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二十三节吴淞口强攻4
话说侦察人员赶回来后,立即把一路上侦察到的情况做了汇报:由于自卫团的突然出现,这吴淞口的英国守军现在是紧张地修补着大清遗留下来的防守工事,自然是漏洞百出,再加上人员不多,只能够收缩进行重点防御,因此,整个堤岸上,可以说到处都是登陆点!
李海龙、赵亮、陶雪明、陈志强等几位领导,一边看着后世的地图,一边对照着侦察来的当时地形图,几个人一边商量着一边发着感慨,这后世的地图是太先进了,是先进了没办法用啊!那侦察来的简单地形图上,那些小港小河,这后世的地图上哪还见得到踪迹?而后世那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现在不是河流就是村庄或者是田野…
对此,赵亮是最有感触了,在舟山时,他就吃过这苦头,还被逼的搞了沙模,现在到了吴淞口,发现还是老问题!现在再做沙模是来不及了,这就苦了那些搞测绘的人,还得重新拓出底图,然后再在上面增加侦察来的河流、道路、村庄的位置和方向…
李海龙几个现在也不等这新图完全搞好,对他们来说,有图当然好,不过没有图也一样,当面之敌实在不算什么,武器不在一个档次上,战术更不用说,现在英军作战还在排着队,等着挨个被“枪毙”呢!就这样的战术,再加上火药枪的精度,自己的人除非是实在太倒霉了,才可能被那些用火药枪的英军给伤到!
面对这样的古代军队,只要等涨潮以后,船可以接近到堤岸处,这样自卫团就可以四处出击,也不用去硬碰那英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好的火力点---炮台!如此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牺牲和伤亡!
得到这样的情报,几位领导很快就拟订了进攻的方案!目标:全歼吴淞与长江口之英军。行动分配:海上作详动,一是提供火力掩护,防止吴淞口的英军分兵,二是防止英军乘船逃脱!而登陆部队分成两支,分左右进行迂回合击,首先拿下防守人数不多的宝山县城,然后从后面发起进攻,把英军赶下海去!
因此,实在是没啥好讨论的,现在他们讨论的是这战后怎么安排:根据侦察来的消息,这宝山县城和吴淞小镇、还有码头区和老炮台这里共四个地方被英军作为重点防守的地方,都驻扎了数目不等的英军,一战下来,这些地方自己肯定是要占领的,不过看看地图,这点地方实在是太小了!
大家热热闹闹地赶过来,怎么会看上这巴掌大的一块地?难道也学这英军一样,守着这吴淞口和长江口,然后当个土匪收点过路钱?显然这不在大家的考虑之列,但内地没有英军,有什么名义可以进兵过去占领与不和清朝官府过早接触呢?这才是现在大家在冥思苦想的地方!
如果英军逃向内陆,那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到时除了跟踪追击之外,还可以发动当地的民众,这样还可以扩大自卫团的影响!但现在显然,这些英军可没有这样的打算,而是抱定了吴淞口与自卫团决一死战!
对照着越来越详细的当地地图,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来,看看怎么才能让这些英国人配合自己的行动,看到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那陶雪明有点气馁地抱怨道:
“现在的上海又不是后世的上海,要啥没啥的,到时候还不是要我们从白地起家造起来?那化钱姥姥去了!我看大家也不用多想了,就把这英国佬消灭了,咱们也不用占这破地方,回舟山浙江好好发展去!到时候再打回来就是了…”
大家听了他的抱怨,也是苦笑的多,道理这陈参谋长说的够明白了:现在不乘这个机会占领上海,以后再要来发展,困难要更多!现在地方上一般的清朝官员早被吓跑了,他们就是想回来,还得看看这英国佬的脸色呢!什么叫借势?现在这就叫借势!
而此时,老百姓对官府也是最绝望的时候,没见那上海县城里的老百姓们,竟然把逃跑的县衙都各捣毁了?这就是民声!也是自卫团乘机插入的最好时机!
再加上上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间地点,控制着长江和钱塘江两江的出口,只要控制了这里,这清朝那是被捆住了双手,没有了那西方人的参与,这清朝还怎么发展?还怎么与穿越众们进行抗衡?早晚得乖乖交出这江山来!
后来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英国佬听自己摆布的,大家就一个字了,那就“打”吧!打到哪算哪,这不是还有那一大帮英军在长江里等着吗?到时可看这些英国佬是不是可以让自己满意的!
于是,作战计划很快拟订了出来,一共八个字:分头夹攻,逐个击破!
然后分头安排了人手,其实也就是在场的几位,一主海上攻防,那是李海龙负责,赵亮和陶雪明负责岸上的进攻,而陈参谋长,则是负责协调好两支部队的联系和支援,再加上和法国人的联系工作。
计划拟订以后,任务就被分派了下去,各部队立即做了战前动员,李海龙负责海上的战事,赵亮带领自卫团本部,做好上岸作战的准备工作!
