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布武 > 第七章 安庆小挫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安庆乃安徽省城,同时又是长江航道上重要的港口,当年康熙皇帝把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徽、江苏),这新设的省名里那个“安”字,便是从安庆中来。

    当地江面宽广,水流甚急,地理位置之重要不问可知,历代官府都在沿岸多置碉堡要塞,等到太平军南下的消息传来,近水的城外更是新搭建了炮台数座,安放着清军中有数的几门西洋开花大炮!

    ——自从江北老鼠峡一战,寿春镇总兵恩长阵亡,所部两千人全军覆没之后,当时的两江总督陆建瀛已经视安庆为把守南京大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但严令安徽巡抚蒋文庆全力堵截,还动用了一切可能的“国际关系”,从上海的洋人处购来了这些威力强大的西方火器,指望能藉此稍稍挫折“长毛”的锋芒。

    不过,面对上游江面太平军摆开的密密麻麻上千只兵船,数万名斗志高昂的将士,陆建瀛的如意算盘怎么看都像是妄想!

    江风正大,冬日的寒冷更加剧了凛冽之势,顾迩然站在总指挥的帅船上,通过千里镜远远眺望前方的敌军。顾不得脸上被吹得如同刀割一般疼痛,他在心里默默思考着记忆中关于安庆的资料。依稀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      然而,对于安庆更多的认识,还是得自书本中那些对过往历史的详细描述吧?毕竟,在辛亥革命胜利前的数年间,同盟会、光复会的革命党人在此地一再高举反清义旗,其领导者如徐锡麟、熊成基等,那义无返顾、殒身不恤的激情,直至百年之后,仍然令人读后热血沸腾!

    ——不过,这些英雄豪杰,现在还不曾出世吧,他们的惊人事迹也得等到半个世纪之后才会发生……自己的这些思绪,大约可以说是预感罢?醉心于英烈们悲壮史诗的重压感,本来情绪应该严肃才对,可若换位思考,顾迩然却隐约有这种滑稽的感觉。或者,如果在自己手上就能终结这个腐朽的满清朝廷,也就不需要以后的人们再付出血的代价了吧?

    只是,不知道要做到这些,前方的路有多长,又有多么难走?而自己,是不是又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有感于心,他信口吟出了徐锡麟脍炙人口的一首诗篇:“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虏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诗歌慷慨豪迈,在大江之上朗朗读出,又有大风相伴合,更是平添英雄气概!

    “早就听说了,顾检点是个少年英雄,文武兼备,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这通不文不白的话出自站在顾迩然身后的一条大汉之口,此人用黄绸包头,浓眉阔嘴,满脸的络腮胡子倒遮去了大半个颜面,乍一看很像关帝庙里那捧刀的周仓。

    “哦?这是一位故人所作,我只是适时拿来浇胸中块垒罢了——罗检点过奖了!”本来略人之美在顾迩然而言,早已不是第一次,横竖不会引起知识版权的争端么!但对于革命“先烈”的遗作,他却不敢冒名贪功;也许,是对其中那壮阔豪情的凛然吧?

    “是、是,我是个粗人,没读过书,让顾检点见笑了。”罗大纲想恭维却没对上路,顿时颇觉尴尬,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这样的实话会让对方下不了台,顾迩然猛省自己是冒失了,连忙补救道:“哪儿的话,罗大哥乃天国元老,广有战功,前日在老鼠峡,身先士卒、火船破敌,大败清妖恩长的水军,威名卓著。我军进展如此顺利,都是仗着罗大哥的勇武啊!兄弟可是佩服得很呢!”他刻意换了个亲切点称呼,想藉此多套个近乎,也算安抚安抚这位即将并肩作战的僚友。

    “元老么?终归不是自己人,就看重我能打罢了……”许是被这番话触动心事,罗大纲嘴里嘟囔着,等顾迩然略微惊讶地扭头看去,却又不肯开口了。

    “罗大哥,你这是……”他欲言又止,忽然间想起,前方的将帅们也许并不欢迎自己的到来。

    目前太平军水师三统领,是天官正丞相秦日纲、殿右四检点罗大纲、殿左三指挥赖汉英,陪同自己视察军务的却只有罗大纲一人,这可很能说明问题啊!论官职高低,自然是秦日纲为尊,说来也没有迎接自己这个下属的道理;赖汉英就更不用说了,他是洪秀全的正室赖王娘的弟弟,国戚身份,虽然位份不高,但却是谁也惹不起的。

    顾迩然固然地位稍逊,但他到此是杨秀清的意思,而将领们居然全不买帐,那意见表达的对象岂非是直指向东王!对方有这样的情绪,可不能太忽视啊!这样想着,刚才的豪情消磨了不少,他的心情不由沉重起来。

    唯一的例外,也许只有罗大纲了,他是艇军出身,也是从广西起事之初就跟着打天下的老弟兄,没什么后台,得到今天的地位完全是一刀一枪搏命换来的。不过,虽然同为殿前检点,他的系衔还要低于自己,这令自感侥幸的顾迩然不免惭愧。

    但是,这条豪爽朴实的汉子似乎也有难言之隐。自己一时不察,两人可就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说到底,自己初来乍到,在水军中全无影响。当日亲自率领打败铁公鸡的精兵,以及对自己心服口服的几员将领,甚至连同陈玉成的童子军,现在都正在北岸上跟着林凤祥陆师行动呢!现在的自己,就说是光棍司令也毫不为过!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清妖那边怎么样不好说,但就“天兵”的水师阵营里,他也感受不到任何友善的气息……

    杨秀清安排自己来的目的,恐怕不是白领功劳那么简单。军中派系气氛如此之浓,是先前很难想到的;而同僚们的冷淡,也大大降低了他的热情。本来兴致勃勃的“历练”,可未必能如愿轻松搞定啊。

    蓦地,他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水师的组建是杨秀清一手操办的,顺江南下也是东王的主意,为何其指挥权却落在洪秀全亲信将领的手里?

    难道……

    也许,这才是东王派遣自己这场“历练”的真正用意?

    ;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695/c419308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