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环保之植树造林

从立足包头开始,杨元钊就没有停止过对环境的改造,这是这个时代很多国家都没有意识到,工业化对于环境的破坏,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刚刚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伦敦,之所以取得雾都这个称号,就是因为重度的工业污染,在利益和环境面前,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没有意识到。

    破坏之后再发展,欧洲几乎是走过了这个道路,甚至在战争时候,一些刚刚冒头的环境理念,也被放在了一辺,没办法,当国家都灭亡了,你独独环境好,有什么作用。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工业还没有发展到极高的程度,对于环境的危害还没有认识的那么的深刻,虽然环境已经在英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呼吸道类型急病,肺部疾病等的增加,畸形儿和非自然流产的增加,这些都是问题,可是医疗保障的不完善,加上医学还没有进入更高的状态,让很多国家都忽视了这一点。

    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很清楚环境的重要作用,中国是为了屹立在世界最高峰,并不是把一个充满了污染,满目疮痍的中国留下来,所以从最开始就非常重视,当时中国立足的西北,又是整个中国,自然环境最脆弱的地方,很自然的,做出的努力就多了起来,再加上一体机和杨元钊的帮助下,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上工业效率最高的国家,一些拳头产品竞争力超强之下,更多的花费精力在环境保护上面,也算正常。

    哪怕是这样,杨元钊在最初推行环保的情况下,也是依靠着巨大的吸引力才做到的,比如说,包头商会的成员,必须要支持多少亩多少亩的森林种植,再比如说,得到技术工厂,必须要进行环境方面的治理,以保证排放量的正常。

    这些在最初的时候,让所有人非常不解,因为这会影响资金回报率,杨元钊用无可替代的优势产品,还有比想象更高的回报率,最终强行的推行了这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包头商会,发展到现在的全国工业,一直都沿用了这一点,虽然有少许的波浪,但是在强制立法的前提下,很快就被平息了。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和沙尘暴,杨元钊推动的规模庞大的三北防护林,主要是为了防护从西伯利亚,黄土高坡和蒙古高原过来的风沙,跟后世不一样的是,后世不少的沙尘暴是在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吹来,虽然在中国国内治理的,却没办法要求别国来治理,即便你愿意出钱,别国也存在一个愿不愿意,或者是主权方面的问题,不可能让你随随便便的就过去的,这一点在后世一直是一个争端。

    现在从中国一直到北冰洋,全部都纳入到了中国的体系之中,哪怕有些领土是后来获得,也足以做出调整和改变,毕竟相对而言,也就是蒙古的环境差一点,早在1911年就归了中国,至于西伯利亚,自然条件远比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要好,简单的调整,就足以让黄土高原和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好。

    在短短的5年时间之中,仅仅是在黄土高原的周围,中国的森林面积以每年5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在包头的周围,整个黄土高原,累计造林25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整个黄土高原也不过是64万平方公里,抛开的水系,不适合造林的高山,还有必须要保留的农田,这已经是极限了。

    更多的树木,增加水土保持,也会降低单位区域的蒸腾率,直接从地面上,跟直接从绿色植物之中的蒸腾效果是不同的,等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的水量,蒙古,山西,甚至是更西北的地区,水资源的缺少,加上较为干旱,一直环境比较的单薄,大量的,有目的性的造林,对于环境的综合作用是巨大的,最早的已经长的郁郁葱葱了,最早差不多已经有不小的胸径了,巨大的枝叶覆盖在黄土高原上面,短短的5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减少了85%以上,在一定束沙之下,让黄河开始变清了。

