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鸦片战争新传 > 第四十二节 天佑大清?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四十二节天佑大清?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人了!这巫道台一边扶着把手坐下,一边大口呼吸着空气,然后不忘记追问道:

    “你这消息确实?!”

    师爷一见自己的老爷这样激动,赶紧过来扶着那巫道台坐下,见大人有点回过神来,才回答道:

    “老爷!这消息绝对确实!而且奴才还打听到了这舟山自卫团的头目!”

    那巫道台兴奋地一拍台子,高兴地大叫了声:“好!”

    然后夸奖道:

    “这次你办事不错!明天到管家那里去领赏,那头目的姓名籍贯是?”

    “谢老爷!谢老爷!老爷:你看,这上面我都给记着!”

    那师爷在台子上的资料里找出几张纸张来,只见上面写满了字,那师爷把纸张交给巫道台后,接着介绍道:

    “老爷!据奴才得来的消息,那舟山自卫团成立的时间不长,那个自卫团团总叫黄得强,是慈溪的一个商人,因为到东洋做生意,在回来的路上被洋夷给抢了货和船,为了报仇,就联络了一个叫郁志文的宁波商人,两人出钱招徕了许多渔民和当地的乡民,就搞成了这个舟山自卫团的!而且,他们招徕的人里面,听说还有很多才能感山上下来的世外高人,带了很多新奇的物事,就象刚才说到过的那种船,还有什么到了晚上可以大放光明的物件,还有可以在里面把人的声音放出来的箱子。。。反正都是大家见都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到过的东西!”

    巫道台一边仔细听着师爷的汇报,一边不时地看看手里的资料,两只小眼睛来来回回地转着,也不知他在想些啥的?

    看到自己的老爷在想问题,师爷把重要的消息说完后,立即稍稍地向后站着,不敢再打扰老爷。

    巫道台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师爷一见,知道自己的老爷有了决断,立即哈着腰,俯身上去,静静地听自己老爷的吩呼:

    “师爷啊!等下立即派人,要把这舟山自卫团领头两人的家底都给我去查清楚了!不过不能暴露咱的身份,在这多事之秋,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也要做到有备无患!明天呢你把了解情况的那几个舟山的商人,都给老爷我请过来,老爷要亲自了解清楚,不过,也要悄悄地干!不能让其他人发觉!”

    “明白!老爷!”

    巫道台看了眼师爷,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再一指东北方向:

    “再有,要多派些人,给我盯紧些那边的动静,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立即把消息传过来!”

    交代完认为重要的问题,那巫道台摇了摇那昏涨的脑袋,自言自语起来:“哎!都不省心啊!”

    那师爷见巫道台没有什么其它的吩呼,赶紧追问了一声:

    “老爷?!还有什么吩呼的,奴才好去办…”

    “下去吧!记得要利索点!”

    “是!是!奴才立即就去派人!”

    等师爷出门办事去后,巫道台晃着自己手里的几页资料,扶着发涨的脑袋,又回到了书桌边,这时,几个下人悄悄地走了进来,递毛巾的,摇扇子的,换茶水的都一齐开始服务起来,巫道台一边惬意地享受着这一切,一边感叹道:还是在家好啊!

    再想想现在的战事,作为主管军事的首要,他明白自己这次要是应对如果不合朝廷的方向,那头上的乌纱帽是肯定保不住了,但朝廷的风向实在是琢磨不定,一会儿要打,一会儿要和,实在是难啊!不过,作为官场上的老手,他明白自己的手上一定要有力量,到时候才能够立于不败自地,现在,这舟山自卫团就好象是突然冒出来保他前途的一样,他实在舍不得放手!尤其两手空空,不如放手一博吧。。。

    想到这里,他接过丫头递上的水烟,“咕噜噜”“咕噜噜”地猛吸了一袋,然后挥挥手,把待在一边服侍的下人赶出了书房,继续研究起堆在书桌上的资料汇报来。。。

    这个令人头痛的消息同样困扰着浙江巡怃刘韵珂,(刘韵珂(1792―1864),字玉坡,号荷樵,又号廉访,山东汶上人,鸦片战争时任浙江巡抚。与林则徐关系密切,是在战争初期与林则徐等一样坚决主战的高级官员之一。后曾仕至闽浙总督。)

