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布武 > 第十四章 奇谋妙计(下)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三国?”杨秀清显然没有想到他会突然提起这个,一时间不解,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点了点头。

    “当年曹操水军下江南,北人不惯乘船,却是凤雏庞统献上连环计,用铁索连舟,渡江如履平地——”

    未待他说完,杨秀清已似有所悟,“莫非先生的意思是……”

    他微微一笑:“不错,眼下军中所虑,不过是渡江受阻,军队调动不顺,攻城固然不能配合适宜,一旦敌军突至仓促间也极难从容应对。现在是冬季,江水甚浅,如果我军用大船排列江中,以铁索联系,上铺以木板——则水陆大军联成一体:则长江天堑一变而为通途,进可攻,退可守,调兵遣将,等闲事尔!”

    杨秀清闻此,眼前为之一亮,大喜道:“先生妙策——如此,则我无忧矣!然则……似乎曹操之败,正是这铁索连船,不抵火攻啊!”

    他看着这位向来英明的统帅居然问起这个,心中不禁好笑,自来智者多虑,关心则乱——看来即使声名赫赫的东王也不能免俗,当下指点战场情形:“殿下请看,这洪山、龟山、蛇山等一干险要,都在我军掌控之中。如今的敌人已如丧家之犬,龟缩城内惶惶不可终日——又哪里有机会来放火烧船呢?清妖要是不知死,除非从天上掉下来进攻……”

    杨秀清愣了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哈哈一笑:“先生果然高见,倒是孤多虑了——既然如此,架桥之事便连夜进行罢……”

    其时天色已晚,大军攻城打了一天,损失不可谓不重;但是愈是如此,扭转局面争取主动权便愈是紧急——杨秀清一声令下,数以万计的太平军战士临时改行当上了建筑工人,在经验老到的船工指挥下,把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各按规格形制一一并列固定——军中一时备不齐那许多铁索铁环,连缆绳皮带什么的都一股脑儿地用上了……

    太平军自岳州一战,所获民船战船数目众多,光民船就多达5000多条。当时形容大军声势,有所谓“千舡健将,两岸雄兵,鞭敲金芜陶,沿路凯歌声”的说法。此刻只管挑出合适的,排好架势;虽则江水滔滔,起伏不定,但是面对太平军将士高昂的战斗热情,这条不羁的苍龙也唯有低下高贵的头颅,听任其摆布了……

    盘踞武昌城内的敌人也发现的太平军的这一意图,疯狂地展开了炮击,尽管距离太远,大部分炮弹飞不到一半便无奈地落下,但是也有从几门巨炮射出的沉重铁球,呼啸着落入江中,把江水激荡得风起浪涌。部署在龟山上的太平军炮兵阵地,果断地同时予以了回击,一时间轰隆隆的炮声盖过了江水的咆哮和人嘶马喊的嘈杂……

    看着头上飞去飞来的火球,他感到心中一阵阵发憷:“上帝啊!难道这就是报应吗?我只不过出了个主意而已,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挨炮子吧?”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虽然不以为自己身娇肉贵到这种程度,但是趋利避害的本性还是在的,尽量远离炮火纷飞的危险境地实在是他此刻的不二选择——但是,于情于理他又都得留下:一则主意是他出的,既如此便该负起责来,实地监察到底;二则东王殿下已经身在前线了,自己不过是个陪从,难不成他的命比杨秀清还值钱?也许他心中这样认为,不过千千万万“天国将士”可不会答应,还不一准问他个大逆不道……

    自作孽,不可活哩!他心里拼命祷告,一边把耶酥安拉释迦牟尼一干认识不认识的满天神佛统统拜托了一番。战场上枪林弹雨可不会卖什么人面子,不见得知道是东王在此炮弹就不会飞过来——此前冯云山、萧朝贵是怎么死的,杨秀清不提,他可不会忘了……

    大约是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激动,太平天国的东王一抬手,向着冒死架桥的战士们振臂高呼道:“天父庇佑,显灵神通,长桥飞渡,视天堑如坦途——天兵必胜!”

    “天兵必胜!”众将士轰然应喏,声震江流……

    “又来这套?”一直提心吊胆的顾迩然心中说不出的烦闷,太平军鼓舞士气说来说去都是“天父”如何如何,总之翻不出新鲜花样。眼下在敌人的炮火威胁中还不忘嚷嚷两句,倒带累自己一起跟着担惊受怕——“你有空讴歌天父,还不如谢谢老子——”他暗自想着,“老子出谋划策的时候,可不曾有一个叫耶和华的老家伙给过灵感……”

    不论长江边某人心怀不满的嘀嘀咕咕,也不论武昌城内清兵是如何恐慌——大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太平军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在次日清晨得到了印证:一夜之间,从汉阳晴川阁到武昌汉阳门,两道由巨舟架起的横跨长江的浮桥飞架南北,“天堑”果真变为通途!

    这两座浮桥,上由汉阳鹦鹉洲至武昌白沙渡,下由汉阳南岸嘴至武昌土堤口——“以巨缆横缚大木,上复板障,人马来往,履如坦途。”长江水面宽阔,风急浪高——经他提议,浮桥建成后,“更多系大铁锚重三四十斤者抛江中,视前益稳固,虽大风浪不能动。”

    “哈哈,先生妙算!”杨秀清意气风发,虽然一宿无眠,但是那布满血丝的眼睛仍然神采飞扬,“如今我军视长江如平地,调兵遣将,如心使臂,此皆先生的功劳啊!——不知攻城方略,先生可有什么计划?

    看着正通过这巨大的浮桥向武昌城下运动的一队队太平军将士,他肃容答道,“眼下浮桥既成,大江南北天兵连成一气,既阻断了清妖来援,也使武昌守敌陷身铁围,我军自可从容图之。对于攻城之法,属下有三点浅见……”

    ;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695/c41930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