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前两章提到过的发生在回族同胞里的故事。
这个事情是我亲老舅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妹讲给我听的。她跟我是一年出生的,在不同的学校的同一个年级读书。她给我讲的时候正是我们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也就是九四年的时候。
她家住的那个村子也是回族同胞聚居的地方,基本是一半回族一般汉族,处于杂居状态。当然,大家都照顾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习俗和信仰。所以这么多年来回族和汉族一起杂居的也很融洽,很和谐。
只是住在那里的汉族同胞都不养猪,市场上根本就没人卖猪肉。我们小时候要吃猪肉得跑到旁边的乡镇上才买得到。回族同胞们抱怨他们吃牛肉越来越贵了,因为汉族们都在跟他们抢着买,哄抬了物价。呵呵,这是事实,但也是没办法,为了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宗教信仰,汉族人民也都做出了应有的努力,那就一起吃牛肉吧!
便宜的猪肉买不到,牛肉又贵,于是市场里卖鱼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谁叫买一斤牛肉的钱够买五六斤鱼呢……
表妹她们乡里的小学离家比较远,中午忙不赢回家的同村的伙伴,全部大大小小的就都到学校旁边一户人家拼伙,每个月给人家几十块的伙食费,人家帮你做好,吃完饭自己洗碗就行。
那家人家房子也很大,儿子,儿媳,老太太,小姑子,还有个小孙女一起住。因为接了这单生意所以专门腾出两个房间,买了两张大大的大理石桌子给他们当书桌写作业。也是够下血本的,九几年的大理石桌子可是一点都不便宜,但是石材坚硬,桌子比木头的抗造多了。还是他家有远见,知道十多个多多少少有些‘儿童多动症’的屁娃娃,天天上蹿下跳、打打闹闹,要是买的木桌子,估计一个月要换一张新的。
80后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学生刚开始喊‘减负’的口号,可是口号喊了好多年,真正减下来是哪年我们都记不得了。那时个个都是一学期背坏掉一两个书包。大多数都是肩带断了或者底漏了。那些做书包生意的温州人,天天笑得嘴巴合不拢。我们的作业是很繁重的,表妹他们中午从来不回家,就在那家人家提供的那两个屋子吃饭、写作业。
表妹她们每个人都自己准备一个饭盒(我们叫‘口缸’)放在吃饭的那户人家。(回族同胞是不喜欢其他民族的人用他们的碗筷杯子的)然后每天中午下课就相约到那户人家吃饭。
南方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接得上趟,尤其是滇东南一带比较炎热,一年种三次都种得出来。蔬菜天天换,有什么他家就炒什么,便宜的鸡蛋天天有,有时煎荷包蛋,有时放点碎花生米蒸鸡蛋羹。换着方儿的给表妹她们做,也是很费了些心思的。唯一就是肉食比较少,因为牛肉太贵,所以那家人家就经常给表妹她们做鱼吃。
刚开始表妹她们还挺爱吃的,后来一看见鱼她们就哀声载到了,不是因为吃多了不爱吃,那会儿的日子好过了也不至于那么挑食。原因是他家做的鱼十炖有八炖咸了,剩下两顿糊了。一开始都以为是老太太(我表妹她们叫她阿婆)做的鱼,是不是年纪大了糊涂了。大家都问阿婆怎么做的那么难吃。后来阿婆说不说她做的饭,才发现每次鱼没做好都是那个阿婆的女儿做的。也就是那家人家的小姑子。
开始阿婆还骂她女儿,问她女儿是不是不愿意帮哥哥做饭,是不是嫌给的工钱太少,故意不好好做,但是每顿饭除了鱼做不好,别的菜都挺好的。老太太就偷偷去看她女儿是怎么做鱼的,为什么就是只有鱼做不好。
老太太睁大眼睛盯着看,她女儿做饭也是遗传的她的手艺,除了炖鱼的过程中偶尔会发下呆,别的也没什么。炖鱼要半小时左右,十八九的大姑娘无聊了发个呆也正常。正当老太太寻思的时候,她女儿回过神来了,又想往锅里放盐,老太太忙抓住她的手,说你刚才不是都放过盐了吗,怎么又要放一次?老太太她女儿说,没放啊,我刚才没有放过盐。老太太拿起锅铲就舀了口汤,倒进小碗里尝了尝,又对她女儿说,你喝一口,有盐了。老太太的女儿赶紧接过来喝了一口汤,自言自语道,不对啊,我刚刚明明没有放过盐,我还记得很清楚,怕放漏了不好吃。怎么就放了呢?
