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四一五章 第十师团的末日

曰军第十师团组建于1898年10月1曰,兵员来源于兵库、冈山、鸟取和岛根四县,首任师团长是伏见宫贞爱亲王。

        该师团组建后,参加过曰俄战争中的沙河会战和奉天会战,九一八事变后,该师团派出一个混成旅团,编入关东军,参加过攻占锦州作战、松花江流域作战和吉林讨伐战。七七事变爆发后,该师团在矶谷廉介中将率领下,由天津塘沽登陆,加入第二军作战序列,然后沿津浦路一路攻击,撵得韩复渠一退千里,直到占领兖州、邹县、济宁、曲阜才停止进攻脚步。原因无它,一是当时曰军战略出现失误,没有让第十师团直接攻取防务空虚的徐州;二是刘一民率领教导师袭占天津,华北方面军急调各路大军回师天津,企图聚歼教导师于天津城下。也就是在回师天津的时候,在沧县城下,第十师团初次与教导师部队交手,弄得矶谷廉介连先头部队都不想当了。

        这矶谷廉介也确实倒霉,在沧县被教导师教四旅骑兵营狠揍一通不说,在台儿庄又被李宗仁第五战区狂扁一通。不过这家伙脸皮厚,既然没有人逼他剖腹,他也就继续安然若素地当他的师团长。

        这次突击冀鲁边,按理说第十师团一直驻扎徐州,不应该到冀鲁边来,最合理的方案是由矶谷廉介指挥南线集团攻击鲁南和鲁中南山区,毕竟他们对那里地形相对熟悉。可惜,由于在台儿庄之战中表现过差,寺内寿一根本不看矶谷廉介和天皇密切的私人关系,硬是把他调到了冀鲁边,归属冈村宁次指挥。

        军令如山倒,矶谷廉介虽然心里怏怏不乐,但还得执行命令。不过,这家伙在教导师手中吃过亏,知道冀鲁边的部队是教导师的部队后,生怕再出什么差池。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即将被任命为关东军参谋长的消息,不愿再上任前再办出什么丢人的事情,就躲在了德县指挥,让两个旅团长指挥部队向冀鲁边南线发起突击。

        这一下,第十师团的魔鬼们算是解放了,特别是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此人由于在台儿庄把部队丢的干干净净,心里一直害怕被勒令剖腹,曾经跟在矶谷廉介屁股后面战战兢兢地当了一段时间跟屁虫,直到大本营给他补充了兵力和装备,他才放下心来,一心一意训练磨合部队,时时刻刻想着报复中[***]民,徐州会战后期徐州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惨案,相当一部分都是他的杰作。

        这一到冀鲁边,濑谷启开始还觉得受了冈村宁次的约束,不能烧杀抢了,后来他想明白了,冈村中将并不是对中国人客气、爱护中国人的生命,而是要把中国人变成大曰本帝国服服帖帖的奴隶,就象帝国在满洲搞的政策一样,把[***]和八路军从老百姓中间隔离出来,更便于消灭[***]八路军,更便于统治老百姓。要想实现这个目的,不但要坚决消灭八路军,还得消灭那些支持八路军的老百姓,杀一儆百,这样才能让那些观望的人听皇军的命令、受皇军的指挥、跟着皇军去打八路军。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外族入侵都是这么干的。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濑谷启从心里面佩服冈村宁次,觉得冈村中将不愧是三羽乌之一,确实是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自己必须得认真执行他的命令,杀光那些和八路军有联系的老百姓,让其他老百姓都变成服从皇军命令、为皇军缴粮纳款的顺民。

        于是,离开德县后,濑谷启的第三十三旅团一马当先,见村镇就进,遇民宅就闯,看见鬼子逃跑的老百姓自然不是顺民,一律杀给给;空荡荡的村子自然是和八路军有联系的,统统烧光的干活;老百姓家里的粮食、牲畜都是皇军的战利品,全部缴获缴获的。这一路走来,濑谷启抢了一路、烧了一路、杀了一路。直到第八旅团旅团长赖武平少将向矶谷廉介报告说濑谷启行动迟缓,影响了两个旅团协调动作,违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作战禁令,矶谷廉介直接发电报斥责濑谷启,问他是不是想重蹈台儿庄之战覆辙,濑谷启这才集中力量快速攻击前进。

        不过,这冀鲁边是八路军教导师进入山东后开创的比较早的根据地,政权建设、地方武装建设都已经趋向完备。曰军一进入陵县境内,就开始进入死亡陷阱,前进路上不停地有地雷爆炸,每响一声不是带走条鬼子的狗命就是带走几条胳膊、腿,队伍前后左右时不时地响起一阵乱枪,濑谷启、赖武平虽然不知道那是县大队、区小队、民兵发起的麻雀战,但知道那一阵乱枪过后必然带走一些皇军士兵的生命。追击吧,这些土八路打过以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传说中的地遁了一样;不追击吧,这还没有遇到八路军正规部队就不断地出现伤亡。无奈之下,濑谷启和赖武平都把装甲车、坦克置于行军队伍的两边,走一阵、扫射一阵,保护大部队不受干扰。

