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94章 归计
令鞠功领人备好了车马,姬丹、尉僚和张耳华服盛装,携了一些金玉之物前去拜访昌平君熊启。
昌平君的府邸位于王宫西南,离姬丹这并不远。车马来到昌平君府邸前面。熊启府邸迎宾守门的僮仆,那都是多年的老门人,都是练就的火眼金睛,认得乃是昌安君姬丹的车驾,早笑盈盈的迎了上来。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候。
姬丹笑呵呵的道:“为我禀报君侯,姬丹来拜!”
为首的僮仆接过鞠功递上的赏钱,满面是笑,道:“君侯乃是常来常往的,那里还要禀报。君侯且随我来就是!”
后面的几个守门僮仆,接过姬丹的车马,自去安置。那为首的僮仆倒退着,领姬丹和尉僚、张耳、鞠功等人进府。到了里面,自有昌平君门下迎宾之人换了那个僮仆,带姬丹等人进到一个大堂暂候。
自姬丹跟着大王嬴政从雍城回兵平叛之后,昌平君对姬丹是越发的亲近。两人时常往来。就是这堂中所用器物,都是姬丹赠送的。
昌平君现在住的,是前几个月大王新赐的府邸。原来的府邸,当初被嫪毐手下宾客武士攻破,除了预先率精装去保护华阳太后的昌平君夫人和两个儿子外,其余府中上下和在府里暂居的昌文君一家被斩杀殆尽不说,这府邸里的财务还被劫掠一空,然后又放了一把火。只剩下残垣断壁,根本就没法再用。大王嬴政得知以后,当即又赐了一个大宅给昌平君居住。
姬丹从嫪毐之乱后的处理结果,就知道昌平君乃是继任丞相的不二人选。自然是要找机会拉拢感情的,因此督促门下木工,连夜赶工,为昌平君打造了好几套桌椅高几条案之类的家具,在昌平君刚入住的时候,就直接送了过来。
这新宅子很是阔大,昌平君就是有钱,这很多的家具器物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齐备的,姬丹送来的这些,虽不值钱,但却正是时候。加上又是权贵府上目前正流行的。昌平君很是喜欢,专门选了一间大堂摆放,姬丹每次前来,昌平君都要将姬丹让到这里就座。
姬丹进了屋,也不客气,直接在客位上坐下等候,没过多久,长廊上一阵脚步声响,随着环佩叮当之声,御史大夫、昌平君熊启带了几个宾客从门口转了进来。姬丹起立迎候,笑道:“君侯数日不见,越发的神采奕奕呀!”
昌平君哈哈笑着,和姬丹见了礼,道:“多谢太子吉言,如今庶务颇多,劳太子久候,倒是我失礼了!”
姬丹嘿然道:“君侯说哪里话来,君侯位居三公,指日还要高升一步,自然公务繁忙,哪里能像我这闲人,无所事事!”
熊启对于相位,早已视为囊中之物,听姬丹恭维他还要高升,倒也心安理得的笑纳。虽是常客,也没有枯坐的道理,当即传来酒菜,和姬丹等人饮宴。
言语之中,渐渐说道朝中政局,昌平君越发的意气风发,一副指点江山、大干一番的模样。姬丹心中一动,笑道:“君侯乃世间大才,大王得相如此,大秦之盛,恐各诸侯更加望尘莫及!”
“文信侯执政多年,心腹党羽多用六国之士,势力早已遍布内外。如今虽已罢相,但根基仍在,君侯当国施政,只怕这些人会多有掣肘之举呀!”
昌平君身为御史大夫多年,对朝中官吏甚是熟悉,这朝中列卿高官,以积功老臣居多,最多比较亲近吕不韦罢了,所谓吕不韦的嫡系人马还真没有几个。吕不韦的势力,经过吕不韦这多年经营,主要集中在宫中朝上这千石左右的令、丞、监、大夫当中。这次上书劝谏被杀的,可不都是这些人么!
姬丹这么一说,在昌平君想来,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吕不韦虽然已被罢相,但他仍是大秦文信侯,赏封十万户,举国无一能出其右者。朝中有这些党羽在,说不定哪天借机生事,内外呼应,搞翻了自己,吕不韦卷土重来也是有的!
昌平君心里想的多,面上却是丝毫不显,只是殷勤劝酒。尉僚在下手,闻弦歌而知雅意,漫不经心的的接口道:“太子过虑了,以君侯之明,岂不知那些六国游士俱都是心怀故国之辈?这些人来在大秦,食秦国俸禄,谋故国之利。如非文信侯重用这些三晋之人,国情外泄,五国之军岂能到函谷之后?以魏、韩之弱,岂能至今自立于诸侯耶?”
张耳赶紧打断尉僚的话,笑道:“尉君只怕喝的多了,直如此口无遮拦。幸亏君侯这里,都是君侯心腹人,知道轻重。否则你这话要传出去,可是给太子树敌无数!”
