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璀琳意想不到的是,得到这批紧急军火支持的南方卡洛斯势力,不但迅速击退了依然混乱中的政府军的攻击,而且跟刚刚攻占了比尔巴耶之后,军力大大扩充的卡洛斯軍队联合夹击加泰罗尼亚。
加泰罗尼亚地区,跟巴斯克地区一样,都位于西班牙和法国边境地区,也跟巴斯克地区一样,历史上因为法西之间的战争,有一部分加泰罗尼亚地区是割让给了法国的,因此法国南部沿岸地区,有一片也是说加泰罗尼亚语的加泰罗尼亚人居住。
此时塞拉诺才刚刚稳定了政权,结果还没有来得及救援加泰罗尼亚地区,这个地区就在卡洛斯派联合夹击,以及本地民族起义的三重打击下丢失了。
卡洛斯宣布给予加泰罗尼亚人与巴斯克人一样的高度自治权,允许加泰罗尼亚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加泰罗尼亚公国,他们自己制定自己的法律,自己建立自己的议会,自己建立自己的政府,同时加泰罗尼亚政府跟巴斯克政府一样做出承诺,将承认卡洛斯对加泰罗尼亚的统治权,并支持卡洛斯进行这场战争,直到卡洛斯取得整个西班牙的统治权。
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纷纷被卡洛斯占据,整个西法边境地区,都成了卡洛斯派的势力。
此时德国跟英国协商,不如让卡洛斯统治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这些一直闹独立的地区,跟西班牙政府分治。西班牙政府将继续统治中部,卡斯蒂亚人居住的的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地区。而让卡洛斯统治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居住区。
这样的划分,几乎将西班牙最发达的东北、西北和东南等沿海地区都划入了卡洛斯统治区,留给西班牙政府的只是最落后的中部山区地带。
不管这样的划分,西班牙内战双方能不能接受,一旦划分成功,则德国支持的卡洛斯派势力,将成为法国西部地区的亲的力量,而且巴斯克、加泰罗尼亚都跟法国有领土争端,将来必然会跟德国保持密切的关系,跟德国一起夹攻法国。
英国人出于尽快杜绝法德可能爆发的冲突,倾向于接受这种划分,让西班牙这颗地雷,尽快熄灭。
因此英国征求法国的态度,能否在确保法国领土不受威胁的情况下,支持卡洛斯统治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法国人发现英国竟然在考虑如此危险的局势之后,迅速采取了行动。
之前随着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的独立,法国西部边境地区出现了不稳的情况,两地先后出现了一些独立分子,他们号召要跟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合并,脱离法国。
这给了法国政府借口,派遣軍队进驻法国的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地区,结果跟当地民族势力发生了冲突,法国借口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支持了这些法国叛乱势力,因此直接派兵越过了边界,在西班牙政府形势危机,英国有可能支持一个对德国有利的方案的情况下,法国采取了果断措施,直接派兵干涉了。
此时卡洛斯主力已经开始跟稳定了局势的塞拉诺軍队进行决战,后方十分空虚,法军的入侵,让卡洛斯势力猝不及防,大量领土丢失,军心开始不稳。
卡洛斯的后台,德国立刻发出了强烈抗议,要求法军立刻从西班牙撤军,停止干涉西班牙内战。
法国则表示,这不是入侵西班牙,也不是干涉西班牙内战,而是对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人在法国支持叛乱的报复行动。
眼看着卡洛斯形势大好,占领了加泰罗尼亚之后,卡洛斯控制区已经连成一片,而且统治区较为富裕,人口稠密,已经在跟西班牙政府的内战中渐渐占据优势,有可能一统西班牙,至少也有能力割据这些跟法国接壤的边境领土。
可这时候法国人不按套路出牌,不再站在背后支持,而是直接跳上了前台,让德国如何能够接受。
见法国不肯撤军之后,德国向法国发出了最后通牒。
要求法国二十四小时之内撤军,否则德国将进行动员,同时德国常备军开始向德法边境集结。
这二十四小时,是至关重要的二十四小时,战争还是和平,就在这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决定。
一旦跟德国开战,法国认为单独对抗德国非常吃力,所以法国紧急询问列强的态度。
