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千骑卷平冈 > 第十五章 形势逆转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五章  形势逆转

    虽然,曾在无数兵家口中,就早有“山西自古多险地”一说,但要真正的算起要道险关、雄关铁索,也不外乎那几个大家耳熟能详之地。诸如:“千秋不易”的太行山;“与天为党”的上党郡;“披山带河”的古平阳;“晋陕之间”的古渡口;“天下之脊”的北恒山;“位控全晋”的雁门关;“断绝西域”的静边城以及“雄踞雁北”的北方重镇大同!——当然,其中更还有千算万算也不能算漏了的,更有着“中原北门、河东根本”之称的太原道!

    于兵家而言,之所以太原意义深远,那是因为其地处于崇山峻岭比比皆是的河东道之间,东有恒山、太行之险;西有汾河、黄河之固,能战能守,更兼沃土,粮草丰足,挟汾河两岸之野,幅员辽阔,万里平川;而且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是,只因为其位居“中原北门”,占尽地利,才铸成了其“河东之根本”的赫赫地位!

    现在,就在地理位置如此优越、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巨城之下,一场聚集了天下人的眼光,双方对峙达到百万众的旷世大战,也已经打响了不只一两日了。

    双方对垒,尸横遍野,无处不见敌我双方的尸体到处横坦!要说战斗力最强,其实番兵诸将中也并不是差上太多,但是要说安禄山部队中,士气最重盛、最难缠的,却一定是此处现在双方对决中的一支,也就是树着番号为“史骨米鲁塔”的一支部队!

    其实原因也简单,史骨米鲁塔的队伍,每攻克一座城池后,势必会纵兵洗城三日,奸淫掳掠,使得百姓惨遭荼毒,但是最可笑的是,就因为这样,他部下的兵将也因此士气极高。安史之乱期间,叛将首犯安禄山遣大军南下,自三镇始,首战博陵,二战清河,三战邺城,军锋所指,进取陇州诸地,长驱直取朔方、河西、陇右各道,凭借的,就是这支部队!而假如大家对于而其主将,甘愿作为安禄山马前卒的史骨米鲁塔,不是太过于熟悉的话,那么其还有一个汉人的名字,则就是华夏大地叛将史上,被后世人称为“终结盛唐之世的野猪和毒蛇”,有着第二号逆臣之称的:史、思、民!

    太原城的夜晚,总是给人感觉特别的漫长,虽然有时候也是静悄悄的,但是双方不眠不休半月余的对峙,使得两军所有士卒的莫不对这漫漫长夜的来临多了几分胆寒、心悸。夜幕下的攻城呐喊声,照亮天边黑幕的火弹火把……无一不再宣扬这战事的惨烈,战争的残酷;今晚的安详,同样搀杂了这分不平静,使得气氛也变的无端的怪异起来。只是,不平静的,或许只是人的欲望,乱世中,枭雄们妄图天下一统的王侯将相梦!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定律,而城池下四处抛弃的尸骸,又从另外一方面证实了这份欲望……

    “奇怪,这几日怎么不攻城了?”一个在城头巡夜的年轻兵卒低声的对于另外一个士卒轻声问道!

    或许,大战在太原城已经连续打响了很久、很久,经过了旷日持久的对峙后,偶尔的空闲,那已经是显得很离奇的奢望了。

    “我怎么知道,”对于自己身边士卒的疑问,年龄稍长的这位到显得不是那么在意,“不打战不是更好,难道你还想再打起来不成。”

    “当然不想了,最好我们弟兄们都不要再有人死了。”这边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感到奇怪罢了。

    “那就得了,没看见我们李将军这几日的神武吗?城外那些东西算个屁啊,虽然说什么有一百万大军,连军旗都插满了我们整个河内两岸和前部的大平原,但是还不是让我们堵的死死的,怕个毛啊!”不用说,一听到这话,估计说话的就是一老兵油子,也就是所谓的兵痞的这帮人了。

    要说起来,这老兵油子讲的到也有几分道理。此前,史骨米鲁塔,即史思民一部,虽然算不上什么百战百胜的雄师劲旅,但是最起码以这几场大战的战势来看,除了攻克邺城用的时间长了一点以外,还没有失败到出什么重大的纰漏。何曾像今日这样,被区区不到十万余的守军就死死的堵在了太原,陷入这样“进、进不得,退、退不开”的两难局面!对了,还忘记补充了,其中被堵的还不只有他们史骨米鲁塔一部,最离谱的是来支援的几支队伍居然也一起被堵在此地。连日来的车**战强攻太原,原本以为能十拿九稳的一战,反倒成了天下笑柄。

    那么,一心想一雪前耻的他们,是否真的如这个老兵而言,被近来活跃在太原战场之上,被敌我双方视为鬼神的南路统帅,李光弼打怕了呢?我想,事情应该是没这么简单吧!

