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末水浒 > 第九十九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九十九章

    宴席结束之后,武贤已经被梁山众将领灌的不醒人事,下午谈判的事情自然作罢。武贤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醒后的武贤自然命人前来请我,邀我前去对招安一事进行商谈。

    命来人下去之后,我对吴用说道:“左右不过是敷衍拖延而已,这事还是让马隆他们去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但要嘱咐他们,一定要咬住了咱们的条件,咱们不怕拖,拖不起的是他们!”吴用点头说道:“寨主放心,这点小事,我自然省得!”于是吴用转身出去,叫上了周行、马隆和赵博三人,前往钦差行营前去商谈招安事宜!

    对周行三人现在还处于观察期,还不是梁山的核心成员,所以这次谈判的真正目的他们并不知晓!所以在他们看来,既然朝廷已经派员前来商谈招安事宜,那么招安一事基本上已经是板上定钉的事了,剩下的无非是梁山招安之后到底享受什么待遇的问题而已了!当然将来梁山的待遇越好,他们三人的身份自然也就是水涨船高的事情!所以三人中,除去周行,马隆和赵博二人倒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进周行在马上闷闷不乐,赵博便上前问道:“如今天使一达青州,招安之事基本以成,虽说这个出身并不是很好,但我等也总算是熬出头来,能一展心中报复了,为何你还是闷闷不乐呢?可是为了寨主强调的条件太过苛刻一事?”

    说道这里,马隆也接口说道:“是啊!这次我等三人奉命去和朝廷天使前去商谈招安事宜,别的都好说,就是这个要求朝廷封侯,并将梁山目前所占区域划归治下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难办了!要不然我等今日先和天使周旋一下,再好好劝劝寨主?”

    这个时候,方腊在江南起事的消息还没有传开。除去朝廷重臣之外就只有少数一些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具体的情况。周行三人自然对方腊的事情一无所知。但周行从我哪天听了他地话之后的表情和表现来看,周行知道,我和他一样,对这个朝廷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再加上这次谈判所列出去苛刻条件,周行已经猜出了我的真实用意不过是想借谈判之举拖延时间罢了!

    听了二人的话后,周行并没有表态,只是说道:“既然是寨主特意嘱咐的事情,你我三人自当尽力而为。至于成与不成,那倒不必担心!谈判嘛,自然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事情!如今梁山上下已有十万之众,又有这么多的头领,如此规模想要招安就谈上半年也没什么希奇的!慢慢来吧!再说我等不过是去趟趟路而已,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马隆和赵博都是聪明人,只不过上山之后已经没有立功表现地机会。我突然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他们自然非常高兴。兴奋之下,自然有些得意。如今听了周行的话,冷静下来一想便觉得周行的话是对的,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各自长叹了一声!

    周行见二人叹气。笑道:“两位贤弟也不必灰心,寨主既然让我等前来谈判,自然是将我等视为自己人,就算不是。相信这也是最后一次的考验。也许过不了多久,我等就会大用吧!”马隆和赵博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苦笑了一下,“但愿如此吧!”

    宋代由于独特的征召流民组建厢军的传统,所以整个有宋一代,暴民造反,并形成气候地事情并不是很多。虽然各地都有不少人占山为王,但招安之后。通常也不过是视情况授予一定的官职,然后放到西北前线慢慢消耗实力,再根据你的军功授予一高位,使得头领和手下失去联系,方便朝廷控制。这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随同高俅进兵的那十名节度使,那里听说过贼寇一上来就要求封侯地?

    武贤听了周行说出梁山开出的条件之后,气得胡子直翘:“荒唐!你们三人也是饱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人,委身事贼已经是大大的不对了。如今还要助纣为虐吗?你们何时听过封一个贼寇为侯地事情?如果你们没有诚意。那也不必再谈,明日我便回京。你们就等着大军进剿吧!”说罢转身便要离开。周行上前一把将他拦住道:“大人先且息怒,有什么事情咱们慢慢再谈嘛!如今我梁山聚集十万之众,战将上千,若是没有个好归宿,就算是我家寨主愿意招安,恐怕下面的那些草莽之徒也不干啊!万一闹将起来,我家寨主到底占着个大哥的名分,他们自然不会怎样,但大人您恐怕就不好说了哦?”

    说到这里,周行顿了顿,见武贤的脸色有些发白,便一边引着武贤坐回座位之后,继续说道:“如今天使前来,山上众兄弟,上上下下那么多双眼睛都在看着,所以我家大人才要让朝廷封个侯位,并能够将所占之地交与梁山治理,为的不过是堵住下面的悠悠之口,剩得下面的兄弟说我家寨主为了自己的前程便不顾兄弟情义。大人只要回京之后禀明我家寨主地难处,对我梁山手下的众头领在不拆散的情况下,胡乱给些虚衔官位,到时招安之事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这招安之功大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武贤听后,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想了想,眯着眼睛说道:“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封侯之事我自然会向朝廷奏报,但这用钱赎买被俘将官又是怎么回事?尔等皆为贼寇,如今朝廷宽宏大量不追究尔等罪过,愿意招安,以是天大仁慈,你们居然要要朝廷出钱赎买被俘将士,这不是如同土匪一般吗?”

    当武贤说到“尔等皆为贼寇”这句话时,马隆和赵博脸上多少有些发红,到底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后却不得不投身贼寇之中方能博得一官一位,被人说起,这脸上自然有些挂不住!但听到“这不是如同土匪一般吗?”时,就又被这位武大人逗得直想发笑。但顾及此处不便放肆,强忍了下来,只是脸上的肌肉难受得紧!

