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 > 第12章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下)

天幕之下的万朝观众们,如果说其他朝代的人只是看个乐子,那明朝各个时期的皇帝、官员、大臣、百姓们,则是炸开锅了。

首先是朱元璋,他现在是又急又气啊。

即便是天幕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寥寥,但是以朱元璋的水平,还是注意到了相当数量的关键信息。

首先就是……

“锦衣卫呢?”

他愤怒的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王朝末年,可以想象,军队必然腐坏。

他已经不对什么五军营抱有希望。

从天幕上就可以看出,说什么……北京城竟然只守了一天!!!

这军队要腐坏到什么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朱元璋简直快要气疯了。

他定下的直属于皇帝的二十六卫,足足有十几万人,就算军队腐坏,守不住北京,也不至于只守了一天啊。

一天特么还不够大军入城的呢!

就算是十万头猪堵在门口,乱军也得杀上个三天。

所以,即便天幕没有说,早知晓这明末的军队肯定是崩坏到了极点的朱元璋,也是意识到了,所以他问出口的是,锦衣卫。

锦衣卫,这个可以算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和最信任的组织去哪了?

就算二十六卫全都是酒囊饭袋,那总不能连锦衣卫这一个机构都难以维持吧?锦衣卫护送皇帝出城总可以吧?

为什么会沦落到吊死在城内,还杀妻杀女。

极其疼爱自己子孙的朱元璋,只觉得自己心如刀绞。

他辛辛苦苦打下天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福,不再忍饥挨饿吗?

他不想让自己童年那悲惨的经历,再在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上演,故而他留下了足够的保障。

可是……天幕上的画面,明明是他大明朝被贼军杀进首都。

皇帝尚且如此悲惨,那其他宗室呢?恐怕不言而喻!

跟着朱元璋一起观看天幕的,不仅仅有他的大臣们,还有自己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实际上,和绝大多数的明朝大臣此刻的心理活动一样,毛骧此刻是万万不敢出头的,如果可以,他甚至想要将自己的脑袋塞进肚子里,然后屏住呼吸,静静的等待着这该死的天幕赶紧过去这个视频,然后永远不要再播放关于他们大明朝的事了。

可惜……他和其他的大臣们不一样。

陛下可是点到了锦衣卫,并问了锦衣卫何在,而且这愤怒的样子,简直见所未见。

尽管并不是因为他本人的原因造成的朱元璋如此愤怒,但是……毛骧还是感觉自己的魂都快要被吓出来。

所以,在短暂的时间里,毛骧的思想经过了几百次激烈的交锋之后,他还是主动站了出来,跪在朱元璋面前。

“陛下,臣…在……”

他的声音洪亮无比,却又带着十分明显的颤抖。

面色通红,豆大的汗珠宛若瀑布一般,在脸上滑落,落到地板上,后背早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被浸湿。

‘唯死而已,唯死而已,大不了一死。’

被吓坏了的毛骧不敢抬头,不停地心底安慰着自己。

虽然只要不牵连自己的家人,他也不是说怕死,可是……陛下的气势,太吓人了。

他见过无数次陛下发怒,却从未有这次这般的滔天巨怒。

隐隐的,毛骧感到陛下的视线似乎落在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却也只是冷冷的瞥了他一眼,他刚刚说的根本就不是毛骧,对于他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

没有理会他,朱元璋依旧愤怒道:

“藩王呢?!勋贵呢?!”

“各地的主官呢?怎么都没有来勤王!”

“那咱给你们兵权还有何用!!”

“还有京城的百官呢?皇帝尚且自尽,怎么没见到一人跟随皇帝一起殉国?!”

愤怒的将自己眼前的案桌都掀翻掉。

“陛下息怒!…”

尽管未来的大明朝如何,不能说跟眼前的百、勋贵们没有关系,但就算有,也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了,那都是他们后代的事情了。

况且朝堂更迭,即便是勋贵也肯定不是一成不变,到那时,他们的后人是否还在也都两说。

只是……愤怒的皇帝是讲不明白道理的。

特别是今天出了这么爆炸的信息,没有人敢做出头鸟说半句公道话,不然要因为这件事被砍了,那可真是冤枉到家了。

“父皇息怒……”

于是,大明的百官、勋贵、乃至近日到京,以及尚未被外封出去的藩王们,跪了一地。

不说百官,甚至就连马皇后,都被突然爆发的朱元璋的气势给吓了一跳。

她一副想劝却又欲言又止的模样。

朱元璋在百官、群臣、勋贵,以及自己的儿子之间来回踱步。

“听听、听听!”

