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论教育
课堂挺大,一样有黑板和粉笔,然后是一人一桌,不少孩子已经在做课前准备了。
扁罐和王彦弼有小妹开小灶,学习得非常快,扁罐四岁就已经会万以内的珠心算,不断跳年级,现在已经差不多到五年级了。
苏油扫了一眼课室,大部分孩子年纪都在十一二岁,比扁罐和王彦弼大多了。
扁罐本来不满意上课的,现在却得意地宣称:“今天我爹爹陪我上课!”
苏油只好和蔼地跟大家点头:“各位同窗好。”
扁罐的爸爸是重臣孩子们知道,但是对重臣有多重就并没有什么概念了,因此最多也只是点头喊了声叔叔好完事儿。
扁罐来到自己的桌子上坐好,苏油也坐在旁边,然后打开自己的包包,取出文具盒子,砚台,贴子,开始磨墨。
扁罐也在一边摸出课本早读,苏油将墨磨好,开始闭目养神。
扁罐有些好奇:“爹爹你这是做什么?”
苏油闭着眼睛:“平心静气,上课前抛开一切胡思乱想的念头,为接下来专心听讲做准备,这可是爹爹读书的诀窍哦。”
扁罐觉得这一招不错,将书读完,也跟着学了起来。
其它同学也有样学样,别的不说,扁罐的爹爹科举名次可是探花,学习方面的事情,跟着做就对了。
等到教授来到课堂,见到一帮子学生坐得端端正正的闭目养神,扁罐的旁边还有一个大人,不由得一愣,然后看年纪相貌,立刻就想到了这位一定是保和殿大学士苏油苏少保。
赶紧来到苏油身边:“呃……是苏学士吗?”
苏油睁开眼,见面前是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六七年岁,也赶紧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我是苏子超的父亲苏油,子超多蒙先生教育,苏油有礼了。”
教授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学士这是……”
苏油说道:“子超昨日说先生准假,让他陪我几天,我想着干脆来学校,这样陪也陪了,学也学了,岂不是两全其美?放心,我就是找个地方写些东西,绝不干涉先生教学。”
教授顿时觉得苏油的脑袋上有两支看不见的角,恶魔父亲啊这是……
难怪人家苏家人读书这么了得,你看看,万里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陪孩子上学!
说道:“在下的学问,和学士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萤火敢于皓月争辉,就怕学士听了笑掉大牙。”
苏油说道:“不会不会,经义这东西多年不用,已经生疏了好多,而且读一遍就多一遍体会,正好跟着孩子复习复习。”
年轻教授只好说道:“那学士你自便,我这就开课。”
苏油再施一礼:“课堂之上,师长最尊,先生请了。”
等到教授回到讲座,扁罐喊了一声:“起立!”看样子还是班上的小头目。
接下来就是行礼问安的日常,苏油也跟着照做,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坐下,开始写给赵顼的条陈。
年轻人的课讲得相当不错,完全不是普通年轻士人的水平,苏油想想也是,蜀国公主都放心丢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水平肯定是差不了的。
课程内容也不深,苏油手底下运笔如飞,偶尔听先生讲到精要之处,挂一耳朵听听。
教授的讲解声,孩子们的诵读声,学习的氛围让苏油如有神助,感觉今天写文章状态非常好。
教育,也是苏油要讲的十件大事之一,在学校里写这个,那是正好。
华夏民族,对教育的重视,估计是如今所有国家当中最高的。
但是华夏民族,多是从“教”“学”两方面分别阐述,却没有将之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因此对于教育的理论总结,尚有一些欠缺和偏差。
苏油的奏章里边,将教育合为一体,将之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
这个定义,将所有的与传授和学习有关的内容都包含了进来,而不仅仅是局限在了以前的经义之上。
以此为基础,苏油便展开了阐述,证明为何自己要对教育定义得如此宽泛。
其实也有人意识到过这一点,所谓子承父业,克绍箕裘这些词语,其实也包含了教育的内容在里边,不过没有人专门论述而已。
孩子学会了父亲的技能,生活方式,到能够独自立业成家,自己养活自己,传宗接代,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过程,是大宋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你能说这不是教育的内涵吗?
要把这些包含进去,这就要先说到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意义。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
培养和养育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
培养合格的国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知识,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和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世界的发展,直到文明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就是塑造和凝聚人格的过程;而大宋的教育,理所应当就是塑造和凝聚华夏民族人格的过程。
而所有华夏民族的人,其人格再凝聚起来,就成了大宋的国格。
因此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是改变国家素质和气质最重要的东西。
故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就是讲述大宋教育的现状。
现状肯定是让苏油不满意的。
目的不明确、组织不规范、计划不长远、系统不完善。
就这样了,教育还不普及,受教育的人才比例太小,效率不高,层次不够,难以达到上边所述的根本价值的实现,难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而最大的不满意,就是如今的教育,甚至背离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士农工商军,各行各业,在职业技能上都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而如今的大宋的教育水平,仅仅将目光放在了行政人才的培养之上,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提升。
几乎可以这样说,完整的教育体系,放眼如今的天下,只有一个地方具备——眉山。
所以眉山如今开始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人才,进而辐射到蜀中,陕西,荆湖,甚至南海。
而这些接受过完整教育体系的人才,体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也在这些地区的蓬勃发展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和福建路昌盛的私学教育不同的是,眉山的教育体系,培育的不光光是行政人才,文学人才,史哲人才,因此眉山人的出路更多更广,而不是非得要谋取进士高第之后,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让每一个人受到教育,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出专业的技能,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差不多是眉山教育体系的目的所在。
当然眉山能够做到这样,也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但是眉山和外路的思路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没有一来就追求高大上全。
还是精细纯老三样,落实到现在教育上,就要适应大宋如今的实际——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再慢慢提升这个程度的下限,事情就能够做起来了。
这就要涉及到教育的分类了。
从层次上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资源提供者来说,可分为家学,官学,私学。
从程度上来说,可以分为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
大宋的教育事业需要实现的目标,从政治层面上说,就是要努力扩大受教育人口,全面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凝聚国家气质和国格,建立完善全面的教育网络体系,逐渐深化教育水平,细化教育门类,扩大教育规模,形成教育制度。
全面理解了这些,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就纲举而目张了。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8_48733/c2330129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