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成当家主母后,她沉迷搞钱 > 第423章 盛家被弹劾

果然,盛啟南在酒楼上说的话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消息如风一般扩散,不久,长公主便亲自来找了盛舒云。
当盛舒云正在书房中整理文件时,外面忽然传来轻盈的步伐声。
她抬头一看,便见长公主已经走进了房间。
长公主眉头微蹙,神色间似乎有些不悦。
“听说了。”长公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盛啟南说出那些话传得满城风雨,皇兄必然已经知道了,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盛舒云眉头微挑,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眼中掠过一丝淡然:“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长公主的语气顿时变得不可思议,“这可不是你平常的风格,怎么,倒是我没听错了?”
盛舒云轻叹一声,嘴角微微勾起一丝讥讽的笑,“若我能有什么办法,岂不早就解决了?”
“不过,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恐怕还得由我父亲来承担。”
她顿了顿,补充道,“父亲和我已经商量过了,他会去与陛下谈判,处理这件事。”
长公主愣了一下,似乎有些吃惊,目光锐利地盯着盛舒云:“你让你父亲去和陛下谈判?你觉得他能解决这事?”
长公主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他还真是拎不清啊!”
盛舒云微微低头,抿了抿唇,语气淡淡:“父亲心里倒是有些想法,不过这事闹大了,最好的办法是由我父亲出面,尽快平息风波。”
长公主轻轻摇头,眼中有一丝不可言说的失望。
“他真是个做事没有分寸的人。倒是我看,你父亲这回也能好好感受一下你的辛苦了。一直以来,他总觉得你安逸,什么事都能轻松应付,现在,他总算能尝尝你心头的那份苦了。”
盛舒云脸上的表情微微柔和,虽然知道长公主说的是鼓励,却也不禁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暖。
她微微点头:“我明白。”
长公主离开后,盛舒云刚坐下整理心绪,便听见门外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
她起身去开门,只见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站在门外。
二人一向端庄威仪,但此刻却带着几分关切,尤其是镇国公夫人,她那温和的眼神中满是柔情。
“舒云。”镇国公夫人率先开口,声音轻柔,“听说盛啟南近日在京城酒楼上大放厥词,我们特地过来看看,是否有何不便之处?”
盛舒云微微一愣,随即低头,心里涌起一阵复杂。
她点了点头,抬眸看向镇国公夫人,声音平静却不失坚定:“父亲、母亲,我三弟弟在酒楼上的言论,确实有些过激。”
“我简单向你们说明一下前因后果。”
之后,她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镇国公夫人温柔一笑,轻轻摆手:“舒云,我们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你父亲也好,盛家也罢,这种事终究只是小的。”
“若你有任何无法处理的难题,尽管来找我们,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要互相扶持的。”
“是啊。”镇国公接过话来,声音低沉而有力,“这京城的事情,不算什么大事。我们萧家也不会因这一点风波而动摇什么,你是我们的人,遇到事了,别强撑,遇到困难就来寻求帮助,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盛舒云心头一震,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她低下头,轻轻咬了咬唇,抑制住心头的情感。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几许动容:“我明白了,谢谢你们。”
“我们做父母的,总希望孩子能安好。”
镇国公夫人走上前,轻轻拍了拍盛舒云的手背,笑得温柔如水,“这世上,唯有家人是不离不弃的。”
镇国公也点了点头,神色中有凝重,却又不失坚定:“舒云,别担心,盛啟南之事,终究不算什么大问题。若你有难处,尽管开口。”
盛舒云感受到父母般的关切,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温暖感。
她深深地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父亲、母亲,若真有需要,我一定不会客气。”
早朝之上,晨光透过窗棂洒入大殿,侍卫们站得笔直,气氛肃穆。
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气势如山。
大殿中,各路大臣纷纷上前,奏报朝中政务,气氛严肃而庄重。
就在此时,谏院的官员齐齐走上前,宣了一道折子。
一个身穿深色官服、面容严肃的谏官将折子递上前去,缓缓开口:“启禀陛下,盛家近日有辱皇家威仪,盛啟南在酒楼上胡言乱语,言辞之中对皇室大不敬,极为猖狂。”
他顿了顿,眸光扫过在场的众臣,声音渐渐提高:“盛家本是商贾人家,幸得陛下提拔,才得以封为伯爵。”
“可如今盛啟南口出狂言,居然敢公然污蔑陛下,妄称我朝的功绩不过是商贾之利,简直不把皇室放在眼里。”
“依我之见,盛啟南此等行径,已经严重失职,应该剥夺盛家伯爵之位,并将盛啟南流放至三千里外,以儆效尤!”
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所有大臣都低下头,面面相觑。
只有谏院的官员站得笔直,眼神坚决。
这样的局面,对盛家来说,几乎是绝对的打击。
皇上的眼神渐渐凝聚,他轻轻捏着龙椅的扶手,缓缓开口:“盛家之事,关乎皇家威仪,若真如你所言,盛啟南言辞猖狂,倒确实值得我们警觉。”
谏官见皇上如此开口,心头一喜,声音更加坚定:“陛下,盛家虽得陛下恩宠,但其行事作风,的确已经有些过于猖狂。若不及时整治,恐日后会有更多此类不敬之事发生,必然危害国威。”
宫中众臣也纷纷点头,纷纷称是,纷纷表达对盛家的不满。
气氛逐渐升温,众人心中都有了各自的想法。
而皇上依旧端坐在龙椅上,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沉思。
这时,一位年长的大臣走了出来。
他步伐稳重,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精神矍铄,眼神清澈,声音低沉却不失威严:“陛下,若要处置盛家之事,需谨慎。”
“盛家虽以商贾之身,得到封爵,但盛家确实在近些年为朝廷立下赫赫攻击,且盛啟南虽言辞激烈,但他背后所代表的盛家,始终对朝廷有贡献。”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8_138006/c237497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