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吕布 > 第121章 王朗奉承言,只为武王事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121章  王朗奉承言,只为武王事

    何某的这个想法便是:何某知道严妮生的是女儿,而如今吕布就一个亲生孩子,还是女儿。虽然还认了一个刘妍的女儿做义女,可那更没法与吕怡比。而何某又从吕布口中得知女人的排卵期,这样要给吕布生孩子就不难了。所以何某便想为吕布生个孩子。

    何某本来就是为灵帝刘宏生太子刘辨才坐上皇后的。万一自己为吕布生个儿子,吕布做皇帝后,那将来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机会做皇帝。

    所以说。如果何某自己为吕布生个儿子,那就极有可能是吕布的继承人。何某才不管皇帝是姓刘还是姓吕呢。只要是她儿子,谁做皇帝不都一样。刘辨是刘宏的儿子,可是刘辨这个皇帝要是没有吕布守护。不要说皇位不保,便是小命也早都没了。

    可是。要是和吕布生个儿子就不一样了。一样是自己生的,和吕布生的就能受吕布的文臣武将拥护。日后坐上皇帝,自然不用当心会保不住皇位。

    一个女人的自私是多么的可怕。何某为了自己的利益,她可以出卖皇家的血统,可以出卖整个国家。她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卖给吕布,押在吕布身上。

    何某思前想后,最后私情战胜了理智,最终还是想要吕布做皇帝,自己也好做贵妃。若是能为吕布生个一男半女,那以后便再无顾虑。

    于是何某便开始策划如何教唆刘辨禅位,如何叫吕布做皇帝。何某久居皇贵,自然知道要让吕布做皇帝得先叫吕布晋升为王。而晋身什么王何某又有思虑。

    不用说。吕布为异姓王肯定会招来一些大臣的反对。所以也要顾虑到大汉子民的想法。武王是一定的。可是什么名爵呢?何某虽然敢于颠覆刘氏血脉。可是也想到吕布是以大汉的名义匡复社稷的,不能自踩尾巴。还是应该以大汉为主。

    所以何某便想要吕布称汉武王。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拥护刘氏,反对吕布称王。但还是以大汉的名号延续着。以后反对声应该会小很多的。

    于是何某便暗中召来谏议大夫王朗商议。

    何某对王朗试探到:“王谏议。哀家有事与你商议。”

    王朗不知道太后为何招自己议事,忙回到:“太后所议何事?”

    何某道:“大将军讨平曹袁,收复兖徐之地,当有所奖赏。王谏议以为然否?”

    王朗道:“大将军忠心为朝廷,自当奖赏。”

    何某又问道:“王谏议以为当如何奖赏才好?”

    王朗心想,吕布已位列国公,爵位无可复加。光武中兴以来,便不再封异姓王。再给吕布什么奖赏?难道让吕布称王。这王朗猜出何某心意。可却不敢说出口。便说道:“臣下以为太后该怎么赏赐便怎么赏赐便是。国公忠义,太后如何赏赐,想来国公都满意。”

    太后听王朗将大将军称呼改为国公,便猜测王朗当猜到自己的心意。于是又问道:“哀家以为国公之功威,古往贤良皆不及。哀家有意……有意晋位国公为王。王谏议以为如何?”

    王朗也料到太后会这么说。自己顺水推舟,正好卖个人情。于是便赞到:“太后之议甚善。”

    何某听了暗喜。又道:“如此明日早朝,王谏议便上奏,请命国公为汉武王如何?”

    王朗说道:“此事关系甚大。臣下以为当在寻一人同时上奏方好。”

    何某问道:“如此甚好。王谏议可举荐一人。”

    王朗道:“尚书郎华子鱼可议此事。”

    何某说道:“既如此。此事便由王谏议与华尚书郎同议。”

    王朗便领命去找华歆商议。

    王朗与华歆本好友。王朗来寻华歆。便对华歆暗道:“子鱼。吾有一秘事与汝商议。”

    华歆便招王朗入内室问道:“景兴找歆商议何秘事?”

    王朗道:“今日下朝,太后召郎入宫议事。欲请国公晋位为汉武王。”

    华歆听了大惊。疑惑到:“此事当真?”

    王朗道:“千真万确。太后还叫郎明日早朝便上奏请命之事。”

    华歆问道:“难道太后受迫与国公乎?”

    王朗摇头到:“不像……吾听太后说起此事亦十分惊骇。只是不见太后有受迫之像。郎以为此当是太后自己之意。”

    华歆奇怪到:“怪哉。若太后未受胁迫,如何会想起此事?”

    王朗到:“吾亦奇怪。只是此事乃太后亲口所说。如何有假。”

    华歆道:“当再进宫面见太后。若太后非受人所迫。再行此事才好。”

    王朗点点头。于是两人又进宫求见太后。

    太后见王朗出宫后又带着华歆来求见。便召见二人。

    何某见王朗、华歆二人。王朗提起请吕布称王一事。华歆问太后到:“太后。臣下有一事要问。”

    何某道:“但管讲来。”

    华歆道:“太后欲请国公晋位为汉武王。此事当真。”

    何某道:“晋封王位一事岂能儿戏。自是确实。”

    华歆依旧吃惊。擦擦额头汗水再问到:“于此事太后可是受人所迫。”

    何某疑惑到:“此哀家之意,谁人敢胁迫哀家。”

    华歆道:“至光武中兴至今。便不曾封异姓王。此事干系甚大。太后当真未受胁迫。”

    何某怒道:“有武国公护驾。谁人敢胁迫哀家。”

    华歆心里暗道:我就是当心是不是吕布胁迫你啊。只是华歆自然不会这么说。乃说道:“国公可知此事?”