    千年黄河变清,这是代表着圣人的出现,可这只是努力改变环境的所得,种树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改变环境的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下,短时间能够改变区域地质环境的,也只有种树,可是黄土高原之所以变成这样,不过这只是一个治标的措施,不是一个治本的措施,要想一劳永逸的改变现状,必须增加单位区域的水量,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环境的恶化,人的因素只是一方面,只要不大规模的毁坏性砍伐,或者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都不太会多影响,最多人类活动影响动植物平衡,让森林资源大量减少,开荒种地带来的单一性和水土流失,是环境恶化的一个大的原因,可是自然环境同样重要,缺水是中国北方环境恶化的另外一方面,西北在中国成立之后,大量建设滞后,又开始去工业化,可是大规模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逐步的提升,想尽了不少办法解决,甚至在大规模造林之中,普及了根系灌溉法,黄河的水量开始下降,这对于合理的发展相当的不利。

    水是生命之源,要想彻底的改变一个地区地质环境,为这个地区增加水,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况且不但是包头附近缺水,整个中国西部,内外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这些地区无一例外的缺水,工业化程度很高的中国,在一定意义上,比后世更加缺水。

    补充西北水源,是杨元钊一直都推进的,本身他能够想到的是南水北调,这个后世到21世纪才开启的庞大工程,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有些早,再说了,真正意义上面说,南方的水量,还不能说绝对充沛,南水北调解决的,只是一个城市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的问题,起不到补充地下水源,改变区域的水环境的作用。

    在21世纪,中国只能够选择国内的南水北调,也提出过北水南调,区域内的水资源综合应用,可都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不了了之,可是在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中国能够选择的就多了,最立竿见影的,就是北水南调,长江一年流域总量,不足1000立方公里,这个水量已经是中国最大,世界上也排的到的大河了,可是他的总水量不足的贝加尔湖的20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年从贝加尔湖抽取一个长江的水量,足以连续不断的抽取20年。

    每年336条河流,注入到贝加尔湖,可是流出北冰洋的只有一条河,所以从2500年以来,贝加尔湖的水量在不断增加,如果减少对北冰洋的流水,引北水南调的话,不用一条长江那么多,100立方公里的水量,也就是长江总水量的十分之一,就足以改变整个西部环境,这100立方公里相当于贝加尔湖的200分之一,不说贝加尔湖增加的水量,就贝加尔湖现在总量,就足以支撑200年,这个水量几乎不用考虑枯竭的问题。

    后世规模庞大,被誉为典范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完工之后,调水总量也不过是130亿立方米,算下来,只是13立方公里而已,跟贝加尔湖比起来,差远了。

    从当年跟俄罗斯对抗上的时候,西北就在准备北水南调,勘探工作和开挖工作几乎同时进行,未来即便没有北水,也需要大量的沟渠,因为高纬度日晒条件的问题,绝大部分的沟渠采用封闭式的,并且灌溉也没有采用喷淋式的,而更多的考虑根部灌溉,特别是在大量草场和防护林区域,用最少的水源,保证足够多的树木生长,减少蒸腾作用带来的损耗。

    当初,从欧洲过来的劳力,没有一技之长的,基本上绝大多数,都是放在北水南调和北方防护林种植的工地上面,后续支援了大批的机械和技术工人,让整体的进度在加快,饶是如此,从1911年开始,到1916年9月,足足5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让世界震撼的伟大工程,最多投入人力3200万,开挖各种的土方,足以用兆亿来计算,这才完成了这个最大的工程。

    北水南调工程最终完成,从贝加尔湖开始,通过提灌站,提升到蒙古高原的高出,然后借助着原有的水道,对一些比较狭窄的河流进行了开挖,并且开凿了大批的运河,甚至不单单是一条调水的河流,这是一个遍布在整个中国西北部,从缺水的蒙古高原,一直到新疆,遍布在整个中国中部的庞大灌溉工程,一旦建成,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将会得到直接的改变,最少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将不再需要人工灌溉,树种也会从原来的抗旱为主的单一树种,逐步的转化为综合性的温带树林,这样多种结构的自然林,对于病虫害,甚至是自然灾害的地域,远在速生林和防护林之上,一定程度上,拥有一定的自我生长,自愈的效果,这才是真正长时间改变环境,不会因为人力照顾不足而退化的真正的森林资源,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强。(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aiquxs.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_3031/c99499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