“听听这天幕,是怎么评价咱的这位后人的——励精图治,朝前夕惕。”

“再听听,他的遗书说的是什么———虽朕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有哪个亡国之君是会被这般评价的?”

“有哪个亡国之君能说出这样的话?!”

“嗯?你们以为呢?”

朱元璋的气像是消了些,语气也比刚刚略微平复了些。

但众多大臣们沉浸在朱元璋的暴怒之中,不敢言语。

不说话,可不是朱元璋想要的效果,于是,他点了句在群臣中很是有威望的李善长。

“李太师,你觉得呢?”

“你觉得这崇祯,是昏君吗?”

被点到的李善长眼皮跳了跳,只觉得心中有些不安的情绪在酝酿,他迅速思考着皇帝的意图,可是时间太短,完全无法想象出具体用意,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陛下,臣不知晓,这位崇祯皇帝是陛下的第几代子孙,也不知晓他究竟做过什么,但是臣以为崇祯皇帝既然会被天幕这般评价,想来应该不是昏君。”

听到这话,朱元璋那凌厉的眼神眯了眯,隐约透出几分不善的目光,但是很快就又被他隐藏了下去。

这老狐狸。

说话倒是不留痕迹。

一张嘴就是臣不知晓崇祯如何如何,但是天幕说了好,那想来是好没错。

可谓是一切责任都在天幕,我只是陪陛下你看天幕而已,什么观点都没有发表。

这副生怕说错了话的态度,朱元璋自然明白的很。

不过,有他这句话就够了。

朱元璋接着问:

“那你觉得,既然皇帝不是昏君,为何我大明朝会走到天幕画面上的那种地步?”

“……”

被问到了这个问题的李善长感觉自己的额头有些冒汗。

如果是平时,朱元璋问出这个问题,他或许还能认真思考一下,然后认真解答。

可是……换做了现在这种,刚刚天幕播放过明朝要灭亡的视频,朱元璋来问。

这要是说错了一句话,那还得了?

“这、这……”

李善长其实并不太赞同朱元璋的说法,毕竟……崇祯皇帝本人究竟如何,他们中没有人知晓。

天幕也只是短暂的评价了两句,用来表达惋惜之情。

而崇祯的遗书,也只能代表他的一面之词,总而言之就是——信息量太少了,完全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以及……前段时间天幕播放百代成史中,连续说了数次的天罚……

想来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这是能说的吗?难道告诉朱元璋,说你老朱家是因为被天罚了,所以亡了?

敢说这句话,他九族估计在地底下都得谢谢他啊。

只是又不能一直耗着,瞧见朱元璋已经等不及了,李善长还是只能选择了一个自认为的最优解:

“臣、愚钝……”

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朱元璋虽然烦闷,但是倒也可以预料到。

今天这件事太过严肃,他们不敢说也正常。

“治理国家的是皇帝和大臣。”

“天幕说了皇帝没有问题,那你们说说,是谁的问题啊?”

定了个调子,百官们俯首而拜。

“臣等有罪!……”

集体认罪的话,也就无关痛痒了,众位大臣们虽然认罪,但是心底却是松了一口气。

况且这后世的事情,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有些个头脑灵光的大臣们,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开始深思皇帝今天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为何。

李善长更是心思转的飞快,思虑着朱元璋最近的动作。

“众位爱卿何罪之有啊。”

“咱说的,是天幕上,崇祯的那些臣子们。”

“你们没听到吗?”

“虽朕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轰!

李善长仿佛一下子通透了,他瞳孔一缩,意识到了皇上这似乎要有什么大动作……

要借题发挥啊!

怪不得刚刚愤怒成那个样子,马上两句话就又平静下来了。

生气什么的都是假的,想要达到政治目的才是真的。

不过,似乎并不是所有的大臣们都像李善长这么聪明。

有许多还一头雾水的蒙在鼓里,不知道朱元璋究竟是什么意思。

“看起来,后世的大臣们,和一心为国的众位爱卿不一样啊。”

“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也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有着更多的情绪表达,说完,他就静静地注视着群臣。

此言一出,又有一些机灵的官员们听出了端倪。

他们左顾右盼,想要看看同行们的意思。

一时间,朱元璋不再开口,群臣们也一言不发,气氛有些冷场。

这时。

最早跪下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主动说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

