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小道消息
“呃……这修路嘛,唉,这么跟你们说吧……”徐清道:“人有经络血脉,国……”
于是,徐清用一个时辰给大家讲解道路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又花了一个时辰把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讲清楚了,众人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徐清看这效果,差点没破口大骂: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一届!
排衙之后,众人都回了自己县里,准备调集人力物力应对不期而至的灾民潮。
沧州城里这时悄悄流出了一个传言:官府近期会收购一大批粮食,衣物应对灾情,而且,为了避免商人囤货居奇,官府会往市价上调一调。
小道消息,谁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问“里面的人”,他们都闭口不言,十分谨慎。这一来,大家当面都说:小道消息,不可信不可信,实地里却卯足了劲往沧州城运送东西。
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这一条消息如风助火势一般,迅速点燃了河北州县。各大粮栈,布商都表示高度关注。河间总管行文来问,却没了下文,此事愈加玄妙!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一个传言的前前后后,自然是徐清在操作了。徐清十分庆幸收了狗子这个小弟,一个小孩说的话。高价收粮的传信,就是看着他这个小孩的嘴巴传出去的。小儿之言,大风吹走,没人能随本求源,摸到始作俑者了。
谎言说的人多了,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信的人多了,就成了“真相”。
传言流出去第二天,荀雪儿、黄诗梅、小月三人忧心忡忡找来徐清问道:“相公,最近是不是急着用钱?”
“啊?没有啊……”徐清很懵,这是要推销贷款?
荀雪儿道:“徐郎,别骗我们了,近来坊间都传言官府要高价收粮,官府里有几个钱,我们还不知道?”
黄诗梅接着道:“徐郎,这种难事你该告诉我们的,你从辽东带回来钱不少,要是还不够,我那些个首饰贵得很,能值些钱!”
小月弱弱的道:“是了是了,我也有,我也有……”
徐清看三女焦急的样子,噗嗤一声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原来如此,哈哈原来是这样啊,笑死我了,哈哈哈……”
“怎么了?”三女不解,同问道:“徐郎看不起我们女子么,我们也知道齐家治国,帮助灾民好不好?”
“哈哈哈……”徐清止住了笑:“各位女君子好,小生这厢有礼了……”
“你们看,他还不正经起来了!”黄诗梅柳眉一竖,对着其余二女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荀雪儿问到。
“你们听到了官府要花一大笔钱高价收粮的消息是也不是?”徐清反问一句。
“是,难道消息有假?”
“消息是真,还是我传出去的
,可是呢,也不全是真的。”
“莫非收粮是真,高价是假?不可不可,徐大哥,做生意要讲信誉,哪怕是官府……”
“不不不,高价也是真的……”徐清故作高深地道:“高价,是真的,那个一大笔钱却是假的!”
徐清顿一下道:“谁说开高价,就要花大钱的?”
“什么意思?”众女茫然道。
徐清便轻声将自己的计划说出:“人要学会逆向思维,所谓物稀为贵,物多则贱……以粮商为例,提高价格就可以吸引粮商运粮而来,如果拖着不卖,粮商没赚到钱就不会肯走,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粮商赶来。粮食也会越来越多,粮食一多,自然就只能贱卖了,价格反而会比平时少得多!”
“况且,高价收购的消息又没有白纸黑字,官府大印,仅仅是坊间传言罢了!”
三女特别是黄诗梅听得目瞪口呆,这徐清,简直就是奸商中的奸商啊……
三文钱一斗,五文钱一斗,八文钱一斗!一两银子一石!一两三钱一石!流言扎根于所有人的贪欲之中,要了命的疯涨。一两三钱银子一石粮,即便是春荒时节也要不到这个价钱啊!
听到这个消息的粮商都惊呆了……现在各州县普遍的粮价,是八钱银子一石粮,当然卖给外面进货的粮商时,按例是要涨价的。尤其是这种临时紧急购粮,自然要狠宰一刀。
现在毕竟离秋收还有一个月不到,囤积的粮食马上就要贬值了,到时候最少肯定要赔本。而且,粮食这种东西,就怕囤在手里,多一天就多一天的损耗。白亏!
尽管沧州方面要求由粮商将粮食运送到沧州城,但这么点距离,在暴利面前,一点运费算得了什么?
由于徐清之前写了信知会给了其他州县,请他们帮忙调集粮食物资。其他州县肯定不会愿意白拿出自己的的储量喽,但也刚好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凡是运货到沧州的,全部不用缴纳关税!
