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时空走私1859 > 第一九二章 清场行动

公车上书事件,并没有因为李永昌的亲自出面劝解而有所让步跟缓解,恰恰相反,他们反而得寸进尺,又提出了外戚不得干政的要求,并要求亲自面见皇帝,大家要在皇帝的面前,亲自为皇帝剖析利弊。

    怎么劝也不听,怎么说也不行,这下子,连好脾气的李永昌都动怒了,而在动怒的同时,他也越发的心焦,毕竟他可是知道李永吉的打算的。

    这跟李永吉预想的一样,毕竟前世太多类似事情发生了,请愿的人大都是既得利益受损者或者希望获利者,要是那么容易说服,那还要军队跟警察有什么用?

    虽然表面上看,这些请愿的读书人跟后世的民煮请愿还不太一样,是一股要求复辟的力量,是一股开历史倒车的力量,并不是代表先进的力量,但在李永吉看来,甭管开倒车还是急加速,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跟执政党的意见相左,并渴望改变执政党的执政方略,甚至换自己上台。

    对这些人,说好话是没用的,因为双方的意见分歧太大,这不是妥协能办好的事儿,越说好话,他们越觉得有希望,也就越会得寸进尺。

    更何况,妥协多是发生在双方力量相差不大,或者为了争取民意的情况下发生,但现在的情况是,广大中下层民众都相当满意,不满意的是那些失去权力的旧官僚,旧知识分子。

    也就是说。别看他们有上万人,搞的好像民意滔滔,但其实都是自己的门生故旧。甚至还有些伺候的家奴家仆,真正的老百姓没有一个掺和的,也没多少人知道他们到底要干嘛,反而都在旁边看好戏。

    就在这种焦急与扯皮中,李永吉规定的时间到了,在这时候,李永昌继续发挥了好脾气的本色。明明被骂的上火不已,却居然再次进宫请愿。希望再多给那些人宽限一些时日。

    对于自己老哥这种奇怪的坚持,李永吉有些无语,明明自己这个哥哥过去只是个童生好不?你说你假装什么士子啊,同情这些人有啥用?

    不过这些话李永吉不能直说。他只是对自己的老哥说,自己现在是皇帝,那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影响,说出来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如果动不动出尔反尔,那以后谁还听他的?

    搬出这个大帽子之后,李永昌果然不再劝,只是在一边叹气喝茶。似乎还在为这个事情纠结头疼。

    对于李永昌的表现,李永吉其实有些不满意,毕竟他这个哥哥性格太软。有点像后世的上海小男人。

    这样的人当个老好人是没问题的,但当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就有些不合适,特别是现在初创的中华帝国,更需要杀伐果断的时刻,他这样子就尤其不合适。

    或许要说了。之前打击反动派的时候,李永昌不也干的挺不错么?为什么这时候反而软了?

    其实通过一些旁敲侧击的了解。他也知道了当初打击反动派的一些内幕。原来那个事情最早不是李永昌提出来的,而是王天重提出来的,然后获得了李正祥的大力支持。

    而那个时候呢,李永昌对这些事情了解的并不多,加上也不是真正的掌舵人,只是被推到前台的,背后实际上都是听老爸的意思,同时也以为这些人真的是要阴谋反对自己家,所以也就顺势同意了进行所谓的打压反动派行动。

    但是,李永昌毕竟年轻,当打击反动派的行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并且呈现一幅扩大化的情况之后,他就被这个事情的后果给吓到了,尤其是里面有很多妻离子散的悲惨故事,打动了他的同情心,所以后来他一力主张停止打击反动派的扩大化行动。

    打击反动派活动能这么快制止,能没有形成燎原之势,这也跟李永昌的及时制止分不开,要不然的话,打击反动派行动不可能只有那么点人。

    而且,似乎也是受那次事件影响,李永昌后来对读书人总是过于宽纵,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公车上书的事情。

    或者说,如果不是当初李永昌的纵容,公车上书根本就发生不了。要知道各地警察局的首脑都是出自精武军,都是听皇帝命令的,要不是李永昌当初要求警察不得干涉读书人请愿的活动,这种闹场的事情,警察早就动手压制了,断然不可能出现上万人聚集请愿的事情。

    不过现在么,各方面准备工作早就做好,所以当李永吉一声令下,现任警察总部部长就立刻行动起来,开始了代号大扫除的清场行动。

    警察总部的部长是林光明,是李永吉姐夫林光耀的亲弟弟,也是那个当时在苏州之战中曾经跳粪坑逃过一劫的狠人。

    这家伙当初逃过一劫之后,就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得益于跟李永吉沾亲带故,加上李永吉基本不管行政的事情,当时大都是李正祥等人负责,而他们大都是提拔自家的私人,所以林光明这个年轻小子也很快爬上了高位。

