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明王的信徒和人气无出其右,比没蔵太后多的多。
午后这会,经阁附近人满为患,座无虚席,由此一直扩散开至整个广场占满了人。
这种东西么,在后世也没几个人能听懂,何况古代。但是大家就是喜欢凑热闹。
就是要热闹,要人气。热闹了也仍旧听不懂,不过只要周围有几个人在起哄说“讲的太好了”,一般旁边的人就会信了,久而久之这就是信仰,是传销的本质。
没蔵太后对于这个场面羡慕嫉妒恨,相比自己讲经时候这才叫人气爆棚。于是她也难免犯了“嗔”戒,带着王雱入内的时候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在佛家概念中仍旧有贵族或者是贵宾概念,这个避免不了,譬如佛祖肯定不会和菩萨坐在一起,菩萨也不会和罗汉坐在一起。
于是经阁前方仍旧有“贵宾席”,在最前缘位置,没蔵太后邀请王雱一起坐了上去,乃是旁听姿态。
少顷时候又有贵人来,后方云集的信徒犹如潮水一般分开,一个狼腰虎背却穿文士袍的中年男人走来。谈得上是丰神俊朗,样貌在草原族群来说算是非常英俊且粗狂的,身间也处处考究,显示着一股文人似的优雅和傲慢气息。形成了非常怪异的风格。
“这是多吃己,曾经乃是元昊陛下的近臣侍卫,后因出使辽国有功,且受到娘娘重视,现任礼部尚书。乃是娘娘倚重的典型臣子。”近处的漫咩将军低声提醒着王雱,却神色较为古怪。
王雱微微点头后,发现身边的没蔵太后心不在焉,目光奇特的看着多吃己。
就此大雱就心中有数了,估计太后和这个大臣有暧昧啊,李守贵那龟儿的醋坛子心思,现在看来不是大雱引发的,而是这个粗狂且英俊的多吃己大叔引发的,早在王雱来之前,估计李守贵已经是“惊弓之鸟”了。
想着这些,大雱暗暗觉得好笑。
“见过大师。”
各人思考间,多吃己过来以佛礼拜见太后,也是口称大师。
于是王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只有近臣才会这么称呼太后,在这个场合其他还是都叫太后,只有多吃己和漫咩叫大师。
多吃己不太友好的样子瞪了王雱一眼,根本和他的礼部堂官身份有矛盾。
把王雱看得心口薄凉薄凉的之后,多吃己才微微一笑抱拳道:“宋使有礼,对兴庆府还习惯吗?”
“撒尿有可能结冰,不习惯。”王雱环视了周围纷飞的大雪后这么回答。
少顷,得道高僧形态的明王步入道场,走至高台处的“福船”,盘腿坐下来,环目四顾。
人山人海的嘈杂之音,瞬间就禁止了下来。
许多人惊为天人,现在就有了虔诚心思,就连旁边的没蔵太后也不例外的模样。
唯独王雱在坐立不安的扭过来扭过去,时而看着老和尚坐的地方寻思,愣是没弄懂他坐的是个什么东西,却是听大家把那叫做福船。船个蛋啊,特么的哪里有船的模样?
全部人都在静止肃穆,所以王雱不安分的举动尤其显眼,招致了周围人群的不满,也坐在旁边的多吃己更是侧头责怪的看了一眼。
但鉴于他乃是太后请来的宋使,大家还是暂时只有忍着。
没蔵太后也无比尴尬,头皮发麻。所谓搅和明王的讲经那肯定是技术活,她现在当心王雱不会是要用耍流氓的方式吧?真那样祸就闯大了。
某个时候明王的目光犹如两道冷电,和王雱对视在一起。
王雱没心没肺的眨了眨眼,除了觉得老和尚是个比较猥琐的传销份子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
“咦……”
明王心下吃了一惊。没意料到就连展昭都扛不住的影响,但这个传说中的少年竟然能“免役”精神影响?
当年穆桂英大娘说的对,王雱有这个天赋种子,且这种天赋会随着思维的成熟加上执念一起长大,舒州时候的王雱会被这同出一源的魔念领域影响的不能动,但是现在,变身魔王的王雱是真的“魔心种道”了,不会再被人从思维精神上影响。
对视了几个呼吸之后明王收回了目光,再次变为了得道高僧形态,微笑道:“闻说有朋自远方来,有自礼仪文化之邦的宋国来使参与听经,老和尚心理高兴……”
“大雪天的,明王又是沉默又是客套,总是没完没了,所以你到底要不要进入环节讲经,以让佛光普照?”王雱很不礼貌的打断道。
周围的人见此少年如此粗鄙急躁,更是一阵鄙夷,嘘嘘声到处升起。
没蔵太后险些一口茶水喷出来。但却是她请来的人,只有强撑着不说话。就像她哪怕已经知道李守贵不可信任,还是有些恻隐之心一样。
明王的一双眼睛看似无比清澈,实际却充满魔性的笼罩着王雱,微笑道:“远自宋国而来的你,似乎性情无比急躁,又似总想做出沉静如水的心态,这乃是一种矛盾。相由心生,你儒雅俊朗的外表下拥有一颗躁动又激进之心,若不注意修身养性,想来恐生杀戮、造成世间之灾难。”
王雱都楞了楞,因为明王真没乱说。
没蔵太后也都有点疑惑的侧头看着王雱寻思,这小子是来寻求和平的,但会不会真如老和尚所言,将来他生出魔心造成生灵涂炭?
