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邓州盐业商会的第一次采购,由郑袭亲自带队。他之前虽然也贩过淮盐,但都是小打小闹,从没有像这次进货量这么大。所以他必须亲自跟淮盐盐商交涉,以获得一个好价格。
淮盐幕后的大老板就是淮南节度使兼大唐的盐铁转运使高骈。原来郑袭竟然与高骈的亲信之人有旧。依着这层关系,采购诸事顺利,最终以一个非常合适的价格,购得四百石上好的淮盐,装了满满二十车。
一路有护盐军保护,山匪毛贼都不敢招惹。到了各州各县,依例缴纳过路税费,也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本以为此行将会一切顺利,不成想,到了邓州家门口的唐州,却出了问题。商会的队伍才到唐州境内的桐柏县,就得知前路已然不通。原来,唐州州城已经被围困了。前方已经处于交战状态,禁止一切路人通行。
几乎与郑袭的奏报同时,张寻收到了踏白营的探子从唐州送回的情报。围困唐州的原来是秦宗权的蔡州军,由秦宗权亲自带队,总兵力超过了三千人。
原来秦宗权宣称唐州刺史高冕拐诱蔡州百姓,故而兴师问罪。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秦宗权意图吞并唐州的借口。
高冕是晚唐这个时候硕果仅存的文官刺史之一。唐州军备如何可想而知。他靠着文人的小聪明,在强敌环绕之中,夹缝求生,勉强保着自己的位子。此前朱温在邓州时,他曾短暂投效过黄巢。之后见风使舵,又宣布复归大唐。
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一直将唐州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唐州的租赋也基本上按时输往襄州。但唐州地理位置上离蔡州更近。故而野心更大的秦宗权,终于按耐不住垂涎,向唐州下手了。
此时此刻,张寻的第一反应,不是救回盐队。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唐州落入秦宗权的手里。
秦宗权是什么样的人,张寻再清楚不过了。历史上,这个家伙投降了黄巢。并且在黄巢已经败亡之后,自己称了帝,当上了大齐的第二任皇帝。他建都蔡州,大封亲信,建立起自己的小朝廷。蔡州军与黄巢余部联手,攻取了陕、洛、怀、孟、唐、许、汝、郑等20余州,将整个中原地区搅得鸡犬不宁,生灵涂炭。由于缺乏军粮,秦宗权的部队还大肆食人,成为一只丧心病狂的“食人军”,在历史上留下恶名。
对于这样的人,张寻本能的反感。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人在自己身边壮大。而且一旦让秦宗权控制了淮盐盐路,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必须阻止秦宗权。
然而该如何做呢?主动出兵?师出无名。借口解救盐队?如果秦宗权识时务的放盐队过去,又该如何说辞?到时不打达不到目的,打又理亏,处境将很尴尬。
终于,张寻想到了一个人。他计上心来,立即将踏白营副指挥白有庆叫到身边,交给了他一个任务。同时点齐人马,亲率三千邓州军,赶往唐州。
张寻是打着解救邓州盐队的幌子出兵的。秦宗权得知这个情况,倒也乖巧,专门从围困唐州的部队中抽调出一都人马,护送盐队安全通过了战场。
如今各地盐价都不便宜,四百石盐价值不菲。秦宗权竟然不贪图小利,懂得在这个时候不与张寻交恶。可见也是个精明人。难怪能坐上几天皇帝。
但是盐队成功返回了邓州,张寻却并未撤兵。仍于唐州城北二十里处驻扎。
秦宗权派人送来亲笔信,询问邓州军在此驻扎究竟是何意。张寻不答。
由于邓州军的存在。秦宗权起初不敢轻举妄动,没有全力攻城。但到了第三日,邓州军仍在唐州北二十里处坐视而已。既不离开,也没有更进一步。秦宗权终于按耐不住,开始加紧对唐州城防的打击。
秦宗权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只攻北东南三面,留出西门不打,供唐州刺史高冕逃命之用。网开一面,可以瓦解城中守军顽抗到底的意志。
果然,到了第四日,唐州西门大开,跑出一队人马。
然而却并不是唐州刺史。这队人马出了西门,行不多远即调头向北,直奔邓州军营地去了。
原来,这队人马是来求救的。为首一员小将,是唐州偏将高慈。
高慈见到张寻,递上刺史高冕的亲笔信。信中言辞诚恳,求救之心甚切。张寻看了非常满意,心说可算来了,我都等了四天了!
但他表面还要努力装出十分纠结的样子,对高慈说:“唐邓二州唇齿相依,高唐州有难,我本应义不容辞。然秦宗权与我并无宿怨,蔡州军又兵多将广。我有心相助,又恐力所不逮,如之奈何?”
张寻的反应似在高慈意料之中,他早有准备似的说:“家主说了,若解唐州之围,愿将今年唐州赋税的一半,送与将军,做劳军之资。”
张寻闻言笑道:“果真如此,则将士必当用命,唐州之围可解!”
