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二章(本章免费)
有一次,母亲和云一起用“瓜板子”(过去种瓜时用来砸实瓜垄的农具)捶青豆,天却下起了阵雨。为了防止刚晒干的青豆被雨淋湿,母亲连忙把青豆叉拢,用塑料薄膜盖上。雨刚过去,又急忙摊开,砸了起来。云因为惦记着出去玩耍,心生一计,趁母亲不注意,抱着街门旁的一棵胳膊粗的胡杨树摇了起来,树上挂的雨滴纷纷落下。母亲正在起劲儿地砸豆子,猛然间觉得脸上冰凉冰凉地,以为又下雨了,急忙准备往拢里叉青豆,猛一抬头,发现云咯咯地偷着笑。母亲气不打一处来,腾地站起来,抱住云的头就是一通乱搧,还不停地柠云的脸。最后,云的鼻子血都被打了出来,母亲似乎还不解恨,不住声地骂他“爬杆事、吃屎囔糠的”。云也赌气似地把鼻子血往树皮上一抹,嚎啕大哭起来。
一会儿,祖母接生回来了,一看云糊了一脸血,边拉着云到她屋里去洗,边忙问这是咋了。云便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还领着祖母到树跟前看了树上洇流的褐红色的血。祖母便拉着云的手,站在屋里骂儿媳妇是个半吊子。母亲低着头使劲砸豆子,却不敢言喘。
过了几天,父亲从大伯的工地上回来了,母亲便又好气又好笑地讲了这件事,父亲听后也是哭笑不得。父亲便向祖母说了实话,祖母就用指头指着云的脑袋,笑着说:“将来学好就学好了,学坏也就是个龟日鼠(尕渣滓,坏怂)。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一个小姑娘跟她姑姑到云家串门,手里拿着雪白的干馒头片,咯嘣咯嘣,嚼得云心里直痒痒。云瞅准时机,一把便抢了去,小姑娘咧开嘴哇哇乱哭。云吓得赶忙往臭巷子(大集体时队上将两排居民点中间夹的巷子分给农户用来堆粪)里逃。那时候的夏天,农村孩子习惯光脚丫。云“蹭蹭蹭”,便爬上了臭巷子的墙头,一纵身就跳了下去。忽然,云嚎啕大哭起来。原来他的右脚大拇指被墙边的碗碴子剌了一个很深的口子。鲜红的血立刻就汩汩地冒了出来。云连哭带嚎地从臭巷子一头慢慢挪回了家里。当时一院子的人还以为云咋了,待细细一看,个个惊呼着把云往祖母屋里拉,有几个人赶忙跑进去告诉了祖母,让祖母给云包扎伤口。
云的母亲与小姑娘的母亲有点儿矛盾,一看云这么不争气,一边骂云没出息,一边掂起一根木棍,朝云的头就是一棍。这一下,云哭得更欢了。原来木棍上头有一颗锈钉子把云的头扎破了。鲜血立刻又从云的头上沿脖颈流了下来。祖母慌忙从屋里跑了出来,一边骂母亲是个半吊子,一边赶忙把云拉进屋里给云包扎伤口。祖母动作娴熟地用接生用的手术剪子剪去云头角的头发,然后用药棉沾了碘酒擦了擦伤口,又在伤口处撒了云南白药,再用医用纱布敷上,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好。小姑娘吓得不哭了,她姑姑听见祖母吩咐,也赶忙倒了一脸盆热水,祖母便吃力地蹲下臃肿的身躯,温柔地给云清洗了右脚上的脏东西,用同样的方法包扎了伤口。然后搀扶着云躺到炕上休息。因为有祖母的撑腰,云也不知深浅地胡乱骂起母亲来了。队上闻声赶来的几个老太太们就嗔怪云不敢这么胡骂,老天爷听见是要抓头的,云才渐渐停止了哭骂。祖母一边用手绢儿给云揩眼泪,一边还不住地骂儿媳妇是个半吊子。从此,母亲的这个绰号就在队上流传开了。更有和母亲有隙的人便添油加醋或幸灾乐祸地给她起了一个更加不雅的绰号“半吊半”,意思是母亲比半吊子还要半吊子。这个绰号自然也就传到了大妈和小松哥的耳朵里,于是也就有了云上次让大伯打出鼻子血的经历。
治军大大给云他们上了一个多月课后,和全县与他一起分配来宁安任教的的几个年轻教师被县教育局派往a区教育学院进修,两年后,被重新分配到了枣园中学教数学。他也有一个中专生成长为大专生,人生轨迹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治军大大走后,学校给他们三年级一班委派了新的班主任——冯老师。他也是从当时的吴忠师范毕业的,教他们语文。因为冯老师懂音乐,会拉手风琴,会用脚踏风琴,还会用很多乐器,且能歌善舞,同时担任其它班的音乐老师兼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冯老师书教得不错,可就是有一点,爱打人,且经常会大打出手,同学们都很怕他。据说冯老师是因为失恋才爱打学生的。记忆中,他最爱打小涛大大,而且每次都打得特别狠,有几次都让小涛大大挂彩了。前几次云还挺幸灾乐祸,认为冯老师替他报了上次被四舅爷爷打出鼻血的“仇”,可到后来,全班同学都被冯老师打人的样子吓住了,生拍有一天灾难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也许因为冯老师教语文,而云从写周记作文开始就一直写得令他满意,且因为云留了一级,各方面成绩都还理想,所以云几乎没挨过他的打。