首先是这些年跟法国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英国,法国明确表态,法国不能允许一个跟法国敌对,跟德国同盟的势力统治西班牙,或者出现在法国西部边境,法国为此不惜一战,询问英国,一旦法德之间爆发战争,英国是否能够援助法国。
英国只想缓和矛盾,大陆国家之间没有矛盾,也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让法德一直对抗,也是大陆平衡政策的需要。同时兼顾跟中国争霸的政策,拉拢法德支持英国对抗中国。
所以之前英国也愿意接受德国提出的卡洛斯割据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的建议,但在法国坚决反对的情况下,英国更愿意支持法国,毕竟德国已经太强大了,破坏了平衡,英国需要支持法国维持平衡。
因此英国向法国承诺,将支持法国的态度,不支持卡洛斯割据,也不支持卡洛斯统治西班牙。而这段时间,塞拉诺已经从法国迎接回了伊莎贝拉二世的儿子,并迅速登基为西班牙国王,是为阿方索十二世。
英国表示愿意承认阿方索十二世的合法地位。但希望法国还是能够从西班牙撤军,并且同时向德国施压,让德国停止对卡洛斯政权的支持。
西班牙新国王阿方索十二世表现的相当出色,采取了政治和军事两面进攻,政治上宣布特赦卡洛斯派,并承认卡洛斯给予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力,瓦解这些地区对卡洛斯的支持,军事上亲临前线,而大后方被法军占据的卡洛斯軍队军心涣散,步步退却。
只要在占据一段时间,卡洛斯将彻底失败,这种情况下,法国真的不甘心撤军。
在跟英国接触的同时,法国还在跟中国接触,无法让英国绝对支持法国的情况下,法国奢望能从中国得到支持。
但是法国失望了,中国表示在不影响中国利益的情况下,中国将保持中立。
此时在德国威胁之下,呼吸都感到困难的法国,不知道是否对当年放弃中法同盟感到后悔。他们放弃了承担支持中国对抗英国的义务,同时也失去了中国对法国的保护。
法国国内,对是否屈服的态度也很不一致,一方认为法国目前的国力,还无法单独对抗德国,一方认为,如此屈服,太过屈辱,法国将永远背上屈服于日耳曼野蛮人的耻辱,一半内阁成员表示,一旦法军在德国压力下撤退,他们将宣布辞职,法国内阁就将倒台。
法国人复仇喊了那么多年,真到了敌人要亮剑的时候,法国却显得异乎寻常的恐惧。
英国人始终不表态,其实目的不过是不想让法国跟德国开战,一旦法国战败的话,欧洲大陆就会更不平衡。英国将再也找不到抗衡德国的力量,所以最好是不要开战。
因此英国在不给法国保证,并希望法国撤军的同时,也在向德国秘密施压,希望德国撤销最后通牒。并且对德国强硬的表态,一旦德国进攻法国,英国将不会站在德国一边。同时宣布调动英国地中海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公开宣称是要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实际上是向德国施压。
这跟历史上的形势有些类似,历史上,普法战争后,1875年,法国不但在民众的爱国热情下,筹集到了60亿法郎巨款,迫使普鲁士从法国撤军,而且民众认购的债券还有剩余,法国政府决定加强军备,计划购买1万匹军马,法国议会还通过了新的军队编制法。
这两件事情汇集在一起,引发了俾斯麦的戒心,俾斯麦人认为法国人加强意在德国,他希望法国停止鼓动复仇主义情绪,减缓重新武装的步伐。决定给法国施压,发表反法言论,扬言要打击法国,制造了著名的德法危机。这时候欧洲国家纷纷支持法国,尤其是英俄两大强国旗帜鲜明的反对德国,连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都表示不希望危机升级,不肯支持德国。让俾斯麦不得不退让,公开声明德国没有攻击法国的计划。
这一次英国同样在向德国施压,不同的是,没有了强国俄国的支持。让英国也不敢太明显的支持法国,另外一个因素则是,中国是世界最大强国。
英国向德国施压,德国则询问中国的态度,中国明确表示,如果德国与法国爆发战争,中国将保持中立,但如果英国进攻了德国,中国将向英国宣战。
中德之间没有同盟关系,之前在利奥波德争夺西班牙王位期间,曾短暂的结成同盟,但那只是关于利奥波德王位继承权的短期同盟。缔结长期的,公开的,针对英国的同盟,不是中国不愿意,而是德国不想跟英国对抗。
这一次德国已经骑虎难下,要么选择抗争到底,坚持对法国的最后通牒,支持卡洛斯势力在西班牙取得胜利,要么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宣布收回最后通牒。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2_42709/c174382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