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梦幻的律师团队
由众人组成的陪审团进入了一个很小的会议室,这里几乎切断了所有的信号接收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总有人以为网络可以解决一切,有了网络信息的传递就能更快速更敏捷。绝大部分的人并不清楚,只要将信号屏蔽,别说是登入网络,就连手机信号也接收不到。可怜的他们还在沾沾自喜,以为一切安好,其实所有的悲剧都在瞒着他们接二连三的发生。
陪审员全部换成了黑人以确保他们对被告不会有任何程度上的偏见。当然,他们的确经历了多重考验。例如私生活被打扰得不轻,他们被迫与外界断绝联系,不能接触外面的信息渠道,听证案件中所有的证词以及细节就只能从检控方与辩方所提出的观点。虽然这种做法侵犯了人权也违背了自由的秩序,但是为了使案件确保在没有任何偏差的情况下得出结论。
现在他们就要下结论了。
首长率先发表意见:各位,今天在我们当中只剩下一位白人,其余的都是黑人,但是对外声称,我们仍然会定义为“一个由黑人组成的陪审团”无他,我们既要满足群众的要求又要遵守法律的精神。外界不允许白人参与审讯,担心有歧视的现象;但是法律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否定一切的可能,杜绝极端现象是我们首先要确保的秩序。我觉得你们可以发表意见,被告是否有罪。
“我觉得……检控方的执法过程本来就存在很多问题,整个程序全错了,压根就没有按照既定程序办事。尽管结果就摆在那里,但是很多细节弄错了就无法让人信服。我们无法确定,物证方面究竟是否动了手脚。反正我们不能相信那个警察就对了。很显然,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黑人歧视急先锋!一旦相信他绝对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
“没错,被告在运动界以及电竞选手的行业里算是比较出众的明星,也算是一个人物,在黑人之中是很少出现过这种情况。有白人嫉妒他是很正常的现象。”
“不过你好像忘了,他之所以能混出名堂,全靠白人的社交圈子赋予他的权力,当他发现不能控制权力的时候,他就彻底迷失了,最后为了拿到妻子的遗产,他不得不先发制人!”
“奇怪了,我们在听证的过程中,貌似还没有目击证人吧?你怎么就那么确定他杀害妻子呢?还是说你偷偷在外面买了书还是阅读了时事报道的报纸?噢!别让愚蠢又毫无主见的民众给忽悠了。”
“他在白人的圈子里混了那么久,钱肯定不少,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钱财铤而走险。至于事业方面没了就没了,他也无可奈何。他能哄一个白人妻子,自然也能哄第二个。要说他为了财产杀人,的确很牵强。”
“不是,你们可别忘了,他的妻子出轨在先,侍应就是她的情人,两个人双手被谋杀,很显然就是情杀。他被怀疑的地方可不少。”
“说得好像他就没有出轨那样。桃色纠纷可不少,前几年就闹了好几次。要是出轨也能成为谋杀的理由,换过来,她也能杀害他,为什么偏偏是他呢?”
“我总不相信,他真的如此神机妙算,计算到侍应会送到别墅里,碰巧他能准时赶到现场杀人,杀了人还能装作若无其事去美国,普通人根本做不到那么冷静,他又不是专业杀手,怎么可能做到那么冷静。”
“再说了,他还为他的妻子建立了墓碑,安葬了她,还为她守墓呢。”
“只是表面现象罢了。如果能让我轻易逃掉法律制裁,再多的苦情戏我也能演出来。”“请你记住,我们现在不是在拍电影,编剧先生,别犯职业病!“
”事实上就是警察们根本没有依照执法标准进入屋内搜查,他们在里面动了什么手脚,没有人知道。你说他们无意犯错误吧,他们又不是新人,怎么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这根本就说不过去。”
“证据有问题,证人也有歧视黑人的嫌疑,他只能当无罪释放了。”
“慢着,我想提醒你们,这个案件涉及两条人命,我们不能轻率下决定。”
“那倒是。一旦判了他无罪释放,日后再找到他的罪证就不能在同一宗案件上判他有罪。英国的法律有了先例,他们遵循了一部分的英国法律。”
“你们可别忘了,那些警察还曾经私自非法禁锢过他,让他心理上承受了极大的恐惧。要我说警察是无辜的吧,他们的确坏事做尽,尽说好话。”
“那不就对了。警察针对他,他是无辜的。赶紧下决定吧,圣诞节快到了,他应该尽早回到外面的世界。”
“圣诞节难道真的那么重要吗?!值得我们为了这个节日轻率下决定?”
