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泰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承乾认错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一百三十五章承乾认错

    堵着李世民老讲力政殿,李承乾本能的缩脖子。又感瓒引口只不合适做这样的动作,急忙起身站在李世民面前,俯身施礼。

    “儿再见过父皇。”

    “嗯,起来吧。”李世民道:“我说今天这么没在太极殿见到你,原来是跑你母后这里来了。”

    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大礼参见李世民,被李泰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泰见李世民一惯是低头拱手施礼。今天有李承乾大礼参见的例子在前。李泰也没办法拱手糊弄。瞪了李承乾一眼后,将怀中的小兄子交给长孙皇后,依照李承乾的样子俯身施礼。

    “孩儿见过父皇。”

    李世民也同样搀起李泰,笑着打趣道:“不容易啊,看来以后天天让承乾来,不然想见你行大礼还真不容易。”

    李泰嬉笑着反驳:“好啊,如果父皇想让我行礼,我以后天天跟在父皇身后,不停的行礼,只要你不嫌烦就好。  ”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的动作都被长孙,皇后看在眼里,一个缩脖畏惧。一个挥洒自如,鲜明的对比让长孙皇后悄悄的摇摇头。

    小兄子离开李泰的怀抱就不干了。在长孙皇后怀中扭动不停,伸着两只嫩荔般白哲的小胳膊,冲着李泰用力的挥舞着:“四”四”,抱

    李泰无奈的冲着李世民笑笑。将校兄子抱在怀中,捏着她的小鼻头。笑德道:“你啊,就是个小磨人精。”李泰的笑诡换来小兄子张牙舞爪的咯咯笑声。

    李世民见状不由的摇摇头,走进李泰:小兄子,想不想父皇啊。

    李世民高兴的逗弄着小兄子,却不料小兄子伸出白嫩的小手推开了李世民的脸颊,将头窝在李泰的怀中,不搭理李世民。卜兄子的动作让李世民的老脸有些微红,李泰却不合时宜的笑出声来。

    “笑什么?再笑就回你的越王府去。”李世民不自然的低喝一声。

    长孙皇后低头偷笑一声,出言为李世民解围:“陛下,你就别招惹小兄子了,有了青雀,她就谁都不认识了,现在她连我都忘记了。

    李世民手指遥点李泰怀中的小兄子:“你记住,等你四哥走了的,你看我还抱你不。”

    李世民转过身,坐在长孙皇后身边,接过长孙皇后奉上的香茗,轻轻喝了一口以后,眼神就在李泰和李承乾之间转动,须臾,才出声问道:“好了,闹够了,该说正事了。你俩谁说啊,今天有什么事来求我来了?”

    李承乾张张口,却没敢说话。求助的目光投向李泰。

    李泰微微摇摇头,将头转过一旁。心道,别的能帮忙,认错还能帮忙吗?

    李世民和李泰相处时都是笑脸相对,但和李承乾相处的模式却是截然相反的。很少给李承乾笑脸和表扬,基本上都是以说教为主。唐时讲究的是“抱孙不报子”作为父亲对儿女的感情要收敛起来,即便心中“舔犊情深”脸上也要冷冷的,端起一副架子来。李泰属于特例。一方面是李世民对他放心,另一方面也是李泰这些年不断努力才让李世民放松下来的。

    其实“抱孙不抱子”的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这也是怕宠坏了孩子,特别是李承乾身为太子,当然更要严格,所以李世民不给李承乾笑脸,都是板着面孔说话。有了好的成绩最多也就是“嗯”一声而已,若是做了错事,一顿斥责是免不了的。

    李泰能理解李世民的做法,李承乾却没办法理解。李世民将对李承乾的满意藏在心中,将错误无限放大。渐渐的在李承乾心中形成了将事情做好是没有表扬的,做错就会受到呵斥,长久下来,慢慢的在心中形成了恐惧。说恐惧不太准确,应该说李承乾心中畏惧李世民。

    这份畏惧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不敢和李世民说无关的话,无论是心里的想法,还是将要进行的事情,都不敢和李世民商量,所以会出现现在的一幕,李承乾连在李世民面前认错的勇气都没有。

    看着李承乾畏手畏脚的样子,李泰叹了口气:“父皇,大哥有些事要和你说。”

    “我就知道承乾拉着你来就是有事要说。”李世民转头向李承乾看去,淡淡的说道:“说吧,是什么事。”

    李承乾被李泰的一句话给架起来,此时改变主意不说都不行了,于是暗自一咬牙:“父皇,我办了一件错事,来请父皇原谅。”

    李承乾一边说,一边跪在李世民面前,低着头,不敢看向李世民。

    小兄子似乎也感觉到气氛的不对,开始不和李泰嬉闹了,安静的坐在李泰怀中,大眼睛看着跪辫在地的李承乾。

    李泰却是眉头紧皱,低声说道:“大哥,你起来。现在是说事情。不是父皇责舁,你用不着这拜  ”