老太太埋怨她,你发呆发了半天,怕是自己都忘记了!老太太她女儿说我没发呆啊,我一直盯着锅里看,就怕再煮糊了。
老太太说,我明明看见你发了半天呆,你还不承认。你要是不想帮你哥做事就算了,明天我叫他重新去别家找人来做。
老太太的女儿一听说不要她干活就着急了。她除了煮饭也不会干别的,十八九的大姑娘还没嫁人,在家吃闲饭会被亲戚朋友笑话的。虽然他哥哥开的工资低,但好在只用做中午饭,很轻松。老太太也经常帮她煮煮饭或者炒个菜。
老太太看自己女儿急了就说,你要干就好好干,不要弄些吃不成的饭菜,再把你哥哥家的生意整‘黄汤’了。
她女儿答应了,但是后来还是一吃鱼就出问题。老太太很生气,又去盯了一次,这次就出事情了,老太太一看她发了两分钟呆还不回神,悄悄站在后窗外偷窥的老太太气冲冲的冲进厨房,朝着她女儿就推了她一把,想叫她女儿不要再发呆了。
可是这就出事情了。老太太这么一推,她女儿就直接倒在灶旁的地上昏迷不醒了。老太太以为是磕着脑子了,使劲摇了摇她,想把她叫醒,可是老太太怎么摇也摇不醒,嘴里喊着她女儿的小名,怎么喊都没有反应。
老太太赶紧回到堂屋,拿起座机电话就给他儿子打电话了。等他儿子风风火火的赶回到家的时候,他妹子还是躺在厨房的灶旁边没有醒过来。他赶紧把妹子抱到沙发上躺着,然后赶紧打电话叫车来拉去医院。
那天我表妹她们吃饭又没吃到肉。
第二天给我表妹她们做饭的是老太太,她女儿还是没有醒过来。医院从头到脚检查完身体,哪里都没有问题。老太太她女儿就像是处于深度睡眠中一样。没办法,老太太他儿子只得带着妹子回家,每天叫医生来帮打点营养液。老太太在家时不时给她灌点冷开水。就这样过了两天,老太太的女儿终于醒过来了。
醒过来就问老太太今天是几号,老太太以为她睡糊涂了,就告诉她,说她总共昏迷了三天,也没过多久。
老太太的女儿非常错愕地说,我在那边都过了十多年了,连我生的女儿都七八岁了,怎么这边才过了三天。
老太太以为她女儿昏迷后睡懵了,也没太在意她说的什么这边那边,什么姑娘儿子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天,她女儿还是不停的讲那边结婚时候的事,讲那边的公公婆婆对她多好多好,讲那边生的女儿多听话,会帮她干多少多少活,讲那边的老公多关心她等等……
老太太听了两天就着急了,怕他女儿是不是摔出什么后遗症来了。姑娘十八九了,不干活也就算了,想谈恋爱想结婚也正常,但是张口闭口讲一些在哪里结过婚,生过娃娃什么的,讲多了别人知道了,过两年还怎么嫁人。
老太太没办法,得闲的时候跑到大街上,找那几个坐在街心里闲聊的老姐妹问问该怎么办。有个老太太就说了,去礼拜寺请个阿訇回来,念念经,喝完经文水就好了。
老太太就趁着中午饭以后的时间跑到大礼拜寺,请了个阿訇去她家。阿訇念完经,在小碗里写了经文,倒点水化一下墨汁就给老太太的女儿喝了下去。
可是第二天,老太太的女儿还是再讲她在那边的事,好像还挺留恋的。老太太没办法,煮完中午饭又去街心里找那几个老姐妹,边诉苦边听她们给支招。一个老太太就说了,这种事听她姑娘的一个汉族同学说过,好像是叫掉魂还是什么,让老太太找个汉族的司孃试试看。
反正谁家都是病急乱投医。最后老太太家托人找了个司孃,司孃说自己是何仙姑坐下的一个弟子,下凡来修行的。在她一番请香问神后才知道,老太太她姑娘是个两世再生人,只是她的两世有一部分时间重叠在了一起。
说道再生人,就像现在网络视频里讲的,某某某在几岁就突然记起前世是什么人,家住什么地方,都有什么亲人,前世的所有也都记得清清楚楚等等。
而穿越就是这一世还没过完就跑到了另一世继续过日子,这种事情小说里些的也多了。
老太太她女儿是再生加穿越重叠在了一起。只是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能量值不一样,时间也存在着压缩与被压缩的情况,她在这一世过几天就相当于穿过去的那边过了好些年。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不过她的梦是真实发生了的,只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在了另外一个空间。
那天她晕倒是因为老太太突然打断了她在另一世的生活,强行把她拉回了现在,所以她在那边的那一世就突然断掉了,相当于成为了那一世的失踪人口。
老太太她女儿听说回不去了,还伤心的哭了好久。后来老太太家没人给煮饭了,我表妹她们第二年吃饭的地方就被换到了另一家。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2_32886/c958218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