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议荆北魏士相争(6/6求追)

  司马懿、陈群和刘晔先一步到来,见曹丕面有愠色,不知曹丕又在为何事而发怒,各自静立不语。
  等了半个时辰。
  七十七高龄的贾诩这才姗姗来迟。
  如此高龄,贾诩的精神依旧饱满。
  显然平日里的修生养性不焦不虑,让贾诩的寿命变得悠长。
  只是车到大殿前,贾诩的双眸瞬间由炯炯有神变得浑浊,仿佛得了老花眼似的。
  连下车走路都要长子贾穆搀扶。
  见到贾诩这副模样,曹丕的愠色又消失了。
  忍了片刻,曹丕改口道:“贾太尉,今日召你来是有一事相问。”
  “朕有意为平原王选妃,河内大族虞氏女,颇为贤惠,当为良配。”
  司马懿、陈群和刘晔纷纷惊愕的看向曹丕。
  大清早的召我四人来,就为了给平原王曹叡选妃?
  陛下你是觉得我等闲来无事好消遣吗?
  贾诩却是不惊不讶,颤颤巍巍地道:“陛下圣明!”
  “平原王乃人中龙凤,也是时候选妃了。”
  “老臣也认为,河内大族虞氏女,颇为贤惠,可为平原王良配。”
  这老狐狸。
  司马懿、陈群和刘晔纷纷冒出一个词。
  什么贤惠?
  你知道虞氏女年庚几何、相貌品行如何吗?
  真就陛下敢说,你就敢附和?
  曹丕哈哈大笑:“太尉言之有理!”
  “朕跟仲达等人还有些政务要商讨,就不叨扰太尉了。”
  “贾都尉,送太尉回府,好生照料。”
  贾穆虽然脸色不变,但内心早已翻江倒浪。
  什么情况?
  这种事需要遣黄门相召吗?
  贾诩却是拜谢皇恩,然后扯了扯贾穆的衣袖,颤颤巍巍的离开大殿。
  直到上了马车,贾诩的双眸才恢复精光,身体也不抖了。
  贾穆惊愕的看着变脸的贾诩:“阿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诩目光炯炯:“别多问,反正不是好事;有时候,知道少一点,能长寿。”
  “速速回府。”
  大殿内。
  曹丕的脸色再次恢复了愠色,沉声道:“想必你们很奇怪,为什么朕召太尉来只问平原王选妃一事。”
  “现状,朕就告诉你们:荆州的关羽,举兵北伐了!”
  “江东的孙权小儿,朕太高看他了。”
  “江夏郡都被关羽抢了,他居然在建业当缩头乌龟!”
  “甚至还抓了一大批伪造祥瑞的方术士,将这些方术士以妖言惑众之名坑杀了。”
  “如今关羽在襄阳举兵,号称十万之众誓取洛阳。”
  “贼子欺朕太甚!”
  司马懿、陈群和刘晔纷纷面色一变。
  刘晔更是暗暗惊叹:怪不得陛下刚才忽然扯平原王选妃,这是怕打击了太尉。
  若太尉因为这消息而病重,那就得不偿失了。
  刘晔多多少少有些以己度人了。
  贾诩、司马懿、陈群和刘晔四人,贾诩活了七十七,司马懿活了七十三、陈群活了八十四。
  也就刘晔最短命,只活了五十五。
  方才不明白贾诩和曹丕的反应,曹丕这一说,司马懿和陈群瞬间明了。
  别看贾诩似乎时日无多,全都是装的!
  暗暗佩服贾诩的同时,司马懿也猜到了孙权的想法:“陛下,孙权此人胆怯如鼠,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躲回鼠洞中。”
  “定然是见关羽军力强劲,自知难以为敌;因此选择放弃江夏郡,向刘备示好。”
  “刘备又一向对孙权以拉拢为主,甚至不惜违背汉家祖训,封孙权为王。”
  “只是我认为:此计虽然未竞全功,却也让孙权对刘备多了仇恨。”
  “故而我认为,孙权不会如去年一般,再在江东举兵响应刘备。”
  “即便响应了,也不会尽心尽力。”
  “刘备在雍凉频频用兵,师老兵疲,又缺少粮草,也很难再举兵响应关羽。”
  “关羽孤军北伐,必不能长久。”
  “只需令荆北诸将严守城池关隘,待其粮尽自然退去。”
  司马懿将当前局势仔细复盘,并未因此而感到恐慌。
  大魏兵多将广,就是最大的优势。
  车轮战又如何?
  雍凉争夺时,荆北的兵马可没什么大的消耗。
  曹丕不甘心:“又要守?今年关羽打,明年刘备打,后年关羽又打。”
  “如此反复,大魏如何能休战养民?”
  司马懿沉声道:“陛下,关羽和刘备善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陛下若是执意跟刘备军争,以众敌寡胜了显不出本事,败了又折损君威。”
  “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陛下可还记得,昔日袁绍是如何被先帝击败的?”
  曹丕沉默。
  作为既得利益的一方,曹丕自然知道袁绍是怎么败的。
  若不是袁绍执意要南征,就不会在官渡被击败。
  只要休战养民就能稳赢的局,硬是让曹操完成了逆袭。
  “关羽也非愚者,明知我等只需固守就能稳赢,他为什么还要北伐?”
  “更何况,久守必失。”
  “仲达,不可不谨慎啊。”
  刘晔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曹丕沉寂的心再次被撩拨:“子扬之言,也不无道理。”
  “大将军曹仁,性急易怒,倘若中了关羽诡计而我等又疏于应对,也容易酿成大祸。”
  “子扬,你有何妙计?”
  刘晔献策道:“可让上军大将军(曹真)屯兵伊水,既可避免陆浑、梁等地的叛民再次响应关羽,也可及时策应南阳战事。”
  司马懿蹙眉:“陆浑、梁等地的叛民,一郡都尉就可以征讨,何必再让上军大将军兴师动众?”
  “关羽虽然号称十万之众,但他能用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
  “以五万兵牵动荆北十万兵本就占尽了便宜,若再让洛阳的兵马为此劳累,陛下还如何休战养民?”
  刘晔据理力争:“话虽如此,但武关已经被刘备取得。”
  “倘若刘备趁机走武关入南阳,大将军又如何能挡?”
  “届时再走洛阳调兵支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南阳若丢,洛阳就成了困兽之地了!”
  见司马懿和刘晔持不同意见,曹丕顿感头大:早知就不让太尉离开了。
  虽说贾诩预料错误,但当时的提议是曹丕司马懿等人都赞成的。
  谁也没想到孙权会胆怯如鼠,宁可丢江夏郡也不肯跟刘备为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0_160150/c203433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