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科技在不断进步

坐火箭飞天,那将是几百年后事情。

    而现在,人能上天,却要变成现实。这对于皇帝来说,真是双喜临门,心情大好。

    “孙卿明日至午门,观看科学院的升空实验吧!”朱由校表彰完孙元化,又笑着发出了邀请。

    孙元化赶忙躬身道:“微臣已得到消息,心中十分震撼好奇。明日定去观看,开眼界长见识。”

    朱由校微笑颌首,对于孙元化开眼界长见识的说法十分赞同。

    放大版的孔明灯而已,但要是载人腾空,不用太高,十米八米的也足够古代人震撼了。

    就是想有个轰动性的效果,朱由校才让科学院到午门空场当众演示。没错,在科学院已经成功了,只需要做一些小的改进,载人升空没有问题。

    在古代人看来,能够上天,岂不是得道成仙,白日飞升?但朱由校要告诉他们的是,这叫科学,不是神话。

    不懂啊,没关系,慢慢来,这只是开始。

    况且,在朕的天启朝出现这样震撼轰动的大事,是不是就和出祥瑞一样的影响?

    “万岁。”孙元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和求知,开口说道:“这个化学方程式十分奇妙,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令人难以悟透其理。”

    朱由校苦笑了一下,想悟透其理还真的很难很难。

    什么分子、原子、元素,什么化合价,什么物质组成,能说出来却没法让人看得到、摸得着,只能死记硬背。

    但孙元化说得也没错,有了方程式就能解决很多实际上的问题。比如从火药燃烧的方程式,就能计算出火药的最佳配方。

    “现下也只能死记硬背?  再慢慢研究其中的道理。”朱由校知道自己是拔苗助长似的提升?  断层在所难免。但从结果推过程,悟原理?  倒也是个捷径。

    孙元化有些失望?  但也谨记着老师徐光启的叮嘱,不敢再继续追问不休?  便转而问道:“微臣接下来想研究更大威力的火药,就是硝化棉。”

    黑火药的工艺和配方已经发展到了尽头?  威力再难提高。而按照发展进程?  就是硝化棉,然后是苦味酸,硝酸甘油……

    而硝化棉如果能取代黑火药,则又是一次跨时代的进步。

    要知道?  硝化棉不仅爆炸威力大?  射程更胜一筹,还燃烧充分,没有残渣,烟雾也少,号称无烟火药?  对枪管的损伤也小。

    可以说,硝化棉基本上弥补了黑火药的所有缺点。

    其实?  在朱由校看来,造出硝化棉和硝酸甘油的难度差不多。而且?  黑火药的武器装备,平辽灭奴?  甚至是打遍天下?  对于明军也够了。

    沉吟了一下?  朱由校决定还是按部就搬地来,历史上是这样发展的,肯定有它的道理。

    而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制造硝化棉确实是比较容易成功。关键是如何能量产,只是弄出一小团试验品,那就太容易。

    “孙卿既是科学院的教习,可多与他们研究探讨。”朱由校说道:“朕可是知道,科学院已经能在试验室里制造硫酸和硝酸了。”

    中国古代就有制硫酸的方法,生产硫酸古老的方法是用绿矾(硫酸亚铁)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煅烧而制得。而硫酸与硝石混合硝化,就制出了硝酸。

    当然,在没看过《化学》这本书之前,古代人还不知道这玩艺儿是什么,用什么用。

    “微臣正是看到了科学院的成果,才有信心制出硝化棉。”孙元化躬身答道,面露笑意,“有几个学员,在化学上很有天份。”

    “天份加勤奋,我大明会出现沈括、郭守敬那样的科学家。”朱由校笑了笑,说道:“徐师的成就已不逊于沈、郭二人,孙卿再浸淫钻研,必能超过乃师。”

    “微臣代家师谢过万岁赞誉。”孙元化躬身谦辞道:“与家师比,微臣差之十万八千里,还要努力上进。”

    朱由校呵呵一笑,说道:“努力上进是要的,但孙卿也不必过于谦逊。于火器一途,朕看你已是青出于蓝。平辽灭奴,孙卿功不可没,朕都记着的。”

    “微臣谢万岁恩典。”孙元化知道该是告退的时候了,起身拜谢。

    殿内安静下来,皇帝摸着下巴,歪在御椅中,脸上似笑非笑,却能看出几分得意之色。

    皇帝已是金字塔的最顶端,这是命。不管他的贤愚,在封建时代,他就是天。

    是的,不需要他多聪明,不需要他多勤奋,只要能做到知人善任,这天下也就是稳的。

    而现在,朱由校觉得他已经把大明引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哪怕他不再去管,也会有人继续往下走,继续完成他的设想。

    当然,翻覆的可能还是存在的,而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不在了。

    就算是宿命不可改变,一年的时间,朕也会把平辽灭奴的大业完成吧?对此,朱由校还有着相当的自信。

    王体乾进到殿内,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皇爷,山西巡抚杨涟、河南巡抚方震孺奉召觐见。”王体乾见皇帝移来目光,谄笑着躬身禀告。

    朱由校点了点头,坐正了身子,沉声道:“宣!”

    小冰河期的大灾害以北方为烈,同时又以陕西、山西、河南最为严重。

    陕西先由左光斗任巡抚,通过兴修水利、减赋恤民,治理地方颇见成效。现在由李精白接任,亦是一个好官。

    而山西巡抚杨涟、河南巡抚方震孺外放数年,也干得不错。

    虽然二人都有东林党的标签,但与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却是贪渎无耻的官员有本质的区别。

    两人最主要的特点,便是清廉,严正。清廉便能恤民,严正则不惧当地藩王。

    能恤民,缓解百姓疾苦;能打击藩王,按照朝廷旨意收回封地。能干好这两项工作,朱由校也就比较满意了。

    当然,清屯充饷的工作也少不了这两人的强项和铁面无私。狠狠收拾那些侵占屯田的地主豪绅,也是朱由校考察官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55_55426/c238360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