尉僚却丝毫不肯领情,撇一撇嘴,笑道:“树敌无数?那又怕什么?有君侯如此明相在上,岂能还留这等隐患在朝?”
“文信侯当国十二年,先败于信陵君,秦军不敢出函谷关数年,二被五国之军渡河而攻,百年之后,关中秦民又见诸侯军马,三败于赵国,连上将军蒙骜都未能生还。十年三耻,文信侯不以为意,君侯又岂能自甘乎?”
“君侯新登相位,非有一番作为,不能彰君侯之贤名,欲雪其耻,君侯岂无意于赵乎?”
“我燕居东北形势,拊赵之后背,君侯令一军出河内攻赵之南,一军出井陉攻赵之西,我燕大兵云集,右击代北,左攻中山。赵四面皆敌,又无险可守,顾此失彼,岂有不败之理?”
尉僚侃侃而谈,昌平君听着只是微微笑着,不动声色。待尉僚说完,昌平君仰首干了一爵酒,道:“尉君真是好口才,太子莫非有意于赵乎?”
姬丹连连摆手,笑道:“君侯,我燕国南邻富齐,西邻强赵,国小民寡,屡被二敌加兵侵伐,丧土失地不知凡几。虽有意报仇,只是有心无力,徒唤奈何。”
“如今赵新败大秦,庞暖老贼,只怕又盯上我燕了。我燕自保尚且不及,又岂敢攻赵乎?”
张耳坐在下首,听姬丹如此谦逊,早已不耐了,高声道:“太子何必妄自菲薄?我燕虽小弱,毕竟亦是诸侯大国,车马万乘,甲兵数十万。如能善择其将,又何惧于赵?”
“臣虽不才,也曾熟读兵书战策,虽不敢自比古之名将,但较之庞暖老儿,也胜之多矣!”
张耳大话炎炎,姬丹这里还没接话,昌平君已然一击掌,高声赞道:“张君真乃豪杰,果然见识不凡!”
“太子门下有如此贤才,燕国之强指日可待呀!”
昌平君如此说,姬丹只能逊谢一番,将话岔开。昌平君又传来门下舞姬,令舞姬献舞奉酒,几人赏了一回,这才尽欢而散。
姬丹几个人回到府内,范增接着,问道:“太子今日所图如何?”
姬丹笑着答道:“甚好,甚好,有尉、张二卿,只怕还有意外之喜!”
范增知道尉僚多智,听姬丹如此说,甚感兴趣,遂问尉僚今日所说,尉僚坏笑着道:“并无他事,只不过给文信侯门下那些六国游士添了点堵而已。”
姬丹嘿嘿笑道:“如今六国有才之士,多有慕秦之强,西上而谋富贵者,今日以危言摇动昌平君,使之对六国之客心有疑虑,岂不是甚妙?”
张耳笑道:“尉君与太子,真乃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太子刚提一个头,尉君就接的上话去,耳甚是佩服!”
尉僚斜着眼道:“君也不善,某扯出去,君收回来,话锋一转,就到了秦燕合谋图赵,君之才思当真敏捷的很呀!”
范增左看看,右看看,端详了两人半天,这才对着姬丹捻须微笑道:“今日这两位可大不同与往日,居然相互佩服起来,不容易呀!”
姬丹哈哈笑着,指着三人道:“互相佩服,总比互相看不起好得多啦!今日这事不过刚开了头罢了,且看昌平君动作,再定下步行止!”
以姬丹心中所记,这吕不韦之后的卿相大臣当中,除了昌平君昌文君兄弟,王琯、槐状都位列其中,既然如此,不可不赶紧去烧烧冷灶,说不定哪一位说上几句话,自己归国这事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因此这后面几日,姬丹优哉游哉很是往各家转了几转。至于文信侯哪里,姬丹自己不好大张旗鼓的前去拜访,免得得罪了昌平君等人,遂让夫人赢玉,带了诸多礼物前去拜访张氏夫人,以示安慰之意。
十来日之后,大王嬴政经过慎重考虑,觉得相国权柄太重,遂废相国一职,设左右丞相。下诏拜昌平君熊启为右丞相,槐状为左丞相,王琯为御史大夫。王陵仍为国尉,其余列卿缺员者,依次择贤递补。
这一番变化,朝中又是一番新气象,昌平君想起那日尉僚和太子丹所言,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将吕不韦的势力连根拔起。恰在此时,韩国水工郑国为韩国间谍一案被彻底揭开!
