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工匠回答道:“像样战箭的箭头由像我这样比较数量的工匠来加工,大概是三十钱左右,工本价依旧远远多于材料价。算来要花上两个时辰的精打细琢才可成。像这种钉子一般的小铁箭。就算是有主公设计出来的这种专门的工具,恐怕也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和成本才行。当然了,这种活没有什么基础但是态度认真的寻常人也可以做,不过那耗费的时间可就要很多了,能耐住性子花费个五六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加工出这样如同钉子一般的小铁箭。”
张小磊听罢同自己印象中满清战箭的造价,再对比清代米价大致成本来估计想去并不远。清朝时候箭支造价三分,想来是因为形制更容易加工、工匠的待遇也更低要求却很高的结果?
在心中,张小磊也开始默默大致算了一笔账:以自己所拥有人才资源而论,排除其他方面的兵器制造,在这方面能够抽出的熟练工匠不多,顶天三百人左右了,而还算认真的普通人或者一般的匠人应该不缺,只要赏罚管理得当就应该没有问题。哪怕仅仅是两千名左右耐得住性子并且还算有一定天赋的普通人,一年下来也是十几万支这种小铁箭,算起来一年至少能够生产二十多万支这种小铁箭?就算北明的“新型部队”作战队形几乎同自己所率领的队形一样,“人海战术”“横店队形”时代无烟火药近代中国军那种情况,算下来如果箭道规划的好一些,打的倾斜一些,也能至少有七八千人的杀伤潜力规模。再配合上其他一些武器和工具,应该有决定胜负的能力?
“这个成本应该还可以接受,就是不知道散布怎么样。。。”张小磊并不讳言的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当初梦魇之时所遇到的最大问题。
“最初测试的时候并不理想,可是却发现一个规律:用最初的三十枚钉状铁箭包装在试制出来的圆筒进行发射之后,似乎威力大一些打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好。这种小铁箭克服风阻能力似乎也还很好。我像如果制作的更长一些。设计也更精良一些,就算是发射到很远距离上的抛射末端,弯曲箭道落下来的时候应该也有不小的威胁力了。。。”经过张小磊这些日子以来的调教,一些服从性和悟性比较好的工匠们已经基本接受了张小磊在火器上的一些认知理念。
这种回答也多少对张小磊有些启发:箭霰弹散布不好的问题在那次梦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是个大问题。可最根本的,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箭霰弹的规格想的过于超前了。那种后世现代130毫米加农炮或者其他什么现代化武器发射的箭霰弹都是机械加工,而且在无烟火药火器之下可以获得很高的速度,并且在炮弹临近目标的时候才暴露和发射出来。这些技术都是这个时代的自己可望而根本不可及的。在根本没有靠谱的榴霰弹定时或引信技术的情况下,要想让炮兵用途的箭霰弹有些发挥作用。定位就不能是那种小钢钉,而应该像真正的一种箭簇,这样加工成本也大幅度的缩小了。
从风阻规律上分析,如果这种小铁箭的正面截面积大概十平方毫米左右,长百毫米左右,单位面积上的重量就是7.62毫米或7.92毫米全威力弹重弹的两三倍左右,就算速度上有所不如,也可以拥有十几克重一样的全威力重弹弹头一样的弹道性能。七八百焦耳的初动能下,就算在结尾削弱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那也应该有至少穿透杀伤两名有防护传统目标的本事,还是一种有效射程说的过去的装备的。
在梦魇中让张小磊印象深刻的还有当敌人也开始用自己曾经拥有的套路武装起来之后,那猛烈的火力就算并不如自己所率领队伍时一样准确,拥有巨大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也会在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就带来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一刻体积并不小的东西。这也需要一种有效射程更远的弹药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危险,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代差优势”
除了弹药本身以外,张小磊对于新型火炮射击本身也多少有了些兴趣。按照预先的构想,为了压倒自己曾经在南京城下大显神威的某种火力体系,也为了更有效的攻坚克难。主要采取“线膛炮代替滑膛炮”,后装炮代替前装炮的方向和思想。
这并不是张小磊冒进,而是在张小磊的印象中似乎是记得在十五世纪左右的时候西方就出现螺旋膛线的后膛枪了,那还是火绳枪时代,只是因为成本问题才没有最终推广。自己现有的这点儿人才基础当然没有能力和文艺复兴早期达芬奇时代的西方相提并论,不过在火器上多少有些经验的张小磊当然也明白火器加工上,明显是口径越小越难办。造出合格的炮来要比造出合格的枪来要容易。太重的炮有材料热胀冷缩相关的一些工艺控制问题,其中身管在一二百公斤左右轻炮难度是最低的,如果是这个规格的轻炮外加长径比十左右的短炮是否会稍微容易些?或许用铸造外加抛光打磨工具来进行应该就没有问题?
此时的岛上当然也并非刚刚上岛时那样“一穷二白”伴随着不少人工修建起来的水利设施,“水力锻锤”也被制造出来。在张小磊看来:十四世纪出现的水力锻锤是西方在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先东方的重要标志。锻锤的规格一时也根本做不到明初同时期的西方那种传闻中三吨左右的规格。但是哪怕五百公斤上下重量的锻锤带来的威势与效能也让张小磊耳目一新。用这种工具虽然无法如同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直接加工板甲,不过如何运用这种动力来锻造炮膛张小磊还是想出了一些办法。
在锻锤的下方首先建造一个联通着起着导轨作用的镗刀状圆柱。依靠着圆筒模具中一定的螺旋方向在锻锤的作用下向下钻击,在做为加工目标的钢柱上接连不断的打出火星并向下钻孔。
唯一让张小磊有些觉得遗憾的是中原汉地虽然有着比较成熟的生铁技术还有大量生产钢料的炼钢技术,然而传说中的“镔铁”“坩埚钢”“弹簧钢”却似乎还是缺乏相应的来源。自己能够制出的炮钢也只能是一种质量未必有多高的低碳钢,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加固了。
张小磊并不了解机械工业,也不知真正的镗床或镗刀应该是什么样儿的,不过在利用水轮拨动锻锤还有套筒螺旋“镗刀”来进行炮管锻造之后虽然进度在比较性子急的人看来似乎还是有些缓慢。可是却还算基本上满足了张小磊的要求。要知道很多青铜和生铁上的钻孔法火器,身管的加工也非易事。往往需要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加工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带简单膛线的炮筒出来,那也算物有所值了。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2_42686/c160659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