    或许是因为当年的事情太过刻骨铭心,所以林光明对枪杆子很迷恋,当初本来想参加军队,不过他哥哥跟嫂子死活不让,毕竟林家除了林光耀,就只有林光明一个了,他们都不想让林光明进入军队那种危险的地方。

    虽然实际上当时在精武军当兵并不危险,不过军队里面是李永吉亲自掌管,加上要整天在外奔波,轻易见不到人,还要吃很多苦头,所以林光明最后也妥协了。

    之后,李永吉的姐姐亲自出面,李正祥拍板,李永昌出面签署命令,终于让林光明当上了苏州警察局的局长。

    林光明当上苏州警察局的局长后。工作表现还不错,几乎吃住都在局里,而且很会倾听底下人的意见。很快就掌握了警察,或者说捕快衙门的流程,并越来越上手起来。

    而且,得益于自己的身份,林光明能够要到足够多的经费,所以苏州警察局是当初江南地区补贴最多的警察局,人数也是最多。有足足三千人,且装备也是一流。除了青浦县的警察局,再也没有别的警察局能有苏州警察局的装备好,待遇高了。

    正因为林光明能要到足够多的经费,工作认真。精力充沛,赏罚分明,又嫉恶如仇,所以苏州警察局的上上下下都对年轻的林光明十分服气,人送外号小青天。

    得益于苏州警察的努力,苏州的治安也是全江南地区最好的地方,甚至比上海市还要好。

    最后,当李永吉登基当了皇帝,得益于他的表现优异。就提拔成了警察总部的部长,成了部长级的大员,而且还获得了男爵的爵位。可以被称呼为男爵大人,也算是皇室外戚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年轻干才。

    顺便说一下,中华帝国一切从简,贵族的世袭爵位体系只有六等,也就是王、公、侯、伯、子、男,除此之外的终身非世袭爵位。就只有勋爵一个。

    而且,中华帝国的爵位体系没有用中国传统的那一套。而是学西方英国,不再分一级二级,也就是说,每一个爵位就一个称号,不再是什么一级男爵,二级男爵这些。

    之所以这样,当然是为了简单化,为了让老百姓也对爵位一目了然。

    因为在李永吉看来,爵位的作用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是为了表彰你的贡献,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的贡献,知道你多牛逼,本质上是个装逼的东西。

    既然爵位是为了装逼的东西,那最好就简单点,你要是弄太复杂了,比如什么一等二等轻车尉,名字倒是高大上了,但不接地气,一般老百姓听不懂,也搞不明白,自然也就不知道你多牛。

    反倒是王、公、侯、伯、子、男,再加一个勋爵,琅琅上口,一目了然,谁都知道哪个大哪个小,而且也有利于外国人理解,方便引入外援。

    别的不说,比如那个卡尔松.冯.安德森,如今就已经加入了中华帝国的国籍,并且自己起了个中国名,改名叫李安松,并且因为特殊贡献,已经被封为中华帝国的男爵。

    还有那个华尔,也加入了中华帝国的国籍,还因为贡献的缘故,被封为勋爵,跟卡尔松一样,也搞了个中国名字,就叫华尔。

    其他当初的洋枪队成员也基本全部加入了中华帝国的国籍,如今已经单独编成了一支新的军队,名字叫“白色黎明国际纵队”,纵队总司令是李安松,副司令就是华尔,司令部在青浦,成员全部是世界各地的白人组成,目前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人。

    闲话休提,总之这一次,为了打压公车上书的请愿者,林光明亲自带队,率领超过三千名警察,外加两万名从苏州建设兵团中挑选出来的国民警卫队,全部手持包裹白布的棍棒、盾牌还有绳索皮鞭,排成一排排的军阵,一步一吼,凶神恶煞的向那些包围了永华宫的请愿者压去。

    所谓一步一吼,就是连成阵列的队伍一起走一步,再同时喊一声“退”,这阵势一出,请愿者中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打了退堂鼓,悄悄的溜走了。

    然而,留下来的人终究还是在一些骨干大儒的声嘶力竭中重新稳了下来,并开始慷慨激昂的拉成人墙,一边向四周大声疾呼,寻求帮助,一边准备跟这些警察以及国民警卫队的人斗争。

