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北大唐 > 第三十三章 倭国内况

  日本现在还没有天皇,李煜从逍遥醉那里偶然遇到的两个遣唐使交流中,了解到最近日本近况。当然现在日本不仅没有天皇同样也没有日本这个国名,更确切的说叫倭国,从汉代开始对日本列岛上生活的人的一种蔑称,意在形容其矮小丑陋。

  刚才碰到的那两个倭人身材确实不怎么高,也就一米六几的样子,长相仍具有前世自己对倭人的感观,猥琐、一般。

  坐在逍遥醉三楼的豪华包间里捏着下巴,李煜望着包间舞台上正不停旋转的胡璇舞女郎们走神的想着刚才得来不多的信息。

  在唐代倭国进行了影响其历史走向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的大化革新。如果说明治维新将日本从封建愚昧带入了近现代文明社会最终成为世界列强;那么大化革新就是将日本从野蛮落后的奴隶社会带入封建文明从此踏上了文明社会的道路。

  不过介于历史知识有限,而且前世更多的是关注本国的历史,好奇欧洲历史的李煜来说,对倭国大化革新的了解只停留在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上,对倭国当代的历史恐怕只能用小白来形容了。

  不过今天还是挺庆幸的,居然碰到了两个遣唐使,由其是那个大使守大石,问之无所不说,简直让李煜高兴坏了。从而让李煜也能睁眼看下大唐海东这个几乎被海洋隔绝的群岛国如今的发展状况了。

  历史上大名鼎鼎,后世被小日本大吹特吹,同时也被一些自卑崇洋媚外的国人大吹特吹的大化革新原来以经开始二十年之久了。

  刚从那个叫什么坂合部石积的副使嘴里说出来的,李煜这个倭国历史小白脑袋都差点轰了下,历史教科书上不是说倭国在唐代派遣大量遣唐使带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典章。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推动倭国的大化革新出谋化策吗?怎么二十年前倭国就开始了大化革新?那不还是贞观时期吗?自己了解到贞观时倭国就派了一次遣唐使,即使自己父皇登基这十几年有三次遣唐使。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人数非常少,并没有发现有留学生似的人物跟随,更像是倭国对于大唐这个国家的拜访,而且资态还和大唐摆在同等地位上,这第五次他们的资态就明显低得多了,摆出了大唐属国的资态。

  由于自己的无知李煜几乎又要在心里骂后世那些无良历史学者了。不过好在抱着及其疑惑的追问下才了解到,倭国的大化革新虽是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但确实是在留华倭国学者学成归国后担任倭国中央高官并协助倭王开始大化革新。

  比如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南渊请安归国,这三货在前隋时就来我中华了。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王室贵族。他们开设学塾传受中华文化,他们的学生中著名的有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并最后参与革新派谋划诛杀倭国权臣守旧派苏我虾夷、入鹿父子,是为乙巳之变。

  政变后,皇极倭王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倭王,以中大兄为王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化二年元月新政权以诏书形式颁布了《改新之诏》,并全力向全国贯彻。改新的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采女的制度。

  倭国改革前实行的是部民制,一种倭国特有的奴隶制度,改革后虽然向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国家过渡,但是旧有的部民制并没有完全解体,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从那个大使守大石口中得知,白村江的战败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不论是部民还是改革后成为自由人的农民,因不堪重负而逃亡者众。

  守旧势力趁机向革新派施加压力,在守旧势力的进攻面前,称制的中大兄王子不得不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大化十八年宣布肯定氏上,允许他们私有部民的诏书。

  进一步了解才意识到倭国的大化革新,虽二十前开始,却还并没有结束,也就是说改革虽进行了二十年,但仍只在改革的初步阶段,离完成还差得远呢。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次改革,在改革的初期往往是新旧势力矛盾最为尖锐的时刻,也是反对势力实力最强的时刻,这一时期最容易爆发内部冲突。

  倭国现在是处于一种没有国王的状态下,乙巳之变后,虽然相继继位的两个倭王孝德、齐明两任倭王是发动政变的中大兄王子的兄和舅,基本处于无权状态。

  中大兄王子虽为王太子,却掌握着倭国的实权,大化革新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推行。在齐明倭王丧事完毕后,中大兄王子不登王位,却以王太子名义称制。

  从中可以分析出倭国现在国势处于一种比较弱的状态,国无王,只有王太子在掌握国家政权,政权内部矛盾重重,新旧交替之际。

  这种状态下的国家一但受到外部势力的介入,恐怕会顷刻间瓦解。其国人因政治立场对立而造成分裂,不能团结一致对外,属于典型的一盘散沙,外敌可以非常容易的就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这么好的机会,从而一举灭了倭国,就是有点可惜了。大唐现在连高句丽都还没有平定,从所知的历史中明年高勾丽灭亡,但吐蕃以在西部崛起。

  在显庆年间,吐蕃就以开始向东扩张。继显庆三年(六五八)占领河湟以南诸羌十三羁縻州,及龙朔年间(六六一至六六三)降当、悉二州诸羌,龙朔三年(663年)五月三十日吐谷浑被吐蕃打败而内迁之后,乾封二年(六六七),吐蕃又侵羌人所居都、流、厥、调、凑,般、匐、器、迩、锽、率、差十二州;三月,迫使大唐罢十二州。

  大唐与吐蕃之间缓冲区以经不复存在,在吐蕃北、东边境上与大唐直辖区全面接壤,唐吐边境上的冲突不时发生,为之后的大非川之战进行酝酿。

  目前镇守唐吐边境上的大将为苏定方,龙朔三年(663年)六月二十六日,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以定吐蕃、吐谷浑。

  只不过今年一代名将苏定方就要在任上过世,唐吐边境即将出现不稳,高勾丽虽灭大唐却被吐蕃牵制在西北,连新罗这个小国在朝鲜半岛趁大唐无力东顾而不断蚕食大唐领土都无力讨伐。而倭国在白村江口战败后更是当起了孙子,自甘大唐属国,加上倭国偏居海外路途遥远,海上大规模远征非常危险,以这个时代的统治者来说,根本无人愿意去远征倭国。

  李煜也只能叹息,如此大好的灭国之机只能错失。李煜不会知道,对倭国会有一次更佳的灭国机会,他再一次错失。

  “郎君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看台上舞乐的馨儿回过头瞧见李煜眼神虽盯着舞台的舞女们,但神色却显得木纳呆滞,凭着多年与李煜相处知觉就知道自家这位殿下又走神了,不知想什么事情去了。

  回过神来,见馨儿正好奇的看着自己呢,李煜不紧不慢的说道:“刚才在想明月轩碰到的那两个遣唐使说的一些倭国的事情,没想到一想的入神居然走神了,呵呵呵!”

  “倭国有什么好想的,听说那里乃海外蛮荒之地罢了,其人长相丑陋身材矮小,今天遇见的那两人和书上说得也差不多。”馨儿满不在乎道。

  “看来古人诚不欺我家馨儿!”李煜嬉笑着伸出一双小手捏着比自己高一个头馨儿那漂亮的脸蛋。

  “郎君讨厌啦!”馨儿挣扎着将李煜的双手从脸上弄开,脸夹红红的,这里虽是包间,但同一层楼的对面包间通过窗户也是能看到这里的。少男少女在别人的眼光下做这么亲呢的事,想着想着馨儿整张脸都羞红起来。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0_30286/c101052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