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革宋 > 第129章 交易点供货者的纷争(一)

陆大伯站在黄河南岸的码头警戒线外,跟在他背后的是陆家人。众人目光焦点上有一艘大船,船帆扬起,水手们也在扳动船桨。仿佛飞鸟翅膀一般挥动的船桨在河面上激起浪花,虽然黄河水在流淌的时候看着很浑浊,被船桨击飞到空中的时候依然能闪动着明亮的白色。只是在白色中掺杂了些许金黄的光彩。

    船只靠近码头,船舷旁边就有有人冲着岸上的陆大伯他们边招手边喊道:“喂!俺们在这里!俺们在这里!”

    河上风不小,不少呼声在风中凌乱了。陆大伯看着那些人,想看清楚在黄河以北走失的人是不是都在船上,却怎么都做不到。船上的人看着很多,距离比较远,实在是分辨不清楚。耐着性子等船只靠在码头上,陆大伯他们连忙跑到码头在河岸的那头。

    与河北那种方便人上船的‘河边位置’不同,大宋这边修建了一个高桩码头。在河里打下不少木桩,木桩上铺了木板,形成一个探入黄河的长长走廊。船只在高桩码头的水流下方下锚停泊。船上伸出一个带绳子扶手的跳板,搭在船只与码头之间。船上的人员通过跳板走到高桩码头上,再通过码头走到岸上。

    出于安全考虑,码头上只允许工作人员和上下船的人通行。还得先下后上,船上下来的人们通过一百多米的距离,终于踩上了结实的大地。陆大伯他们仔细数了,八个跑散的人,加上留在河对岸的人,一共十个人,全部都在。虽然很想对这些家伙发火,陆大伯却还是笑的开心。

    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真正值得他开心的就是家人能够安然无恙的团聚。

    这次团聚在大宋的公文中也有体现,‘投奔大宋的河北豪杰与我方工作人员在黄河以北的亲人正在向黄河南岸转移,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虽然陆大伯认为自己与河北陆家是陆家的正统所在,在大宋的本位立场来看,他们几十号人也不过是一名大宋副科级官员的附带品。

    “红巾军以河北民众自发创立的武装力量为名,在河北与蒙古进行战争。尽量让河北百姓认为这是北方汉人的队伍。东营的黄河交易点改作兵站,向红巾军提供物资……”兵部做着简介,所以内容很简单。

    赵嘉仁静静的听着,他原本并没有想到人民战争的威力,直到看了送来的详细报告。根据报告中的介绍,蒙古人以为蓝天下都是他们的牧场,河北人民和蒙古之间不过是牧场主和牲口的关系。

    就在赵嘉仁思绪发散的时候,兵部完成了简报,户部尚书开始做简报,“解决了三佛齐之后,申请海船营建的数量增加了30%……”

    听了这个得意的语气,赵嘉仁忍不住开口说道:“最近海船营建暂停。”

    只有极少数参加晨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赵官家的话一出来,大部分都傻了眼。如果问与会的众人谁最支持海运的人,公认以赵官家为大宋第一人。所以当第一人开口之时,不知道其中关键的重臣都摸不着头脑。

    赵嘉仁没有解释,他对户部尚书孙青说道:“继续念。”

    “……丝绸出口再创新高,我们已经开始与伯海里国商议,想得到通过地峡的权力,但是马穆鲁克们并没有答应。便是如此,那些残余的十字教教国还是尽量派兵和我们做生意。打通了前往欧罗巴的商路。”

    听到十字教教国的称呼,赵嘉仁用手捂住下半边脸揉了揉,算是驱散了笑意。

    从1096年到1291年,是十字军东征的年代。第九次东征是最后一次东征,由英国爱德华王子在1271年发动,目的是拯救1270年发动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然而没起到效果,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还是在突尼斯病故。爱德华王子在1272年返回英国继承王位,出发前签署了停战协议。

    从1272年之后,再没有西方来的援助,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时建立的几十个十字军国家被一一歼灭。1291年耶路撒冷王国被马穆鲁克王国消灭,十字军东征完全成为历史。

    现在是1280年,马穆鲁克王国,也就是孙青尚书讲的伯海里国还在进攻那些十字教教国。每次听到这个在游戏中出现的时代,赵嘉仁都有种想去按键盘的冲动。

    看到了赵官家有些奇怪的动作的孙青尚书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而赵官家在很多时候的反应与常人颇有不同之处。孙尚书对此已经渐渐习惯。做了自己的发言之后,孙青尚书的目光就落到了有那么一阵子没见过的张世杰身上。