    在此之前,没有一丝片刻的风声,也没有一点点的先兆!只是,根据张通儒当日密献给安禄山,使得安禄山那张不太好看的脸“龙颜大悦”的计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安史主力大部队,无论是作战方针,攻略方向,还是调度布防上,都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变化让人有些莫名其妙之余,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冷月如霜,万籁俱寂,太原城外,史思明帐中,一阵和安禄山不相上下,鬼哭狼吼的笑声正破帐传出……

    “妙计!妙计!”一个满脸落腮胡子,身着战甲的精壮汉子豪气的大笑起来,“公旬先生,果然真乃神人也,如此奇思妙计,竟也能随手想来,妙,真是妙!”

    随着又是数声毫无顾及的笑声,这顶大帐之中的几个将领,全部也跟着轰笑起来,虽然大战还没有打响,一时间帐营里仿佛也充满了胜利的味道。

    “嘿嘿,”就在这时,忽然数声不阴不阳,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众人的笑声,一个眉宇间有着淡淡的邪气,文人打扮的中年书生发出了低沉刺耳的声音,“虽然如此,但是希望元帅要紧密风声,免得……。”

    “这个我当然知道!”眼角稍微闪过一丝冷光,坐在元帅位置那位体形彪悍的将领,挥手道,“这件事情,整个军营也就只有我们在座的诸位才能够得知,那么保密性也就无须太过于担心了!”

    心中了然,在座的诸位将领,都不约而同的点头称是。

    要是让郭子仪或者是李光弼看到现在的这个场面,估计也会感到担忧,因为现在坐在这个大帐之内的,可全都不是普通人;而这里的每一个,也无不是被安禄山裂土封侯的分疆大吏,开国重臣!

    “那么事不宜迟,还请史元帅先行撤退吧!”继史思民后说话的,可是十三万博陵军的最高统帅,一起被史思民邀请,攻打太原的“博陵侯”薛嵩,“这边,就交给我和蔡将军以及孟将军就可以了。”

    “恩,不错!”  潼关守将,拥兵七万的孟通,也顺势的接过了话题,“现在的确是到了间不容发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在唐军反应过来之前,彻底的击溃他们,免得夜长梦多!”

    “至于太原,元帅也完全不必担心,我们会全全处理的!”既然大家都有了表示,那么作为上党大军十六万主帅的蔡希德,自然也是不能示弱!

    已经不难以想象,能够被他们一群,在“安史之乱”中举足轻重的将领们,尊称为元帅的人,究竟是什么角色了。——不错,此人正是安史大军中的第一统帅,“安史之乱”的第二号主谋和安禄山口中的史骨米鲁塔!史思民是也!

    “既然这样,这件事情就没有异议了,公旬先生您,作为我军的头号智囊与军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一身戎装,显得彪悍异常的史思民,高兴的大声说道。

    “已经没有了,此计绝对可以安定天下无余!”阴阴的声音不断从来,只在众人耳边刮过一阵冷风……而史思民问话的人,毫无疑问,必是此时跟随他转战各地,安禄山三大谋臣之一的,为安史大军出过无数歹毒计策的谋士严庄无疑;但是,同为安禄山三大谋臣之一,比起张通儒中方中正的文人相貌,形容消瘦、面色黄淡的严庄,则更像是一位无所不用其极,狡诈异常的阴险之辈。——而这样的人出的计策,恐怕也应该没人指望是什么光明正大的谋术!

    “哈哈、哈哈好!好极了!”又是一阵肆无忌惮的大笑,使得所有听到这阵笑声的人们,也感到了一阵似乎和季节相符的凉意,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阵凉风显得特别的冷。

    天下,已经没有多余的悬念了,整整三年有余,现在似乎也只是拉开最后真正结尾前的序幕;随着安史之乱,第一、第二逆将叛臣的出现,似乎,形势现在也终于已经慢慢变得明朗了;然而,乱世的人命贱如草芥,这已经是不争是事实,不知道,这对于天下的苍生,所有黎民百姓,以及身为士卒的各路兵马,又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没有雨水的夜,现在,似乎也变的了无生息般的寂静;而这份寂静,又不知道要到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笙嚣。

    同一时间,就在太原忽然从南面史思民大军攻伐的视线中淡出的时候,在另外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安禄山在陈留驻扎的大部队兵马,已经在陆续调动起来了……

    早在临风问金泽势之所向时,金泽也曾大胆放言,天下大势,安史大军亦无外乎三条要道,取朔方得太原纳降关中,率部南下渡河,攻洛阳威临长安,兵临肴、邺,以策万全;除上面所述之外,金泽当时还着重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还要放眼天下,攻取淄、青诸州,最终目的,就是进而动摇江淮!