    可能在这些人看来,这些人只是吓唬他们,他们不敢真的对这么多的士子动手。

    在他们想来,连皇帝的哥哥,国务院首相都亲自出面跟他们心平气和的谈,这些狗腿子又怎么敢真的动他们。

    看到对方居然不识抬举,都这个地步了还想抗争,对此林光明只是笑了笑,然后轻轻一挥手,就下了总攻击的清场命令。

    在刺耳的高频口哨声中。第一排手持盾牌的国民警卫队发一声喊,顶着盾牌齐齐向前方的士子冲去,他们的作用是冲锋破阵。

    紧随在后的。就是手持警棍以及绳索的警察,他们的作用就是在盾牌兵后面冲进去,然后横向清扫那些还在抵抗的士子,并把所有还留在当地人员全部抓起来,不管你是抵抗还是不抵抗。

    冲突爆发的一瞬间就呈现出一种一面倒的惨烈,这些士子不过是被之前李永昌的态度给迷惑了,另外有些心高气傲。以为对方不敢动自己,但真的跟警察以及国民警卫队动手。又怎么可能是这些专业人士的对手呢?

    所以,尽管清场队伍没有热武器,最多也不过是些缠绕了布片的棍棒,但只是一波冲锋。士子的队伍就溃不成军,然后哭着喊着的向后跑,想要逃离这片混乱与凄惨之地。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打起性子来的警察跟国民警卫队可不管这些,管你跑路还是跪地投降都是一棍子打去,如果有人敢抵抗,那更是众人围住了使劲打。

    反正之前警察部长大人说了,尽量别打死人。那意思就是可以打死人,加上又是欺负这么一群弱鸡,那还不是人人争先。

    要不说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都有一种暴力因子呢。一旦有了机会,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别人施加暴力,这种因子就会爆发。

    现在进行清场行动的警察跟国民警卫队的人员,目前就是这种状态。不,应该说是更严重,因为这些请愿士子在警察跟国民警卫队眼中。完全就是自己的敌人!

    为什么警察跟国民警卫队的人,会把这些八竿子打不这的士子当成敌人呢?这当然是宣传部的宣传干事的功劳。

    要说清场行动之前。因为皇帝陛下受到前世的一些信息影响,有些顾忌清场行动的效率,害怕执行清场行动的人手软下不去手,所以还特别派了一些宣传干事进行政治宣传跟鼓动。

    在那些宣传干事的口中,那些来请愿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士子,也不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而是别有用心的,反皇帝反国家的反动势力在发动阴谋。

    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要颠覆如今的国体政体,要颠覆伟大的皇帝陛下对中华帝国的统治,所以是可恶的,是罪无可恕的反动派!

    一旦这些人成功,那么他们就会重新当上老爷,你们这些人就要重新回到以前那种食不果腹的日子,想想以前你们都过的什么日子吧,你们乐意重新回到以前么?

    这些宣传干事原来大都是街头说书艺人或者说相声的出身,后来精武军崛起,招收了这部分人进来,进行了一番培训,成为了宣传干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业务越来越纯熟,耍嘴皮子的功夫一流,忽悠民智未开的普通人,那是一忽悠一个准,更何况对这些警察以及出身于苏州建设兵团的国民警卫队的人来说,李永吉统治前后的生活,对比是如此强烈呢。

    毫无疑问,被这么一番鼓动忽悠之后,警察跟国民警卫队的人就不把那些士子当人看了,而是看成要对付伟大的皇帝陛下,要夺走自己美好生活的刽子手,这种人最是可恶,必须要全部打倒,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怀着这种心思,那士气能低的了么?而且一开始他们或许还有些手软,打的不狠,但一旦打发了性子,那手也是越来越重。

    所以,真正的伤亡大都是发生在碰撞之后,越往后,士子的伤亡也就越惨重。

    到最后,除了提前溜走的那三千来人,剩余的七千多人全部被抓,几乎个个带伤,甚至还出现了死亡三十二人的重大事件。

    当然,死亡的人都被说成是强烈抵抗,是身怀利器,反正最后都是胜利者自说自话,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也没人真正的去探寻这些事情的真相。

    甚至就连死者家属,也唯恐事后被牵连,自己都开始唾弃痛骂那些在事件中死去的亲人,并表明断绝一切关系,说自己跟那次公车上书的事情无关。

    再然后,所有被抓的士子,除了极个别死硬家属要同甘共苦外。其他大多数都宣布脱离父子或者夫妻关系,甚至所在的家族,也连忙公开表态。把那些参加过公车上书,又不听劝阻,没提前离场的人开除出族谱家谱,以表示完全服从帝国政府的领导。

    抓起来的士子,都被送进苏州市中级法院进行了公开审判,在一场走过场一样的审判结束之后,那些在冲突中死去的人几乎都被安了一个颠覆国家政权罪。理由就是这些人是满清的刺客,或者勾结满清的刺客。他们是打算通过这次请愿行动刺杀皇帝陛下,以达到颠覆中华帝国政权的目的!

