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沛王府大堂内在坐的诸人皆张嘴哈哈大笑,连一旁伺候的侍女宦官们都忍俊不禁的憋着笑意。
这一切皆源于李煜今日来沛王府看望二哥宴饮时,道出了昨日发生在西市的一件事。
话说这件事还是李煜在背后一手策划,燕王府中人一手导演。
自许昱支使其族叔许敬衡在西市开起鸿雁酒肆,几乎全盘超袭燕王府逍遥醉的经营模式。虽有不足之处,但许敬衡此人以胡姬的美色和抓住此时代社会精英们的复古风的精神追求,倒也让鸿雁酒肆开的有声有色起来,俨然西市第二。
原本李煜只是在见识鸿雁酒肆那一手后回去改进逍遥醉的经营方式,以鸿雁酒肆做不到的美食美酒和崭新的经营理念用商业竟争将其打垮。
可没想到后来发生王府内侍赵杰被许敬衡买通,进而收买酒坊内的奴仆酿酒师,差点泄露酒坊秘密。
后来经一番大盘查,还从逍遥醉中查出个向许敬衡兜售逍遥醉美食制作方法的厨子。此举商业间谍的做派惹怒李煜,李煜以经等不了用商业手段打垮鸿雁酒肆了,更重要的是,许家做的也太过火了,这回不给他来记狠的不知吾燕王府的威严所在。
几天前李煜特地从夏州调来王府刚在夏州招募的护卫二十名入长安。这些人以前全都是夏州一带的猎户,从夏州出发到入长安都是猎户打扮。因为他们有这一用途便没被告知是燕王府招的他们。
就在昨日这二十名猎户装扮的大汉带着在长安城外打的猎物入长安西市贩卖,然后径直奔向鸿雁酒肆。
从入鸿雁酒肆他们都是大吵大闹,点了一大堆酒菜却说三道四。一会这个酒怎么没味,那个菜盐放多了,是个人都看出来他们是来找事的。
哪怕鸿雁酒肆的的管事上前与他们交涉摆出许家来都没用,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许敬衡。
果不其然,许敬衡出面了,在搬出许家的大旗无效后,许敬衡自然也不是吃素。直接叫来了鸿雁酒肆的护卫,两方人在酒肆内直接开干起来。
许敬衡原本只是叫来护卫吓唬吓唬他们这群乡巴佬,没想到他眼里瞧不起的人见护卫来了就掏家伙干仗了。
许家的护卫都只是从长安城中招募的些游手好闲之辈,武艺就是街头打架斗殴的水准,哪是这些长年在边塞之地打猎生活艰苦之人的对手。
许敬衡见势不妙就准备开溜,他们今日来就是为了他怎会让他跑掉。被四人逮到一通海揍,脑袋直接被揍成了猪头。二十人在鸿雁酒肆内随意打砸,将其中的宾客悉数赶走,比肩逍遥醉的鸿雁酒肆内成了一片残渣碎屑。
二十人在武侯赶来前迅速离开现场,在临走前还将许敬衡像货物一般扔出鸿雁酒肆,许敬衡悲惨的铺在街上。人一旦恶运来临喝口水都能呛出病来。恰好不好许敬衡铺地的地方正好有一大坨牛屎塞的他满脸都是,被满大街的人围观。李煜正坐在鸿雁酒肆的对面酒肆中观赏了他导演这出戏的全过程。
这一切被李煜绘声绘色的给讲出来,沛王府内可谓气氛热烈。
“哈哈哈!许家这回吃了憋一定会派人在全长安乃至周边疯狂搜捕那群闹事之人!”
听煜弟说起许家倒霉,李贤听之甚是欢喜。许敬宗此人行为不检点,好色无度。为了丰厚嫁妆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夷狄酋长。自从许敬宗掌管国史,记事曲从迎合、曲直不正。以自己的憎恶在国史中编排诽谤自己曾经的政敌,收受贿赂给平庸无能之辈虚假美化与隐匿丑恶。
许敬宗的这些事迹李贤也是早有耳闻,对于举止端庄以华夏先贤为榜样的李贤来说,其乃大唐朝政的一大恶溜,杖着父皇母和的宠幸得意妄为。其儿子也是有其父必要其子,长子与母通奸,二子在长安欺男霸女作恶多端。
王勃放下手中的酒杯,“闹事之人想必是许家得罪哪些人惹来了他们的报复,就是不知是谁敢在长安直接打许家的脸?这件事得宠日胜的许敬宗恐怕不那么容易善了。”
做为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李煜则坐在位子上默不作声,心理不在乎道,他找来的那些人当日就以离开了长安,直奔胜州而去。许敬宗要找恐怕得到单于都护府去找了,不过那些突厥人可不会给许家好脸色。
“许家这也是咎由自取。佛家不是有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家也算是应了这句话。”
虽然李煜很是不屑这句话,因为历史在不断证明,那些做恶多端的人未必会得报应。但也得拿出来说说,用来唬那些心虚的人不错。
堂中众人像是赞同李煜的观点般点点头。
“诸位今日饮酒一番,谁先来作诗一首以助酒兴?”做为东道主的李贤听过煜弟讲的笑话后提议道。
唐代文人中最盛行什么?那就是作诗。与朋宴饮时作诗,离家时作诗,仕途不畅作诗,见一美景又作诗。只要心情来了无论如何都要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目前的心境。
可以说唐代文人做诗就像现代年轻人在QQ空间微信朋友群发自己的动态让别人知道是一样的道理,以此发泄出当时自己内心的情绪。
堂中坐的除了李煜外都是沛王府的各部属官,有李贤的老师,有王府如王勃这样的修撰,其中自然以王勃的文采最佳。
“就请子安赋诗一首,诸位意下如何?”殿中一人提议道。
“甚善。”
自家殿下提议赋诗助兴,燕王殿下年幼,并未听闻其有良诗之作。堂中看来自然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先来了,但有王勃这位被陛下誉为大唐神童的大才子在这里坐着,其他人自是不会先跳出来献丑。
“那在下就献丑了!”
