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白云飘飘 > 第八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八章(本章免费)

    父亲把车安全地开到粪堆旁。为防止车灭火后不好发动,第一趟,车一直着着。

    父亲拿一把齐口大铁锹,祖父、母亲、云,每人拿一把尖头锹,海风弟还没有锹高,也拿一把小方口锹,绊绊搭搭地和大家一块儿上粪。人多力量大,没半个钟头,一车粪就上好了。车上斜插着一把大齐口锹,一把尖头锹,母亲和云分坐车箱两边,父亲开着,往岸上(区别于河滩地的109国道与村子之间的地方)的旱作地里走去。

    一路上净是往田里拉粪的车。有当时农村最先进的四轮拖拉机,大集体时就有的手扶拖拉机、骡马拉的二饼子车、还有最落后的人拉车子。

    云家的这台东风-12a型手扶拖拉机,是一九八二年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祖父母、大伯、父亲、三舅爷爷(祖母的三弟)合伙买的,也是当时农村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后因分配使用不均,其他人又不会开,被父亲一人买下了。两年后,大伯也买了一台新手扶,这台车就由云一家使用了。

    不一会儿功夫,手扶车便沿着腰带沟旁边的机耕路,来到了三号排水沟边的一块旱作地里。父亲停住车,云和母亲跳了下来。

    父母先用尖头锹在地里划好粪堆穴位。然后,父亲挂上一档,沿着穴位往前走。到了穴位前,一家三口一起往下扒粪,一车粪扒四小堆。最后,父亲用大齐口锹把车箱里的粪划干净,打上车门,云和母亲坐上朝回走。此时,闲不住的祖父早已经招呼海风弟,把散落的粪用锹划拢,准备拉第二趟。

    这一天,一共拉了六趟,一家人一年积攒的粪就拉完了。如果逢上哪一年换炕,炕瓤子也是很好的肥料,这样就多拉几车。

    最后一趟,祖父和海风弟也坐上车,来到田里。勤快、细心的祖父督促一家人,用锹把粪堆儿划拢,拍瓷实,再铲一些土,盖住,以防春天风大,把粪刮跑了。

    忙完后,一家人坐上车,准备回家。远远望去,洼子里就像平白多了许多坟头儿。

    几天后,一家人扛起木榔头和铁锹,来到地里散粪。散粪时,先把粪堆儿呈放射状散均匀,再拿木榔头把一些大块的粪疙瘩砸碎,只等着几天后开犁播种了。

    与此同时,作为小学生的云和弟妹们也都各自长大了一岁,面临着新一学期的开始,同时结束过年和寒假带给他们的激动与兴奋。

    云的学生生涯是从位于立新大队洼子当中的双庙小学开始的。

    双庙小学历史悠久。云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中的许多人都在那儿读过书。到云上学时,多数校舍已经破败不堪。教室门上、山墙上,伟大领袖**头戴缀有红五星的八角帽的彩色头像和红色的**语录依稀可见。

    记得云在双庙小学读书时,每逢报名,老师还会问家庭成份。因为年少,加之虚荣心作祟,不谙世事的云竟然说他们家是富农。这要在一九七九年三月十日以前,可是地地道道的四类分子。最后,还是他们队上郝振志的妻子——于彩缤,当时他们班的班主任,一位民办代课教师,给改成了中农,并且还是下中农。报完名后,回到家里,满脸疑惑的云把此事告诉了祖母,祖母才认真地告诉他说:在四清运动中,富农和地主、反革命、坏分子属于阶级敌人,俗称四类分子,是要被监督和劳动改造的。云听后,虽然似懂非懂,但从此以后,很尊重这位女老师,认为她既漂亮又善良。直到几年后,于老师被别人顶替回家务农,云见到她时仍然尊敬地称呼她一声于老师。

    一九八三年夏天,土地下放,双庙大队解散,成立韩庄村和立新村。此时,云也在双庙小学读完了二年级。因为双庙小学校舍太过简陋、破旧,且学生娃的数量激增,满足不了两个村的孩子们上学的需要,在县,乡、村三级政府的协调下,决定在立新村村部南边兴建一所完全小学——立新完全小学。

    一九八四年春天,云进入立新完全小学读书,学制五年。

    这是云在立新完小学习生活的开始,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与新奇!

    校园正中间是一个大花池。花池中间是一个铁质的旗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飒飒春风的吹拂下,高高飘扬。同学们终于能和电视镜头里那些城里孩子一样,伴随着高亢激昂的国歌,行队礼,升国旗了。就连双庙小学用半截钢轨做的黑不溜秋的铁钟,也被更准时、更先进的电铃取代。它只是作为停电时应及使唤的物件,随便悬挂在校园东边一棵歪脖子老柳树上……