    不少人(包括现代某些学者)普遍认为刘韵珂在鸦片战争中是主和派人物,事实上,在战争初期,刘韵珂是个彻头彻尾,与林则徐立场完全一致的主战派;后来,因为好友颜伯焘在

    在战场上步步失利,认清了形势后,思想才有所转变,但是,在行动上一直还保持着对英军的积极接触,譬如派人员监视英军的动向,组织团练乡勇等,不过这些都因为没有什么战绩,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道光二十年也即公元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于是年6月发动了著名的鸦片战争。在林则徐等率广东兵民的积极合力防御下,英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便按原定侵略步骤,北上进犯。7月初,英军攻厦门不下,遂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了定海。时任浙江巡抚的乌尔慕额因“事前既无准备,临事不合机宜”被革职,刘韵珂被朝廷调任。到任后,刘韵珂于宁波安抚难民,并在沿海巡防,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农历正月,新任闽浙总督颜伯焘赴任杭州后,提出了“定海一日不复,其为心腹之患”的主战言论。作为颜伯焘的密友,刘韵珂亦极力主张“必应寓剿于防,歼此丑类”。他俩联名奏请起用林则徐、邓廷祯等主战派人士。同时,刘韵珂亲赴浙江前线,与将士襄筹收复定海攻剿事宜,并“请添铸位,以资分布”,配合两江总督裕谦积极筹办浙江防务。

    现在,随着舟山自卫团对镇海招宝山炮台的包围和战术训练的开始,那炮声和枪声又不仅仅吸引了附近乡民们的眼睛。

    这样的响动自然也引起了浙江高层的注意,不管这场战争谁胜谁赢,到最后,肯定会有一大帮子的人的前途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受到影响,或升或降,甚至丢掉性命!作为浙江巡怃的刘韵珂,这样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时间被送到了他的桌子上。

    随着有着舟山自卫团的名字的报告不断地出现,刘巡怃从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引起多大的兴趣,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地方团练武装,能干些什么事?而且名声还不如已经被打压成盗匪的黑水党来的响亮,到现在的密切关注着自卫团的一举一动,实在是天翻地覆的改变,虽然实在不清楚那舟山到现在,是不是真被那舟山自卫团给占领着,但是所谓的无风不起浪,这传言肯定有它的出处!

    再看看这消息传的,什么在海上跑的飞快的船,那把夜晚照的如天明一般的神器,还有那连续不断可以自发的枪炮,这些….这些…真是闻所未闻!也不知是手下的想邀功还是乡民们的无知传言?

    这消息,让人烦啊..不过反过来一想,如果自卫团的力量真有这样大,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这英军很快就会被消灭,这不是天佑大清吗?

    然后还没等证实舟山地方的消息,一个更刺激的消息就传了过来,那驻守在镇海的英军受到这舟山自卫团的进攻!

    虽然大部分的官兵都没看好这自卫团的这场战斗,但是,有人在与英军打仗,那肯定有死伤,哪怕打死打伤一个英军,那也是军功!因此,那些官兵其它的不会干,对抢功劳的事却是再也不用别人去教的!那黑水党的经历早就让大家是心领神会了。

    下面的人可以这样干,但是刘韵珂却不能,看着自己的好友颜伯焘在被革职回家的路上派家人送给自己的密信,他的头实在是有点不好使了!

    看着身边的同道,不是对阵时死于战场,就是自杀殉国,或者是畏缩退避,然后被朝廷革职查办,甚至就是皇亲国戚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他明白,自己目前的位置也是摇摇欲坠,只要一个应对不妥,朝廷的庭仗随时就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而平时机权百变的幕僚们,现在也是一个个噤若寒蝉,谁都吃不准这朝廷的风向,这皇帝到底在想些什么?一会儿要打要杀,一会儿又要和谈,这让大家都不知如何的应付!

    要是真和谈了也好,那大家也就不用考虑什么海防之类的事了;到时候大不了给陪点钱了事,但现在这个关键的时期,要战要和,方向不明,不好行动啊!

    要是战,那么如果这舟山自卫团的运动消息上达天庭,而自己又没有在第一时间里给联系和招扶好,那失策的罪名自己可跑不了!但是,如果是和,而自己又主动去联系这自卫团,这狂开战端的罪名同样没得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_15029/c44704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