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明 > 589 钱越来越少

589

    三年不给资格,参与罢考的人都傻眼了。

    他们真的不敢想,朝廷还能下这样的命令!

    对于等着功名之人来说,以前可能是少了减免的比例,现在倒好,直接没得机会。

    带头的读书人,现在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想要的目的和现在的情况,简直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也不为过。

    当初他们是想胁迫朝廷,至少也要让内阁妥协,这与东林党人的想法高度一致,所以两者能保持合作。

    现在倒好,他们倒是合作了,[新笔趣阁  www.xbiquge.biz]目的可是一点都没达到。

    朝廷不但将所有参与的士子禁了,还把地区禁止三年!

    这样,因为那些书生,不仅别人被耽误,未来的难度还增加了。

    本来该是上一批的人,也会凑合到下一批。

    按理,这样的事情别处应当声援他们,毕竟那是针对读书人的事情。

    但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没有其他地方的学子响应他们,甚至没有一丁点支持的声音。

    第一个便是内阁下发的邸报,他们将那些学子们的诉求解释为,要从百姓头上拿走利益!

    新税法的目的俱是方便百姓,读书人不去老老实实的考官,却在哪里捣乱,给百姓们对着干!

    如此一来,老百姓能高兴就稀罕了。

    他们好不容易在改革里边得到了实惠,并且还有永不加赋的承诺。

    好日子才过了几天,这些读书人就想要搞事情?

    是因为那些人吃饭吃的太饱,还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民间疾苦?

    但凡是他们经历过苦哈哈的日子,就肯定不会做出类似的决定。

    为此,在江浙地区,那些读书人,尤其是拒考的读书人,已经成为过街耗子,人人喊打。

    至于另一层原因,说出来还是竞争的事情。

    自古江南多状元,江浙地区再加上福建,每年都能占据科举的大头。

    现在江浙地区被禁考,其它地区的学生们高兴还来不及,谁会给他们出头?

    原来不能考上的人,因为少了强势的对手,说不定就能高中。

    另外一些或许徘徊在两榜之外的人,或许能进入两榜。

    三甲的身份,当然是要花落别家。

    其它地区的学生们可不犯傻,他们并没有江浙读书人那么大的利益。

    在更好的前途面前,火中取栗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干!

    最好是一直禁止他们参加考试,将机会留给别人,就更好不过了……

    除了这些惩罚,还有对带头闹事之人的惩罚。

    不是要阻挠被人参考吗?

    让他们知道后果怎样!

    苏州,梅园。

    这里有一群书生们在集会,他们面对内阁的行动,在寻找新的反对方法。

    内阁的狠厉他们没想到,但是自己可不是吃素的,既然闹不好,那么就鱼死网破吧!

    “我建议去敲登闻鼓,咱们直接面圣!”

    “对,直接面圣,都是那些奸人们在陛下面前挑拨,咱们就去揭发他们!”

    “揭发?那起到的作用有限,只要你们能敲响登闻鼓,我就去死谏!”

    “死谏?那你是真的有勇气,要是这样的话,我也说句话,必将为此事抗争到底!”

    “等等,你们真觉得,皇帝不知道此事么?禁考三年的决定,内阁不可能自己做主,所以啊,背后是谁清楚的很!”

    人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人在慷慨陈词,也有人畏惧困难不想继续下去。

    其实,能来的人心里都不傻,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争取利益。

    至于皇帝的心思,当然是支持此事,就是不支持,至少表面上也会同意。

    他们名义上是要让皇帝知道,就是想靠着自己这些人,改变皇帝的想法。

    虽然很难,但是并非不可能。

    历史上,无论是太学生还是国子监监生们敲登闻鼓的事情从来不少。

    虽然大部分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仍旧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他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继续努力!

    至少也要将三年禁考这个枷锁拿掉!

    梅园里热闹的很,外面也不太平。

    锦衣卫很早就知道了他们集会的时间地点,就等着他们全部到了以后,便一网打尽。

    这些人里边,绝大部分都参加过阻止别人进场,那可是大罪名!