    陈留者,睢阳之边界;而睢阳者,乃是江淮门户,越过洪卢,潜过平沙渡,战破睢阳,则江淮一地之保障尽失,叛敌尽可策马乘胜长驱,届时天下粮草皆入敌库,故动摇江淮,即动摇天下粮仓,而动摇了天下粮仓,则大唐之命脉亦为所失!故古语又有云,所谓“‘江淮熟则天下足’,守睢阳—城,则捍天下,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所言之重,亦尽在此!

    那么安禄山此时,不仅停下了东面的反扑,停下了太原的攻伐,停下了三镇以外的紧急指示,而秘密的只在这江淮边上做着不大不小的动作,目的,可不就是“司马昭之心”,已经路人皆知了吗?——不错,安禄正是为着这号称天下粮仓的江淮而来!

    至于严庄交给安禄山,那袋大米直代的是什么意思,我想现在也已经大概也已经不用再去揣测了,归根结底一个字“粮”!百万大军,所耗甚巨,久攻太原不下,兵粮告罄也已经是在预测之内的时候。

    有道是“一日无粮千军散”,又有“一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之说;打战打的可不就是粮草,拼的可不就是消耗吗?而作战第一要素,也就是重中之重的军粮啊!

    就譬如此时安史大军要再重新夺回河东道,那么富庶的太原则一定是要先行夺取,为何?粮草也!再如塞外异族由静边入关,势必要先攻克燕北重镇大同,不然的话就不能经静边自怀来、密云南下,为何?又是粮草作怪!

    而比起太原较之于河东道,大同较之于塞外漠北而言,江淮之地,其“江淮熟则天下足”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城、一地、一道的范围了,乃是影响其天下的命脉所在。此时,在严庄与张通儒看来,唐廷虽然有了逆转局势的可能,但是亦不过是强弩之末,回光返照罢了。江淮失陷,则江南粮草尽入我库;无粮无草,任你此刻风头正劲,大有力挽狂澜之势又能奈何,空等掸尽粮绝耳,弃城而降罢了。

    此计,要说起来,此计不可谓不毒,就单言此刻三路大军:其东郭子仪,正陷入日夜鏖战之局;其南,李光弼,早被百万雄师尽围,铁桶一块;漠北木临风,急于攻略,亦是鞭长莫及!江淮既然无人有暇东顾,那么失陷岂不是指日可待吗?就算是真的有人反应过来,在张通儒和严庄看来,绝对不可能是远在漠北大同的木临风,要么一是郭子仪,抽身不出的他,除了抽调井口径守军急援平沙渡外,无计可施,那么解释,早已在旁侍机而动的史思民一定会趁机攻克井口,再加兵大同,解决后顾三镇之忧再回兵攻打太原;要么一是李光弼得到江淮沦陷之危,冒险出城出击平沙渡,其结果么,当然是太原沦陷,从此河套地区归我所有,安史主力届时在不慌不忙的侍机夺回井口径,将军锋横扫大同!——无论如何,战或不战,是谁出援,都一开始就是以大同为目的,想要先解决后顾之忧的毒计!而或下江淮,或下大同,则又势必产生连锁反应,能够立竿见影的打击唐廷的士气,立刻稳定安史大军的军心,毒计!毒计!真乃是阴险至极的毒计啊!

    “什么?安禄山调兵陈留!”同为天下三路大军统帅,除却现在难得忙里偷闲,没有敌军进攻的李光弼,在除去正等待着公主下达凤诏加封的木临风,如今的郭子仪,或许就是里面最忙的一个了吧,“该死的,可恶!”

    “碰”的一下重重棰在自己的帅案上,直敲的郭子仪麾下的这一路打来都顺风顺水的部将们,莫名其妙!他们自然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主帅,在一听到叛军调兵陈留,意味着什么,也就更不懂得,为什么自己的主帅要这么激动了。

    “哎!”郭子仪看着自己的部将们一头雾水的样子,不禁出声叹道。其实作为主帅,他的心里比谁都明白:自己的一些将领打起战来,勇则勇已,但叹无谋罢了!