    张世杰身穿军服,肩头是少将阶级章。以宋军的新制度而言,他绝对是爬到了高位。但是和张世杰之前的地位相比,这个少将又显得很怪异。当然最怪异的莫过于张世杰现在的身份,他在不久前已经明媒正娶了前太后的杨淑妃。这个举动在临安也引发了一定的震动。有人说这是赵官家对杨淑妃的贬斥,有人说这是赵官家对小皇帝的打击。至于理由么,哪怕是前太后,那好歹也是当过太后的女人,是张世杰曾经奉为主上的女人。被臣下娶了,意味着杨淑妃被彻底打下云端,跌落凡间。

    想到这里,孙青不自觉的用手捂住下半边脸,揉了揉,驱散了笑意。身为男人,他心里面忍不住乱想着睡前太后是个什么感受。杨淑妃曾经很受宋度宗宠爱,想来她比别人的女人会有些格外好些的地方吧?

    会议结束之后,众人纷纷离开。兵部总参谋长郑捷与张世杰少将一起跟正在孙青身边,出了大门后郑捷喊住孙青,“孙尚书,我有事找你。”

    一瞬间,周围的重臣们都停下脚步看过来。不过大家毕竟是重臣,有人开始继续向前走,其他人觉得这么看的确不礼貌,也继续自己的行程。孙青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笑道:“好。到我那里说吧。”

    三人到了户部尚书的办公室,郑捷就掏出一份清单递给孙青,“孙尚书,红巾军的事情乃是官家钦点,这些装备还得孙尚书给批一下。”

    孙青接过之后看了看张世杰,见张世杰没有说话的意思,这才打开看起来,只看了片刻,孙青就指着其中一项问道:“丝绸五百匹是什么意思?”

    “丝绸是用来做半披风半甲的装备。”郑捷答道。

    孙青听着郑捷这不怎么自信的声音,立刻对这听起来完全不靠谱的说法表示反对,“丝绸那玩意怎么当甲!郑参谋长莫要开玩笑。”

    “丝绸的确可以当护甲,不过目的和铁甲与皮甲不同。”张世杰接过了话头。

    孙青立刻转头看向张世杰,“却不知道张将军为何这么讲。”

    把解释的工作交给张世杰,郑捷也乐得轻松。丝绸做甲的事情还是张世杰讲述的,郑捷从军以来,赵官家就已经用火枪与火炮替代了其他远程武器。面对热兵器,丝绸甲完全没用。所以他虽然能理解张世杰的解释,却没办法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之后重复。

    孙青对于远程武器的理解和郑捷差不多,他也完全不能理解丝绸的作用。既然张世杰要解释,孙青自然得听听。

    “这个主要是防箭用。丝绸致密,若是被弓箭射中,弓箭很可能刺不破致密的丝绸,而是连着丝绸一起射进肉里。拔箭的时候抓着丝绸和箭杆就可以拔出来。出血少,生存率高。蒙古军都装备这个,不过还做不到一人一件。很多蒙古军只能作战之时在胸口上衬一块丝绸……”张世杰讲述着丝绸甲的理论基础和用途。

    孙青花了不少的想象力才大概明白过来,他先低头把清单大概浏览一番,然后抬头问郑捷,“红巾军不装备火器?”

    “不装备。他们的装备基本都是冷兵器。”郑捷清楚的答道。

    “为何?”孙青很是不解。

    “若是装备火器,那还不如让我们宋军直接上。黄河以北是蒙古人的地盘,我们总得让河北百姓认为这是北方汉人的军队。我做简报的时候不是说了么。”

    “都起来和蒙古人打,北方汉人和咱们大宋有什么区别?”孙青觉得这么做简直是脱裤子放屁。

    “在北方汉人看来,大宋毕竟是外人。快两百年了,北方汉人和咱们大宋也打了不少仗,怎么可能立刻就把大宋当做自己人。”郑捷的声音里面也有很多无奈。

    孙青的理智觉得这话有道理,可还是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他又低下头看资料,看到了五千斤青铜的要求,孙青抬起头问道:“你要这么多青铜是要铸炮么?”

    “不,做箭头。”郑捷答道。

    “喂!做箭头用铁不就行了么。”

    “铁的太容易锈蚀。”

    “那就用钢的!”

    “钢的难加工。我们算过了,比较起来,还是青铜的硬度好,弹性好,耐腐蚀,容易加工。”郑捷给了兵部的看法。

    孙青再次低头看了看清单,疑惑的问道:“按照你这么个数字,配齐一个冷兵器军人的全套装备,怎么比咱们一个战士的还贵?”

    郑捷苦笑道:“原本我也觉得冷兵器装备便宜,这次算完之后才知道,真的不是那回事。”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0_40374/c164821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