    将他们抓起来,连地方官员都不得插手,全部由锦衣卫。

    看得出来,朝廷对此事的震怒!

    其实想想也能知道为什么,朝廷举行抡才大典,选拔的就是忠诚之人,至少也要是听朝廷的话。

    这些人倒好,不听话也就算了,还要在背后捅刀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差不多了,弟兄们,抓!”

    为首的百户招呼一声,锦衣卫们掏出雁翎刀,杀气腾腾腾的冲进去。

    用他们对付书生,杀鸡也用牛刀!

    “干什么,谁给你们权利抓人的!”

    “我叔父乃是御史,你们给我小心点!”

    “饶命啊好汉,饶命,我是被逼的!”

    “放过我吧,好汉爷,好爷爷!”

    经过锦衣卫的调查,带头之人一个也没跑掉。

    刚才说要已死相谏的人,求饶起来比别人更加不要脸。

    “你不说是死谏么?怎么现在这样?”

    “那不是说说啊,反正吹牛有不要钱,现在要是不求饶,是真的要坐牢啊!”

    闻言,他叹了口气。

    他怎么当初就跟这样的小人们走在一起!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凡是调查出来之人,全数被拿下吃了官司!

    这些人算是完蛋,虽然禁考只有三年,但是他们有案底之后,尤其是阻止别人参加考试的案底,以后是别想走仕途了。

    满城风雨的罢考时间,就被内阁雷厉风行的处理掉。

    他们的动作和手段,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不管是反对派还是齐楚浙三党底层的官员,都没想到现在朝廷动手竟是如此的犀利。

    解决了罢考的问题,内阁众人又能恢复正常的工作。

    李汝华最近有些头疼,因为他发现铜钱总是不够用!

    不够用的原因并非是铸钱少,他们浇铸的一点都不少。

    可惜在流通一圈之后,市面上的铜钱是越来越少。

    至于是什么原因,李汝华心里大概有数。

    无非是因为铜钱精美,很多其他国家都拿回去,作为自己的货币。

    以前时候,铜钱当中含铜多,锡和铅少。

    一般都是铜六铅锡四。

    后来造币局发现,因为铜含量高,所以铜钱的实际价值就低于他的发行成本。

    当然那不是任意妄为,有他们的深意在其中。朝廷原本的意思是造福百姓,那样铜钱不会贬值。

    但是问题来了,市面上铜价比铜钱贵不少。

    于是就有人将铜钱收集起来之后融化,成为铜器买卖!

    更有甚者,因为朝廷收税是用铜钱结算。

    所以地方官员就将铜钱用高家换出去,最后换成银子上缴。

    里里外外,差了不少钱。

    朝廷意识到以后,为了杜绝此事的发生。

    便提高了铅锡比例,就是这样,铜钱仍旧在不断减少。

    这个时候铜钱的溢价没有那么高,用来朱浇铸铜器也不显示,钱财除了去往海外,就没有什么用途。

    所以李汝华想不明白,为何现在铜钱还是那么抢手?

    难道说他们要进一步降低铜含量?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这样以条路可走。

    所以,李汝华便将降低铜含量的想法携程奏章,递了上去。

    谁知道这件事,又引起广泛争论。

    李汝华自然是好意,是要解决铜钱不断减少的问题。

    但是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与民争利的行为!

    泰昌当然不敢同意,此时他树立不少威信,但是做法也得罪很多人。

    要是因为铜钱的事情,引起连锁反应的话,将会得不偿失。

    现在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正是维持各项政策的时候,如果现在搞出幺蛾子,真的引起民愤。

    那么此前的政策都有可能被迫取消,他可不是泰昌想看到的事情。

    为此,内阁商讨一天,还是没能拿出合适的主意。

    老方也是没法子,便将此事告诉方书安,看看他有没有技巧。

    要不说老方是聪明人,知道这些事情找他孙子,那是一找一个准!

