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鸦片战争新传 > 第二十节 吴淞口强攻 1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上节说到穿越众们靠偷袭拿下了两条英国的三等战列舰,接下来就面对一部分跑岸上去休息的英军,和原驻扎在吴淞口的英军的抵抗,由于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大伙就退到了岸上火力的射程以外进行休整,同时进行侦察,弄清楚这岸上的英军布防。

    随着赵亮的介绍,在边上听的人也慢慢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等天大亮,大伙发现这吴淞口的海岸线与舟山时的情况差不多,此时虽然是涨潮时间,但将近两公里宽的吴淞口江面,深水处也就是可以航行的航道,还不到300多米宽的,而两边露出水面的滩涂上,则密布着芦苇和各种蒲草,不远处,大少砂滩到处都是,此时的地形,与后世的地图上的海岸线最起码差了近5公里多!

    大家想想也是,在后世,这里普遍都已经被围了成堤岸,哪还有现在一望无际的海滩?

    而岸上,一个孤零零的小镇或者说是小村落就耸立在吴淞口北岸的边上,这小村落就是这吴淞镇了,看上去不过四五百户人家;在村落前面不远靠近堤岸处,一个挺大的炮台就坐落在那里,不过在望远镜里发现,炮台周围是一片战争以后的破败景象,每个垛口都不象样子了,除此之外,就是一溜的土墙竖立在大堤上,上面还依稀可以看到象城垛一样的结构,从吴淞镇沿着堤岸一直往北,竟然有个5、6公里远,上面隔个不远处就是一个土炮台,一直到远远的宝山县城,都被这土城各包围着。

    而这吴淞口南岸,就是后世的高桥地区,一个圆型的砖炮台还耸立在那里,结构基本上完整,看样子,战斗并不激烈!不过现在上面已经发现不了什么东西,一个活物都没有,靠近堤岸处,同样围着一圈土城,两边土城下面堤岸前,都被密密的竖立着好几排木桩,这工程量绝对少不了!大伙在船上,看着眼前的一切,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而在吴淞口向内不远处的江面处,大家又发现了新的情况,只见那里围着数量不少的沙船,岸上就是一个石头建的码头!岸上有一个不大的有石头建造的炮台!现在那上面可以看到有不少穿着红衣服的英军人员在忙碌着!

    在码头处,边上还停着几艘西洋战舰,看到这样的情况,李海龙和赵亮他们又把到过岸上的俘虏给提了过来,对着岸上的建筑,一个个地询问起来,几个搞测量的就在边上,把了解到的情况给记录在缴获的地图上,随着情况的深入了解,一群穿越众们也终于知道了眼前的一切和历史的发展真相:

    说到吴淞口之战,大部分人都从电影或者是各种资料里看到过,但那都是历史记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现在听这亲身参加这战争的英军人员介绍,大家顿时都有了兴趣,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说的?

    原来,英军是在1842年6月16日,发起了这吴淞口之战,(这时边上有人小声地插话,我那时还在造房子呢!这立即被人给制止了),几个英军俘虏到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还在继续着他们的交代:这天天气不错,风向也适合帆船的行动,英军就决定进攻这吴淞炮台,当时,英军在这里也就只有6艘火轮船和8艘炮艇,加上10多艘运输船,兵力并不富有,加上陆军的增援还没有到,因此打的比较吃力。

    不过这清军实在不怎么的,英军的军舰就横在炮台前,下了锚,固定了船以后进行炮击,双方的炮战一直打到中午,各有损失,但英军连死带伤的也不过十多人,船不过是被打破了些船板,受伤不大。

    后来,发现岸上有清朝大官的行仗,从宝山县城往吴淞炮台方向过来过来,英**舰立即开炮打过去,也不知是不是打到了人,反正这下清朝人全部逃掉了,弄得英军是高兴了半天,立即派陆战队登陆抢占炮台,上了岸,发现炮台处已经没有多少清朝士兵了!大部分都已经逃走了,弄得英军想抓俘虏都没有机会!

    不过留下来的几十个清军士兵都很勇敢,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将军带领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后这些清军全部阵亡,英军才占领了这东西几个炮台,然后一路追过去,这宝山县城已经成了空城,根本没有进行战斗就取得了县城。

    后来炮台上的大炮都被英军给缴到船上去了,刚才那阵炮,可能是英军在匆忙中又把炮给搬到炮台上来用!

