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财大到红旗公社的直线距离不到一百里,若是在高速路、国道四通八达的三四十年后,这点距离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事。
可秦姝玉跟魏佳敏硬是耗了六七个小时才到。
周六下课,她们俩连饭都没吃,将书让付虹她们带回宿舍,两人就急匆匆地出了门先坐公交到汽车站,然后买了下午唯一一趟到宝泽县的汽车票,再去吃了点东西,等到下午两点,汽车终于开了。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汽车停在宝泽县汽车站。
从宝泽县到红旗公社,一天只有一趟车,早上七点多途径红旗公社,下午一点从县城出发两三点经过红旗公社,终点是另一个公社。
所以她们是赶不上这趟客车的,好在魏佳敏的丈夫已经赶了村里的牛车在汽车站旁等着她们了。
魏佳敏的丈夫叫祝建明,比魏佳敏小两岁,皮肤黝黑,个子高大,长着一张时下最受欢迎的国字脸,是个非常英俊的小伙。
他有些腼腆,魏佳敏介绍完秦姝玉后,他也只是笑了笑就接过行李说了一句:“累了吧,车子在那里。”
秦姝玉随着魏佳敏坐到牛车上。
这会儿乡下的公路都还是泥土路,凹凸不平的,时不时的还有个坑,因此哪怕牛车上垫了一层稻草,坐久了仍颠得屁股痛。
但这已经不错了。
这时候的农村人进城,大多都只能靠两条腿,哪怕是几十里地也都用走的。
牛车速度不快,晃晃悠悠一个多小时总算到了祝家。
魏佳敏的公婆早前就从信里知道儿媳妇要回来,还带了个女同学上门做客,因此早早就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一下牛车,秦姝玉就闻到了一股炖土鸡的香味。
除了炖的鸡汤,祝家还准备了好几道菜,有肉有鱼,非常丰盛。
秦姝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好在第一次上门,她也给带了礼物,六尺棉布,一斤水果糖,不算特别贵重也不算失礼。
打过招呼后,祝父就请秦姝玉喝茶,然后又说祝大伯今天去县里开会了,晚点过来。
秦姝玉看了魏佳敏一眼。
祝建明忙解释:“佳敏说你们有事要找大伯,所以今晚就一起请大伯过来吃饭,大家一边吃一边聊。”
秦姝玉笑着点头:“那麻烦了。”
魏佳敏这个老公看起来没什么心眼,实则也是个很通世故的。
也是,如果是死脑筋的,也不会主动提出跟魏佳敏离婚了。
不管他是有以退为进的想法,还是看透了他们家注定留不住魏佳敏这只凤凰,不如好聚好散,以后多少还有点情分在,都说明祝建明是个很通透的人。
等了一会儿,祝家大伯祝广平来了。
他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额头上横纹一条一条的,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不过面对自家人,他嘴角一勾笑了起来,那股威严一下子就消散了:“佳敏回来了,这是你同学吧,看起来年纪不大,有二十岁没?这么小就考上了大学,厉害呀。”
魏佳敏捂嘴偷笑了一下说:“大伯,那你这次可看走眼了,她21岁了,而且跟我一样也结了婚,还是一名光荣的军嫂呢!”
魏佳敏生怕大伯看上秦姝玉,因为大伯家还有根独苗苗,今年24岁,在乡下这年纪可不小了,但他眼高于顶,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都是吃国家粮,有正式工作的,他还是看不上。
这婚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可是大伯大伯母的一块心病。
秦姝玉年轻漂亮又有文化,万一被那堂弟看上多不好,所以提前说清楚很有必要。
祝广平倒没想那么多,反而关心另一个问题:“小秦,你爱人在哪儿当兵?我年轻的时候也去参过军。”
秦姝玉笑道:“先在西南待过几年,后来到了海城,去年又去了南边。”
“南边……那不是……”祝广平到底是公社书记,要敏感得多,马上意识到应该是上前线了,见秦姝玉点头,他对着南边的方向举杯,“敬咱们华夏好男儿。”
祝广平不愧是当官的,真是能聊,一边喝酒一边说他当兵的事。
说起来也很有戏剧性,他当年还去过朝鲜,不过他运气特别好,等他们那一批新兵蛋子到朝鲜的时候,刚好签署了停战协议,然后他们没待多久又回来了。
秦姝玉听得津津有味。
魏佳敏他们虽然也偶尔笑笑附和两句,但明显已经听说过无数次了。
秦姝玉猜测这应该是祝广平待客的必备“下酒菜”。
闲聊了一会儿,祝广平的酒喝得差不多了,魏佳敏轻轻戳了戳丈夫。
祝建明会意:“大伯,吃点菜,正好佳敏同学有事想找您。”
“好,不喝了,小秦有什么事你直说。”祝广平放下了酒杯。
秦姝玉顺势道:“祝书记,我听说红旗公社这一片盛产辣椒,质量也非常不错,因此我想建个主产辣椒酱的工厂。但您也知道,我现在学业要紧,空余时间不多,因此想将这事委托给祝建明同志,咱们联合在红旗公社建个队办企业怎么样?”
队办企业不稀奇,隔壁公社前两年就建了个水产养殖场,第一年效益还不错,但第二年养的鱼夏天生了病,一死一大片,天天早上起来,水面上就漂浮起一层白白的鱼,损失惨重,第三年就将池塘改回了稻田。
祝广平才五十来岁,还有进步的空间,自然也想在工作中做出点成绩,但他也要考虑风险问题。
“小秦,你这提议很好,只是咱们红旗公社可是个贫困公社,整个公社连个机砖厂、瓦厂都没有,财政全靠上面拨款。”
说白了,他们公社没钱,拿不出钱来。
秦姝玉早有所预料,她说:“祝书记,公社出地方,出人力,负责收购、加工辣椒,我负责出机器,玻璃瓶等这些需要从外面采购的物资,同时负责销售,挂公社的牌子,股份占比,我七公社三。”
乡下最不缺的就是地方和人。
这个合作,成本对公社来说很小。
成了自然最好,不成损失也不是很大。
但谁会嫌钱多呢?
祝广平沉思片刻:“这个合作方案我没意见,但公社的占比太少了,五五分。”
秦姝玉不同意:“祝书记,机器、玻璃瓶、食盐、油等这些物资是最贵的,这等于说是我出了大头,五五分那公社也得承担一部分这些成本,不然我亏大了。”
祝广平也知道是公社占了便宜:“那四六,大家各退一步。”
秦姝玉微笑着摇头:“祝书记,三七已经很公平了。这样吧,五年后,公社可以出钱购买走我手里的股份,这个厂就全部归属于公社,至于具体的价格,咱们也可以协商,提前写在合同里。”
还没开始,她就想着拆伙让利了?
这下所有人都扭头错愕地看着她。
就连魏佳敏在桌下轻轻拉了拉她的衣服,示意她别犯傻,要是能撑过五年,那这厂子肯定能赚钱,好不容易把母鸡养得开始下蛋了,这时候把鸡卖了,那不是亏了吗?
祝广平也有些意外地看着秦姝玉:“你确定?”
秦姝玉认真点头:“确定。”
这只是她挖第一桶金的工具,乡镇企业的黄金时期也就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的优势将大大削弱,大部分都会走下坡路,破产。
而且秦姝玉不是魏佳敏,她也不是本地人,不会长期驻扎在这里监管他们,以后厂子起来了,她一年出现不了几次却拿走大半的利润,时间长了,这边的人肯定会有意见,搞不好还会动歪脑筋,还不如提前说好,到时候拿钱走人,留一份香火情。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6_156977/c203495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