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霸王(策行三国) > 第1852章 不是对手的对手(殇今恫古打赏加更)

赵岐著《孟子章句》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必然在于汉代孟子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在赵岐之前便有孔孟并称的趋势,王充在《论衡》中已然如此。随着以经取士的推行,儒生在政治中的影响越来越高,孟子那种以天下以己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也更符合读书人的胃口,党人便是这种风气的极致体现。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孟子》得到重视再自然不过。

    偶然在于赵岐的个人经历。他的一生和孟子有相似之处,正身直行,却仕途不顺,还因反对阉竖被追杀,逃亡数年,后来复出又遭党祸,被禁锢十余年。为《孟子》作章句的想法就起源于逃亡的那些年,正是孟子的精神支撑着他,不向任何人低头,一路走到今天。

    在功业上,他不算成功,但是在个人品德上,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称得上知行合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孟子过份推崇,一心将《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极力将孟子推上亚圣的地位。称孟子为亚圣并非由他首倡,但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题在于人一旦有了偏执,难免用力过猛。赵岐也不例外。他不仅刻意拔高了孟子,还容不得别人对孟子有一点非议,像王充那样的批判精神在他这里根本没有存在的空间。只是这样一来,他反而露出了破绽,被虞翻揪个正着。

    《论衡》也不是完美之作,其中逻辑破绽也不少,但虞翻既不是作者,也无意为王充掩饰,错便错了,大大方方的承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便是,不像赵岐为了替孟子辩护不得不牵强附会,强辞夺理。

    胜负从一开始就已判然,虞翻以《刺孟》为本,追问得赵岐左右支绌,迅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虞翻很快失去了兴致,准备结束这场没什么挑战性的辩论。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王之道,首在保民。保民而王,天下莫能御。敢问赵公,吴侯之政,朝廷之政,孰更近乎先王之道?”

    赵岐面红耳赤。“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虞翻哼了一声,也不反驳。“既然如此,那吴侯可为王乎?”

    赵岐无言以对,下意识地瞅了一眼旁边的陆议。

    陆议笔走龙蛇,写下“太仆默然”四字。

    见赵岐不答,虞翻又接着问道“董卓作乱,天子播迁,中原板荡,袁绍谋逆,吴侯亲冒锋矢,破徐荣于南阳,讨袁绍于官渡,平公孙度于辽东,可谓安社稷乎?”

    赵岐看看孙策。孙策面带微笑。赵岐窘了片刻,说道“吴侯善战,天下皆知。”

    虞翻冷笑一声“赵公久在京师,潜心著述,论孟子以民为本之意,却不知天下民心所向么?就算不知中原百姓归之如流,亦当知关中百姓多有逃难南阳之人。赵公,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这么做学问有背孟子本意,舍本逐末,翻虽不敏,窃为不取。”

    赵岐面红耳赤。

    陆议等了片刻,见赵岐久久不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提笔写下“太仆赧然”四字。

    虞翻又道“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吴侯有功于朝廷,朝廷当视吴侯如手足乎,如犬马乎,如土芥乎?”

    赵岐反问道“长史何出此言?陛下委任吴侯节制八州,嫁以长公主,正以腹心待之。”

    “既然如此,为何随陛下西征之臣皆有赏赐,吴侯却无赏赐?厚彼薄此,岂是待腹心大臣之礼?”

    “呃……正因为吴侯功高,所以赏赐尤重,不能不持重尔。”

    “这是赵公揣度之言,还是有所本?”

    赵岐被追问得手足无措。朝廷正想着收拾孙策呢,他哪敢假传圣旨。“这……以情理而论,当如是尔。”

    “若是朝廷不赏,反以功高震主,猜忌吴侯,赵公会进谏吗?”

    “这个……”

    “赵公不必谦虚。你乃是孟子所言之大丈夫,君有过,必谏之。然,若朝廷不听赵公之谏,赵公是易其位,还是弃之而去?”

    赵岐吓了一跳,连忙否定。“长史所言不妥。岐非贵戚之卿,岂能易君位……”

    “是翻失言,还望赵公见谅。赵公非恋栈之人,想必是弃之而去。”虞翻哈哈一笑。“吴侯求贤若渴,好学上进,定然倒履相迎。”

    孙策立刻拱手施礼,笑眯眯地说道“赵公,江东欢迎你。”

    赵岐哭笑不得,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多谢吴侯美意。岐老矣,恋乡思归,不愿远离。”

    虞翻应声叹道“赵公所言甚是。朝廷岂无人乎,竟不顾赵公年高,跋涉江湖,尊老之义何在?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朝廷如此待赵公,实在有违孝道。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想来是朝廷失道寡助,只得辛苦赵公。”

    赵岐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对。虞翻处处引孟子而批朝廷,让他想反驳都无从反驳起,而且虞翻的反应太快了,他根本跟不上虞翻的节奏,防不胜防。他看向张昭,张昭苦笑,无可奈何。赵岐这才明白张昭刚才为什么向他使眼色,只是后悔已经迟了。

    孙策身边怎么会这么多人才?张纮、张昭已经是难得的大才,可是论锋芒,他们都不如虞翻锐利逼人。

    论经济,朝廷不如孙策有钱,西征还要靠孙策赞助。论武力,天子不过小胜鲜卑人一场,孙策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战无不胜。论人才,天子身边只有荀彧、刘晔有限的几个人才,孙策身边却不仅有张纮、张昭这样的中年贤士,还有虞翻这样的少壮派,就连一旁做记录的少年都英气不凡,将来必是大器。

    朝廷还有什么优势可言?难道真的如虞翻所说,朝廷失道寡助,气数已尽?

    “赵公……”

    见虞翻又要发问,赵岐心慌意乱。不服老不行啊,论学问、论口才,自己都不是虞翻的对手,再辩下去也不过自取其辱。赵岐心中一声长叹,决定放弃,翻了个白眼,软软的歪倒。与其被虞翻说得哑口无言,不如装晕吧,虞翻毕竟是个读书人,总不会这点面子都不留。

    见赵岐歪倒,孙策不敢怠慢,立刻招呼医匠上前。赵岐闭着眼睛,却听得清楚,知道孙策早就准备了医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任由医匠摆弄,掐得人中生疼,却怎么也不肯睁眼。

    陆议见状,提笔写下几个字太仆醺醺然,如饮琼浆。

    。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1_41798/c2261172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