他明白了。

作为朱元璋的身边人,还是锦衣卫指挥使。

特别是今天的情况,让他对自己的这个职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和皇帝接触的多,比许多大臣们都更懂皇帝的心思。

而且,他这个位置,本来就是要自绝群臣,才能不被皇帝猜忌。

“讲。”

“臣以为……我朝的大臣们克己奉公,不需要陛下过多约束就能够为国为民。”

“而崇祯陛下的大臣们,做不到这一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无论才华还是品德不如我朝大臣。”

“故而,才会令崇祯陛下说出然皆诸臣之误…崇祯陛下之言。”

“所以,臣以为要让更有才华,品德更高的我朝大臣们,让更有才华,品德更高的我朝大臣们,设计一套能够更加适合未来的崇祯陛下时期,能够监察百官,让后世大臣们也能够克己奉公,为国为民的制度。”

虽然这些只是毛骧根据朱元璋的话做出的领悟。

并不完全契合朱元璋的想法,不过还是大同小异,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去了。

他对着毛骧露出了几分赞赏的目光。

崇祯昏庸与否,根本就不重要,未来的事情,他也改变不了,最多……只能从制度上面入手,借鉴一下后世发生的事情的经验罢了。

刚刚愤怒的样子,当然是有其政治诉求在里面的。

这下,反应比较慢的大部分官员们,才回过味来。

原来刚刚的一切都是做戏,都是假的。

想要限制百官的权利,想要继续修改制度让其更加有利于皇帝才是陛下的真实想法。

完全被朱元璋牵着鼻子走的百官们像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他们只能用愤怒的目光看向毛骧。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东西,怎么说话也这么恶毒呢。

把我们捧的那么高,我们若是不接着,陛下岂不是会把我们摔死?

只是,氛围都烘托到了这种地步了,他们又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站起来说我并不高尚,其实我和后面大臣一样都想要贪赃枉法、尸位素餐,只是碍于陛下您的扒皮实草的政策,才只得伪装成一名好官吧……

毛骧也注意到了一些不善的目光,不过他并不在意。

陛下希望他自绝于群臣,他就自绝于群臣,群臣在愤怒,也不能怎么样他,他和他家族的未来只在陛下一人手中。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这时,已经沉默了好一会的朱元璋,才问道。

早已被堵在了墙角的群臣们,只得山呼——

“陛下圣明!”

……

永乐时期。

对于天幕这种东西,朱棣也是每日都看,特别是和自己家人们一起看。

他注意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朱由校。

天幕刚刚提到崇祯的皇嫂时,说她是其皇兄朱由校的皇后。

这也就是说,这个崇祯是藩王登基,兄终弟及。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朱棣开始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自己的儿子是朱高炽是高字辈。

孙子朱瞻基是瞻字辈。

至于祁字辈他目前还没有见到。

平均一代二十年来算的话……

“两百年,加上父皇他老人家在位的三十五年,还有朕的。”

“也就是说,我大明朝国祚,估摸着能有个二百五六十年?”

至于极端情况,朱棣没有考虑,毕竟他们获得的信息不多,也只能大致算算。

“父皇,迁都北京的事,是否有待商榷……”

比起这个,更加务实的太子朱高炽,则是提及了这个问题。

比起北京,实际上朱高炽更喜欢南京。

老爷子一心想要到北方去,耗费钱粮不说,这天幕中大明在后来,更是被人一天攻破了北京城。

朱高炽觉得,在南京,想来再怎么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也能划江而治。

“嗯?”

瞪了一眼朱高炽,不喜欢儿子拆老子台的朱棣,说道:

“怕什么?”

“天幕不是说了,是那女真人干的。”

“你爹我明年一开春,就先征蒙古,回来的路上顺道再征个女真,把这些问题全都给我的这位九世孙小崇祯全都解决喽,  留给他一个安稳富裕的大明。”

朱棣的语气很是轻松,像是并不把自己在蒙古的对手们当回事。

不过,朱高炽确是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欲言又止。

他其实很想劝老爹不要出征了,可他也想把这后金、女真的问题给解决了,以免留给后人,最终变成天幕上崇祯那杀妻杀女的悲惨结局。

“爹,国库真的没钱。”

“非得开春就打的话,要不,你就捏捏东北女真这个软柿子。”

“蒙古就先别征了。”

“——不行!一起征!”