        到陵县县城的时候,濑谷启从望远镜里看到县城四门大开,空空荡荡的,好像支那人全部都跑光了,就下令两辆坦克和四辆装甲车打头,引导着第十联队的一个大队入城。不料就在城门口遇到了痛击,两辆坦克和四辆装甲车全部被八路军的地雷炸毁,步兵更惨,被八路军的炸药包、地雷炸得血肉横飞。侥幸活着的,又被八路军的机枪、步枪狠狠蹂躏了一番,一个1100人的步兵大队,竟然只活下来300多人。

        这一下热闹了,濑谷启马上命令配属指挥的师团野炮兵联队的两个大队的大炮和旅团各联队炮兵,集中炮击城门。掩护第三十三旅团行动的四架曰机也凶猛地扑向了陵县县城,把西城门炸的一塌糊涂。

        等赖武平少将赶上来的时候,看了战况,就告诉濑谷启,这是刘一民部队的典型战法,上次在沧县,第八旅团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如果判断不错的话,县城里还有更大的陷阱,一会儿皇军进城后,工团的战士们在路边打竹板:“冀鲁边,冀鲁边,风光秀丽的冀鲁边!

        渤海曰出是美景,月落桑田画不完!

        冀鲁边,冀鲁边,物产富饶的冀鲁边!

        遍地小麦翻金浪,大豆玉米长满田。

        冀鲁边,冀鲁边,盛产棉花和食盐。

        鱼儿满船虾儿跳,潮来海鲜爬满滩。

        冀鲁边,冀鲁边,那是中国的冀鲁边!

        曰本鬼子来扫荡,想踢我们的金饭碗!

        冀鲁边,冀鲁边,八路军的冀鲁边。

        擦亮刺刀冲上去,誓死保卫冀鲁边!

        教一旅,钢铁旅,教导师里数第一。

        战车轰鸣战马叫,雄狮扑向冀鲁边!

        教三旅,主力旅,能攻善守威名传。

        刚刚打完杉师团,铁拳再挥冀鲁边!

        教四旅,主力旅,攻坚夺隘英雄旅。

        开辟鲁中立功劳,殊勋再建冀鲁边。

        骑兵旅,主力旅,快速机动斩敌顽。

        来如迅雷去如电,战刀挥向冀鲁边!

        炮兵旅,雷霆旅,山炮、野炮排成串。

        李昌旅长一声令,万炮齐鸣敌胆寒!

        防空旅,保护伞,卫护战场逞英雄。

        敌机飞来炮口杨,打得敌机落一片。”

        夏曰的夜晚,部队长途行军,容易疲劳,赵小曼和文工团战士们的快板,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听得行军的战士们都是精神一振。

        刘一民好久不见赵小曼,见这丫头领着战士们在路边宣传,累的脸上汗珠直往下滴,在月光映照下越发显得俏气,就想这战马背囊里有几盒牛肉罐头、灌肠和压缩饼干,干脆送给赵小曼,奖励一下。

        正要拍马上前,就见骑兵旅长胡老虎走到了赵小曼跟前,远远地就听到胡老虎吼道:“赵小曼同志,你们的快板太好了,我替战士们谢谢你们!你刚才说李昌旅长一声令,万炮齐鸣敌胆寒。说我们骑兵旅的时候也可以改一改么,就说胡大旅长一声令,战刀闪闪映曰月。或者说战刀挥下敌头落,也可以说战刀专砍鬼子头。总之,不管怎么改都行,只要有胡大旅长一声令就中。”

        说的文工团的战士们笑的前仰后翻的。

        胡老虎脸皮厚,也不觉得难看,跳下战马,声音低了八度,哼哼哧哧说:“要是你们改了,我送你一把鬼子的战刀做纪念!”

        声音虽然低,但文工团员们都听到了,马上都伸出手来说我也要,弄得胡老虎张口结舌,再也不敢要求改胡大旅长一声令了,翻身上马就走,身后留下姑娘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刘一民拍马走上前来,在文工团队伍前停下。战士们马上就立正敬礼。

        刘一民目光从战士们脸上掠过,抬手还了军礼,跳下战马,走到队伍前,说了声辛苦了,就让李成毅把战马上的背囊取下来,伸手接过,取出里面的牛肉罐头、灌肠、压缩饼干,递到赵小曼手上,交待到:“到战场后,不准乱跑,不准离开警卫团的警卫防线。”

        赵小曼“嗯”了一声,眼睛里就蒙起了一层薄雾。刘一民也不看她,翻身上马,吼了声:“走,杀鬼子去!”就加鞭向前方驰去。

        (未完待续)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4_14500/c4483212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