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暗夜狼嚎 > 一百三十八 暗访码头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日军军港码头,码头外虽然只有一条街道,但这的人流却一点不比锦城街面上的人少。本来,在日军没把它征用为军港之前,这里并没有这么多的人流。只是,在日军占领锦城后,这里被征用成了军港,按理也不应该这么热闹,但因为连年的战乱,穷人要找一份差事糊口也真不容易,而日军的军港随着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加,而日军自己又不去干些搬运的苦力活,需要找一些满州人做劳工,久而久之,这里便汇聚了许多在码头上找活干的穷人。

    另外,这军用码头还有个特殊性,因为锦城没有别处深水港,因此,出海或从海外归来的民用大船在别处无法进港,于是也在这里上下船,当然,这些船是事先在港口登记在册的,如果不在登记之内,这里是绝对不准靠岸的。而且,在这里上船的前,盘查的相当严格,没有船票是绝对进不了码头的。而下了船的的人,则是在日军两排端着刺刀人的士兵的特别仪仗队中间,被催促着走出码头。

    随着在码头上找活干的人增多,相应的,为这些干苦力活提供服务的小吃摊,小酒馆也应动而生,于是,这里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

    当然,能在码头上找到活干,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最初的时候,虽然日军需要大批劳工,但因锦城还不算日军的前沿阵地,因此,日军在这里的对满州人的政策还是温和些,一般不采用抓劳工的方式,雇佣的劳工都发工钱,而钱相对于当时能找的工作而言,这里的工钱还算高的,因此,来码头干活的人一日也比一日多起来。本来,开始的时候对劳工的盘查还相对较松,后来,人一多,日军招工的翻译官就开始挑肥拣瘦了。不仅要看起来强壮,而且还要求进码头干活,必须有当地政府发放的满州良民证,于是,在每天的早晨,就会有大批的劳工围在码头,举着良民证,争先恐后的往前挤,争取拿到一份工作。

    银龙之前也因要接一批贵重的进口药来过一次码头,正好看到劳工们拼命往前挤的情形,当时,他曾为这些人从内心里感到悲哀和不耻,难道这些人为了一口饭吃,就都甘心情愿地为日本人当亡国奴了吗?不过,后来,银龙也理解了这些穷苦人的行径。必竟,人的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都要饿死的人了,还要求他们有脸耻,有思想的话,未免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为此,银龙只能是无奈地叹口气。许多年以后,当银龙离开东北,在关内被人问及,东北的汉奸是不是特多时,银龙总会这么回答:“当局从来都没拿老百姓当国民来保护,还指望他们为当局献身,这公平吗?”

    铁拐李带着小三子来到码头时,已过了当天招劳工的时间,因此,码头前没找到工作的劳工大部分都散去,只有几个不死心的还扒着码头大门旁边的铁丝网朝里张望。很快就有两个日本兵端着长枪冲过来,对着朝里张望的劳工哇啦哇啦地大骂着:“再在这里看,死啦死啦的!”于是,几个劳工赶紧跑开,躲得远远的仍不死心地回头看着。

    铁拐李来到一个小酒馆跟前,说是小酒馆,其实也就是一张桌子四条长条凳,桌后摆着一只酒坛子,一个上了岁数的老者蹲在坛子边。当然,从远处就能知道这里是酒馆的标志是,在小茅屋前老者的身后一根碗口粗的木棍上,挂着一面写着酒字的破幌子。

    “老张头,来壶酒,不要兑水的!”

    听到这声音,老张头一怔,脸上带着愠色,眼皮也没抬一下:“俺家的酒,从不兑水,你要不放心,就请另找地方!”

    “哈哈哈,多日不见,还是没改这驴脾气吗!”铁拐李笑着说道,人也坐到了木凳上。

    “原来是你个老不死的,我说是谁敢这么说呢?怎么着,还没死呢?”张老头看到时是铁拐李时,忙站起身,因笑容而把本来就不太平滑的脸,挤成了道道的折皱。

    “托你的福,还健在。不过你不用担心,如果我见阎王了,你肯定第一个知道!”铁拐李笑道。

    “不会吧,我这岁数,你不会指望我替你收尸尽孝吧!”张老头也反唇相讥道。

    “那倒不至于,我是说,如果我见阎王了,我肯定第一个叫你去陪我做伴去!”

    “你…”老张头被铁拐李绕进去后,嘴皮子终于张不开,这也是之前两人每次斗嘴皮子的最后结局。

    哈哈哈,铁拐李又爽朗地笑出了声,此时,也只有在这种时候,铁拐李才会笑得这么开心,象个无知的孩子一样。

    “要不要进屋喝!”老张头拎着酒壶站在桌边,并未放下,向铁拐李问道。

    “就在这喝吧,外面还能晒太阳,你屋里阴冷阴冷的,比外边还冷。我已冻了一晚上,该晒会了!”铁拐李说的是实情,不过,他确实不想进屋还有另一层原因,因为坐在外面,抬眼就能看到留在码头大门口附近的小三子的情况。

    “是那股邪风又把你吹到这来了,自上次走后,差不多快大半年没来这了,怎么,这次又想做笔大的?”老张头见四下没人,上了一盘花生米后,凑近铁拐李,低声问道。

    “只是过来看看,最近这里有什么新情况吗?”