    “  即便是李泰说话,李承乾仍然没敢起身。李世民扫了一眼李泰,再看看地面上跪到的李承乾,平静的说道:“青雀说的是,起来说话。”

    李承乾起身之后,感激的看了李泰一眼,缓缓的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前几日苕国公唐俭为他的儿子求豫章下嫁的事,是儿臣无意中泄露出去的。父皇这几天追查泄露宫中禁语的的人就是儿臣,是儿臣犯的错,请父皇责罚。”

    李承乾说完,翻身再次跪倒在李世民面前,将头埋的极低,根本不敢看人,认命般的等待李世民的处罚。

    李泰心中叹息,认错不是这么认的,最少要说清楚经过,顺便为自己巧妙的辩解几句。李承乾这不是认错,这是来找虐来了。

    看见李世民脸色大变,李泰连忙开口,将李世民到嘴边的斥暂时堵住:“大哥,你就不能起来说话吗?这里都是一家人,别动不动就跪。你不累吗?是不是诚心认错。不在乎跪不跪,而在于态度诚恳的与否。再说了,你即便是认错也要把事情前后经过仔细的说一遍啊,这样不清不楚的将责任都揽到你身上了,也弄不清楚你那里错了。”

    听着李泰的话,李世民面色低沉的问道:“依照青雀你的意思,太子没错了?”

    “大哥错没错,现在还不好下定论。”李泰丝毫不为李世民的脸色所动,自顾的说道:“不管对错。总不能让大哥就这么跪着说吧,即便是罚跪也要等他知道错了才跪吧?”

    李世民看着李泰半响,叹息道:“你啊,你就是个帮亲不帮理的人。朝中大臣若是像你一样,我大唐就完了。”李世民半是欣慰半是责怪的对李泰说了一句,转头看向低头跪地的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按青雀说的,起来说话。将事情从头到尾仔细说一遍。”

    李承乾起身,低着头说道:“是那天苕国公来为他家唐善识求豫章下嫁,父皇没有答应他。

    然后我离开了太极殿,就要回东宫。半路上遇到了,”我就和他说了,不承想他就将这个言论散播开了。”

    李承乾含含糊糊的忽略了名字,而李世民和李泰最想听到这个名字。这么能容李承乾含糊过去?

    李世民大手一拍身边的案几:“含糊什么?说!你和谁说了?”

    “是汉王叔,李元昌。”被李世民一吓,李承乾连汉王的名讳都说出来了。

    听这个名字,李泰明白了为什么文宣会在东宫门前看到李元昌,心里暗道,果真这里面有汉王李元昌的身影。李世民听到李元昌这斤小名字,却是眉头一皱,继续追问:“你还和谁说过?”

    “再没有别人了,只和汉王叔说过。”李承乾急忙辩解。

    “就和他一个人说过,就能闹的满宫城都知道了?”

    “我就汉王叔说过,他和谁说过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听他说,他和三弟身边的侍女雨薇说过。”李承乾禁受不住李世民的逼问,一五一十将自己所知道的全说了出来,没敢有半点隐瞒。

    李承乾、李恪、李元昌,三个人。一个是李世民的弟弟,两个是李世民的儿子,一心想追查泄露禁语的李世民,没想到最终追究出来们全是自己家人,怎么能让李世民不火冒三丈。

    李世民气的身子直打哆嗦,指着李承乾骂道:“你个不成器的东西。归根结底都在你身上,我早就和你说过,让你和汉王少来往,那是个权势心极重的人,和他在一起。没你的好处,你偏偏不听,现在

    李泰见状急忙小声劝慰李世民:“父皇,大哥也是无心知错,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您也不至于这么大的火,且消消气,慢慢说。”

    长孙皇后对着李承乾又是气又是怜。将茶送到李世民面前:“陛下。消消气,承乾还小,慢慢教就走了,别为了他气坏了你的身子。”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送上来的茶盏端在手中,忿忿的说道:“观音婢。你是不知道。我暗中派人查询。满内宫没有不知道豫章的事。内侍宫女也都四处在传,包括你我身边的人都在偷偷的说,唯独杨妃的望仙殿和恪儿身边的人一言不,只有他们不传这些闲言碎语。这说明说什么?说明太子还不如蜀王。我用心教育的太子,还不如蜀王李恪。”

    李泰一听这话,撇撇嘴说道:“我怎么有掩耳盗铃的感觉呢?”虽然没办法去确定李恪身边的人是否也传过留言,但此时,能拉一个进来。就能替李承乾分担一部分过错。即便是冤枉李恪,李泰也得去做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哼,是不是掩耳盗铃,我心里有数,用不着你多嘴。”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_16094/c46993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