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这三个字摆出来,谁能对着干?
即便宁康长公主并无实权在手。
就凭着她与圣上的兄妹关系,还有在太后跟前得宠的程度,钱氏这口苦水也只能自己咽下。
谁让钱氏当初一时莽撞,险些酿成大祸……
周大奶奶显然经常参加京内这些女眷的宴会,听了不少流言,一股脑都说给丹娘听,丹娘听得津津有味,极大地丰富了自己这一块相对贫瘠的知识面。
圣京城里,多少世家望族,多少皇亲贵胄,其中盘根错节,更是一场好戏。
有以文官为首的清流一派,也有以武官为重的国之栋梁,至于皇亲国戚,那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就说宁康长公主吧,她共有两个儿媳。
一个是清流之女,文雅无匹,一个是将军府的千金,娘家实力雄厚。
她左右逢源,自然两边都不得罪。
这也是为什么钱氏当时犯错,被婆母那样不喜的缘故。
在明面上公开站队,那简直是把自己丢进火炉里烤。
周大奶奶说得累了,吃了两口茶,话锋一转道:“有件事我还没跟你说……那裕昌公主的婚事定下了。”
丹娘已经听得满脑袋浆糊,还没消化得了,又来了公主。
“什么公主?”她下意识地反问。
周大奶奶好笑又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裕昌公主!原本……哎,不说了,也是我家没这个福气。”
丹娘这才想了起来。
就是被翁元雁抢了婚事的那位公主。
算算时日,确实也及笄了,到了婚嫁的年纪。
“哪个府上这样有福气,能尚了公主?”丹娘好奇了。
周大奶奶冲着不远处正在一群女眷中长袖善舞的陈夫人努了努嘴,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原来,陶大学士与陈夫人育有三子。
其中最小的儿子与裕昌公主年纪相仿,确实相配。
今日之宴,八成也是陈夫人想要顺一顺好友的心结,特意办的。
大约这陈夫人也是喜欢看皆大欢喜的。
想着自己府上不久就要迎来喜事,也想带着自己的好友一同庆祝。
丹娘这边听八卦听得津津有味。
这应该是她参加过的,最让人开心、最有滋有味的宴席了。
周大奶奶劳苦功高!
另外一边,几个女孩家被安置到另外一边的屋内。
丫鬟们守在一旁。
中央一张八宝鎏金贵福添彩的桌子上摆着十六色的果子糕饼。
作为主家招待的陶小姐是二房的嫡女,今年也才刚满十一。
“诸位姐妹,请尝尝吧。”她举手投足已经很有世家千金的风范,待起客来丝毫不露怯。
众人尝了,纷纷说好。
陶小姐脸上微红,口中依旧斯文客气:“不过是冬日里得了新鲜的,你们吃着喜欢就好。”
女孩子们凑在一起自然也会做游戏。
只不过比不了男子席面上行酒令之类的玩法。
她们玩得更为文雅,也更有书卷气。
其中一千金提议猜字谜写诗句,也就是猜得了字谜后,还要写一句与之相关的诗句。
陶小姐长在书香之家,自小受文墨熏陶。
一听这提议,她笑道:“这玩法好,不过也不一定只要诗句,只要能说出来,成语、典故、偈子、戏文都成!”
“要是有人说不上来呢?”
“那就……只能挨罚喽。”陶小姐抿嘴一笑。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全场最小的女孩身上,那是——玉姐儿。
玉姐儿小小的人端坐着,认认真真。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22_122131/c2245293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