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起义
不过漏勺之前并不急,因为语言不通就容易被胥吏哄骗,农商不稳搞工业就是舍易取难。
这两年多下来,方言、夷语都学得更加熟练,广州城也被他调理得相当到位,大量客商带着货品来到了广州,经济上的诸多矛盾开始凸显,必须解决了。
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时机到来,直到现在,漏勺才开始着手料理这一方面。
就在漏勺开始巡视广南东路的时候,辽国辽阳府,宋国援助的小铁厂终于落地。
耶律洪基得到了大量军器、箭矢之后,终于挽回了颓势,在倒塌岭大败鞑靼人。
倒塌岭是鞑靼和契丹反复争夺的核心地区,那里最早的部落叫磨古斯。
群体性造反开始后,磨古斯首先偷袭倒塌岭西边的辽国守将耶律挞不也,得手之后,周围三个部落乌古扎、达里底、拔恩母立即举兵相应,对倒塌岭发起进攻。
倒塌岭守将耶律那也一边率军死守,一边向耶律洪基紧急求援。
耶律洪基派遣耶律郑家奴火速增援,终于打退了这些部落,乌古扎投降,达里底、拔恩母西遁。
不过很快,达里底、拔恩母又回来了,表示他们也要投降。
已经抵达倒塌岭,认为手下军力大盛的新统帅,辽朝南院大王、四捷军都监耶律特末信以为真,不顾耶律郑家奴、耶律那也和自己手下耶律绾、徐盛的苦劝,亲率大军迎于宁州,并禁止士卒妄动。
结果达里底、拔恩母真的来了,但是同时还引来了鞑靼人一支真正水准以上的军队——玛古苏的准布部。
准布部的突然出现,让裨将耶律绾、徐盛大感不妙,率先不战而逃,辽国大军被逃兵带动,提前崩溃。
此战鞑靼诸部大胜,正月,玛古苏在倒塌岭下打死辽朝南院大王、四捷军都监耶律特末,取得了重大胜利,耶律特末也成为开战以来,契丹战死的最高级别将领。
辽国西路马群,尽为玛古苏所掠。
耶律洪基大怒,率领宫室皮帐大军五万,号称六十万亲征。
二月,辽国大军在倒塌岭大败玛古苏,玛古苏被迫退守大盐泺,中路鞑靼军大小酋长排雅、仆里、同葛、虎骨等,重新归顺辽朝。
玛古苏的退兵,也将攻击上京的白鞑蒙根图拉克部的侧翼暴露了出来。
这下蒙根图拉克就面临着辽国上京方面守军和耶律洪基亲军的两路夹击,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辽国倾斜。
然而今年天时不顺,二月开始,北方遍地霖雨,无论辽国还是鞑靼诸部,军事都暂时陷入停顿状态。
就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处于辽朝腹地,负责辽阳铁冶的头下军州渤海人奴隶,发生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还一度占领了东京辽阳府!
……
渤海人,是粟末靺鞨和高句丽遗民,“长于冶炼,骁勇出他国有”。
自辽天赞四年阿保机破渤海国起,这个族群反抗辽国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平息过。
阿保机班师途中死于扶余,渤海王弟趁太子丹东王耶律倍护柩回临潢府之机,领兵马攻围扶余城,吹响了反抗的号角。
之后辽太平九年,大祚荣裔孙大延琳,利用提举辽东京舍利军详稳司的职务之便,掌握渤海军权,趁辽东京户部使,韩德枢之孙韩绍勋在东京横征暴敛,“民怨思乱”之机,杀了韩绍勋等人,起兵造反。
两次起义都持续了年余才被扑灭。
之后因辽对渤海遗民行重税之法,原渤海定理府和安边府的百姓又在当地望族烈万华和乌玄明的带领下,武装割据,建立定安国,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其后又陆续出现了几个类似的割据势力如乌舍国、燕颇国。
辽国辽阳水利工程开通之后,辽阳地区的民族矛盾曾经一度变得缓和,结果铁厂的兴建让矿料备料成为急迫事宜,一直就在为辽人供铁的渤海人,再次成了东京府的压迫对象。
鞑靼人造反之后,耶律洪基要求辽阳府备料生产两不误,东京留守萧保先只有将压力转嫁到矿工身上,加上粮**贵,又要首先照顾军需,矿工们加班还减粮,摧残更加严重。