虽然要走,还有一件小事,一边折腾着走路,一边把这事办了吧,呵呵###第95章 送别
水工郑国乃是韩国阳翟人,文信侯吕不韦的同乡。当年吕不韦在阳翟为巨商大贾,郑国曾经在其门下为客。
秦庄襄王即位,吕不韦率兵取西周洛阳之地,封为文信侯,享洛阳十万户。闻名于诸侯,多有韩人闻名前来投奔。
到嬴政即位,吕不韦被尊为仲父,相国,执掌秦国大政,以当时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爱客,门下宾客各以千数,名震诸侯。而秦为大国,却无可与比肩之人,文信侯深以为耻,故广纳天下游士宾客,以昌秦国之盛。水工郑国就在此时来到吕不韦门下。
两人既是同乡,又是旧识,郑国自然深受吕不韦器重。郑国对吕不韦道:“秦并巴蜀,李冰为蜀守,举一郡之力,耗时十数载,修水利,整河池,虽耗一时之力,然蜀地自此富足,成天府之国,为秦之粮仓。如今关中,沃野千里,然终赖于天时,或有凶岁,非国之福。”
“今君侯掌一国之政,何不整修水利以利灌溉,如此关中富足,可为秦造万世之基,成相国万世不替之大功!”
此时秦国多年用兵,常从川蜀调粮入关中,秦岭险峻,着实不易。郑国有此一说,吕不韦自然大感兴趣,详细问之,郑国早已有备,拿出山川图画,详细指示,何处引水,何处行渠,何处灌溉多少。吕不韦看了,当即拍案叫好。
只是细细一想,又觉工程浩大,恐非一年半载所能行。郑国劝之再三,道是耗一时之力,成万世之功,正是贤相雄主所当为。吕不韦被郑国说动,力排众议,于大王嬴政元年开始,调数万徭役,修造引泾灌溉工程。
经过这十年辛苦,这浩大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这关中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地势上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泾水自北山中流出,原本是一直向南入渭水。郑国率人在泾水之上筑坝拦水,大坝西起仲山,东到谷口,长达千余丈,高十余丈,最厚处宽达数十丈,蔚为壮观。
泾水被拦之后,由此沿干渠向东。引泾干渠位于北山南麓,正好在关中平原的北缘较高的位置。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等水相交,过三百里,注于洛水。在干渠各处,郑国指挥修渠军民,穿凿支渠南下,分流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由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因此整个工程不但全部是自流灌溉,而且控制的面积极大,预计可灌溉四万余顷。
这个工程测量、设计水平之高,以至于其后两千年当中,关中所有的水利工程,无一不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疏浚的。
只是如此巨大的工程,不但耗费了众多的财赋,更使数万精壮长年累月拖累在这个工程之上,自然让秦国对外的攻伐受到不小的牵扯,只是相国大力支持,那些将军和宗室大臣却也无法。
如今吕不韦罢相,反对之声骤起,恰在此时,郑国手下一个心腹宾客,因喝酒误事被郑国责罚,怀恨在心,向左相槐状举报,郑国乃是韩国密间,修造这个工程就是为了虚耗秦国国力,使秦国无力向东征伐,以延缓韩国面临的秦国攻势!
槐状得此密报,当即密奏大王嬴政。当即着人逮捕郑国及其手下一干宾客,令昌平君等人审问。
郑国是一个才智卓绝的水利工程师,却不是一个能熟稔政治大局的游士政客,很是老实的就承认了:“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这一下,朝臣大哗,昌平君想起前些日子姬丹和尉僚的话语,当即和军功大臣劝谏大王嬴政:“诸侯各国游士纷纷来秦者,乃是以秦为强,各国微弱,故事秦为其主游间于秦,非忠于秦也,请一切逐客。”
大王嬴政见了郑国的供词,勃然大怒,深恨郑国和吕不韦等人,只是虑及吕不韦深负人望,未可轻动,遂下诏:“文信侯吕不韦操国无道,姑念其劳,不究其罪,出就封地”
“郑国为韩之间,大罪当斩!以渠将成,责其带罪完工,其罪后议”
“一切六国游客,尽逐之!”
三道诏旨传出,一时之间,咸阳城内六国之客人心惶惶,莫知所终。吕不韦此时辩无可辩,只得带了宾客家眷,草草收拾了一番,离咸阳就国!
虽然仓促,但吕不韦为相多年,洛阳又是天下商贾辐辏之地,最是富足,他受封洛阳十万户,享洛阳市税,自然很是阔绰,府中车马财物仍是多达千乘。连在一起,可谓是浩浩荡荡。
文信侯就封,这当朝权贵不论是和吕不韦亲近也好,和他不和也罢,还都是要送一送的。这就是政争,两个人就是手握尖刀往死里捅,那面上一般都是要笑盈盈的不露声色。何况这送别,对于胜利者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炫耀自己,羞辱对手的好机会。
姬丹心里对吕不韦门下的三千宾客早就眼红的不得了。燕国地处东北,位置偏僻,诸子百家大贤多在三晋和齐国,少有远游到燕者,姬丹心里记得,过两年吕不韦自尽,这些宾客可被嬴政打击的不轻。如果今日能多多拉拢,有此前缘,日后或能将这些人聚到燕国,以这些人的大才,燕国文化昌盛那是自然而然的事,那绝对是燕国之福!