    “没什么大变化,如果说变化,就是来这找活的人更多了,里边的戒备更森严了。上次你们得手后,日军折腾了好长时间,这不是,现在铁丝网加高了,而且,在铁丝网里还用帆布又拉了道屏障,从外面无法直接看清里边的仓库了!”

    这一点,其实,铁拐李一到这,就注意到这情况了。这也正是他来找老张头再细了解一下情况的目的。本来,他和瘸哥说的时候,认为,从外面就能看清码头里边的动静,但现在却无法观察到了,因此,要想知道里边的情况,得另想的办法,而老张头,很可能就是能帮他想办法的人。

    “有什么办法能了解里边的情况?”铁拐李也一脸正经地问道。

    “只有等到里边的人出来,问一问了。进去的人倒是有几个我熟悉的,但这事,问多了怕别人多心,现在这年月,人心都在变,我也不敢保证别人会不会出去乱说,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小三子,对了,怎么没见他,没来?”

    “来了,在那边!”铁拐李朝码头大门方向努了努嘴。

    “嗯!最好是让小三子进去,既安全可靠,了解的也细致!”老张头低声说道。

    “我看门口查的很严,进去还要良民证什么的,进去怕不容易吧!”

    “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负责招劳工的事,日本人早不管了,是由翻译官直接管。而翻译官现在把这事托给了他的一个远房亲戚,这里都叫他张二狗子,是我的一个远房侄子。这人之前在这也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常来我这赊酒喝。当然,最近他从不赊帐了,因为他得了这个肥差后,找活的人都得给他分些成,不然,就别想进去干活。你看那边那几个,都是新来的,不知道内情,在这门口蹲了好多天了,也没找到过活干。这小子总还会给我个面子,我让他帮忙,小三子进去应该不难。”

    “哦,今天看来是进不去了,那明天我想法让小三子进去看看。”铁拐李这才喝了口酒后,把壶中剩下酒倒进自己的酒葫芦里。

    老张头接过酒葫芦:“别这么可怜兮兮的,好象我多抠门似的!”

    老张头边说边往酒葫芦灌酒,不一会就灌得满满的。

    铁拐李笑笑,也没说谢。只是说了声,我晚上让小三子换身衣服过来,提着酒葫芦就离开。

    和去别买酒馆不同,来这里喝酒,铁拐李是从不付钱的,即使他要付,相信老张头也不会收。因为某种意义上说,老张头也算是铁拐李的同伙。最后一次,铁拐李和小三摸进码头,杀了两个日本哨兵后,每人抱了两大箱子回来,打开一看,却原来只是些军用罐头食品。铁拐李他们带了几盒在身上,其余的都扔给老张头了。而老张头因这东西不能让日本人发现,就把它藏起来慢慢地吃,吃到现在快半年了还没吃完呢。当然,之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只是,这次因为杀了日本兵,铁拐李师徒俩连夜就离开了,这一去也就是半年多时间。

    在发生有人进入日军的仓库,而且还杀死了两个日军哨兵后,日军也挨家挨户做过搜查,但没发现什么线索,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不过,从此,日军的戒备却更回森严,而且还加了遮挡外面能看清里面的围挡。

    也正是因为和老张头这种特殊的关系,所以,铁拐李就把安排小三子进码头的事,全托付给了老张头。不过,铁拐李还是有一层担心,就是万一明天岗村运送军火的军车来了,小三子不能及时出来该怎么办?

    这天晚上,小三子换了身粗布衣服,在老张头的酒辅里帮忙打下手。

    “哈,老张头的生意做大发了,还找了个伙计来。”陆续有走进来喝酒的劳工跟老张头打着招呼。

    “要是真那样就好了,这是我一远房亲戚,多少年不走动了。爹妈都死了,来投靠我,说要我帮忙找活干。还是个孩子,活也难找,没办法先在我这里帮个忙罢了,又多一张口吃饭,我这还正发愁呢!”老张头一脸的愁容道。

    “让他去码头上干活啊!”

    “对啊对啊。这不是现成的活吗,你又和二狗子认识,跟他说一声,不会有问题的。”有人也附和道。

    “我是担心,这孩子干不动力气活,累坏了。”老张头答道。

    “这你放心,有我们哥几个在,不会让他累坏的。再说了,谁那么往死里干啊,瞅日本兵不注意,我们也一样偷懒的!”

    “嗯,我怎么忘了你们这一层,有你们在,那我就放心了。等会我跟二狗子说说。对了,怎么没见他过来喝酒呢?”老张头这才消了些愁容。

    “不用着急,他过会准来。今天我们都领了工钱,他还得来收他那一成的担保费,他是不会落(读la,意忘记)空的!”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_15371/c45362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