最后的一根稻草,来自于农事。
去年辽国大旱,今年开春以来,辽东却又淫雨不绝,王经移文枢密院,要求大规模调发辽河两岸壮丁,维护堤防,保住粮食基地的正常运转。
官府催促紧迫,民间苦不堪言。
因为役丁缺乏,官府只得再次伸手到了去年已经完成了艰苦役务,将粮食送往倒塌岭,帮辽人扛过第一波鞑靼攻势的渤海人身上。
如今任何国家,役务都是沉重的,一般承担过役务的人口,朝廷三年之内不能重复派役。
就连以忍耐著称的大宋百姓,都能因此冲击王安石府邸,何况从来就没有平静过的渤海部。
于是渤海人终于再次爆发了,辽阳头下军州奴隶首领古欲,率领“无赖”们,聚集起事。
二月,壬辰,古欲带领十几个豪侠少年,在黑夜里翻墙进入留守府,诛杀了萧保先全家老幼,然后放火烧了留守府,并在东京城烧杀抢掠,使辽国东京立即陷入大乱当中。
之后古欲携裹乱民,连接夺了辽阳军库、粮库,联络周围头下军州和渤海矿工,一时间聚集起三万多步骑,据地叛辽。
辽阳是辽国的基业根本之地,耶律洪基大惊,命燕王耶律延禧、宰相王经、都统萧陶苏斡平叛。
留守辽国本部的燕王耶律延禧调重兵围剿,前后两次进攻,皆被挫败,古欲声势更加浩大。
辽阳也是王经的基本盘,渤海人造反,他也心痛得不行,上奏耶律延禧,要平息此乱,必须用到一个人——大公鼎。
大这个姓氏非常特殊,是原渤海国王族。
大公鼎幼年时庄重有志,长大后好学。辽道宗咸雍十年考中进士,曾先后担任过沈州观察判官、兴国节度副使、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
大公鼎虽然出身渤海王族,但是对辽国忠心耿耿,且是辽朝少有的清官干员。
接到任务,大公鼎上书,认为民力已尽,不能再催压,要求立即停止辽河水利工程,减省摇役,对被携裹参与暴乱的百姓,实施招诱,只诛首恶。
火烧眉毛之下,耶律延禧和王经不得不从,加大公鼎东京户部使,命其安定东京。
大公鼎单车入郡,向百姓晓以祸福,宣扬自己从燕王那里要到的宽厚政策。
当时京中已然人人自危,大家都持械自保,甚至相互攻伐。
听闻大公鼎到了,众人扔下军器,纷纷叩拜:“只要不欺压我们,我们怎敢不听明公的号令。”
搞定东京城后,大公鼎又驱车出城,晓谕周边。
沿途盗贼充斥,然而在路上遇到大公鼎后,都在马前叩头,请求改过自新。
大公鼎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家恢复旧业,其余盗贼听说,也是接踵而来。
不到十天,大公鼎将境内的贼盗全肃清,只剩下古欲等最初起事的匪首和握有人命的顽寇。
古欲见事不可为,带领部下和抢劫到的金银珠宝,离开辽境,往东投靠了女直去了。
耶律延禧上章给大公鼎请功,耶律洪基拜其为中京留守,赐贞亮保节功臣。
鉴于当时人心动荡不安,还有可能发生变乱,大公鼎请求耶律洪基布施恩惠,颁布特赦诏书,予以安定。
耶律洪基照准。
经过了两个月的动荡,辽阳府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但是这场动乱发生在辽国的腹心之地,带来的损失非常的巨大。
霖雨带来的灾害,不会因为渤海人造反就不在了,反而会更加的严重,需要整修,否则会影响产量。
受到水灾的庄稼地,需要补种,抢种。
还有就是渤海人造反之后,婆娑岭的煤矿与铁矿几近瘫痪,日产五千斤铁厂可是不会等料的,辽阳府的矿料储备眼看就快要到底。
但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丁力,然而辽阳的丁力缺口非常的巨大。
而且更关键的是,铁矿和煤矿的技术骨干,却是擅长冶炼之术的渤海人,这些人也是起事时的先锋,如今要不身死,要不就被古欲带去了女直。
而且在危机过去之后,王经和大公鼎两人,在政见上也发生了重大分歧。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8_48733/c233538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