这送行的官吏,在咸阳东门之外,拥挤成一片,姬丹不愿和别人凑热闹,领了门下宾客,远远的在路边恭候。
先是数百辆盛装财物箱笼的大车,在僮仆们的驾驭下,一辆接一辆的过去,然后才是门下宾客的车马,姬丹无论识与不识,都是和范增他们一道躬身行礼告别。这些宾客,谁不认得赫赫有名,风头甚劲的燕国太子丹?加上他身边的那些宾客,多是常在一块饮宴欢聚的。因此也都是恭敬还礼,惜别而去。
不多时,一辆驷马高车过来,姬丹知道这是吕不韦的坐车,上前一步,高声道:“小子燕丹特来相送君侯!”
吕不韦坐在车中,早已得知有人在此迎候,待听到姬丹报名,车夫掀开车帘,吕不韦从车里一哈腰,钻了出来,在长子吕览搀扶之下,下车相见。
姬丹抬头看去,吕不韦今日头戴玄冠,身着黑色宽衣大裳,余外一切配饰皆无,甚是素净,面色虽有些憔悴,仍很是沉静,长须梳的整整齐齐,垂在胸前。见了姬丹,吕不韦眼中露出一丝笑意,拱手道:“我待罪远行,竟劳动太子远送,我受宠若惊呀!”
姬丹上前一步,很是诚挚行礼道:“君侯劳苦功高,今日竟含冤被贬,丹虽有心,只是无力助君侯一二,甚是惭愧!”
“君侯此去,远在千里,不知何时能再聆听君侯教诲!”
吕不韦久经宦海,这前来送行的,都是一样的客气恭敬,但其中的真假,吕不韦还是听得出来的。姬丹心意拳拳,和昌平君等人一味虚情假意自是不同,吕不韦看着姬丹,心里一阵暖意,道:“太子客气了,日后有缘,自能相见。”
姬丹走近吕不韦,低声劝道:“君侯,此去洛阳,乃天下之中,寒风只怕更盛,君侯年纪高大,还需千万小心风寒!”
“如实在耐不得,我燕北有大山为凭,君侯不妨到燕国一游。小子不才,愿为君侯遮风挡雨!”
吕不韦听姬丹这番语带双关的话,大是惊诧,后退一步,打量一下姬丹,见姬丹双目炯炯,很是诚恳的看着自己,吕不韦很是感动,上前托住姬丹的双手道:“太子盛情,我心领了,如今年老心衰,到了洛阳,也不过悠然林下而已,还怕什么寒风骤雨,日后如有机缘,犬子和诸门下,还望太子多加照拂就是!”
吕不韦聪明绝顶,哪里不知道姬丹所指。离开咸阳,朝中权贵未必能让他安享尊荣已尽天命。但在他看来,以秦国之强,诸侯畏惧,天下只怕无人敢接纳自己。
就算姬丹有此好意,但以燕国之弱,又岂是自己的可托之地!况且自己曾是呼风唤雨,名震天下的人物,四处逃避苟延性命,岂不有损自己一世英名。
故而吕不韦婉然拒绝姬丹笼络之意,只以子孙宾客相托。
姬丹还要再劝,吕不韦一摆手,呵呵笑道:“我心已决,太子素称豪爽,何必再效此小儿女形态?”
“眼下熊启新晋相位,正要立功,太子还是抓住机会,速速归国为上!”
说罢,吕不韦一拱手,和众人行礼,上车而去。
姬丹看着远去的车马,长长的叹了口气,领着众宾客回城。到了府内,待众人散去,姬丹独留下尉僚,悄悄问道:“如今飞燕卫士可用否?”
飞燕卫士,乃是姬丹门下武艺阴狠,善于暗器的宾客组成,当初只选出十五人,归尉僚亲统,嫪毐之乱时,多曾趁机出动,虽有不少斩获,可也折损了几个。
尉僚回道:“飞燕卫士,如今可用者十二人,只要太子一声令下,立刻就可出动。”
姬丹踱了两步,道:“好,既是如此,我要他们去干掉一个人!”
尉僚很是不解,干掉一个人?干掉谁?这朝中权贵,别说刺杀不易,就是刺死一两个,目的何在呢?尉僚劝道:“太子,如今这朝中权贵,个个都有武士护卫,飞燕卫士虽强,恐也难以得手。如有差错,反得不偿失呀!”
姬丹摇摇头,肃然道:“此人不是权贵,可比权贵重要的多!”
“此举事关天下大势,纵然得不偿失,也需冒险一试!”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7_17108/c494274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