    何某道:“国公不知此事。故而哀家才叫汝二人明日早朝上奏此事。”

    华歆这才放心。暗想:不是吕布胁迫就好。不过吕布晋升为王好像也不是不可以。于是华歆便与王朗告辞太后。准备次日早朝便上奏封王一事。

    次日早朝。曹操被吕布荐迁为议郎,建议出兵讨伐袁术,便上奏到:“臣有本奏。前袁逢之子袁术得其父上表,外放为官。却不思为国尽忠,乃屯兵南阳,功杀朝臣豫州刺史孔伷,私占汝南。又诓骗罪人牛辅企图偷袭京师。此乱臣之贼子当速讨平。日久贼心放纵,羽翼丰满。剿之则不易矣。”

    此时正遇大汉百年不遇干旱,庄稼欠收。徐州又蝗虫成灾,百姓食不饱腹。大司农荀彧乃劝到:“今岁罕见大旱,徐州蝗虫成灾,国家粮草多有不齐。不如休养些时日,待国库盈余时再征伐各地诸侯不迟。”

    议郎郭嘉一听急道:“不可。今诸侯新立,其力弱如婴孩。单掌之力便可陷死。**艰苦,尚可坚持,可教军民节俭度日。万不可与诸侯喘息之机。今若不急速进兵平天下。他日诸侯日愈强盛。那时灭诸侯将十倍于今日。曹议郎之言甚是,当再出兵讨袁术。南阳、汝南之地近在咫尺。袁术无谋之卒,可一战而平。南阳、汝南一平。可再进兵扬州夺寿春。如此中原之地尽归,平天下则易耳。”

    吕布也觉得应该趁诸侯羽翼未丰先以剿灭为好。于是便道:“南阳、汝南皆大郡。城县不少,每郡人口多有二三百万。便这般被袁术占据确实可惜。当起兵讨之,收归国家所有才是。”

    张玄也献计到:“诸侯纷立,可遣使往各地颁诏,令彼相互攻伐,削其实力。也可叫诸侯不得蓄养实力。”

    曹操听了反对到:“不可。诸侯各有私心,自有谋士辅佐。必然知晓相互攻伐于己不利,此诏如同虚设。日后反成为诸侯出兵借口。”

    吕布也觉得向诸侯颁诏,叫诸侯相互攻伐不是好计。毕竟诸侯也不是傻子。谁要打谁随便找个借口就是了,还会听朝廷的诏令?!谁都会想着蓄养实力。才不会上这当。只会如曹操所说。等诸侯实力壮大了,却给他们出兵的借口。于是吕布便不颁诏,只管想着怎么征讨袁术。

    于是吕布便回绝到:“曹议郎所言甚是,颁诏有些多此一举。当多想些该如何收集粮草才是。”

    郎中陈群建议到:“国家存粮确实不多。然幽州工坊所造之物甚是盈利。存钱不少。可于大户中收购粮草,以供军需。”

    吕布一听赞到:“此甚好。可再设国家粮草储备司,可备不时之需。”

    于是朝廷便决定准备出征讨伐袁术。还建立粮草储备司。一来可调和粮食价格,二来可为军队储备粮草。

    吕布廷议是真的商议国家大事。可是有些人来上早朝,却是为了自己的私人事情。比如何某。何谋对于国家大事也没什么想法。有吕布在。她陪皇帝来上早朝,不如说是来看吕布更确实一些。吕布十天半个月才会和她幽会一次。如今严妮在洛阳,又多了个貂蝉。那时间就更长了。能见到吕布最好的时间便是早朝。现在看吕布坐镇指挥,传令百官。心中就喜欢。

    如今何某心里想着让吕布做皇帝,就看得更心欢了。见国家大事便要商议完毕,吕布就要说下朝了。便想起昨天之事,急忙向王朗使眼色。

    王朗见太后使眼色,便也上奏到:“臣有本奏。”

    吕布本来已经商议好今天的大事了,正准备起身下朝,去军营准备讨伐袁术的事。却听王朗说有本奏。便又坐回椅子,要听王朗所奏何事。

    那边皇帝刘辩本来早起,没睡好。呵欠连连。以为早朝完了便要准备回后宫休息。哪知道下边又冒出一个王朗来上奏。便一手捂着嘴巴打哈欠,一手不耐烦的扬手到:“有事早奏。莫拖拖拉拉。”说着又习惯性的一手撑着下巴,抵在皇位侧上打起盹来。大臣们见惯了刘辩举止轻佻,也习惯了。吕布也不管,大臣们自然也管不得。

    王朗便上奏到:“国公威仪,遍临天下。社稷江山,庇护之柱。国公神武,天下无双。国公智睿,世间罕见。国公韬略,前无古人。国公机变,后无来者……国公出身行伍,初为朔方县尉。北蛮寇边,百姓惶恐。十骑之士,踏千骑营。左部刘豹,不臣之心。数千之敌,困我城池。国公神武,蛮夷惧心。三百之士,斩豹杀敌。匈奴不臣,反复不宁。国公军威,摄之如儿。檀石槐蛮,做恶边关。遇见国公,命丧黄泉。鲜卑寇汉,边关难宁。国公守边,鲜卑即灭。内贼张角,引众百万。朝廷哀莫,不能阻挡。国公军至,张角授首。八州黄巾,随之即平。西凉羌祸,国家束手。国公亲临,羌人顺服。张纯张举,举兵造反。国公兵降,无不平息。乱臣董贼,霍乱朝纲。国公威临,即刻枭首。不臣诸侯,袁氏一门。屯兵十万,私占渤海。国公讨伐,旬月即平……国公才学,无人可及。国公忠义,古往不及。春秋管仲,战国乐毅。比之国公,远之不及……”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2_12985/c405722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