到此,明王又环视一圈道:“唯有慈悲方能行王道,本场便主讲慈悲……”
王雱打断道:“明王威武,开场便简单粗暴设定了我一颗躁动激进的魔心,而且你主讲仁慈王道。毕竟嘛,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讲王道、讲仁慈,是永远不会放错永远的,这我理解。于是利用我之前在兴庆府的一些‘劣迹’,此番一开场明王的设定已经生效,你我间已经形成了对手盘。这似乎有失公平,因为既然我被设定为魔的立场,就很难讲赢。讲王道容易讲,但讲魔则很难。明王,可如此否?”
到此没蔵太后楞了楞,有些惊醒。这才知道在这之前明王已经做好了应对王雱的准备。还真是一开场,就利用王雱的劣迹,轻易的设定了魔的立场。好个阴险的老和尚,若不是王雱点明,节奏还真就被他带着走了。
明王含笑答道:“相由心生,这就是本座讲‘无人相无我相、众生无相的缘故’。并非是老僧为宋使大人设定的立场,行为来自性格思维,这就是相由心生,这就是相,既有人相就有破绽烦恼丝,乃庸人自扰,而非老僧设定立场。大人,可如此否?”
王雱道:“身为人类就得有人相。所谓‘无相’,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相’。有人相就有破绽烦恼丝不假,但人的本质就两件事,学习和应对。这就是相,明王亦在学习佛经,用之解决问题,这就是你的一个佛相。于是众生无相之说我不同意,时间万物皆有相,谓之森罗万像。可是如此否?”
明王道:“大人见解特别角度新鲜,能把魔之立场解释为万象,且充满了狂戾之气和诡辩,这是相,是人们对立的根由,也是魔性的来历,亦是世间一切仇恨的来源。这样下去,你我除了对立却无法辩清,只能增加仇恨。世间的一切相,皆是仇恨恩怨根由,须得大智慧,方能化解时间恩怨情仇,接下来本座会讲一个故事,听完此节后,大人之心结魔性或可解开。”
“洗耳恭听。”王雱觉得他会讲故事就好,否则尽说那些东西别人也都听不懂,听不懂的情况下他主场,他的信徒,当然只会有一种结局:输。
接下来明王侃侃而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得道高僧的风采说了个故事。
大致是一个得道的大和尚重了田,然后有只可恶的兔子去田里偷吃。
大师说不许偷东西,兔子说你管我我就要吃。
于是本着慈悲为怀,大师也不为难兔子。
兔子吃光了老和尚的田,转移阵地过程被一只老鹰抓到,即将吃了兔子。
然后老和尚路过,割下了一块和兔子一样重的肉给鹰,救下了兔子。
故事到此结束了,没了下文。
现场有人问:“后来兔子和老鹰干嘛去了?”
礼部尚书多吃己忽然笑道:“我猜测,兔子和鹰皆被大智慧所感动,于从此被度化。”
明王微笑不言。
这就是很有利的佛家理论,没毛病。
至少弱者很爱听这样的理论,作为信佛的一份子太后娘娘也只有“信”了,总之明王总能把这类东西讲的比她透彻比她好,这让太后很不满。
只是最关键的在于,最近这个时期由于各种事,太后哪怕还信这些理论,却想有些新奇强硬的东西。于是扭头看着王雱。
王雱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个故事毫无道理可言,要不就是老和尚狡猾,甚至其心可诛,放纵世间的不公平。”
周围一大票人险些噎死了,纷纷对王雱投来了愤怒的目光。
明王微笑道:“愿听大人见解,此为何是放纵世间不公,为何是老和尚其心可诛?”
王雱道:“因为老和尚在用世间大道做人情,来收获他个人宏愿。万物皆有根,应该有因有果。兔子偷盗,是因也是根。正确走向应该是老和尚遇到老鹰捉了兔子,却发现是个不老实的兔子,于是不救,让兔子付出代价,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因果。老和尚当时不杀兔子已是仁慈,后来不救兔子则是天经地义。”
明王不以为然的道:“此见解算不得精辟,因为一但,如此就失去了厚道,没有仁慈怜悯之心。”
王雱道:“厚道厚道,只有种下‘厚’因,才有资格收获‘道’果。若肆意妄为、种下了恶因却收获善果,把其余与人为善不偷盗、种下厚因的众生置于何地?大仁不仁,老和尚厚待兔子就是扭曲天地正道,来做他自己的人情。所谓‘无人相无我相、众生无相’者,说穿了就是无视善人善举,顺便洗白恶人标签、让恶人为佛所用,俗称感化。明王,可如此否?”
就此一来,现场人人色变,尤其老实巴交的弱者群体们还真的听出了不少感觉。
多吃己一阵尴尬,低着头。
没蔵太后则以一种惊诧的表情看着王雱。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2_42405/c1667998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