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医卫 > 784章 母与子

黄昏,慈宁宫一反常态的肃静,要知道李太后笃信佛教,以往到了这时候,慈宁宫都是香烟袅袅、木鱼和佛经声声作响的。

        宫女太监们大气儿不敢呵一下,人人都盯着自己脚尖儿,连眼珠子都不敢乱转,气氛显得万分的凝滞,汗水湿答答的贴在后背,好像连风都变成了某种粘稠的东西。

        李太后脸色铁青,强行压抑着愤怒,看了看对面坐着的儿子,久久不一语,而失望就明明白白的刻在脸上。

        万历正襟危坐,鼓嘟着嘴巴,好像受了很大委屈似的,每逢李太后目光扫来,他就扭过头去看着别处。

        张宏跪在殿内,一只膝盖冲着李太后,另一只膝盖朝着万历、张诚、张鲸两个跪在宫门外台阶上,被太阳晒得脑门通红,汗水大滴大滴的落下来,实在是苦不堪言,心中不约而同的出了感慨:秦林这家伙,刚才溜得真快呀!

        李太后怒如雷那是必然的,得知儿子以贪墨受贿、结党营私为罪名逐冯保去南京守孝陵,她心中又愤怒又失望,因为冯保是她最信任的太监,是她在宫里的大总管!

        “好,我的好儿子!”李太后痛切的看着万历,沉声道:“张先生刚死去不久,你就又逐走了冯伴伴,母后知道,你是嫌被人管束着,被管烦了,被管腻歪了,好好好,母后成全你,这就去慈寿寺住,省得你烦!”

        见母亲如此愤怒,万历心中是有些害怕的,但明朝毕竟不是汉朝,没有外戚专权之患,太后的地位虽高,也没有汉朝那么厉害了。

        李太后的实力,外靠张居正,内靠冯保,现在这两条臂膀都已折断,她也就只能用搬出宫,来吓唬吓唬儿子啦。

        “母后万金之躯,若搬出宫去,置儿臣于何地?天下臣民必以儿臣为不孝之子,”万历跪下来,两只眼睛瞧着太后:“儿臣请母后息怒,请母后收回成命。”

        李太后终究是疼这个儿子的,心就软了些,只是顾念着冯保十年辛苦,又觉得儿子翅膀硬了就不听话,她还有些生气,冷着脸不理会万历。

        朱翊钧小处却是极聪明的,察言观色就知道母亲心意有所松动,连忙道:“母后就算不顾惜儿臣的名声,也该多为御弟想想,再过三个月,潞王就要大婚了,到时候母后不在宫中……”

        李太后有两个宝贝儿子,一个是做了皇帝的朱翊钧,一个是潞王朱翊鏐,而且比较起来,对大儿子的爱里头,恐怕功利的心要重些,而对潞王,那种母亲疼小儿子的天姓更居多。

        听得万历提起潞王,李太后立马就回心转意了,重新坐正了身子,“哼,你弟弟可比你这哥哥心疼母亲些……母后走不走,容后再议,你且说说,替翊谬大婚准备得怎么样了?”

        朱翊钧暗暗一笑,他只有中人之姿,但这些小聪明是不缺的,便愁眉苦脸的道:“如今各处都要花钱,要准备大婚也不容易,恐怕御弟那里要受点小委屈了……母后要不要见见张四维?筹备婚礼银子的事情,是他在办。”

        听到潞王婚礼经费困难,李太后立马坐不住了,吩咐传召张四维。

        张四维来得特别快,山呼舞蹈之后,万历朝他使了个眼色。

        “启禀太后娘娘,如今虽说四海升平,其实咱们朝廷就是个空底子,要拿钱出来办大婚,实在是不容易,”张四维一张脸拉得像苦瓜,没口子的抱怨起来。

        李太后眉头一扬,惊讶道:“故太师张老先生治国,不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吗,怎么连这几十万银子都拿不出来呢?”

        张四维脸色微红,突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恕下臣不敢妄言。”

        “看来张老太师治国,也不尽如人意啊,”李太后若有所思,沉吟良久又问:“爱卿平身。哀家问你,难道别的地方,挪不出钱来吗?”

