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三百九十节 马耳他大海战

准确的说,是推翻沙皇政权。

    中国政府明确发表了公告,这场战争不彻底推翻沙皇统治的政府,绝对不会结束战争,以此来给全民树立一个目标。为什么把俄国拉了出来,却没有提另一个敌人英国,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一场水师的失败。

    按照周琅的观点,英国比俄国危险十倍,英国才是中国的全面竞争对手。在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之后,俄国就已经不够成威胁。说句不好听的,这场战争,就是另一场英国和中国的争霸战争,俄国不过是英国人的一个打手而已。

    对主子视而不见,却把打手拎出来威胁,确实有些不合理。

    但是没办法,无法摧毁英国海军,却宣称要灭亡英国,只能让自己下不来台。

    中国水师收到这些信息之后,感到了很大的屈辱,但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跟英国之间的海战基本上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了。

    跟激烈的陆战不同,海战从一开始就很压抑。双方海军都进行了动员,中国将大量船台上储备的战列舰下水,英国同样如此,而且作为老牌海军,英国还拥有大量的封存老舰,也都重新入役,让英国海军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让中国无法保持跟英国两倍的优势,最小的时候,英国战列舰数量达到中国数量的三分之二,但随着中国新舰的不断下水,这个平衡再次恢复到了二比一的程度。

    战列舰数量是对方的两倍,按说在主要拼火力的海军比拼中,中国水师应该能完全压到英国才对,可实际上一直都没取得过什么像样的胜利。

    开战之初,水师上百艘战列舰进入印度洋,英国印度舰队则在战前就撤走了,拱手将印度洋制海权让给了中国舰队,这跟上次双方大战的情况相似。

    但中国显然不可能接受上次战争那样的情况,所以水师是有后续计划的,但海战不是陆战,不可能无所顾忌的将所有兵力推上去决战,海战有海战要遵守的规矩。中国军舰虽多,但中国需要维护的海路也更多,中国需要控制太平洋方向的安全,而这个大洋的面积,主动需要占用中国大半的海上力量。能动用的军舰,最多也就是100艘上下的战列舰。

    这就是为什么,拿破仑战争中,除了特拉法尔加这个遭遇战之外,英法双方都没有爆发大海战,不是英国不想主动歼灭法国舰队主力,而是因为海洋实在是太大了,英国人没有能力始终保持大舰队,需要分散开来护航。特拉法尔加是碰上了,绝大多数双方都只能互相袭击对方的商船。

    中国外洋水师遇到的也是这种情况,但他们这次有完全的计划,在浩瀚的大西洋、太平洋上抓不住英国海军主力,但放在地中海就容易多了,这个封闭的海域中有大量岛屿,必经之处的几个海峡很容易堵住英国舰队。而且英国海军也不是法国海军,哪怕处于劣势,英国海军的荣誉感也不允许他们逃跑,而是主动进攻。因此双方是有可能在海上展开一场战列舰决战的。

    所以在取得印度洋制海权之后,水师主力将印度洋的巡航任务交给欧洲公司和非洲公司舰队负责,主力则权力调往欧洲,通过苏伊士运河,在克里特岛集结。很容易将英国海军逐出了克里特岛以东的东地中海地区,甚至舰队轰炸了英国人占领的塞浦路斯,但攻占塞浦路斯的行动则失败了,还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水师在地中海决战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英国軍队的训练水平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陆军尚且如此,海军就更不用说了。陆军还是临时招募的士兵,而海军才是英国真正的常备军。时至今日,英国人还在继续引领世界海军的潮流,中国的水师跟英国相比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不是武器技术上的差距,而是管理技术的差距,对舰队的管理,对水兵的管理,这些都跟英国有差距。

    所以地中海是一个更适合的地方,因为这里很少有大的风浪,因此大大抵消了英国海军士兵娴熟的驾驶技术和对大海的适应能力。

    因此预设的决战战场,一直就是地中海。而英国人却又无法放弃这里,这里是距离英国最近的航路,放弃这里,中国对英国的威胁就更进一步。

    鉴于此,在控制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后,中国舰队继续进入地中海,最后集结了110艘战列舰,然后杀向目标,英国的军事基地马耳他岛。

    这里是地中海东西之间的重要通道突尼斯海峡的必经之地,英国当年为了这里,跟俄国产生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让俄国人一度退出了反法战争。

