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徐徐吹进北京城。
大街小巷间,处处涌动着新的希望与机遇。
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只要伸出手,就能抓住梦想的尾巴。
李传耀、张云东和赵有为,刚从深圳向李有福取经归来。
他们怀揣着满腔的激动与憧憬,内心好似有一团火在燃烧,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属于自己的创业征程。
本来他们去的时候,还决定回来之后大家合伙创业。
结果一去之后, 李有福给他们讲了两个故事。
他们认为这是李有福对他们 的指点,针对他们各自的情况,让他们分开创业。
李佑杰和李佑芸听说他们从 小弟李有福那里 取了经回来,准备大干一场。
既然不需要资金支持 ,只是需要借用他们家里面 的两辆自行车,他们自然也是支持的。
而且他们相信李有福 既然给他们出了主意 ,那必定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张云东和赵有为,回到家,两人商议一番之后,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刘阳、孙浩、周明、陈辉这几个朝气蓬勃的小伙伴。
将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张云东看着几人神神秘密的说道:“你们想不想挣大钱? 我有一个挣大钱的主意。”
随后张云东详细的把卖冰棍的主意说了一遍,赵有为也在一边不时的补充。
说完之后, 张远东看着几人问道 :“怎么样 ,你们想不想?”
“想干!”
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大声回答道。
于是,几个人开始风风火火地投身到冰棍生意中。
天刚蒙蒙亮,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
他们便骑着借来的六辆自行车,浩浩荡荡地朝着北京市蕙民饮食服务冰棍厂进发。
一路上,车轮滚动的声音与他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到了冰棍厂,周明凭借他那灵活的头脑,率先和厂方负责人攀谈起来。
他眨着明亮的大眼睛,一脸诚恳地说道:“师傅,我们几个孩子想做点小生意。”
“您看能不能给我们个实惠的批发价?”
“我们保证以后常来,说不定还能帮您多宣传宣传呢!”
那眼神里满是期待,仿佛在向负责人诉说着他们的壮志豪情。
厂方负责人打量着这群干劲十足的孩子,心中有些犹豫。
毕竟,生意场上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谨慎。
这时,刘阳赶紧凑上前去,神色认真地说:“师傅,您就当是支持我们年轻人创业嘛。”
“我们也不容易,这大热天的,就想着卖点冰棍赚点学费,也好替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软磨硬泡了好一会儿。
就像海浪不断拍打着礁石,最终,厂方负责人终于松了口,给了他们一根冰棍3分钱的最低批发价。
第一天,几个人没敢多拿,只拿了六百根冰棍。
正好六个人,每人一百根。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冰棍装上自行车,就像在呵护珍贵的宝藏。
冰棍是用一种简易的泡沫箱子装着,里面铺着厚厚的棉被用来保温。
大家仔细地把冰棍一箱箱搬到自行车后座上,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生怕路上有个闪失。
一切准备妥当,他们便兵分几路,各自前往事先选好的销售地点。
孙浩和陈辉负责去学校附近。
他们来到一所中学门口,此时正值课间休息,学生们陆陆续续走出教室,如同欢快的小鸟涌出巢穴。
孙浩扯着嗓子喊道:“冰棍嘞,又凉又甜的冰棍!”
那清脆的叫卖声,仿佛有一种魔力,立刻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注意。
“多少钱一根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好奇地问道。
“五分钱一根,便宜又好吃!”陈辉热情地回应道,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女生犹豫了一下,从兜里掏出五分钱,买了一根冰棍。
不一会儿,他们的摊位前就围满了学生,生意十分红火。
同学们你一根我一根,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
张云东和刘阳则来到了电影院。
电影散场时,人群如潮水般涌出。
刘阳灵机一动,大声吆喝:“刚看完电影,来根冰棍解解渴啦!”
这一招果然奏效,人们纷纷被吸引过来。
有个穿着衬衫的中年男子,一下子买了三根冰棍,笑着对身边的孩子说:“走,咱们边吃边回家。”
另一边,赵有为和周明在商业街找了个人流量大的角落。
周明把冰棍箱子打开,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冰棍,就像展示着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赵有为则在一旁招揽顾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的冰棍!”
他们的摊位前也渐渐热闹起来,路过的行人纷纷被吸引驻足。
第一天的冰棍售卖非常顺利,很快便卖完了。
每人净赚了两块钱。
这两块钱的收入,在现在来说,真的不算少了。
好多人在厂里上班,一天的工资还没有两块钱呢。
这第一天的开门红,让他们兴奋得如同中了大奖一般。
他们欢呼着,跳跃着,仿佛看到了财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第一天的成功让他们兴奋不已。
第二天,他们加大了一半数量,拿了九百根冰棍。
第三天,每人两百根,达到了一千二百根冰棍。
然后,每人增加到三百根,每天一千八百根冰棍。
他们的生意就像春天的野草,疯狂地生长着。
然而,卖冰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滴如豆般砸落。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灰暗的幕布笼罩。
小伙伴们被困在一个屋檐下,看着满箱的冰棍,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这可怎么办,这么多冰棍要是卖不出去,可就全化了。”
刘阳皱着眉头,满脸焦虑地说道。
赵有为想了想,说:“咱们不能就这么干等着,我看附近有几家工厂,咱们去工厂里问问,说不定工人们在车间里也想吃冰棍呢。”
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冒着雨,推着自行车前往工厂。
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热情。
到了工厂门口,他们被保安拦住了。
张云东赶忙上前解释:“师傅,我们是来卖冰棍的,这天太热了,工人们在车间里肯定也热得慌,吃根冰棍能解解暑。”
“您就让我们进去吧,我们保证不打扰大家工作。”
保安被他们的真诚打动,同意他们进去,但叮嘱他们要注意秩序。
小伙伴们走进工厂,工人们看到他们进来,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哎呀,正想吃根冰棍呢,你们可算来了。”
一个年轻的工人说道。
不一会儿,一箱冰棍就被抢购一空。
工人们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意的魅力。
在卖冰棍的过程中,他们还结识了不少有趣的顾客。
有一次,一个戴着眼镜的老爷爷来到他们的摊位前,买了一根冰棍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和他们聊了起来。
老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不少小生意,看到他们就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老爷爷还传授了他们一些做生意的经验,比如要注意和顾客的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
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
他们甚至还从厂里面批发冰棍,然后送到一些小卖部,以四分钱一根的价格批发给对方。
在社区、电影院卖冰棍的时候,他们还去批发了一些花生瓜子,水果糖搭配在一起售卖。
他们的生意经越来越丰富,就像一本不断增厚的商业宝典。
经过一个夏天的努力,他们的冰棍生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去成本,三个月的时间,每个人都赚了八百多块钱的收入。
这让除张云东、赵有为的其他家长都惊呆了。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孩子闹着玩似的去卖冰棍,赚的居然比他们在厂里上班的工资还多。
这笔钱对于他们几个小孩来说,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他们努力和成长的见证。
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3_133066/c2246136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