自卫团在摩拳擦掌,那英军也没有闲着,现在最空闲的是那些法国人,不过现在他们的心情到是比两边的人更急,要看的战争到现在还没有打起来,闲的无聊,自然也就有人开始猜测起战争的结果来,哪一方会失败?哪一方会胜利,或者是两败具伤,又或者是就这样一直双方对持…
要说这法国佬现在怎么会出现在上海吴淞口,这就要从头说起了,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这法国与中国的贸易,当时每年都不超过两艘船的,但是隔海的英国在中国这边的行动,让法国人感到自己在东方落后了脚步,因此在1841年4月28日派遣远东问题专家真盛意(duboisdejancigny)为国王特使,前往中国及附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海军部也派出一艘大型驱逐舰“埃里戈纳”号装备46门炮,由海军上校士思利指挥,舰长是则济勒,又派了一艘小型护卫舰“水神”号负责护送;1841年12月7日抵达澳门,在1842年3月13日到达广州。
后应外交部的要求,海军部又派出护卫舰“宠妃”号,由海军少校巴日(théogènefran?oispage)指挥,该船在完成考察波斯湾和阿拉伯湾的任务后,也赶往中国海域,协助真盛意完成使命。
到中国后,真盛意和指挥士思利各行其是,都想做法国在中国的急先锋,因此两人之间的矛盾很大,又互不够通,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埃里戈纳”号的指挥士思利2月初在广州与清朝官员会谈后,即于4月21日驾舰尾随英军北上,7月抵达吴淞口,因船太大,不能驶入扬子江,便投书苏淞太道,要求会见,并为其提供船只,但这些都被上海道婉拒,这样法国人一直在吴淞口转悠,想找机会跟上英**舰,进入长江。
后英国人在长江方面的战争消息,急坏了等待在吴淞口的法国人,8月13日,士思利不顾清朝方面的劝阻,强占沙船,带上20余名官兵溯江而上,于26日抵达南京,并出席了29日的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仪式。9月4日才顺扬子江南下,12日乘坐停在吴淞口外的“埃里戈纳”号前往马尼拉。真盛意也不甘落后于他的同伴。他在广州与清朝官员会谈后,于4月4日离开广州回澳门。
由于真盛意与指挥士思利存在矛盾,他一直到7月17日才乘坐巴日船长指挥的“宠妃”号北上跟踪英军。由于路上遇上大风,“宠妃”号于8月23日方抵达吴淞口外,等真盛意一行转乘舢板船赶到南京时已是9月17日,现在因为渔民们的穿越,法国人再也没有机会进入长江,所以,书中就出现了上述的情况。
而现在在吴淞口码头处的就是这“埃里戈纳”号,上面除了指挥海军上校士思利外,当然还有舰长则济勒,他们虽然商量好了不参和这场战争,但侵略者的本性还是让他们蠢蠢欲动,看到英国人现在是如临大敌,他们自然也是仔细地观察着敢撩虎须的自卫团一行,在高高的了望台上,那则济勒放下使自己手酸的单筒望远镜,转过头有点奇怪地对身边同样在观察着的指挥士思利说道:
“亲爱的上校!你有没有发现这外来的一帮势力的船只?真够奇怪的,那么矮的船帮,那么小的吨位,怎么敢就这样与这该死的英国佬为敌的?”
“哦!亲爱的舰长先生!这可是在神秘的东方,什么都可能发生!”
“啊哈!上校先生,我可是真心地求教,谁都知道你可是个中国通啊!要不,那国王特使也不会对你尊敬有加啊!连我们这次行动他也不敢多说几句的!我们现在可是抢了先,坏就坏在这可狠的英国佬,竟然不让我们跟进这扬子江的,现在也不知道这战争情况到底如何…”
“亲爱的舰长先生!怎么你心急了?你没发觉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为此,我现在到是要感谢那英军司令,没有让我们跟着他们进这扬子江的!”
“更好的机会?什么意思…”
那海军上校士思利有点得意地用头点点那外面停靠着的自卫团战船,然后也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
“舰长先生,你看看这外面,没感觉到这些你认为有点奇怪的船,能够让你看到更新奇的事情吗?你在清朝廷的军队里,可看到过这样的船只?我刚才注意观察过,那些船的行动方式很特别,他们的船上没有风帆,也见不到划桨的,但行动的速度不慢,我想他们用的推进方式,很可能就是我们西方还在争论不休的水下推进器!”
那则济勒一听,有点不可思义起来:
“这怎么可能?就这落后的大清,有这样的技术吗?就是在我们西方,这还是刚刚在试验呢!难道这些人早已经有了这样的技术…哦!我的上帝!如果真是这样,那眼前的英国佬可是有苦吃了!”
那则济勒一边说一边还不停地思考着,没等前面的话说完,他突然有点激动起来:
“哦!上帝啊!要是这些都象上校你说的!那我们不是可以和他们接触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搞清楚这方面的技术,这要是拿到我们那里去…上校!我们发财了!我们可是要发大财了…”
那士思利明显和这激动的则济勒有点不同:
“亲爱的舰长先生!我看你好象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行动目标!我们到东方世界来干什么?难道是来当商人的吗?”
那则济勒被这上校这样一说,赶快换了副面孔,好象是一副受教的样子:
“是!是!上校先生!我是有点激动!”
不过一转身,这则济勒明显是有点不鸟这上校先生,嘴角扯了扯,还白了下眼!好象是这上校在断自己的财路…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第二十四节吴淞口强攻5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_15029/c447040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