    至于证据,那太多了,什么匕首啊。按了手印的血书啊,反正有不少,再说这些死去的人大都思想比较守旧,很多都留着辫子,就更加深了这些印象。

    当然了,这就是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正人都死了,为了防止影响不好,所以李永吉才强行给他们安了这些罪名。

    做这些手脚的。是内务府的特务人员,又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些敏感东西,所以做手脚的事情都是李永吉亲自过问。

    首先。是把每一个死者的身家背景都查清楚,然后李永吉再找来这些人生前的著作,然后比对笔迹,利用现代电脑,模仿这些人的笔迹制作了一批血书,再然后呢。让那些死掉的人在名字跟日期的地方按上手印,这样一来。一个完美的投名状就制作好了。

    弄好罪证,就让人借着搜查罪臣之家的机会,悄悄地把“罪证”从罪臣家里的隐蔽点搜出来,并当众查看,这样一来,就算是铁证如山。

    至于清朝那边的特务机构么,直接就说成是粘竿处,隶属于恭亲王奕?直接指挥,所以这批人是早就被帝国的情报机关盯上了,只不过皇帝仁慈,只是暂时监控,没有过早下手罢了。

    死去的人既然是刺客,那么活着的人呢,就是共犯了,不过考虑到大多数人不知情,并非有意协助刺杀,所以颠覆国家政权罪跟谋逆罪名都不成立,大都只判了个扰乱社会治安罪加阻碍公共交通罪名,判处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此时的罪犯可没什么人权,那都是要戍边或者流放的,正好,这批人李永吉已经打算当作先让他们做点苦力,修修路,等以后跟美国建立起联系,就把他们送去美国殖民地。

    这些人好歹有点知识,只是脑子有些古板,去了美国那边亲自看一看人家是怎么过的,开阔开阔眼界,说不定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件好事,是因祸得福也说不定呢。

    想一想,这可是移民美利坚啊,要在另外一个时空,让那些美分知道了,那还不哭着喊着求携带啊。

    当然了,现在的美国可不是以后,李永吉要把他们流放的地方也几乎都是一些不毛之地,什么都得从头来,相比这些人一开始都要吃不少苦头,所以说是流放也一点没错。

    要不说呢,殖民地一开始都是一些流放犯人组成的,实在是开拓期的生活的确是太过艰苦,也的确不是一般人乐意去过的。

    至于这些人去了美国会不会造成威胁,这个倒不会,因为这些人就算去了美国,也肯定被监视居住,被监视工作,就跟后世那些运动中被打倒的知识分子劳改犯一样。

    生活的艰辛,可以打去一切的骨气与棱角,只要加以时日,经过海外殖民地那种艰苦生活的磨砺,这些旧官僚出身的家伙,说不定还会由黑转粉,对自己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呢。

    当然,十五年虽然不短,现代人觉得很厉害了,但对现在的老百姓来看,法院作出的这些处罚并不重。

    毕竟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围堵皇宫,本来就属于大不敬之罪,而勾结满清特务,阴谋刺杀皇帝的所谓阴谋颠覆国家罪,那更是谋逆造反啊!

    这么大的罪名,皇帝都没斩首抄家株连九族,只处罚首恶,那真是天大的仁厚,天大的圣明啊。

    别说老百姓了,甚至那些在法庭上被作出最终处罚决定的士子们,还有那些罪犯家属,在听完审判过程以及听到最终判罚决定后,居然也集体在法庭上当众跪倒。向着永华宫的方向叩头,痛哭流涕的高呼皇帝圣明,竟然是一点没有责怪皇帝的意思!

