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却说东晋大将军王敦,字处仲,乃王导堂兄,少有奇人之目,而心怀刚忍,当年在洛阳时,曾与王导同赴王恺之宴,一女伎因吹错笛音,立被王恺杀害,满座无不失色,唯独王敦视若不见,镇定如常。又一次,与王导赴石崇之宴,石崇令美人向宾客行酒,客若不饮,则杀美人。王导向来不善饮,但怕石崇杀人,每当美人来行酒都勉强饮下,王敦一向能饮,却不肯饮,王导一旁劝道:“贤兄当饮,免得美人遭罪。”王敦漠然道:“石季伦自要杀人,与我何干?”石崇因此连杀三美人。王导因而叹道:“处仲心怀刚忍,若当世,非令终也。”东海王执政时,任王敦为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与王导共佐司马睿,先后平定江州刺史华轶之叛、荆湘流民杜弢、杜曾之乱,为中兴江东,建立东晋立下汗马功劳。司马睿也推心置腹,以王导为扬州刺史、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内执朝政;王敦为大将军、江州牧,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镇守武昌,外掌兵权;二人皆开府仪同三司。王氏子弟布列朝堂,各居显要,时人遂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谚。
王敦自恃功大,且因宗族强盛,渐渐骄纵起来,每当聚会,常在酒中吟唱曹操乐府诗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唱,一边以如意击打唾壶,以致壶边多缺。有好事者便将王敦情形报告晋元帝。晋元帝大惊,疑王敦有异志,遂引尚书令刁协、侍中刘隗、尚书仆射戴渊等为心腹,暗中削弱王氏势力:以王导为司空,名为升职,实际夺他实权,从此疏远。王导虽遭排挤,倒也淡泊自如,一任自然,安其本分。王敦得知,大为不满,当即上表晋元帝,为王导大鸣不平,言辞颇怨。
晋元帝见表,心甚不安,连夜召谯王司马承入宫,将王敦之表示之道:“王敦以顷年之功,位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于此,如之奈何?”
司马承道:“王敦拥兵自重,必有异图。陛下不早裁之,以至今日,若再姑息养奸,必为大患!”
晋元帝怒道:“王敦不制,朕必不能安枕!王敦叛逆之迹已明,朕之为惠帝不远矣,湘州据长江上流之势,控三州之会,乃南楚险固,用武之国,朕想请叔父前往镇守,如何?”
司马承道:“君有诏命,臣必尽力而为,怎敢推辞?但湘州经流民杜弢之乱后,百业凋零,民穷财尽,如能到任,必须要经三年的经营整顿,方可从戎;否则,时日促迫,教养两难,纵是粉身碎骨,也无补于大局。”
晋元帝大悦,即下诏命,以司马承为湘州刺史。司马承受命,即刻赴任。途径武昌,王敦遣使来请,邀司马承上岸一会。左右都劝道:“王敦必不怀好意,去恐不得出,当速下湘州。”
司马承道:“我奉帝诏赴任湘州,王敦纵有逆谋,未曾表露,尚不敢对我如何,我若就此而去,人必以为我怯懦,反要被人耻笑了呢。”即令撤去戎备,坦然上岸,与王敦相见。
王敦设宴接待,席间讥道:“湘州久叛地面,治之甚难。殿下向为雅素佳士,恐非将帅之才。”
司马承笑答道:“公有所不知,铅刀虽钝,岂无一割之用?”
王敦大笑,私与心腹谋士钱凤说道:“此人不知畏惧而学壮语,足知其不武,无能为也。”宴毕,听任司马承去湘州上任。
晋元帝又依刁协之计,凡逃亡到扬州,沦为各郡奴隶的中原难民,一律免除奴隶身份,恢复自由,以备征役。又依刘隗之计,以戴渊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司、兗、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守合肥;以刘隗为镇北大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守淮阴。全都假节领兵,名为讨胡,实备王敦。
却说戴渊任征西大将军、都督司、兗、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祖逖因此也须受他节度,祖逖得报,心甚不快,怨道:“戴渊南人,素无北伐之志,且我已翦除荆棘,收复河南,何须他来统领?”后又得知王敦与刘隗、刁协结怨,内乱将起,北伐大业难成,竟至忧愤成疾。太兴四年(321年)九月,妖星见于豫州之分,祖逖仰视星空,叹道:“为我矣,方欲平定河北,而天欲杀我,此乃不祐国也!”不久,祖逖病死于雍丘,终年五十六岁。豫州士女如丧考妣,谯、梁百姓为他立祠。晋元帝如失一柱,追赠祖逖为车骑大将军,遂以其弟祖约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代领其众。
再说刘隗出镇淮阴,虽在外地,但朝廷大事,人事任免,晋元帝都与他磋商,甚是得宠。王敦遂以书信向他试探道:
顷承圣上顾眄足下,今大贼未灭,中原鼎沸,敦欲与足下及周生之徒戮力辅佐王室,共静海内。若其泰也,则帝祚由此昌隆;若其否也,则天下永无望矣。
刘隗答书道: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贞,’吾之志也。
王敦得书大怒。忽报祖逖已死,王敦大喜过望,与钱凤道:“我平日所惮者,祖逖也,今祖逖既死,我无敌手矣!”遂谋举兵东下。
钱凤道:“明公欲举大事,当邀湘、梁二州同举,二州若从,则明公无后顾之忧,如其不然,则应先讨二州,然后东下,大事可定。”
王敦道:“正合我意!”遂发两路使者,一路去往长沙,邀请湘州刺史司马承,一路去往襄阳,邀请梁州刺史甘卓,共同举兵。
却说王敦使者到了长沙,向司马承说道:“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大将军因此想以殿下为军司,率湘州兵马船舰,举兵同下,共除君侧之恶,意下如何?”
司马承愤然大叹道:“我其死矣!地荒民寡,势孤援绝,将何以济!然得死于忠义,夫复何求!”即令囚下王敦使者,召湘中豪杰虞悝、虞望兄弟道:“我欲征讨王敦,而兵少粮乏,且是新到,恩德信义未著。你们兄弟皆湘中俊杰,今王室方危,金革之事,古人所不辞,望请教诲。”
虞悝道:“大王不嫌悝兄弟微贱,不耻下问,敢不效命?但湘州荒凉凋弊,难以进讨;应先聚众固守,传檄四方,号召勤王,以分王敦兵势。分而图之,或许能够取胜。”
司马承大喜,即以虞悝为长史,虞望为司马,总领湘州诸军,与零陵太守尹奉、建昌太守王循、衡阳太守刘翼、舂陵令易雄等一同举兵,传檄远近,列数王敦之罪。一州之内,皆应檄响应。
王敦大怒,即命南蛮校尉魏乂率军二万来讨。时长沙城池尚未修建完工,粮食储备又很缺乏,有人遂劝司马承南投广州刺史陶侃,或退据零陵、桂阳。司马承道:“我之起兵,志欲死于忠义,岂可贪生苟免,成为奔败之将?事若不济,也当令百姓知我忠心!”传令固守。
虞悝进言道:“湘州兵力实在太弱,恐难抵挡,当速遣使去襄阳,说梁州刺史甘卓举兵,以击王敦之后,迫使魏乂回兵,方保无虞。”
司马承道:“谁可为使?”
虞悝道:“主簿邓骞邓长真有舌辩之才,可当此任。”
司马承于是即以邓骞为使,星夜倍道,赶往襄阳。
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分解。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0_30411/c877626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