    只要英国人不想放弃这里,他们就必须跟中国舰队决战。

    英国人又何尝不想通过一场大战打击中国海军力量呢,所以双方都猜到了对方的对策,中国舰队向马耳他逼近,英国海军则在马耳他集结。

    最后在马耳他海域,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大海战,中国各型战列舰110艘,英国则排除了70艘,但是他们得到了30艘西班牙战列舰的支援,双方的战舰数量大致相当。

    海战整整持续了三天,英国人用让人眼花缭乱的海上机动始终无法调动中国舰队,双方大致保持着自己的战列舰进行正面交战。由于这几十年的海军技术革新,导致过去因为不太可靠而被海军拒绝使用的爆炸弹技术大量引入海军,让这场海战跟特拉法尔加海战时的技术截然不同。

    双方都大量装备,拿破仑战争之后,法国炮兵军官亨利·约瑟夫·佩克桑研制的发射爆炸弹的火炮。这种火炮对木质舰船的摧毁作用明显,历史上俄国人用这种大炮,摧毁了奥斯曼帝国的战列舰队,震惊了世界。

    这种大炮,让这次海战成了一场灾难,双方都有大量的军舰被击沉,中国舰队损失了三十艘各型战列舰,其中6艘一级战列舰中的3艘被击沉,两艘重伤;英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损失了二十八艘各型战列舰,西班牙总共三艘一级战列舰全部被摧毁。

    这场大海战震惊了世界,让所有人都开始认识到,火炮技术已经完全摧毁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军舰建造技术,如果军舰不再继续革新的话,海军将很快沦为一个过时的兵种,海军将会彻底失去军事价值,只能成为护航和对付海盗的工具,而不再具备对陆地的威胁。

    海战之后,水师极度沮丧,他们不得不承认,夺取制海权,护送陆军登陆英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现实的计划了。因为即便能够通过消耗,摧毁英国海军,在登陆作战中,海军也无法压制发射爆炸弹的陆军以及炮台火力,登陆将是一场灾难。

    马耳他大海战之后,中国和英国在地中海的海战还在持续,但双方都不约而同放弃了主力决战的选择,代价太沉重了,动辄数十艘战列舰沉默,两国都无法承受。英国更多的选择了依托马耳他基地,防止中国舰队进入地中海西部地区。在遭遇中国舰队之后,也更多的是利用马耳他的要塞火力支持,来抵挡优势更大的中国舰队的攻势。

    中国舰队无法夺取马耳他,也就无法进入西地中海,无法进入大西洋,无法威胁英国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结局,那就是直接击败英国已经不可能了,这场战争中,能取得的最大胜果,最多也就是击败俄国。

    所以中国最多也只能宣布要击败俄国,对英国则只字未提。

    官府公告发出之后,实际上也把自己逼上了梁山,不彻底打败俄国,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只要这个政府存在,或迟或早,还会再次成为英国的打手。

    要一劳永逸解决西部边境问题,就必须彻底的摧毁俄国。

    但中国的官方声明,确实吓到了沙皇政府,现在他们得为他们的生存而战了,这不是一次类似反法同盟那样的“反周战争”,而是俄国需要为自己的生死而进行的大战。

    沙皇着急了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希望分析中国声明的真假,是不是中国人放的烟雾弹,只是制造一种威胁。学者们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分析认为,这份声明很可能是他们真正的态度。中国的战争思路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的战争打来打去几百年,可大都是短期战争,战争双方都满足与局部领土甚至个别利益的得失,消失的国家屈指可数。

    中国人打仗则不一样,一打就是几十年,一打就是灭国之战。

    但中国人发动战争很审慎,为了一场战争,可以准备几十年。

    他们举出了大量的例子。

    最经典的都是统一之战,战前分裂政权往往会筹划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比如隋朝灭南陈的战争,战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在边境地区采取疑兵战术,每到秋收时候,就集结军队,等南陈也驻扎重兵之后,隋朝则解散軍队,如此往复误敌、疲敌。还在长江上游打造战船,吸引陈军注意。准备了多年之后,才发表一篇檄文,一鼓作气灭掉陈国。

    其实俄国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更深入研究的话,会发现这种战术春秋时期就有了,在伍子胥的指导下,吴国灭楚用的就是这个计策。

    俄国专家认为,中国的官方声明,就是他们发表的檄文,这种檄文一旦发表,就一定会执行下去,否则无法给国民一个交代。

    所以沙皇才孤注一掷,再次动员了50万兵力,还做好准备,一旦兵力不足的话,将会动员更多的軍队。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2_42709/c166398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