    方书安来自遥远的未来,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他没有见过?

    大明铜钱到现在的地步,固然有其他国家使用的因素。

    但是根本的核心不再这里,而是上上下下都没有意识到。

    他们面临的是巨大的机遇!

    那就是,世界货币!

    现在的国际贸易,除了真金白银就是西班牙银元。

    尤其是西班牙银元,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既有银元本身的价值,还有西班牙王国的信誉在其中。

    换成是一个别人没听过的小国,谁知道那能买多少东西?

    在大明面前,就是同样的事情。

    造币局铸造的钱不少,那是仅仅对大明而言。

    现在铜钱的流通市场,可不能只看大明。

    应该按照使用国家的人口来计算,才能更加合理。

    除此以外,就是通货膨胀的问题!

    没错,就是通货膨胀,确切的说是白银的通货膨胀。

    此前,大明的白银并不多,所以铜钱兑换白银是一个比例。

    后来进入的白银越来越多,相比之下铜钱并没有增加多少。

    越是这样,人们意识到铜钱价格不断上涨,也就都选择去窖藏铜钱,进一步使它的流动性下降。

    要解决这样的事情,那就是依靠大明的信誉,冲开币制。

    利用这么好的机会,进行币制改革!

    老方觉得自己无法完全转发方书安的意思,便将他一起带上内阁扩大会议。

    这样的事情,还是必须要本人才能说的清楚。

    方书安也不墨迹,直接将他自己准备好的货币系统拿了出来。

    紫禁城,紫光阁。

    泰昌坐在上首,正在看着方书安的币制改革方案。

    这里边的文字,他都懂,但是方书安说的话,有一般他都看不明白。

    就这,还是方书安用尽量通俗的语言来解释。

    “书安啊,我不明白,咱们用你那个叫做合金的东西,冲压的钱,老百姓们能认么?一个铁片子,谁能说那是钱?”

    李鋕问道。

    “李大人,这里边有两个东西,就是别人想仿造就做不出来!”

    方书安才用的合金冶炼技巧,现在除了大明,确切说是除了开平煤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生产。

    因为那是新式不锈钢!

    不会生锈的钢铁!

    再有就是冲压的生产工艺,冲压本身并不是多么难得事情,只要有人琢磨过,就能造出来类似的东西。

    可惜啊,货币冲压的难点一个是冲压机的压力,再一个就是冲压的模具。

    现有的钢铁,强度大的也不少,比如说是乌兹钢。

    可惜啊,乌兹钢拿来做钢刀还合适。

    要是用作铸造模具用钢,还是不够,并且关键是模具后期的处理。

    要是没有那个手段,即使能造出来钢模,实际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钱币本身材质和大压力的冲压技术,才是代表货币的高点。

    现在大明能造出来的钱币,放个模样在别人面前,他们都造不出来!

    “成立国营钱庄总庄,下设分支机构,我能理解。但是那个黄金和白银作为准备金,在有准备金的情况下发行货币,我有些不明白。不是说咱们有独门技术,为何要需要准备金呢?”兵部尚书问道。

    这样的问题,方书安不解释的话,别人还是很同意想错了。

    “大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发型的不是货币,而是信用。”

    “信用?”崔景荣更纳闷了,怎么就成发行信用?

    “因为钱币的成本并不高,按照现在的成本来说,币值仅仅比钱币造价高出三成,这三成就是发型货币的利润。现在如此,将来要是生产工艺成熟,造价下降,到时候或许有人会要求加大发行量。那时候,多冲压出来的不是信用也不是钱币,而是毒药,祸乱国家的毒药!”

    这也是他不打算用纸币的原因,并且在能继续降低的情况下,只是做到成本和价值差不多。

    所以准备黄金和白银作为储备金,就十分有价值。

    至少也要将这一条写进以后法律当中,那样碰上犯浑的皇帝或者是内阁,他们还有一层束缚。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50_50903/c233452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