    周行听了这句也想发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看着这位武大人。武贤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了,“如今的梁山可不就是一个大土匪窝吗?这人丢得!看来是刚才让他们给我气糊涂了!”当下脸色一红,连忙咳嗽一声敷衍道:“本官是说既然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那自然应当表示出点诚意来,这些被俘之人理当先行释放,又怎么能被当成货物一般让朝廷话钱赎买呢?”

    使劲忍住笑意的周行答道:“大人,实不相瞒,这梁山之上,包括我家寨主在内,也有几人都是读书人出身,又有几人曾是朝廷大将。他们自然想不出这等主意。但其余地头领都是草莽之徒,这打家劫舍,绑架肉票地事做惯了,如今这许多朝廷官员在手,他自然是要敲上一笔。我家寨主又能怎么样呢?好歹得顺着他们点!当然了,为了表示诚意,我家寨主说了,等大人回京的时候自然回放掉一部分人。也好让大人对朝廷有所交代!”

    谈到现在武贤就算是再苯,也听出点意思来了!梁山说是愿意接受朝廷地招安,但无非上两条要求,一是要官,而且是要有实权的高官;二是要钱,什么赎买降将无非不过是借口罢了!而这与朝廷给他的诏书中所记相差实在太大,不论朝廷是不是会同意,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四品散官可以答应的!

    “既然第一个任务不能完成。那就看看能不能完成陛下交代的第二个任务,把高太尉给弄回去吧!”想到这里,武贤定了定神说道:“恩!贵寨主地苦衷本官也颇为理解。既然贵寨主决定在本官回京之时准备释放一批官员随我一同回京,那不知道太尉大人是不是也能和本官一同回京啊!这样一来,也好向朝廷,向陛下表示一下诚意啊!?”

    “呵呵!太尉大人乃是人中之杰,我等小民百姓平日里莫说亲近,就是想见上一面也是不能啊!如今难得能有机会。我等自然要和太尉大人好好请教一下了。我家寨主的意思还是希望能够多和太尉大人亲近一段时间的好!”周行的话摆明了就是告诉武贤,这么大一张牌就算是放。也不是现在就能放的!

    之后武贤就高俅的问题反复和周行等人交涉,但始终没有什么进展,到后来武贤也明白自己的要求实在是不可能的。于是转又说道:“既然如此,能不能让本官见见太尉大人,回京之后也好有个交代?”

    高俅自从被俘只后,便以为自己定无活命之理,被吓得什么似地,尤其是想起林冲的事情来,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惟恐那一天就被人给拖出去砍了!但回到青州之后,我便对他说过招安之事,“如果招安事成,你自然能保得性命。如果事情不成,你就是祭旗的最好人选!何况我林兄弟那里还有笔账想跟你好好算一算,将来见着朝廷来人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你了吧?”之后便找了个小院将高俅往里一关,虽然吃喝并不是很好,但也没让他饿过肚子!

    眼见自己有活命的希望,高俅那里能轻易放弃?见到武贤之后,自是替梁山说了不少好话,又将一份在梁山之人监督下写成的一份奏折叫给武贤让他转交陛下,并说道:“武大人,我地身家性命便在武大人之手了!若是将来得救,必不敢忘大人的恩情啊!”倒是把武贤给弄了个惊慌失措:“太尉大人尽管放心,来时陛下曾向下官交代,无论如何也要将太尉大人救出苦海!如今梁山之人虽不肯轻放大人,但无非是想向朝廷勒索官位、钱粮,大人尽管放心,想必用不了多久,太尉大人定当能安然回京!”

    见过高俅之后,武贤又被我留在青州呆了几天,三天之后,武贤再也不肯逗留,带着人马回京去了。陪同武贤回京的还有几十名在此战被俘的大小将领,当然这些被放回去地都是在北方戍边的那些在京城中没有什么根基的武将!

    回到京城之后,武贤立刻将自己在青州的见闻写成奏章呈交了上去,同时又秘密觐见徽宗,将高俅现在的境况向徽宗做了汇报,同时将高俅委托自己转呈给了徽宗,至此武贤次此青州之行的任务便彻底结束了!

    面对武贤的奏章,朝廷中众文武自然是一阵喊打之声,毕竟宋朝招安的土匪也不知道有多少拨了,还没见过那个贼寇敢如此要挟朝廷,如果答应了那真成了千古地笑话了!别看这些人在面对契丹人以及女真人的时候,个个胆小如鼠,但面对国内的叛乱时却是如此的强硬!这就是所谓的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吧!

    但面对如同雪片一般的请求朝廷立即发兵攻打青州,剿灭王伦的奏折,徽宗皇帝的反应却是异常地安静,一连树天非但没有上朝,就连朝臣们上地奏折只要是请求发兵的也全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信!

    直到几天后,蔡京上了一份奏折,其中很是帮高俅开脱了一番,更是明里暗里地支持朝廷再次派人前往青州商谈招安之事,并希望能够招安王伦之后,派他前往江南剿灭方腊,借此消耗梁山的实力,以达到长治久安!

    蔡京的奏折一上,还没等御史们弹劾蔡京有失国体,紧跟蔡京之后,又有几十份奏折涌向了徽宗皇帝的桌案,其中不乏往日里和蔡京颇为不和之人,弄得御史们晕头转向!

    原来徽宗的一切举动都被蔡京看在眼里,知道徽宗这是念起了高俅往日的好处,不愿意贸然发兵而害了高俅性命!再看过了释放的人员名单之后,便上了一份支持招安的奏折!而后面跟风之人则是因为有亲人家属被梁山抓住,虽然他们也想上奏折同意朝廷招安,但碍于那些过分的要求,谁也不敢来做这个出头鸟而已!但如今蔡京已经做了这个出头鸟,并且还没有受到皇帝的训斥,他们自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急忙纷纷上奏折,支持继续招安!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1_11833/c38197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