真是贵人多忘事,这么快就忘记了。”
我冷冷一笑:“若说贵人多忘事,恐怕应该是美人妹妹你才对!本宫问你,昨日凉亭之中,侍奉左右的,可都是你宫里的人?”
“是又如何?”
“凉亭之内一应茶具、点心,可都是你自个命人备下的?”
“当然。”
“本宫身边可有随侍的宫人?身边可有带着茶叶、吃食?”
“这……这倒没有……”
“这不就结了。”我两手一摊:“人也是你的,东西也是你的,你说本宫给你下毒,怎么下?用什么下?本宫可还记得,当时可只有一盏茶杯,本宫也是喝了的,若里面真的有毒,为何我没事?嘿嘿……”我冷笑连连:“依我看,你分明是嫉妒本宫独得圣宠,所以连夜串通宫中侍婢,联合演了这么一出戏!”
“不是这样的!”苗美人朝赵祯连连摆手:“官家你要相信臣妾,臣妾真是糟了他人的暗算啊!”
我横易一步,挡在她和赵祯中间,声色俱厉地道:“暗算!亏你还好意思说得出口!不是说你的脸上突然冒出了许多疤痕吗?在哪儿啊?我怎么没看见啊?”我向立在周围的太医们一指:“他们好像也没看见吧?能证明这件事的也就只有你和你身边这几个宫人而已,嘿嘿……难道你还真把我们都当成了三岁的小孩不成?你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赵祯从身后一把抱住我,轻轻在我耳边说道:“皇后不要动怒,气坏了身子可不划算,咱们回宫吧,你还没用过早膳呢。”他拥着我朝门外走去,最后回头看了苗美人一眼,眼神冷然,声音更冷然:“从今天起,美人苗氏撤消其美人的封号,不得再踏出此宫门半步,来人啊!”
“在!”
“封门。”
“官家……官家……你要相信我啊……官家……”
身后想起苗美人撕心裂肺般地哭喊声,我和赵祯越走越远,一抬头,仿佛看到他面上那一闪而过的神伤。我明白,无论苗美人是否真做过什么,他终究还是下不了最决绝的狠心,想起我的本意也只不过是个恶作剧而已,从来也没想过要把苗美人至于死地,就算赵祯当时真的起了杀心,我想我也会为她求情的。关着也好,虽然一时失去了自由,却也避免了许多麻烦。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苗美人倒了,倒得很彻底,除了那把挂在她宫门外铁锁还在提醒着大家,里面关着个曾经被封为美人的女子之外,若大的后宫里,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关于她的种种,仿佛这人压根就不存在似的。
当然,宫里人多嘴杂,没有人说她,并不代表没有人说我。每当长夜漫漫无所事事之际,总有那么几只不怕死的夜老鼠、夜猫子喜欢在私底下传些八卦,说什么,皇后恃宠生骄,嚣张跋扈,忑不好相与;说什么,皇后心狠手辣,谁要栽在她手上,不死也得脱层皮,甚至有人说,后宫这些个娘娘真可怜,有些进了宫都好些年了,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就算见着了,也不能随侍在侧,除非她也想被皇后给弄死,唉……这跟守活寡有啥区别?……
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谣言,都在我的淫威之下,被冠上了帝后夫妻情深,恩爱和睦的光环,虽说如此,可这底下的波涛暗涌我还是看得清楚明白,无风不起浪,事出定有因,我不是不想去追查这些谣言的根本,而是再也没有了旁的精神去替这些小事操心,而且在我的心里,竟也有些赞同谣言里的部分内容,谁叫俺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呢?
“娘娘哪里不好了,这些个喜欢乱嚼舌根的奴才,看我不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揪出来,好生责罚!”相对于小翠对此表现出的愤愤不平,我却显得相当豁达,我还曾安慰她道:“嘴长在人家的身上,他们要说就让他们说去吧,被说两句又不会少块肉,你这一激动,反倒是替人家印证了这些传闻,再说了,也多亏了这些谣言,前些时候还经常在官家面前胡乱晃悠的那些个红花、绿叶,这下子谁还敢出现在官家身旁三尺之内?”
本着娱乐大众,以及尊重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凑热闹、侃八卦的精神,我淡淡地挥了挥手,轻描淡写把这事儿给扔在了一边。只是,本来就喜欢在后宫横着走路的我,这下子变得越发像只螃蟹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就到了天圣六年,这年,我十七岁,赵祯十九岁。
这几天范纯佑的心情格外地好,见了谁都眉开眼笑,我知道这是因为他那位大名鼎鼎的父亲范仲淹服丧结束,回到京城的缘故,而后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就是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来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我也很高兴,虽然明知他这个秘阁校理当不了几天,但是他上奏请刘太后还政一事会在赵祯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只待太后一死,赵祯便会将他传召回京,予以重任,所以根本用不着替他老人家担心。
历史大踏步地沿着它预定的轨道前进。
几个月后,范仲淹听闻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1_11763/c37996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