“我不是为了他!我是为了你们!我们他妈被困在这里困了多久!是不是要在法庭度过圣诞节!我们也有家人!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是神!不是上帝!我们只是普通人!为了这个案件牺牲那么多!值得吗!”
首长赶紧站出来制止他们吵架:暂时讨论到这里。认为他是有罪的请举手。
只有几个人给了反应。
“认为他是无罪的请举手!”
几乎所有人都举了手,只有刚才那几个不肯赞成。现在好了,他们又接着讨论,期间还发生了争吵。
有质疑有支持是好事,这才是正常社会的运转。
现场直播的记者表示:
“目前最高法院仍然没有一致裁定的结果,陪审团已经商议了接近七个小时,法院里的相关工作人员还不能离开,他们只能在法院里就餐。”
法学博士代表则表示,这一次的判决将会影响司法日后的制度形成,因此至关重要。并且他还呼吁民众,不要着急,越有辩论的余地,案件才能表现出没有偏袒的可能。
接着,五天过去了,他们还没有结果。
第八天后,他们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这一天最高法院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了结果,他们就不必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丽塔·赛德尔:陪审团,请问是否有了结果?
其中一名代表站了起来,很严肃地宣告着:法官阁下,我们一致裁定,被告一级谋杀罪名不成立。
丽塔·赛德尔:本席现在正式宣判,被告犯有两项一级谋杀罪名不成立。理应当庭释放。
裁决有了结果,黑人们胜利了,他们高呼胜利日到来,并且将23号设为“独立日”又或者是“胜利日”目的就是要纪念黑人们的胜利。
在平安夜到来的前一天,黑人们获得了重大的胜利,可以说是突破性的。
在宣布结果当天,高等法院外面聚集了很多记者,他们的摄影机在闪灯,海伦身为首席检控官走出法庭的时候就被记者询问道:请问你对于这一次的审判结果是否感到满意呢?海伦很不满意地回答着:这一次的宣判结果很不理想,我发现法官根本就没有好好引导陪审员。我不排除会重新向法院申请上诉。
然而马拉尼可就没有那么幸运那么高兴了。他的确无罪释放了,可是等待着他的是昂贵的律师费用。首先他支付了律师团队6000万美金的费用、法庭的费用700万美金、还有各种琐碎的费用,到他差不多结清债务的时候,他几乎是处于破产的边缘。尽管妻子的遗产救了他一次,让他不至于沦为债务的奴隶。
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他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首先他无法再融入白人的社交圈子,只要是白人,都认定了他杀害妻子的事实,从而鄙视他,远离他,孤立他。看起来很有前途的工作轮不到他,他只能做回社会底层的工作,活得异常艰苦。依靠白面包度日,一个月才敢碰黄油,咖啡也几乎接触不到,他甚至不敢消费过多而且没有必要的物品。
走在街上,他也能察觉到白人异样的目光,他活成了一个人人厌恶、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此时的他其实还不算倒霉,有一位出版社的老总找到了他,出版社认为他这一次被告上法庭的经历可谓十分丰富,如果写成一本书,说不定很畅销,甚至还能拿到十分可观的稿费。他心动了,决定以自己的名义写一本书,不过他不是为了钱,他是为了噁心白人,故意写的。
他还安排了不少的记者对自己进行采访,此后在杂志上都能读到他被接着访问的内容,右上角还有专门的照片。在采访谈话中,他表示会考虑写一本书。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他写出来了。
这本书的名字为
他以一个幻想的角度将整个谋杀的过程写在书本里,故事的结尾却是他做的一个梦,梦醒来以后,妻子的确不幸逝世。因此他觉得非常痛苦,在结尾处无病呻吟,还趁机讽刺了白人。
这本书出版以后,立马断销了,市场反应相当的好,读者只当作虚构故事来体验。他拿到了丰富的稿费,困难的处境一下子就走了出来。
一部分白人则认为他消费死去的妻子是不道德的行为,遭受了源源不绝的谩骂声,可是他丝毫不在意,对于他来说,钱到手就已经达到目的了。其他的恶意评价,他可不在乎。
白人的团体非常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于是找了代表律师向高等法院上诉。可是案件已经判了他无罪,就不可能以同样的罪名起诉他。然而法院却出了新的判决令,要求他赔偿妻子家属的经济损失费用,就这样他的稿费就赔完了。
之后他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他又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这一次他再也无法从特殊渠道获取金钱,他跑去酒吧喝酒,喝醉了与别人大打出手,双方都有损伤,但是他却被法院判了20年有期徒刑,兜兜转转之间他还是坐牢了。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向外界求助,也没有找律师辩护,他默默承受了这一切。