“爹,国库没钱了……”

“……”

朱棣一家,在这只有他们家人的大殿前,开始了国家大事的讨论。

天顺年间。

从瓦剌留学归来的大名留学生朱祁镇,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夺门之变,并帮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病死。

此刻,正享受着重掌皇权的快乐。

虽然也会关注天幕,但是他并不怎么在意。

即便是知晓了大明朝在未来的命运,他也并不多思考什么,反倒是更加安心。

崇祯距离他似乎十分遥远,他也能够安心的纵情享乐。

不过许多大臣们,确是更加关心天幕,想要看看未来的大明,乃至自己的命运。

而在破落的小院之中,于谦,于少保,此刻正负手而立的看着天幕,他认真的看着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最后的十二个小时,直到看到画面中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

面朝天幕,俯身跪地而拜,行了一个规规矩矩的君臣大礼。

他不知晓崇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幕短短几句,不足以评价一个人。

作为大明朝的臣子,他于谦,也并不忠诚于哪一位皇帝,可是……主辱臣死,纵然他没有见过这位崇祯陛下,可是见到他那落到国都破碎的地步,杀妻杀女,不愿沦落前宋后尘。

最后又自杀于煤山,还是让他无比的动容。

遍读史书,历朝历代到了晚期都是难以挽回。

或许,这也是天幕上说他励精图治,朝前夕惕,从未有过懈怠,却依旧无可挽回,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下场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这样的皇帝,或许救不了那时的大明,可如果和朱祁镇换一下会怎么样呢?

虽然不想管老朱家自己皇位继承的问题,但是……一想到这个问题,于谦还是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万历年间。

“国库亏空,朝廷无钱,致使军队无战力。”

“百官离心,北京城一日被破,恐怕……有内应啊。”

北京城一日被破,张居正虽然震惊,但是仔细想想,却并非不能理解。

如今国事就已经如此艰难了,年年寅吃卯粮,那卯粮吃完该怎么办呢?

“寅吃卯粮,卯粮吃完,必然加赋。”

“而读书人不纳赋,官员不纳赋,藩王不纳赋。”

“赋税只能压在平民百姓头上。”

“再兼辽东后金崛起,朝廷在辽东战事不断,朝廷没有钱粮必然要加赋。”

“国内天灾频频,百姓揭竿而起。”

“如此为平乱朝廷又要加赋……”

“……”

张居正一时无言。

他串起来了。

全都串起来了。

哪怕是从天幕的出现到现在,关于明朝末年的信息量寥寥。

只有百代成史中的天罚、后金、民变等等,以及刚刚的崇祯皇帝的最后十二个小时发生的事情。

但因为张居正本身就极具智慧,所处又比较靠近崇祯的时期,许多问题早已凸显。

所以,他最早看清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天幕会对崇祯皇帝这么一位亡国之君有惋惜。

的确,大明朝积弊日久,爆发出的这么多问题,即便是他,想想也觉得头皮发麻,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便是现在想要解决财政问题,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了。

“一条鞭法、考成法,刻不容缓……”

“只是…如果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继续改革,不然……后世到了崇祯时年间,恐怕大明就真的积重难返了。”

暗暗下了决心,张居正打算进宫。

借着天幕的事情,让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以及司礼监秉笔、掌印太监冯宝,要让他们不遗余力的支持自己。

同时,还要让大明朝上,心中有国家的老臣们支持自己……

以减少改革阻力。

“土地、天灾、后金、税制……”

细数着大明朝未来的问题,张居正只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

他踏着孤独的步履,独自走向皇宫,深邃的眸子里充满了坚毅与决心。

哪怕是费尽余生的所有力气,做一头累死在田间耕种的老黄牛,他也要将大明的江山社稷,扛在肩上!

崇祯。

完整的看完了整个视频,朱由检瘫坐在椅子上。

视频中出现的自己的女儿,目前还没有出生,毕竟他现在没有女儿。

但是画面中那副自己未来的悲惨画面,还是让朱由检忍不住的心底发寒。

那是他将来的下场吗?

诸臣误朕?

难以想象,自己未来会说出这般绝望的话,那大臣们是做了什么事,让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崇祯迷茫了。

不是说大奸臣是魏忠贤吗?

他好不容易斗倒了魏忠贤,为什么不仅没有拯救大明朝,自己还成为了亡国之君,沦落到如此凄惨的下场呢?

“陛下……百官们有很多都跑来,说要入宫觐见陛下。”

“……”

王承恩将百官已经来到了内城门前的事情告诉了崇祯,但是崇祯此刻却不知道该如何了。

“见……”

他怔了半晌,才口干舌燥的说出一个字。

可是却仿佛丢了魂一般,大脑一片空白。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25_125892/c3974099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