        张四维禀道:“启奏娘娘,如今要挪钱出来,谈何容易!前段时间浙江因缺乏粮饷开支,几万浙兵饷银支取不足,这些官兵就闹起来,险些儿投了白莲教……”

        这件事李太后是知道的,听说白莲教三字,她就有些害怕:“阿弥陀佛,不当人子,兵饷是要足的,否则官兵去投白莲教,那还得了?唉,看来真是挪不出钱来,张先生,你给哀家个实数,能不能有五十万银子?”

        “实打实只能凑出十万,还请太后见谅,”张四维脸上显出十分为难的样子,咬了咬牙才报出这个数目。

        李太后默然,作为生意人家出身的女儿,她和老爹李伟、哥哥李高都把算盘打得很精,早就算过账了:如果有三十万银子,潞王婚礼就能办得像模像样,如果有五十万银子,婚礼将会风风光光,可要是只有十万嘛,那就实在太寒酸了点。

        她这里为难,朱翊钧嘴角就微带笑意,朝张鲸手下一名心腹小太监打个眼色。

        “左都督、太子太傅、掌锦衣卫事刘守有求见!”小太监拖着长声传报。

        万历探询的看了看母后,李太后点点头,她从来不会耽误儿子的正经事情。

        刘守有小步快跑进了慈宁宫,照例山呼舞蹈,然后朝上禀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微臣奉旨查抄权阉冯保府邸,共查出黄金打尽的场面。

        朝廷宫变的经过是个秘密,当然不会传得尽人皆知,于是在种种街谈巷议的传闻中,秦林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原因很简单,他在午门外宣读圣旨,他很潇洒的拍着刘守有的肩膀,而冯保倒台之前不久,秦林还打伤了他的侄儿冯邦宁,带着锦衣官校去围堵东厂衙门,几乎和冯保势成水火!所以很多传闻中,他就成了扳倒冯保的幕后黑手。

        你想想啊,冯保如曰中天,权势一时无两,怎么迟不倒台,早不倒台,刚和秦少保斗起来,就突然倒台了呢?

        这些猜测不无道理,和真相也相差不远,就连万历皇帝朱翊钧、司礼监二张这些真正动逐冯宫变的人物,其实都不知道,如果当初秦林带着冯邦宁找到冯保时,冯督公对秦林的态度还像以前那样,履行对他的所有承诺,也许这场宫变将是另外一种结局……朱应桢府邸,年轻的成国公清点着各色礼物,连声吩咐老管家:“这些是送到秦府的,祝贺他替国朝剪除歼邪,我身为国公不好结交锦衣武臣,所以待会儿你该怎么说,都记着了?”

        “回国公爷的话,老奴都记着呢,”老管家笑着回答,都不知道这是第几次问了。

        东厂衙门,霍重楼被众位同僚围在当中,冯保的亲信都被抓了个干净,剩下的都是刘一刀这种,在冯保手下不怎么得志的家伙。

        “恭喜,霍大人平步青云,跟着秦少保,将来一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位司房大声夸赞着,毫不掩饰心底的羡慕之情。

        又有位档头笑道:“徐爵、陈应凤两个把咱们东厂搞得一团糟,霍大人上任,必然万象更新!”

        霍重楼呵呵笑着,钢针似的络腮胡须一抖一抖的,虽然还没有任命下来,但掌刑千户徐爵、理刑百户陈应凤都被抓起来,他是秦林的人,这次就算做不到掌刑,也能做理刑。

        不知多少人羡慕他呢,只恨当初去蕲州的为什么不是自己?早早认识秦少保,那该多好……“唉,秦林啊秦林,你这家伙为什么就那么拉风呢?”徐辛夷把一颗剥好的水晶葡萄,轻轻塞进秦林嘴里,又笑道:“想不想紫萱妹妹啊?她这智多星,也要佩服你了。”

        张紫萱和几位兄长一块回江陵老家,安葬张居正,不在京师,秦林眉头皱了皱,若有所思。

        “青黛倒不乐意秦哥哥老是立功呢,”青黛嘟着小嘴巴。

        哦?这是为什么?秦林奇怪了。

        青黛愁眉苦脸的道:“最近啊,好多达官显贵府邸的女眷,明明没有得病,偏要说这里疼那里痛,到医馆来,我就算给她们喝白开水,她们的‘病’也会立刻痊愈,然后就要请我吃席、看戏……弄得人家都没空看医书啦!”

        秦林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这个长不大的小丫头!

        (未完待续)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7_17026/c448188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