    教室已经由原来双庙小学破旧不堪的平顶土坯房,变成人字形屋顶的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这跟大多数人家那种屋顶覆盖着二十几公分厚的草泥的土木结构的平顶土坯房来比较,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教室里,粉白的墙,新漆的苹果绿的墙裙,红砖铺就的地面,采光度很高的玻璃窗,新抹的水泥黑板,白漆的三合板顶棚……双庙小学那种用土坯砌的土炉子也已被崭新的铸铁炉子代替,双庙小学那些缺胳膊少腿的、黑咕隆咚的桌椅板凳,甚至还有用土坯砌就的土桌椅板凳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几乎是一色的油着清漆的油光锃亮的新桌椅板凳。

    凡是在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的地方,最气魄,最漂亮,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政府机构,零星厂矿企业的办公机构和学校。这也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在大西北,记忆中,儿时的冬天是很冷的。虽已时值初春,仍然春寒料峭。只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面,感觉到眼前的天气要比年前稍微暖和一点儿。

    每天,中午阳光强烈时,校园里向阳的地方,就会显现返潮迹象。校舍门前的花池里,去年新栽的蓄根花,有几棵已经露出了鹅黄色的嫩叶儿。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向人们预示着春天已经来临。

    低年级的孩子们满院子哭闹、嬉戏。许多家长跑前忙后给子女报名。有的孩子因为年龄不够,做家长的便苦口婆心地与老师争辩,说理儿。老师则一本正经、待招不理。

    报完名,老师们招呼着各自的学生打扫卫生。擦玻璃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先用湿抹布擦一边,再用干抹布擦一遍,也有的用旧报纸边用嘴往玻璃上哈气边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每一块玻璃都擦得光可鉴人。老师专门派两个力气大的男同学,拎着木棒和学校发的新胶皮桶,去学校水房里的水龙头上接水,然后漾漾洒洒地抬到教室,洒地。扫地的同学用新领来的高粱穗扎成的笤帚,扫得正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泥土气息。

    最后,老师们又招呼各自的学生在自己班门前用红砖砌就护栏的花池里翻土、并洒下各式花种,再浇上水,然后就像等待自己孩子出生一样,默默注视着,期待它们开花结籽儿。旗杆下的大花池里,校长和主任正带领几个爱表现,学习又好的学生种花。

    这一切,相对于原来的双庙小学都是新奇的。每一个人都好像一下子从低矮的土坯房住进了城里人铺着地板砖、通有暖气的楼房里一样,全然有一些不太适应。

    全新的、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即将开始!就像自家盖了新房子,或搬了新家一样,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校门口,立新大队文化室的后墙跟下,一溜儿排满了装有各式糖果的小推车。也有用废旧布料和编织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铁笼子,笼子里也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也有贮存的芦柑,香蕉、苹果等反季节水果。这些笼子是用老式的永久,飞鸽、凤凰等牌子的加重自行车驮来的。自行车像一个个晒蔫儿了的老人,斜倚在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白杨树杆上。

    卖糖果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在他们眼里,孩子们开学的日子,就是他们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人人笑逐颜开。

    有的家长像个老小孩儿一样,嘴里叨个糖葫芦;也有的叨着旱烟卷儿,或者大前门、黄金叶等时髦卷烟;三三俩俩赶集似地往学校里走,还边走边扯谟。

    今天更是孩子们的节日。有拿了一毛、两毛的压岁钱买长条儿面糖的;有买豆瓣儿面糖的;有买牛筋一样的焦糖的;有买五颜六色小团扇儿似的把把糖的……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境好的大人、娃娃,都穿着崭新的蓝涤卡衣裤。家境不好的,则穿着衣领和袖口处都缀有补丁的灰色、和蓝色涤卡布中山装。裤子的膝盖和屁股处也打了补丁,尤其是屁股蛋上的补丁很有特色,就像一个拟人化的苹果一样,走起路来还扭捏作态、做着鬼脸。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虽然有不少衣服都打了补丁,但却看不出针脚,洗得也很干净。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有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穿着单薄的衣服,也有身上没有火力的老年人穿着棉衣服。

    逢着晴天,尤其是中午,家乡枣园的初春还是比较暖和的,早晨和下午则阴冷异常。

    宁安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区域性特征。从云记事起,天气因为温室气体效应越来越暖和了。

    在过去,黄河凌汛自1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中旬,便开始叉河。据老人们回忆,叉河后,河面上可以通行大胶车两个月,一直到惊蛰结束。所以又有“惊蛰不履冰”的谚语。黄河自上游刘家峡水库蓄水后,冬季水量减少,且伴随着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的温室气体效应,那种宏大壮观的冰天雪地的景象,只能变成老人们茶余饭后咀嚼的话题,成为他们心中才会有的永久记忆。自然,由于人为的破坏,已经变得不那么自然了。“人定胜天”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已经十分明显。各种“效应”和各种“现象”纷至沓来。全球气侯变化异常、诡秘莫测。因为人类的存在,世界已经不是以往的世界了。地球已经变成一个大温室。一切生物都生活在温室里,抵抗自身病魔的能力大大降低。癌症、萨斯、艾滋病、禽流感等各种病魔恣意泛滥,把人类折磨得够呛。很多生物也因为生态的急剧恶化,行将灭绝。不知道哪天,地球这个巨大的温室就会被各种有害气体撑破,炸得粉碎!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834/c422502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