王勃见殿中有人提议自己先来一首,二王和其他诸位臣工都赞同的望着自己,要是不出来赋诗一首就说不过去了。
侍女取来笔墨纸研放在王勃面前的案几上。王勃思索了番,提起笔就洋洋撒撒的在白洁的纸上挥起了笔墨。
坐于王勃两旁的人依靠离得近,歪着身子先睹为快。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待王勃诗成,众人开始传阅鉴赏此诗的韵味,王勃的诗才得到在场众人的一致赞赏,不愧为奇才。
鉴赏完王勃的诗,其他人等也开始调动心中文采纷纷动笔在白纸上挥就笔墨。
殿中众人在抠动脑细胞琢磨着该写一首什么亲的诗才能助酒兴时,李煜没在侍女准备在案几上的白纸上写作,而是从衣袖中抽出一本书,翻开蓝色书页露出空白的纸张。细细思索一番,是像那些穿越文中主角一样抄一首后世名家之作达到轰动长安的目的,还是凭十年真才实学自己写一首呢?以李煜目前的文学水平,估摸着也就一般般,在殿中想必只是中留水平。
这可没有自夸,唐宋诗词,留下传世之作的也就那么些人,可唐宋数百年读书人数百万计,结果才几人写出千古名篇而得以让后人记住他。更多的则默默无闻,也有的人一生只写出一首名篇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
可见在诗坛这一块,读书人学会写诗也许不难,但要写出让世人称赞传颂的诗作那就难上加难了。这也是李煜能自夸写作水平在殿中众人中排中留的底气所在。
最终李煜还是觉得以自己的才学写作,抄后人诗作不可能抄一辈子。更何况后人诗作都是作者在各自身处环境自身遭遇和所处时的内心感情的体现。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找到后人适合的诗句来抄,总有一天会露馅。到时众人发现,曾经诗坛盛名的李煜写作水平突然变的极其不堪,那人们就会怀疑李煜是抄谁写的诗。那李煜的脸往哪搁?
运气凝神,以十年之功提笔在书中第一页纸上挥下笔墨:
雁去无痕万里霜,秋风劲猛洗沧桑。
行云千载空廖廓,浊酒三杯敬古芳。
诗成之后各自唱一遍,然后众人便相互传阅自己的诗作。不论是李贤还是沛王府其他各位官属,他们都是在一张裁好的宣纸上写作,唯独李煜在一本唐代没有的线装书上写作。
李煜的诗作首先传阅到李贤手中,李贤看着煜弟写诗的这本有着蓝色封皮的书。嗯!不是书卷?
看过李煜诗后,李贤倒仔细瞧这本颇为奇怪的书。细看下是一张蓝色的封皮将数十张裁剪成同样大小的纸张包裹在里面,在一端用针线穿插像缝制衣服一样紧紧的将纸张缝在蓝色封皮对折的中间位置。
要查看书中内容直接翻开封皮,再一页一页翻下去,且不用像书卷那般要查看书卷里的内容还得拿镇纸镇住才行。翻动几下李贤喜欢上了这种奇特造型的书本。
“煜弟你这写诗的书倒很是奇怪!”
“喔,这书是吾觉得书卷不太好查阅纸张又太零散,便让府中匠人将纸张裁成长12寸宽6寸,然后用线将其一页一页加上封皮连接起来形成一本书,吾就叫它线装书。”
“线装书?”
李贤摸着长方形的书本左端整齐缝制的粗线,叫线装书倒确如其名。
李煜在制线装书时,没有采用前世线装书从左翻,而是按现代的书籍风格制成。
殿中其他人也被李贤与李煜交谈的线装书吸引了目光,李贤见大家如此好奇便将手中的书传下去给众人查看。
“这线装书倒是不错,册页式倒与现在的雕版印刷术相吻合,用来印刷字数众多如春秋、左传之类的书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翻动书页阅读无疑会比书卷方便得多!”沛王王傅在看后如此直观的评价道。
“以往要查阅书卷时,如老子的《道德经》那是写有好几个书卷,某要查其中一卷内容还得在放《道德经》书卷的袋子里,查看一个个书卷的书轴上系的标签,然后还要费一番功夫在打开的书卷中才能查到。燕王殿下弄出这线装书,这倒是省了天下读书人的麻烦,哈哈哈!”
其他人看后毅是颇为赞同王傅的评价,纷纷对线装书评头论足。
还雕版印刷?现在活字印刷我都给搞出来了,看来这个世界雕版印刷还没像前世那样在宋代大放光彩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待一月后,活字完全制成时,西市就将开一家兼有印刷业务的文房店,活字印刷术正试出世。李煜心中得意无比,活字印刷一出,恐怕长安乃至大唐会有很多抄书人将丢了饭碗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李煜只能在心里表示哀悼,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你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煜弟不知这线装书现制成多少?可否给二哥送几本来?”
“二哥,线装书制作起来不难,前一个多月吾等兄弟不是合作开了家造纸坊吗?现以大量生产优质纸张,所以线装书的制作成本也不高。过几日招到足够的人手就可以大量生产线装书,到时二哥想要多少直接派人到造纸坊取就可以了。”
“煜弟,你不提二哥都快把这件事给忘了。”
李贤回过头对殿中众人宣告:“今日大家就将所写诗作记录在煜弟的第一本线装书上,就取名深秋宴集。大家觉得怎么样?”
“二哥、殿下甚好!”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0_30286/c101052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