    很简单。因为他们自己都信了法官说的那些东西,对那些所谓的证据深信不疑,真的以为自己人当中有满清的特务,自己是被他们当枪使了。

    也就是说,因为这个事情,李永吉这个皇帝明明是刽子手,但名声居然还变好了。多了一个仁德天子的名声,这是连李永吉自己都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毕竟这事情是发生在天子脚下的流血冲突,终究要有个人背黑锅,而背黑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首相李永昌。

    很简单。因为动手清场的是警察总部,且是李永昌刚跟士子谈判完回去后就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李永昌自己搞的鬼,反倒是始作俑者的李永吉,被大家选择性的开脱了,成了明君圣主。

    大家都认为皇帝不可能这么狠,而且还找了一堆理由,那就是如果是皇帝,不可能让警察动手。不可能让警察总部动手,怎么也得是内务府的人干才对,而且只会俏俏的派出内务府的锦衣卫(老百姓认为的)抓捕首恶。不会这么笨的搞大动作。

    所以说,老百姓都认为这次清场事件就是首相李永昌主导的,就算皇帝同意了,也肯定是他撺掇的。

    虽然老百姓也认为李永昌干的事情其实没错,毕竟围堵皇宫这件事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大不敬,而且避免了一场刺杀谋逆的行为。但李永昌做人就太不地道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虽然跟皇帝陛下是亲兄弟,但道德品质比皇帝还是差不少啊。

    这些当然都是猜测之词,说白了不过是老百姓,特别是那些罪犯家属找个由头吐槽兼发泄不满罢了,毕竟对皇帝他们可不敢乱说,但说说首相,他们还是敢的。

    虽然这些声音只是百姓私底下的流传,但终归还是会传到李永昌的耳朵里,再加上李永昌自己也相当难受,所以事情发生后的第五天,他就主动向李永吉递交了辞呈,要辞去帝国国务院首相的职务。

    “不会吧,就因为这件事情,你就要辞职?”看着手中的辞呈,李永吉对李永昌摇了摇头,“太冲动了吧?”

    “陛下。”李永昌叹了口气,“其实辞职这件事,我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考虑多日的结果,而且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件事。实际上,我的确不适合当一国的首脑,这个位子对我来说,责任太重大了,我有些吃不消了。”

    “吃不消?”

    “是的。”李永昌继续道,“其实当初我也是被爹爹强行推上前台的,爹爹当时想要我帮你,让你后顾无忧,我一开始也想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然而,当我真正接手国政之后,在掌握权力的同时,也等于多了一份责任,这每天方方面面那么多事,全都让我应接不暇,生怕一个决定做错了,给陛下您,还有给我们家里人造成困扰跟损失。但是,我也知道咱们家缺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是以勤补拙,每天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

    可以这么说,自从爹爹把我推上这个位子之后,我几乎没有一天能睡安稳,也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空余时间,这种生活对现在的我来说,的确有些太过为难了,我毕竟不是陛下您这么天资纵横,我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我想趁着这次机会,就此辞职下野,首相这个位子,陛下还是交给更适合的人做比较好,至于我,就可以趁此时机去做点我早就想做的事情。”

    “是这样啊。”李永吉点点头,不再劝他,而是问道,“那么你不当首相了,以后想做点什么呢?”

    “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李永昌道,“你给我的那些书我看过很多遍,像《世界通史》啊,还有《大国崛起》之类的,不过只是在书本上泛泛而看,我其实早就想去外面真正的实际考察一番。所以,我希望您能允许我去外海旅行,看看外面国家的人到底是怎么样过的。”

    “哦,是这样。”李永吉点了点头。

    《世界通史》跟《大国崛起》自然都是修改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别的书,但真正能接触的,其实都是内部小圈子的人,李永吉也想过这些书肯定会影响一部分人,只是没想到连自己都哥哥也受到了影响。

    “好吧,既然你有这个想法,做弟弟的我也不能辜负了你的希望。”李永吉笑了笑,“这样,你也知道,再过两天,外交部长容闳就要率领一支使节团访美,不如我就加封你为义亲王,再给你一个元老院元老的职位,然后代表元老院跟皇室参加这次访美活动吧。换言之,这次访美活动中表面上是以你为主,容闳为副,但实际上你可以自由活动,你看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李永昌也笑了笑,“就算你不说,我也打算向你这么要求,呵呵,我其实早就羡慕容闳了呢。”

    “那就这么定了。”李永吉点点头,“回头就让人把册封文书准备好,明天就给你举行册封仪式,然后后天你就可以坐船出海,怎么样,这下满意了吧。”

    “是啊。”李永昌点点头,忽然叹了口气,“忽然感觉整个人一下子就轻松了,真没想到不当官居然可以这么舒服。就是难为陛下您了,还要继续在这个位子上受累。”

    “呵呵。”李永吉只是笑了笑,“如果换一种心情换一个角度看的话,当皇帝其实也蛮好的。怎么说呢,要学会乐在其中,要学会错位思考,总之,习惯了就好。”(未完待续)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4_4390/c10942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