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兵在1917 > 483 歼灭战(3)

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怎么反坦克?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是懦弱的刮军这时候就可能由长官带头,然后大家伙撒丫子的跑路。不过八路军不是刮军,每每到了这种危急的关头,党员都能够起到带头作用。

        果然,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一个小个子抱起一个炸药包嗖的蹿出了战壕,只见他弓着腰右手将炸药包夹在腋下,双腿发力狂奔,向着迎面轰隆隆开过来的坦克冲了过去。

        此人名叫钟翻身,是化还入了党提了干。这一次眼见情况危急,他第一个奋不顾身的就冲了出去。

        王屋山脚下长大的钟翻身是出了名的山爬子,各种山路崎岖小道都是如履平地一般。所以他这一蹿出去别看显得鲁莽,但是脚下却是有章法的。不是特别快,但是特别的奇,怎么个奇呢?三步一拐五步一绕,看着他身子是向东实际上脚下却是向西,让你根本就判断不清楚他的去向。

        自然的躲在坦克里视线狭窄的鬼子就更判断不清楚钟翻身的动向了,别看他们的子弹追着钟翻身,打得地面烟尘滚滚,可是根本就摸不到钟翻身一根脚毛。

        就是迟那时快,钟翻身一溜小跑的就冲到了一辆鬼子坦克旁边,二话不说拉燃导火索,将十来斤重的炸药包往坦克下面一塞,然后自己连续两个横滚就躲进了一个弹坑里。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这辆小鬼子的97式坦克直接被炸上了天,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阵地上钟翻身的战友一看,原来这样也可以?当即有样学样,开始抱着炸药包进行决死冲锋!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钟翻身一样取得成功,相当一部分战士不是刚刚跃出战壕就被鬼子的机枪打倒,要么就是在半路上鬼子的炮弹炸翻在地,但是没有一个战士退缩,所有的八路军指战员都是前赴后继,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哪怕十次里面只能成功一次,他们也毅然决然的踏上这场死亡的征程。

        轰隆隆的爆炸声响彻了战场,而鬼子用于突击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被炸毁。这让在后方亲自观战的田中久一看得直皱眉头,不过旋即他又下达了一道新命令:“炮火掩护,让坦克第13联队继续冲击八路军的阵地,务必打开突破口!”

        田中久一这也是豁出去,他就不信在坦克第13联队连续的装甲突击下八路军还能守得住,就算他们的意志不崩溃,人也会被打光吧!

        确实,钟翻身所在的连在日军的狂下下,损失是相当的惨重,全连一百多号汉子打到现在已经损失了一小半,剩下的这大半中也几乎是人人挂花,再这么硬顶下去,他们连真的会被打光。

        “打光就打光!”连长斩钉截铁的怒喝了一声,“哪怕是咱们连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不允许鬼子前进一步!”

        在连长的激励下,该连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有的同志直接将炸药包背在了身上,那是准备同敌人同归于尽。没有炸药包的战士默默的往武装带上塞手榴弹,满满的一圈手榴弹也不比炸药包差多少吧!

        就在连长准备带着剩余的战士冲出去同鬼子坦克玉石俱焚时,传令兵来了,杨上将亲自给这个连下了命令:“不要蛮干,苏联老大哥的空中支援很快就来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先放弃部分阵地!”

        就在这说话的当口,一阵沉闷的轰鸣声从天际传来,钟翻身手搭凉棚向北望去,蔚蓝的天空下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窜小黑点。这群小黑点飞得很快,随着他们越来越大渐渐的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伊尔-2。

        钟翻身只见过鬼子的飞机,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人的飞机,每一架伊尔-2的机翼下都有一个闪闪的红星。上级告诉过他们,这些喷涂了红五星的飞机都是苏联老大哥的,看见了千万不要攻击,若是老大哥的飞行员跳伞了,必须尽快前往营救。

        钟翻身还真是很好奇,天上飞的铁鸟是怎么打地上爬的铁乌龟的。在他的注视下,伊尔-2很快开始俯冲,然后机翼下火光闪烁,一刹那间地上日军的铁乌龟就被烟尘所笼罩。

        几分钟之后,这一群伊尔-2满意的拍着翅膀飞走了,钟翻身能看到的是对面的阵地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报废的铁乌龟。刚才还像螃蟹一样横行无忌的它们,此时已经在燃烧中变为一堆废铁了。

        田中久一的面色黑如锅底,,一眨眼的功夫他的一个坦克中队就这么报销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谁能想到土八路也能有空中支援了?这叫什么事儿!

        “露西亚鬼畜,你们不得好死!”田中久一愤怒地对空挥舞着战刀,一贯善于保持平静的他都如此的愤怒了,可见他有多憎恶苏联。

        从苏联驱逐日本大使正式对日宣战的那一刻开始,苏联和布尔什维克就成了日本军人最憎恶的目标。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背信弃义,这就是落井下石,就是毫无节操!

        大概在日本人的逻辑中,只能他们耍流氓,一旦轮到他们被耍流氓就完全不可接受,开始讲什么道义了。

        当然,这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聪明人是绝不会跟一群畜生讲道义的,更何况他们连畜生都不如。对李晓峰来说只有一种鬼子是好鬼子——那就是死掉的鬼子。

        言归正传,这一轮空袭结束之后,田中久一的坦克损失惨重,几乎没有几辆能从前线挣扎着回来。更糟糕的是随同坦克一起冲锋的步兵也被伊尔-2来回的犁了几遍,整整一个中队就这么报销了。

        “夜战!”