记得那一年过年的时候,母亲的一个远房姨母的女婿——胡彬来家里做客,随身带来一本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由县文化馆编辑出版的《宁安县文学作品选》。其中收录了全县五十四位业余作者的各类作品。因为书中收录了这位姨父的几首诗歌,他就领了几本,顺便炫耀似地送给父亲一本。这便成为当时云家里继父亲收藏的《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之外,最受云喜爱的书。因为它出自平凡质朴的宁安老乡之手,读之倍感亲切自然。由此,云也开始对书中许多普通作者,对身边许多平凡之人刮目相看,更对身边这位远房姨父充满了由衷的敬意,觉得小小的宁安县竟然也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这也预示了云一生将以文学作为其发展之路。
记得在冯老师布置的一篇描写农村集市热闹场面的作文里,云引用了其中一篇小说里关于县城集市的一段精彩描写,获得了老师很高的赞誉。在云自豪的同时,也为老师和同学们不知此书而略感吃惊。毕竟作为普通人的宁安籍作者,即使他们与我们擦肩而过,也并非觉得他们是文曲星下凡而浑身熠熠生辉。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普通得叫人瞠目。自此以后,云便对各类书报杂志爱不释手,可以说是逢书必读,从中汲取了大量知识和营养,也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之情。这也导致了他成为一个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上感情异常细腻丰富,热爱生活,爱好写作的人。甚至从小学到高中,他写的检查都是一挥而就并且深得老师的认可。
在冯老师严厉地执教下,胆战心惊地上了一个多月课后,全世界儿童们快乐的节日——六一节就要来临了。全校师生都积极排练节目,准备到枣园街上的枣园完小,参加一年一度全乡小学六一节文艺大汇演,以期取得骄人业绩。这其中,擅长文艺的冯老师出尽了风头。这也给这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在各方面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事业基础。
冯老师很有艺术天份。经他指导排练的每一个节目都引得附近村民前来围观、赞赏。他也不时被其它班请去做节目指导。这几天里,他是最忙碌也是最兴奋的。
每天下午放学,伴着落日余晖,男同学穿了海军衫、天蓝色短裤,女同学穿了漂亮的天蓝色连衣裙,在学校大门外的一大块空地上由冯老师指导排练合唱,舞蹈、小品等节目。也许是因为快乐的六一节的来临,还有排练生活的快乐有趣,同学们个个都显得异常兴奋,并不觉得放学后不回家,参与排练是一种负担,也觉不到累,从而也更加深了对冯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冯老师也似乎变得比刚分来时和蔼可亲了许多,就像一个和善的邻家大哥哥一样。村民们看到自己的子女花枝招展地参与其中,也纷纷露出一年中少有的灿烂笑容。以往被繁重的劳作和无情的岁月磨炼出的沧桑感随之烟消云散。作为劳苦大众,他们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
云的班里一共排练了四个节目。一个是全班大合唱,一个是四男四女表演的舞蹈,另外两个是他们班里嗓音最好的男同学李小强和女同学周晓燕领唱的男女声二重唱。《我的祖国》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山战斗英雄、残疾歌手徐良首唱的《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
一九八七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坐在轮椅上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等功臣”徐良深情高歌,一夜之间,这首《血染的风采》红遍大江南北,感动了无数热血青年……
冯老师动作娴熟地拉着手风琴为他们伴奏。“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周晓燕银铃般清澈透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园内外,引得围观村民啧啧称叹。她爸爸当时是乡电管站站长,主管着全乡、包括所有学校的电费征缴,年轻时参演过样板戏,还扮演过眉户剧《梁秋燕》里的男主角春生,此时正红光满面地倒背了手,侧耳倾听着人们对他女儿由衷地赞扬。虽然周晓燕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但经此一番赞誉,人们都认为她的学习成绩肯定也和她唱歌一样好。周小燕也像一位骄傲的公主一样,显得婷婷玉立、与众不同。虽然学习委员张娟的嗓音要比周小燕的更加清亮动听,但她们家当时家境一般,冯老师并未让她领唱,似乎这也伤了她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834/c422502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