马拉尼杀妻案瞬间成了一个世纪大案,是一个司法制度的转折点,给后人留了不少的启示。陪审团的临时制度更改成了常规现象,不能由白人统治,必须一半黑人一半白人,当被告是黑人的时候,更不应该出现白人。
不过马拉尼杀妻案的后遗症似乎很明显还在扩散。
劳德曼警官在案件结束以后被停职调查,他涉嫌歧视黑人是无容置疑的,证据造假这一方面检控署怎么也找不到证据,只是起诉他滥用职权,违反了警务人员职业操守等罪名。他入狱了。
证物房的公职人员全部被撤职查办,换了一批新人。
马拉尼参加运动会的赛事录像全部下架,不允许观看。他入狱之前成立的黑人基金会以及建立的教会学校全部停止。所以他始终没有为黑人做过一点事,哪怕是善事,他也来不及做。
关于杀妻案的讨论则越来越多,有人认为他已经通过写一本书来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也有人说这永远是一个谜题,没有人知道答案。无数的人将这个案件写成了侦探题材,其中就包括侦探漫画、悬疑作品还有影视作品。逐渐的,在题材影视化的时代,人们逐渐忘记了所谓的题材本来就是取自真实案件,但是他们看多了,接触多了类似的题材自然也就变得麻木不已。有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外界一直在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为他们构造了一个压根就不存在的假象,他们却懵然不知,还以为眼前所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
黑泽明拿到了丰厚的律师费用,他的生活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他终于可以随心所欲购买市面上价格贵得离谱的书籍;果酱、咖啡、黄油、培根、红酒他一下子就买了不少囤积在家里。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给女儿买了一条蕾丝边的裙子,女儿很喜欢,扑在他的怀里,眨着大眼睛问着:为什么你一下子变得富有起来。
他的目光刚好与妻子对上了,他笑了笑回答着:因为我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呢。
一个梦幻的律师团队也成了法律界的神话故事,外界称他们是最佳组合,凑齐了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却打赢了一场几乎没有任何赢面的官司。而马克·阿瑟就特别受人关注,很多人都认为,他决定了案件的最终走向,是律师团队里的灵魂人物,之后他在法律界开始声名大噪,找他打官司的人就越来越多。
他的风头可以说是一时无两,但是在风光的背后有人已经忘记他最初只是一个警察卧底,无缘无故就混到律师的阶层。这着实让人想不透,尤其是黑泽明,他算是看着阿瑟堕落至死,又看着他东山再起,成了法律界的榜样。
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将手里的杂志—采访了阿瑟的页面撕了下来。
她从后面环抱着他:为什么要撕烂杂志呢?它是无辜的。
他冷冷地说着:我想,我们以后最好还是不要合作。
她不以为然地说着:你们不会永远是敌人也不会永远是朋友。别太固执了。
海伦接到詹斯的邀请,到了他的独栋公寓里,室内的火炉正暖和着,两人面对面的坐着。
他在装模作样地阅读报纸,她生着闷气,他头也不抬:怎么了?
“我本来还想着向法院申请上诉,重新起诉他,结果失败;但是一转眼,他就被控故意伤人?还判了15年有期徒刑。”她的眼睛瞪得老大了。“上诉失败是预料之中。检控方的确被警方的采证给误导了。现在不也挺好,谋杀罪告不了他,但是他却栽在伤人的罪名上。”他折好报纸,藏在衣袖里。
“他的确栽在法院的手里。但是被控伤人判15年是我没有想到的。哪怕我是新人……好吧,我的确是新手律师,但是我也知道不应该判那么重!”
他乐得不行,摊开双手反问:他被抓你不高兴,他没有被抓你也不高兴?有的时候我还真的觉得女人很难捉摸。
她绷着一张脸:我要的是公平的审讯,公平的对待!
他却丝毫不在乎:这件事他做得太过分了。本来无罪释放就算了,他非要写那本书,惹恼了一帮人,他注定要倒霉!
她反问了一句:现在究竟是谁在操控法律?他摇了摇头:你猜不到的。
Hesaid,"Thisisthebloodofthecovenant,whichGodhascommandedyoutokeep."
Inthesameway,hesprinkledwiththebloodboththetabernacleandeverythingusedinitsceremonies.
Infact,thelawrequiresthatnearlyeverythingbecleansedwithblood,andwithoutthesheddingofblood
thereisnoforgiveness.
这血就是神与你们立约的凭据。他又照样把血洒在帐幕,和各样器皿上。
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希伯来书》第九章第20-22小节。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9_159228/c2093024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