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十四章文科武考,引豪杰激荡

在确定了考生只要身家清白即可参与武科以后,便要定下考试形势。

    后世武科流程是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将军事谋略置于个人骁勇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

    但这种流程在汉末却并不适宜。若张瑞直接照本宣科,等于是将几乎所有游侠都堵在了科考之外。

    因为汉末的文字、兵书普及率极低,绝大部分的游侠都目不识丁,更遑论兵法。

    若一项制度在一开始就将大部分应试者堵于门外,那民众就会自方用脚投票,使之形同虚设。

    所以张瑞决定先考武艺,再考谋略。

    这种流程在汉末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那就是士子们亦是孔武有力,技艺不凡,未必便弱于一群游侠。尤其将门子弟、良家子,这些身家清白的年轻人只因不欲与豪侠呈匹夫之勇而已。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裴俭与兰陵王,皆是相貌丰神俊秀,惊艳当世。这种斯文公子骑射武艺、胆识气度、兵法韬略全是卓尔不群。

    所以完全不必担心有文韬武略者会折戟于武艺考试当中。这种优势是后世文弱书生完全无法比拟的。

    待豪杰、游侠通过了武艺考试,便要面对谋略兵法的考教。张瑞相信那些成功通过武考,有大志气节的游侠,必然不会退缩,反倒会因此而发奋读书。便比如吴下阿蒙,吕蒙士别三日的故事。

    在理清思绪后,张瑞裴潜吩咐道:“自今岁科考始,分县、郡、州、殿四级应试。过县试者为茂才,可为县吏。过郡试者为举郎,可为郡吏县官。过州试者为郎中,可为郡官州吏。县长、县令、太守皆需过殿试,进士出身方可。”

    “文科、武科不分贵贱、可交互参与,过武科州试者,亦可参文科殿试。反之亦然,过文科殿郡试者亦可参武科州试。四级尽然。”

    文科、武科交叉应试,是后世皇帝望而兴叹的一项政令。帝王将相们虽然清楚,文武交叉才能各得展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

    但重文轻武的风气已成,文科士子数百年亦未有几人会去武科应试。

    所以后世出将入相的人才再难一见。

    如今张瑞正处于民风剽悍的汉末,是为数不多的历史窗口,可以形成文科武考的局面,自然不会错过。

    裴潜问道:“然武科主公欲如何设项?”

    “武科分四级两类。四级即县试、郡试、州试、殿试四级。两类即武艺,军谋两类。”

    “武艺考骑射、步射、舞刀、举石、开硬弓、驰马奋矛及负重行军。”

    “军谋分策二篇、论二篇。策出《孙子》、《吴子》及《六韬》。论出战例,以著名战事因何胜负为论。”

    “详细内容如骑射几箭几中得分多少,开几石硬弓加分几何,由君与兵部中郎王凌相商。”

    裴潜应诺,说道:“如今秋收在即,灾民无数,官府正忙于抢收粮食,救济百姓。莫如科考从九月开始。”

    “可。然需将考试事宜及早昭示郡县,以安游侠之心。”

    “主公思虑周全。”

    当月,征西将军府治下,各郡县纷纷张贴政令,宣布科考再添形式。

    随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豪侠热情高涨的围到了告示之下,不厌其烦的听官吏一遍遍讲述武考内容,直到终于弄清其中究竟。豪杰侠士,纷纷仰天长啸,欢呼高歌。

    在河东郡境,十几名携刀待剑的游侠脚步兼程,一路疾跑,终于看见远方夕阳下正缓步离去的雄武身躯。

    纷纷大喊道:“兄长,且留步!”

    “兄长,有喜讯!莫要急着离去!”

    雄武的身躯闻声停住脚步,看着十几名上气不接下气的兄弟,略微讶然。大步迎向前去,待双方接近,身躯才有所对比。这雄壮的汉子身高足足八尺过半,魁梧奇伟,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一个人在原地一站,就像一座巨山,比三四名游侠绑在一起还要厚重雄壮。

    “二三子,有何喜讯?”雄壮的汉子开口,便如洪钟大吕,气势十足。

    一名口舌伶俐的游侠立即说道:“孟侯今日昭示郡县,九月始将施行武科。令治下郡县宣教武艺,选其中锐士,授予武职。不论出身,不计名望,唯考实才。兄长之前误会孟侯欲招募豪侠勇士,乃投河东,却一直未受重用。如今孟侯设科考武,以兄长天下无人能当之勇,岂不轻松斩获状元?”

    旁边的游侠纷纷附和,说道:“然也。兄长切莫灰心离去。孟侯言出必信,今岁必然会施行武科。是去是留,待武科尘埃落定之后再做打算,亦为时不晚。”

    壮汉思考了片刻,说道:“若如此,便听诸位兄弟一言。且与某详述一番,这武科内容如何?”

    在长安郊外的一处宅院内,一名士子兴冲冲的推门而入,语气激动的说道:“贤弟!贤弟!为兄今日入长安,闻孟侯广开武科,宣教武艺,欲取锐士豪杰,贤弟一展才华之机至矣!”

    宅院内的年轻人放下书卷,微微摇头,说道:“自去年(中平六年,189年),某为友报仇,白粉覆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欲分而肢解,险死还生。承蒙党伍共篡解之,乃感激悔悟,已弃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

    “贤弟且听为兄说完。科考非仅考刀剑武艺,亦考兵法策论,贤弟久读兵书,深谙兵法,允文允武,岂可就此荒废?且文科武考,四级互通!贤弟先以文科过县试,后以武科过郡试,复转文科过州试,终武科夺冠。岂不风流?”

    年轻人眼中神采奕奕,跃然欲试,意气风发的说道:“兄长诚为某指一明路!今岁科考,我兄弟二人当一同折桂,兄为文科状元,弟为武科状元!”

    在太原、在河内、在弘农、在上党,甚至在雁门。西河,一幕幕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今岁科考必然风云激荡!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68_68603/c5400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