    “你们看,陈留下面是什么地方?”  郭子仪最后出声指点道。

    “啊,是江淮;是盛产粮草,有着天下粮仓之称的江淮一地!”瞬时,众将这才显转过来,“难道贼子安禄山想取江淮一地粮草尽归己用吗?”

    “不错!我也正是如此想的,”在众部将议论纷纷中,郭子仪沉吟半饷,忽然说道,“唉,可惜我们此刻抽身不暇啊!”

    “但元帅,无论怎样,既然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我们都不能做事不理吧!”说话的,是郭子仪最器重的汉族将领,李抱真。

    “我们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江淮若失,则天下势必重新陷入万劫不复。”郭子仪眼中精光一闪,年岁老迈,但是目中神采仍然是那么的震慑人心,“但,如今我东路大军,先有叛将张通晤和杨朝宗率军作乱抵抗,现在更有了令狐潮和孙之乾的数万大军相支援。虽然原本,我们根本就无须将他们这一些小角色放在眼中,但是我怕的是,我们一旦回军出击江淮,他们会在我军身后喋喋不休,纠缠不止,那么再拖至江淮,与江淮大军一起,我们会被其两面夹击,那么形势,就不太妙了,总之,我们这一路人马是绝对不能动的!”

    “是,元帅讲的是!”听着郭子仪这一分析,李抱真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

    虽然也感到事不宜迟,但是苦无计策的李抱真,也实在说不出什么话来。

    “那么立即下令让井口径的守军南进,直达平沙渡如何?虽然不敢妄言击溃敌军,但是凭借罗将军的才能,拖延到我们本部大军击败东面顽敌还是足够的!”接着堂兄说话,同为唐廷大将的李抱玉则略显得有计谋一些。

    “对啊!罗绎……”正苦思冥想着对策的郭子仪,受此一点,到还把远留在井口径的一位手下得力战将给想起来了。

    李抱玉口中的罗将军,可不就是罗绎吗?要说起罗绎的才能,郭子仪可是十二万分的放心,否则也不会只留下区区万人,将井口径这一险道留给他来防守,但是问题是……

    “不行,井口是大同东南门径,从井口撤军去回援江淮,假使被叛军知晓,那么大同危矣,切不可如此做!”想法虽好,但是郭子仪一想起木临风,立即就否决了这个诱人的策略!

    “对,如此正好,”  李抱真见李抱玉说的有理,不禁再次出列劝言道,“请元帅多加考虑!”

    “不行,绝对不行!大同若有失策,那么木将军的三镇攻略也一定会就此受到阻扰和影响,更何况大同的百姓们又要受到无妄之灾。”郭子仪虽然心中颇为挣动,但是还是不允。

    “可是,元帅,此事不能拖延,请立即定夺!”  李抱玉还是不放弃的出声劝言道,毕竟现在已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计策可想了。

    “元帅!”  李抱真也适时插上,单膝跪下恳求到,“请早下决断!”

    “元帅!”不止是这两兄弟,连现在帐内一干将领也全部下跪请命,“请早下决断!”

    “好了,够了,不行就是不行!”要说郭子仪没有私心,那也是假的,因为此刻在大同的除了临风那小子外,还有着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总之要求调开井口径的守军就是不行,换这个办法吧,!”

    “一城之危,以及天下之危;一城性命,以及苍生性命;一城福旨,以及天下福旨……比起我朝江山社稷而言,元帅你认为,这又孰轻孰重呢?”  眼见大家都已经跪下进柬,李抱玉也缓缓的曲下了自己的双膝,声音哽咽的说道。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一旦关系到自己的家国的时候,所有血性汉子也绝对不会漠然处之。

    “元帅!”所有将领再度疾呼道,催着郭子仪早下决定。

    “天下人和家人,江山社稷和个人安危,一城较之天下……。”心中默默的低声念叨着这几句,郭子仪的神情也越来越趋向暗淡,最后,保家为国这么多年,天下为公的心态还是占了上风,挥了挥手,“那么再此之前,一定要想方设法通知木将军早做防备,免得大同与井口又陷入危机。”

    “元帅英明!”众将口呼之时,却谁也没有发现,此刻的郭元帅,眼角已经也被泪花溅湿了!

    其实,嘴上不说,郭子仪心里也明白,井口一撤,那么叛将势必一定会反扑于此,而无论结果如何,大同一定又少不了一份腥风血雨的洗礼……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和临风,都不要怪自己,更能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才好!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_16013/c46805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