        一番思考之后,田中久一做出了新的决定,现在继续进攻没有任何意义了,他这边士气低落,而且八路军还拥有空中支援,继续硬冲就死送菜的。不如在晚上发动夜袭,那时候没了空中支援的八路军还不是他餐桌上的一盘菜!

        据日本公开的战史记载:“是日夜,田中中将组织我皇军之精锐约150余人进行夜袭作战。当夜九时许,夜袭队成功突入占领八路之阵地。然而约一小时后,八路在露畜之炮火支援下进行人海逆袭,我夜袭队拼死抵抗,歼敌不可计数。无奈寡不敌众且敌人炮火异常猛烈,不得不暂时后撤。”

        看日军的记载,似乎是他们夜袭很成功,但最后是苏联红军的大炮太犀利,然后八路军又用了人海战术,这才不得不撤出阵地。后来刮府修抗战历史时,是全盘引用了日军的记载,还帮日军补上了歼敌不可计数这个坑,说一战下来,八路军损失约千人。

        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看看新华社在《二战邯郸》中的叙述:“当日夜,日军突然发动夜袭,攻克我二营阵地一处。夜九时许,三营长集结20余人,并加上四连之一班展开反冲锋。一番短兵相接,旋见敌三五成群,向土丘之反斜面逃逸。三营长当即指示掷弹筒手连发十弹,当即毙杀敌寇十余人。当我步兵攻入土丘之顶时,又见我步兵六七人由隐蔽处蹿出向敌人猛冲,前后夹击,残敌拼死不退者约三十余人,旋即敌寇崩溃。我军于十时复进至原阵地,发现又有五名战士扼守一处未被敌兵攻克之掩体,其外敌死尸堆积二十余具。再清查阵地内,敌我士兵互相拥抱而死者共31对,布满壕沟。反斜面上,肢离体解,肠肺狼藉,壮烈空前,惨不忍睹!”

        而685团杨上将在回忆录中也提及了这一夜中的一名战斗英雄杨靖国,他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得非凡的英勇。反冲击开始之后,战士们刚刚冲上去就被日军射中三人。这让杨靖国怒不可遏,当即携冲锋枪一只、手榴弹六枚迅速冲到刚刚牺牲的战士身旁蹲下,然后向一个大土堆投出手榴弹两枚,听到日军发出惨叫后,迅速起身前冲,端起冲锋枪扫荡土堆后面的日寇,当场打死日军五人。紧接着他振臂一挥,呼叫身后的战士随同他一起冲锋,一路上且战且进势如破竹!

        不光是八路军这边有回忆录佐证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日寇所描写的那样,盟军方面也有战地记者记录这次战斗,塔斯社记者亚历山大是第一批许可进入八路军随军采访的苏联记者,他在战斗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就进入了阵地,他这样记录道:

        “我是第一次登上最前线,显得特别激动和紧张。当我抵达夺回的阵地时,不禁被这场惨烈的战斗所震惊,战壕和阵地周围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敌我双方的尸体,有的互相扭打成一团,你抱着我的头,我掐着你的脖子,或者你抓着我的大腿,我捏着你的下身!被死者的污血浸透的土壤发出阵阵腥臭和硝烟味,仿佛在哭泣和燃烧。”

        “我能看得出,这是这一处阵地被日军夺去前最后的战斗场景。仅剩的十几名八路军战士面对成倍的敌人并没有逃跑,反而是殊死一战,这些战士最后几乎都壮烈牺牲了……到那时,这一处阵地仅有四名战士隐藏在最后一座火力点中继续抵抗。不过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不光歼灭了众多日寇,还未反冲锋夺回阵地争取了时间。”

        由此可见,日本人所谓的苏联红军的炮火和什么人海战术都是不存在的,而且这一处阵地到最后也没有完全被鬼子夺去,有至少四名八路军战士一直抵抗到了最后直到收复阵地,从严格意义上说,日军都根本未能攻克这一处阵地!

        关于这一处阵地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战地记者亚历山大随同德也回忆道:“战斗十分艰苦,几乎每分钟都有伤员从前面抬回来,有的还在半路上就牺牲了。因为战斗实在是太激烈了,牺牲的战士根本来不及掩埋,抬下来之后只能暂时摞在一起,往往一天下来就能摞一人多高。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牺牲的战士连武器装备都来不及取下来,就那样带着手榴弹、穿着衣服扎着绑腿堆在一起。那些日子,李文德从来没有时间洗脸,更没有时间换衣服,每天抬伤员和牺牲的战士,两只胳膊袖子上的血都板结在一起变硬了!”

        据李文德回忆:“他所在的卫生队本来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这场邯郸战役打下来,四十多人里没受伤的仅有五六个,像他这样要频繁往返一线的卫生员战死了七八个。”这还不是最惨的,李文德还说:“并不是所有牺牲的战士都能抬回来,还有相当一部分牺牲在一线的战士根本来不及抬就被敌我双方猛烈的炮火炸得无影无踪了!”

        时值酷夏,为了避免疾病蔓延,战斗进行到一半,按照八路军司令部的指示,将牺牲的战士集体火化,并就近在附近埋葬。战役胜利之后,在烈士们安息之处立了一座大碑并建立了一个烈士陵园,以纪念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一万多最可爱的民族英雄。

        激战了三天,田中久一寸步未进,反而损失了近三千人。这样巨大的损失他还从未遇到过,以至于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向冈村宁次汇报。当然,田中久一还不知道,他损失远不止这三千人,在讲武,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已经降临在即……(未完待续。)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20_20824/c432433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