高慈以为张寻这是答应了,就要拜谢。张寻却说:“慢着,还有一事相求。高刺史想必知道我邓州缺盐。今后邓州的盐队恐怕会频繁往来过境,还望高刺史高抬贵手,矜悯这些商人的辛苦,不要从中抽税。”
这事高慈决定不了,于是快马加鞭回唐州报信去了。
张寻本是不请自来,他怎么就知道高冕一定会来求救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休妻县令”周兰的功劳。
踏白营副指挥白有庆与张寻大队人马几乎同时离开邓州,但他的目的地却是唐州下辖的方城县。
方城县令正是周兰。当初张寻随杨复光去许州,曾在方城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周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记得此人为了当上县令,曾将原配休了,“送”与刺史高冕做妾。前妻经常在高冕耳边为周兰美言,才终于让他当上了县令。
白有庆接到的任务,就是以重金贿赂周兰,通过前妻给高冕吹枕边风,让其主动向张寻求救。现在看来,枕边风奏效了。
不久高慈带回来高冕的回信,张寻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于是,在唐州刺史的正式邀请下,邓州军从西门大摇大摆的开进城去。城内的守军人数,头一次超过了城外的蔡州军。本来已是危如累卵的唐州城,终于又固若金汤了。
张寻这边努力帮人守城之时,远在关中的赵东阳正在研究如何破城。
当初他的离间之计奏效,鄜延军节度使李孝昌见死不救,党项人拓跋思恭被困在高陵城危在旦夕。眼看就能全歼一支唐军。不成想横生枝节,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原本驻扎在渭桥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竟突然领兵杀到。解了高陵之围。
要说晚唐第一活雷锋,王处存当之无愧。在这个人人都只顾个人利益的时代,王处存是那么特立独行的存在。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那么的鲜明,那么的出众。
一年前,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出奔蜀中。王处存身在千里之外的定州,得知长安陷落,竟然痛哭流涕。他不等朝命,即率领本部人马驰援关中。当时黄巢军势正盛,各路藩镇或直接降了,或作壁上观,或自顾不暇,只有王处存,竟然自告奋勇入关勤王。这是他的第一件“雷锋事迹”。
半年前,泾原行军司马唐弘夫率军击败黄巢将领林言、尚让,乘胜进逼京师。王处存自渭北亲选骁卒五千,配合唐弘夫作战,两面夹击。黄巢军见势不利,乘夜遁去。唐军终于看到了收复长安的希望。然而王处存当自己是活雷锋,唐弘夫却不这么认为。他怕被抢了功劳,竟然不通知王处存协同作战,孤军冒进,终于被杀了一个回马枪的黄巢击败。唐弘夫身死。连累王处存也大败退出长安。这是王处存第二件“雷锋事迹”。
如今他又一次像活雷锋一样,出现在了群众最需要他的地方。当他见到单骑走脱向他求援的拓跋思忠时,毫不犹豫的点齐义武军,救援高陵。
大概几年后,王处存再次彰显雷锋本色。当时大唐财政紧张,权阉田令孜为了开财源,想将河中的两个盐池收归国有。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不许,朝廷遂任命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以代替王重荣。没想到王处存竟然上书为王重荣申冤:“重荣无罪,有大功于国,不宜轻有除改,以摇藩镇之心。”
王处存就是这样正直到有些迂腐的一个人。在晚唐数百位节度使中,他是仅有的几个未在史书上留下任何污点的人。史书中评价其“为人谨慎,优抚军民,折节下士,人多归之。”
因成功解了高陵之围,王处存被朝廷授予“东南面行营招讨使”之职。而权知夏绥银节度使拓跋思恭,也因力战有功,成为正式的夏绥银节度使,拿掉了“权知”两个字。
高陵之围虽解,朱温军却并没有撤回渭河南岸。而是就在北岸上马渡附近扎营。此战虽然未能取得全功,朱温却已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称赞了赵东阳。离间计实际上已然成功。半路杀出个王处存,只能怪天有不测风云。
但赵东阳虽然受到表彰,却并不开心。实际当时就差那么一点,就能攻破高陵城。如果手中能有些再犀利一点的攻城武器,也许就能在义武军赶到战场之前结束战斗了。这种功亏一篑的感觉,让他很不爽。
想来想去,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当初在许州时,张寻曾提出一个新式武器——配重式抛石机。当时研制这种武器的任务交给了李暮。但之后就是打邓州,估计李暮也一直无暇此事,也不知现在究竟有没有研制出来。
长安城虽然已经破败,但此时仍是整个东半球最大的城市。赵东阳想,想必城中各种工匠都能找到。有这样便利的条件,研制配重式抛石机一事,一定易如反掌。待回到长安,一定要找机会试造这种攻城利器!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27_27746/c79113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