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明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须欺之以方

至少目前,身份张冠李戴的秘密,还没有泄露出去的可能,眼前这三女,是不可能泄露的,她们与自己可以说是利益共同体,而郑叔,吴争瞥了一眼,他应该不会泄露,因为他的利益也是与朱媺娖密切相关的。

    略松了口气,吴争道,“谁能把这件事,从头至尾和我说一说,也好让我听听,这其中是否有疏漏之处。”

    吴小妹道:“我来说吧。”

    于是吴小妹将前一夜发生的事对吴争述说了一遍。

    朱媺娖终究只是个未经人事的少女,经历了淳安被逼宫一幕,已经心灰意冷,在她看来,去监国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应该说,她对自己监国的这一年多,已经身心疲惫。

    如果不是心中对宗室的一种执念,怕是早已坚持不下去了。

    而正阳门那一幕,更让她神伤,朝廷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内讧。

    但朱媺娖也同样清楚,如果真让钱、陈这些人扳倒了吴争,那么想要复明,恐怕就是镜花水月之事了。

    可问题是,钱、陈等人的理念与吴争不同,他们在乎的是正朔。

    可不管是朱媺娖还是吴争都没有可能代表正朔。

    朱媺娖有身份,却是个女子,吴争是个男子,却与皇族牵扯不上关系。

    正在朱媺娖和郑叔苦恼之时,吴小妹提议,张冠李戴,将自己的身世按在吴争的头上。

    如此一来,吴争就有了皇族身份,这个身份足以让所有忠于明室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

    经过三女加上郑叔的仔细斟酌,觉得此事有可行之处。

    一则黄堞上只说生男名辰晅,生女名辰妤,并没有可以佐证的相片,只要年龄相仿,根本无从考究真假。特别说经过二百年,所有知情人都已故去,想举证吴争身份的,根本找不到。

    二则有传国玉玺为凭,几乎所有的猜疑都散去,一个王爵与传国玉玺根本无法并论。

    也就是说,只要传国玉玺出现,就算吴争是假,也没有人会去纠缠此事,明人对这传国玉玺的执念,太深了。

    综上两点,朱媺娖做出了决定,不过她唯一犹豫的是,和陈子龙所说的那样,如果吴争坐实了皇族身份,那么她与吴争之间,永远没有可能走到一起。

    这一点,让她心碎,也差点让她中止了这个方案。

    但最后,朱媺娖还是做出了选择,儿女私情与国家宗庙而言,孰轻孰重?

    如果坐视这数百人被吴争清洗,那么日后的朝堂就算还存在,与朱家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下了决心,那么要做的事还很多,至少需要一个在朝堂上说话有份量的人,引为助力。

    于是,思忖再三之后,张煌言入了朱媺娖的眼睛。

    张煌言为人正直,以诤臣出名,且与吴争关系不错,这样就能使得,外臣在接受这个秘密时,不会下意识地去质疑这事的真实。

    因为这事有张煌言作保。

    所以,朱媺娖立即派人去传召张煌言。

    而这时,马士英的到来,让朱媺娖眼睛一亮。

    马士英对政斗有着丰富的阅历,朱媺娖将吴争身世一说,他便意识到机会来了。

    吴争之所以遭受朝野文人敌对,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吴争崛起太快,而是吴争锋芒太露,简单地说,是没有根基。

    一个没有根基的人,手掌实权、占据高位,自然受人嫉恨。

    这与对错无关,只关乎人性。

    在马士英看来,如果吴争有了这个身世,就可如虎添翼,不用说封王了,日后面南背北都可事半功倍。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马士英为整个计划出谋划策、修补漏洞,做得是不亦乐乎。

    而张煌言正直,君子欺之以方。

    奈何朱媺娖虽然贵为公主,却不是君子,而只是个女子。

    所以,张煌言根本没有去猜测朱媺娖都会撒谎。

    他在看到黄堞之时,就已经相信了朱媺娖的话,更何况传国玉玺当面?

    张煌言对此是深信不疑,他真以为吴争是皇族,惠宗后人。

    甚至想到,吴争这样的天纵之才,正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明的。

    许多事情一旦穿凿附会起来,就成了神迹,自古有之。

    吴争听完之后,就问了吴小妹一句话,“你这么坑你哥,咱爹知道吗?”

    吴小妹愣了半晌,才答道:“爹那我去说,一切责任妹妹来担。”

    吴争无语。

    ……。

    次日的朝会,应该是这三年以来,最大的朝会了。

    朝廷复归南京,天下有主,这无论如何都是件鼓舞人心的大盛事。

    但出现在奉天殿殿阶之上的依旧是朱媺娖。

    而她并没有坐在正中龙椅上,而是在龙椅之下另设了一个席位,是为监国。

    引发这两天事变的主角吴争,此时正与群臣躬身向朱媺娖行臣子礼,口呼“参见殿下。”

    这是当天夜里,几方妥协的结果。

    昨天夜里,钱肃乐等人出洪武门后,一群人凑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陈子龙仰头蹉叹道。

    钱肃乐等人明白,陈子龙这是在借用文天祥指南录中的诗句,在发泄心中的愤慨和憋曲呢。

    徐孚远、宋征舆等人齐声应和。

    徐孚远道:“如今吴争已经被坐实宗室身份,加上他的功勋,封王已经不可阻止,可一个手掌我朝六七成大军的王爵,这后果是什么?”

    徐孚远的话说出了众人心中的担忧。

    宋征舆道:“承认宗室身份可以,但坚决不能封王。”

    陈子龙厉声道:“谁与陈某共同进言,阻止靖海候封王?”

    “我!”、“我!”“还有我!”……。

    也难怪陈子龙,这两日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往往事先经过仔细推敲,觉得并无疏漏的计谋,到了真正实施时,便错误百出。

    原本想还朝堂一片清朗,还大明朝一个正朔,结果让人心酸。

    甚至想为宗庙殉节,都被那不当人子搞成了一场闹剧。

    而今日,差点让数百人为此送命,这些人在钱肃乐、陈子龙看来,那可都是朝廷的栋梁、脊梁,说是柱国都不为过啊。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8_48879/c207785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