这一下可想而知粮商们会以何等热情对待这笔大买卖了?在暴利的诱.惑下,一切都不是问题。粮商们盘算着,横竖离是要卖粮的,大不了白跑一趟,弄好了却可以赚个盆满钵满,过个肥美的新年!于是,一袋袋粮食从各县粮商的库房里搬出来,装上船,沿着水道运往沧州……
徐清接到山东道文移的第五天,沧州城的各处货仓上,便装满了粮商们的粮食。来的晚的粮商还只能借宿民家,把粮食露天放着。
粮食们进城后,各家粮商或者他们的掌柜的,便到衙门里打听。衙门哪打听到消息,他们也一头雾水啊,便层层上报。有要缉拿造谣生事者的,也有要将计就计买下粮食的。等报到了徐清案头,徐清点点头,不日就收粮食,本官要周转一些资金……
徐清此言一出,从上到下,欢腾起来,满城的粮商也乐开了花。这事儿是真的,刺史亲口允了的哩!
这一天从早到晚,一直络绎不绝有粮船到达沧州。后来的老板和掌柜的,一看见沧州城上一辆挨着一辆的粮船,心情便紧张起来。
一进城,赶紧去各大粮店打听,得到的答复自然毫无例外,都是请稍候一宿,等刺史准备好了钱,一并收了。
粮商们心里不快,但现在是狼多肉少,谁都怕得罪了金主,非但一句难听的话不敢说,还得表现出宽宏大度:
“应该的,应该的,都要体谅刺史大人哩。”
“不着急,不着急,替我问问刺史大人安好……”
“刺史大人真是好官啊!”
粮商们见天色不早,便寻青.楼酒馆吃酒耍乐去了。沧州城屁大的地方,统共就那么几座像样的青.楼酒馆,粮商们无论去哪一家,都会碰上一堆同行。大家一见面,自然亲切无比,几乎每一家馆子里,都上演着这样的场景:
“想不到吴老哥亲自来了,中秋节未能一起饮酒,太可惜啦!!”
“哎呀,夏贤弟你也来了,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伙计,快加菜加酒!老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们县另外三家粮行的东家、掌柜……”
“久仰久仰!”
尽管从没见过,却更要表现出亲热。
“久仰久仰,请上座!”
“您请上座!”一番虚让之后,众人重新坐定开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自然要说话聊天了。大家是同行,又为了同一个目地而来,绕来绕去,话题终要回到这次沧州收粮上。大家打听到的情报也差不多,聊了一圈,发现没有新的,便聊到了各自的货物上。
“吴老哥,你这次带了多少粮食?”夏贤弟问道。
“不多,几十石罢了。”
“几十石能赚多少,怎么不多带些?”
那吴老哥捻须道:“大风灾嘛,多少百姓受了难,咱们身为商人,手里有货,自然要慷慨解囊的,谁还图那点钱?”
夏贤弟心里鄙视,既然如此,那更该多带一些才是啊。
不过,众人依旧是拱手道:“吴老哥说的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也不图那点钱。”
“你们知不知道这次沧州要接收多少灾民?”吴老哥问了一句。
“哦?”众人这才想起来,沧州收粮是为了应对灾民来着!也就是说,如果灾民不多,那要的粮食也就不多了。
众粮商看吴老哥,想起他是本地粮商,便恭敬问道:“我等不知,请吴老哥赐教……”
“呵呵呵……”吴老哥吃了一筷子菜,放下筷子,伸着出四个手指头:“四万……”
“什么?四万人……”众人在心里计算着,四万人,就算这些灾民在沧州呆两个月,那所费之粮也不过三千多石啊!众人环顾四周一看,又掂量一下自己手里的粮食,吓,完了!
每个人嘴上说只有几十石,可实际上百石,甚至几百石,不丝毫足为奇。而粮商有多少人呢?叫得出名号的少说也有三四十人吧……这样一来,至少四成的粮商,要白跑一趟!
这还不算后面来的,不算本地的农民,不算那些小户的……
顿时,众人食不知味,酒也喝不下了,愁眉苦脸。吴老哥一看众人如此,心里暗笑,面上仍然劝道:“大家不要急嘛,卖出去了自然好,卖不出粮,也不会有什么亏的嘛。除了应对灾民,官府说不定还要卖粮充仓哩!”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1_41919/c154947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