    大家在边上听了,发现情况和历史上的记录差别不大,可能就是细节上有点差异,但这不影响总体的印象,大家也知道,这战到最后的清军都是抗英英勇江南水兵提督陈化成,时年已经六十七岁高龄,在后世还有他的纪念碑呢!

    不过现在这些都是发生在十多天的事,等下要是打上这吴淞口,大家还可以亲眼看看这吴淞抗战的残留场景,不用老是听或者看什么历史记载上的那些,这对大家都很有吸引力!

    为了增加大家的印象,陈志强参谋长又详细地把历史记载对照着说了一遍当时吴淞口的防务情况:第一道防线,以吴淞口两岸炮台为骨干,北至石洞口,南至衣周塘,由水陆军约四千重兵防守,其中宝山县城驻有防兵两千名,县城西北的小沙背有防兵七百名。

    吴淞要塞有东、西两座炮台。东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道光初年曾经修缮并建造营房。东炮台由川沙营参将崔吉瑞等督带一千余人驻防。东炮台虽年久失修,可炮位和护墙尚可利用,并在开战前已加固了炮位。西炮台由老将陈化成带领,当时新筑土堡二十六个,安装大炮一百四十多门,从宝山县城东门起,直至蕴藻浜口长十里的岸线上,一共安置了一百多门大炮,最大的炮重八千斤。在蕴藻浜北岸的江堤上,也安置了十门大炮的一个炮台,防止英军舰趁隙进黄浦江。

    第二道防线在东沟口和沈家滩一带,由扬州营参将继伦负责,游击封耀祖统率,兵力约四百人,配有小炮小船。此防线主要为阻止英舰南进上海县城和吴淞江新旧水道。

    而第三道防线是在上海县城,南门、北门城楼共有大小炮十门,兵员三百人,另外在青龙镇、黄渡一带,有炮十门,兵力一百人,主要防备和阻截英军沿吴淞江进犯松江和苏州。

    随后大家又问起这英国三等战列舰的事来,这几个俘虏到也爽快,把里面的情况说了个明白:至于这两艘三等战列舰,却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原本这两条船是跟着送支援人员过来,扬子江里的情况复杂,拖带的轮船不够用,而外面的后路还是需要保护的,因此被安排在外面转悠,但香港和厦门那里实在没什么引得起他们的兴趣,他们这一路就跑到了吴淞口来,又阴差阳错地被舟山自卫团给偷袭了!

    然后,又了解到那一溜停在码头处的船只,大部分都是被扣留的清朝商船,几条军舰是分别控制各河口的英**舰,其中有一条是装备28门炮的“北极星”号,主要负责这吴淞口的控制;其它几条是晚上过来宿营的,现在也被堵在码头处!具体的就不清楚了,知道的人现在都在码头那里,等自卫团自己去抓来了再问…

    里面还停有两艘法国人的军舰,一条是大型驱逐舰“埃里戈纳”号,配炮50门,由海军上校士思利指挥,舰长则济勒,原本是想跟着英军进扬子江,因军舰太大,英军自己都忙不过来,因此没有跟进,现在就停在码头处,还有一艘小型护卫舰“水神”号;

    这些情况,陈志强参谋长早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所以现在发现自己的到来,还没有改变到更多的历史事件,因此大家的信心是更足了!

    不过光有决心还不够,这打仗可不是好玩的,下面大家根据情况,这侦察还是需要的,既然暗的不行,那就明地上,反正也不怕对方,当然,安全还是要注意的!

    而英军“伯劳西伯”号轮船上的舰长、官名为大英暂理吴淞口扬子江口等处河面水师副将的荷杰,此时在吴淞口的码头处正急的要命呢!自己的军舰被人家抢了,可连敌人是哪的都没弄清楚,要说这大清的吧,现在可是被打的连还手的力量都没有了,要不,总司令怎么敢领着部队深入内河去?

    要不是大清的,这附近又有哪个势力有这样大?现在眼见着对方是不肯罢休,接下来肯定要攻打这吴淞口了!这事情就严重了,要是这吴淞口一丢,那总司令他们的后路不就被断了?

    看着自己就那么几条船,再看看对方那里,船只不少,再加上又被抢去的那两条战列舰,自己的力量实在不够,几个军官一商量,决定一边抓几个商人过来问问,看看大家是不是知道这外面来的是哪方神仙?一边往扬子江里送信求救;同时自己这边做好防卫工作,坚持到总司令的支援部队回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第二十一节吴淞口强攻2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_15029/c44704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